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1 | 2018年 | 11 | 2014年 | 11 |
2013年 | 11 | 2007年 | 11 | 2006年 | 11 |
1995年 | 12 | 1987年 | 11 | 1982年 | 14 |
明朝 | 10 | 元朝 | 11 | 宋朝 | 17 |
北宋 | 150 |
徐姓主要源自:嬴姓。
1、源于嬴姓,以國名為氏。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徐國歷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躍在江淮之間,史稱徐戎,也稱徐夷或徐方。春秋時,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聯(lián)合楚國所滅,后又復(fù)封徐偃王之子宗為徐子。戰(zhàn)國時,吳國滅徐,隨后越國滅吳,至楚國滅越,徐國的版圖歸入楚國。徐國的子孫遂以國名為氏,散居于江淮之間。
2、源于嬴姓,以部落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jiān)叛亂之后,裂分殷商遺民六個氏族與魯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來:
①北魏時,居住在今寧夏賀蘭山地區(qū)和甘肅慶陽地區(qū)的氐族中,有徐姓人。但這些徐姓人到底是出自嬴姓還是后來氐族人自行改姓,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考證。
②蒙古族改徐姓: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大黃山,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徐氏。兀蘇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漢姓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歸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賜漢姓為徐晟,其子孫稱徐氏。
③朝鮮族改徐姓:唐朝百濟國王子扶余隆,改漢姓為徐姓。
清朝,居于今俄羅斯加斯西湖口的高麗族人,皆改漢姓為徐氏,為今朝鮮族徐氏來源之一。
④滿族改徐姓:清朝滿洲八旗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氏族集體改姓徐,后成為東北地區(qū)的徐姓滿族。
宋朝時期,徐姓大約有8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1.1%,排在第17位。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占全國徐姓總?cè)丝诘?3.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山東、江蘇,這四省徐姓大約占全國徐姓總?cè)丝诘?2%;其次分布于福建、安徽、四川、湖北、河南,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全國形成了以贛浙為中心的徐姓大聚集區(qū)。兩廣、云貴以及西北地區(qū)徐姓人口十分稀少。
明朝時期,徐姓大約有19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2.1%,排在第10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徐姓人口純增長率高達128%,人口純增長了108萬。明朝時期,浙江為徐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徐姓總?cè)丝诘?5.1%。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蘇、江西三省,這三省徐姓大約占徐姓總?cè)丝诘?4.5%;其次分布于安徽、福建、山東、湖北,這四省的徐姓又集中了21.7%。在西北和西南地區(qū),徐姓仍為罕見姓氏。
當(dāng)代,徐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蘇、廣東、浙江、四川四省,約占全國徐姓總?cè)丝诘?1%;其次分布于山東、江西 、安徽、河南、湖北,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蘇為徐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長江三角地區(qū)、廣東東部和四川三塊高比率徐姓分布區(qū)域。
當(dāng)代徐姓人口分布頻率,單位面積內(nèi)密度最高的地區(qū)在江蘇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以及山東煙臺地區(qū),每平方公里的徐姓人口達到9人以上,中心地區(qū)高達12人以上。徐姓分布密度最高的(7.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qū)占國土面積3.4%,徐姓人口大約293萬;3.6-7.2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14.4%,徐姓人口大約667萬;1.8-3.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29.6%,徐姓人口大約736萬;1-1.8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19%,徐姓人口大約199萬;不足1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33.6%,徐姓人口大約97萬。在江蘇南部、浙江、安徽東南部、江西東北部、云南中部和南部,是徐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诒壤罡叩牡貐^(qū),一般達到2.5%以上,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4.4%;在江蘇北部、安徽大部、江西大部、山東東部、云南東部和西部、甘肅武威地區(qū)、黑龍江東北部、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臺灣北部,徐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5-2.5%之間,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3.4%;在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和東北其他地區(qū),徐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5-1.5%之間,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48.1%;在其他地區(qū),徐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蛔?.5%,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34.1%。
東海郡,治所在今山東郯城北邊
高平郡,治所在今山東金鄉(xiāng)西北
