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56 | 2018年 | 56 | 2014年 | 57 |
2013年 | 57 | 2007年 | 56 | 2006年 | 67 |
1995年 | 66 | 1987年 | 65 | 1982年 | 53 |
明朝 | 78 | 元朝 | 63 | 宋朝 | 67 |
北宋 | 293 |
譚姓主要源自:姒姓、嬴姓。
出自姒姓。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堯派鯀治水,鯀采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據說鯀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后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結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后,舜賜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于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
出自古代西南少數(shù)民族。據《萬姓統(tǒng)譜》的考證,巴南(今云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是為云貴譚氏,自稱望出弘農譚鄉(xiāng),因遷徙而成為巴南人,也有人說它們是盤古的後裔。
源自嬴姓。秦亡后,嬴姓宗室為避戰(zhàn)亂,其中一支遷徙至巴郡,與巴南的部分譚氏融合,改姓譚。
談姓因避諱改姓譚氏。又據《萬姓統(tǒng)譜》所載,譚氏有避仇去言旁為覃,今嶺南(泛指五嶺之南,大致相當今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qū)。
當代漢族譚姓的人口已有499萬,為全國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37%。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譚姓人口由26萬增到近499萬,增長了19倍多,譚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譚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tài)勢。譚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廣東、四川三省,大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重慶、廣西、湖北、山東、遼寧、安徽,六省市的譚姓又集中了29%。湖南為譚姓第一大省,大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22%。
全國重新形成了湘粵桂、川渝鄂兩大塊譚姓聚集區(qū)。在近600年期間,譚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qū)別,尤其是流動方向由東部向華中、華北和四川的回迂已經大于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譚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譚姓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區(qū)是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在湘粵桂渝、貴州大部、四川東部、云南東端、鄂贛大部、內蒙古東北角、黑龍江西北角,譚姓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54%以上,中心地區(qū)高達1.8%以上,上述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4.2%,居住了大約59%的譚姓人群。在云川大部、貴州西部、海南、福建大部、江西東北、湖北北部、安徽大部、河南南部、陜甘南部、寧夏、青海東南、山東東部、遼寧大部、吉林、黑龍江西部、內蒙古東部,譚姓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18%一o.54%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7%,居住了大約28%的譚姓人群。
譚松韻
譚維維
譚詠麟
譚晶
譚卓
譚凱
譚耀文
譚小環(huán)
譚俊彥
譚江海
譚凱琪
譚歆柔
譚筠怡
譚洋
譚靜
譚炳文
譚志玲
譚樹明
譚海波
譚曉令
譚旭
譚少瑛
譚富英
譚家明
濟陽郡:晉惠帝時分陳留置郡,治所在洛陽。相當于今河南蘭考東境、山東東明南境。
齊郡:西漢時改臨淄郡置郡,治所在臨淄(今屬淄博市)。相當于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
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北)。相當于今河南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陜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善斷堂:唐憲宗時候,譚忠為燕的牙將,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這時朝廷派大軍越過魏國去伐趙。魏牧田季安要興兵,譚忠說:“不可!如果興兵,就是對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奔景膊杉{了他的話,按兵不動。譚忠又說服燕牧劉濟出兵幫朝廷伐趙,連克趙城饒陽、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譚忠善斷。另外還有“濟南”、“弘農”等堂號。
端潔堂:典自宋朝譚世勣。譚世勣,長沙人,字彥成。官至禮部侍郎。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逼宋欽宗幸其營,譚世勣為隨駕大臣。張邦昌僭位,責令出仕,譚世勣稱疾不出,絕食而死。后贈端明殿學士,謚端潔。后人用“端潔”作為堂號,以紀念這位節(jié)操高潔的譚氏先人。
一、譚(譚)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度、龍口、平邑,湖北之監(jiān)利,廣西之田林,云南之瀘水、河口等地有分布。漢、滿、蒙、壯、苗、朝鮮、土家、毛難等多個民族皆有此姓?!多嵧ㄖ尽?、《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譚”本國名,乃“周不得姓之國”。鄭樵云:子爵,莊十年齊滅之。今齊州歷城有古譚城,子孫以國為氏?!缎帐峡悸浴窊缎兆V》亦注:“周有譚國,齊桓公滅之。譚子奔莒,子孫以國為氏。”(按:《姓氏詞典》稱此“為周代封國。”贏姓。在今山東濟南市東龍山鎮(zhèn)附近。)《中國古今姓氏辭典》引明蘇平仲《譚氏家譜·序》則云:“譚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濟南、歷城之間,實齊之附庸也。入春秋三十九年(周莊王之十四年,魯莊公之十年),見滅于齊桓公,而譚子奔宮(按:‘宮’當為‘莒’之誤),譚自為齊所滅,子孫遂以國為氏?!比宜?,大同小異,唯蘇平仲公指出譚為姒姓之國,故此之譚氏,以國為氏,系出姒姓。