瑯邪郡,治所在今山東膠南縣瑯邪臺西北
東莞郡,治所在今山東莒縣
濮陽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陽縣西南
東海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高宛堂:以望立堂。
瑯琊堂:以望立堂。
雪山堂:以望立堂。
一、徐
現(xiàn)行常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龍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廣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瀘水、隴川等地皆有分布。漢、滿、蒙、回、壯、苗、鮮、土、水、藏、仡老、拉祜、景頗、阿昌、布依、鄂溫克等多個民族有此姓?!多嵧ㄖ尽?、《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子爵,贏姓,皋陶氏之后也。皋陶生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於徐,在今徐城縣北三十里。徐城并入臨灘,今泗州臨淮有徐城。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為周所滅,復(fù)封其子宗為徐子,宗十一世孫章羽(按:一作‘章禹’),昭三十年為吳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按:《姓氏詞典》將“徐偃王”與“若木”并列為徐氏二源,不妥。)(2)鄭樵又注:“一族出於贏氏十四姓之一也?!薄耙蛔宄鲮饵S帝十四姓?!贝藙t為黃帝后。
3、或為李姓所改?!缎帐峡悸浴窊?jù)《五代史》注云:“五代時李昪冒姓徐,名知誥。”李昪系南唐開國君主。
4、清代高麗族有徐姓,世居噶山地方?!肚逋ㄖ尽な献迓浴酚休d。
5、為清代滿族姓氏所改。清代滿族之舒穆祿氏、徐吉氏、舒祿氏或改為單姓“徐”。見劉慶華《滿族姓氏錄》。
6、土族之徐姓,由“徐胡”氏所改,遼金時有“阻卜”,乃土族先民之一支。本為部落名,或以為姓。阻卜,或譯作“索卜”、“蘇胡”,青海方音:蘇、徐不分,故“蘇胡”或作“徐胡”,后取其首音諧以“徐”字而為單姓。
7、景頗族之徐姓,為“勒托”所改,或改為“董”。
8、阿昌族之徐姓由“喇細”所改,蓋取“喇細”之末音“細”諧以漢字“徐”而得。注(6)至(8)見《中國人的姓名》。戰(zhàn)國時魏有徐無鬼;漢代有徐良,瑯邪人,博士;唐代有徐茂功,太宗臣;明代有徐光啟,上海人,科學(xué)家;清代有徐大椿,吳江人。
二、徐
罕見姓氏?!稘h語大字典》收載,其注引《集韻》云:“徐,姓。”。(按:徐,或與“徐”同,疑乃徐姓之分族。)
徐姓古代名人
徐誕西周,前992年-前926年,古徐國,古徐國國君,建都泗水。
徐伯西漢,山東臨淄,治水專家
徐世勣唐代,594年-669年,山東東明縣,唐朝將領(lǐng)。
徐搟三國,170年-217年,山東昌樂,建安七子之一。
徐樨漢,江西南昌,臺灣徐氏始祖
徐盛三國,?-約227年,山東莒縣,建武將軍、廬江太守、封蕪湖侯。
徐晃三國,?-227年,山西洪洞,曹魏名將、封都亭侯。
徐晦唐代,760年-838年,福建晉江,福建省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徐敬業(yè)唐代,?-684年,山東東明縣,英國公、柳州司馬。
徐熙南唐,?-975年,南京,畫家,有作品《玊堂富貴圖》。
徐徽言南宋,1093年-1129年,衢州,抗金名將、衢州第一位武狀元。
徐達明朝,1332年-1385年,安徽鳳陽,明朝開國軍事統(tǒng)帥。
徐霞客明朝,1587年-1641年,江陰,地理學(xué)家、旅行家和探險家。
徐光啟明末,1562年-1633年,上海,科學(xué)家、農(nóng)學(xué)家、政治家、軍事家。
徐渭明代,1521年-1593年,紹興,文學(xué)家、書畫家。
徐常遇清代,江蘇揚州,廣陵派創(chuàng)始者,輯有《澄鑒堂琴譜》
徐偃王西周,徐國著名國君。
徐福秦朝,方士,相傳他因到東海為秦始皇採長生不死藥一去不返。相傳出海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為日本人的祖先之一。
徐稚東漢時期,著名的高士賢人、經(jīng)學(xué)家,世人稱「南州高士」。
徐淑東漢,女詩人,作《答夫秦嘉書》
徐璆東漢,廷尉。
徐防東漢,太尉、龍鄉(xiāng)侯。
徐庶三國時期,著名謀士,原為劉備的軍師,母被曹軍虜獲,徐庶只好向劉備辭別投靠曹操。
徐整三國,東吳太常卿,著《三五歷紀(jì)》,最早之盤古記載。
徐惠唐朝,唐太宗賢妃。
徐茂功唐代,軍師。
徐浩唐代,書法家。
徐祿入閩徐氏開基始祖。
徐彥伯「河?xùn)|三絕」之一。
徐鉉五代,文學(xué)家、書法家。
花蕊夫人五代,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妃子。
徐壽輝元末,著名紅巾軍領(lǐng)袖。
徐世隆著有《瀛洲集》百卷。
徐賁明初,畫家、明初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啟、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杰”。
徐階明朝,政治家、文學(xué)家、一代名相。
徐禎卿明朝,文學(xué)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徐振芳明末清初,字太拙,山東樂安人,著名愛國詩人、書法家及兵法家。
徐大椿清朝,醫(yī)學(xué)家。
徐錫麟清末,光緒十九年光復(fù)會成員,其孫女是蔣孝文的妻子徐乃錦。
徐邦道清末,抗日名將。
徐壽清末,化學(xué)與機械專家、中國近代化學(xué)的啟蒙者。
徐姓近代名人
徐希顏清代,1871年-1894年,蘇州,北洋海軍左營守備,甲午海戰(zhàn)戰(zhàn)死。
徐世昌民國,1855年-1939年,天津,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
徐樹錚民國,1880年-1925年,安徽蕭縣,民國皖系將領(lǐng),曾收復(fù)外蒙古。
徐志摩民國,1897年-1931年,浙江海寧,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
徐永昌民國,1887年-1959年,山西崞縣,民國將領(lǐng)、一級上將。
徐悲鴻中國書畫家和文學(xué)家。
徐特立中國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氏宗譜 [48卷,含首8卷] (50頁)
徐氏宗譜 [33卷,首2卷] (58頁)
徐氏三修宗譜 [10卷及卷首2末1] (61頁)
青山徐氏宗譜[28卷,末首各1卷] (61頁)
綺山徐氏宗譜[28卷] (78頁)
徐氏三修宗譜 [10卷及卷首2末1] (90頁)
南州徐氏宗譜 [2卷] (117頁)
徐氏宗譜 [48卷,含首8卷] (134頁)
徐氏宗譜 [10卷] (156頁)
徐氏宗譜 [10卷] (176頁)
徐氏宗譜 [48卷,含首8卷] (180頁)
徐氏宗譜 [48卷,含首8卷] (204頁)
截角徐氏宗譜 [18卷] (228頁)
徐氏宗譜 [48卷,含首8卷] (256頁)
徐氏宗譜 [10卷] (310頁)
三元徐氏宗譜 [14卷] (363頁)
三元徐氏宗譜 [14卷] (380頁)
三元徐氏宗譜 [14卷] (385頁)
三元徐氏宗譜 [14卷] (394頁)
馬邑徐氏宗譜 [8卷] (7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