2、或為盤瓠之后。鄭樵又據《姓氏急就章》注云:漢有譚平,定巴南六姓有譚氏。盤瓠之后(瓠,《九通分類總纂·氏族類·通志》作“孤”,誤)。
3、壯族之譚姓,乃壯語之音譯,漢意為水塘之意,以之為姓。
4、毛難族之譚姓。則由漢族譚姓融入。其《譚家世譜》稱“其先祖譚勝(按:‘勝’或作‘騰’),功於明代,到廣西落籍?!逼洹恶易孀V》亦有類似記載,稱“其先祖譚三孝,于明朝初期從湖南常德府武陵遷來。”(按:依此說,其當源於鄭樵所說漢“巴南六姓”之一的譚氏,盤瓠之后。)(5)土家族之譚姓,則由瞫姓所改,“瞫”——“巴郡南郡蠻”五姓之一。或稱此姓在今土家族中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覃”、“潭”、“譚”等姓。注(3)、
4、、
5、見《中國人的姓名》。望出弘農。漢代有譚峭,又有譚賢、譚平定;唐代有譚忠,憲宗時為燕牙將;宋代有譚惟寅,高要人,江西提刑;清代有譚嗣同。
二、譚(譚)
譚姓分布: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3%,為中國人口最多一百個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廣東、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譚姓約占全國漢族譚姓人口66%。
譚姓起源:
1、譚國,春秋時姒姓小國。在濟州平陵縣(故城在今山東濟南東北山鎮(zhèn)),為齊桓公所滅,譚子奔莒,子孫以國為氏。
2、巴南大姓有譚氏,相傳為盤瓠之后。但《姓氏辯誤》載:“巴南之姓為瞫,音審,不作譚”。待考。
3、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今滿族姓。
4、景頗族勒羊氏,漢姓為譚。
5、壯、毛南、瑤、彝、哈尼、鄂倫春、蒙古、土家、回、黎、侗、苗等民族均有此姓。
譚姓名人:
譚夫吾,周時吳人。
郡望:弘農。
譚姓古代名人
譚紹光清末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慕王,廣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參加金田起義,英勇善戰(zhàn),1860年因破江南大營和攻克蘇杭有功,被封為慕王。1862年率軍圍攻上海,打敗英法聯(lián)軍、華爾洋槍隊,后又轉戰(zhàn)太倉、昆山,屢創(chuàng)敵軍。1863年在蘇州被叛徒刺死。
譚綸明朝,明代抗倭名將,江西宜黃人,嘉靖進士,初任臺州(今浙江臨海)制服,練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撫福建,率戚繼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內倭寇。隆慶元年(1567年)總督薊遼,與戚繼光訓練部隊,加強北方防務。他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與戚繼光共事齊名,號稱“譚戚”。
譚元春明朝,文學家,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與鐘惺同為“竟陵派”創(chuàng)始者。論文強調性靈,提倡幽深孤峭的風格。主有《譚有夏合集》。
譚夫吾戰(zhàn)國,戰(zhàn)國時期人物,曾以無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譚姓近代名人
譚嗣同晚清(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其父為巡撫。譚嗣同不僅飽讀經書,而且遍歷南北各省,足跡踏至新疆、臺灣諸地。游歷中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留連忘返倍加熱愛,對列強蹂躪奴役下的民眾災難倍感痛心疾首。面對滿目瘡痍日趨衰落的中華民族,他冥思苦索著挽救良策,終于從西方自然科學與社會政治學說中找到了變法圖強的道路,形成了變法維新思想。這一思想自中法戰(zhàn)爭萌芽,至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迅速發(fā)展。,甲午戰(zhàn)爭后,憤中國積弱不堪,在瀏陽倡立學社。
譚延闿(1880年-1930年),字組庵,湖南茶陵縣人,中國國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長。1880年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云人物,1904年中進士、他二十八歲點翰林,授翰林院編修,后與時偕行,支持立憲;辛亥鼎革,又贊成革命,追隨孫中山,后與汪精衛(wèi)合作,又與蔣介石結盟,直至逝世。且廣交游,有“藥中甘草”之譽;能治軍,曾多次領軍征討,有“翰林將軍”之稱;善書法,為民國顏體第一人,著有《祖盦詩集》、《慈衛(wèi)室詩草》、《祖盦詩稿》等。
譚平山(1886-1956),又名譚彥祥、譚鳴謙、譚聘三,廣東高明人。1909年在兩廣優(yōu)級師范學校學習期間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開始投身于反對清政府的宣傳活動。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成為“五四”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譚平山當選為改組后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和組織部部長。
譚紹光太平天國慕王,廣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參加金田起義,英勇善戰(zhàn),1860年因破江南大營和攻克蘇杭有功,被封為慕王。1862年率軍圍攻上海,打敗英法聯(lián)軍、華爾洋槍隊,后又轉戰(zhàn)太倉、昆山,屢創(chuàng)敵軍。1863年在蘇州被叛徒刺死。
田樂蕩譚氏三修族譜[57卷,首1卷] (65頁)
譚氏宗譜 [殘卷] (68頁)
田樂蕩譚氏三修族譜[57卷,首1卷] (80頁)
田樂蕩譚氏三修族譜 (88頁)
田樂蕩譚氏三修族譜[57卷,首1卷] (89頁)
田樂蕩譚氏三修族譜 (89頁)
譚氏族譜 (104頁)
湘潭射埠譚氏五修家譜 (106頁)
田樂蕩譚氏三修族譜 (134頁)
譚氏續(xù)修族譜 [5卷及卷首末] (140頁)
譚氏族譜 [5卷] (148頁)
譚氏族譜 [5卷] (152頁)
茶陵譚氏十五房山塘分支八修族譜 [6卷] (247頁)
招攜譚氏九修族譜 [不分卷] (358頁)
招攜譚氏九修族譜 [不分卷] (372頁)
招攜譚氏九修族譜 不分卷 (584頁)
田樂蕩譚氏三修族譜 (869頁)
平江譚氏五修族譜 [16卷,首2卷] (1068頁)
譚氏族譜 (1455頁)
譚氏支譜 (19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