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区中文,国产精品91高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蘇氏起源

                  ( 蘇氏百科 )

                1. 姓氏蘇〔 蘇 〕
                  拼音
                  人口約 610 多萬〔 最常見姓氏 〕
                  排名46 位。
                  位于魏姓之后,呂姓之前。
                  掃一掃手機(jī)查看

                  蘇姓 百家姓排名

                  時(shí)間排名時(shí)間排名時(shí)間排名
                  最新462018年462014年48
                  2013年442007年452006年41
                  1995年531987年411982年36
                  明朝63元朝66宋朝33
                  北宋42



                  蘇姓 起源

                  蘇姓主要源自:己姓。

                  蘇姓起源一

                  源于己姓(妃姓),為顓頊高陽氏的后裔。顓頊玄孫吳回之子陸終有六子,長子樊居于昆吾,后發(fā)展為強(qiáng)大的部落,史稱昆吾氏,為己姓。周武王時(shí),其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蘇國,稱為蘇忿生,后遷于溫邑(今河南省溫縣西南),為史料中明確記載的蘇姓第一人。春秋時(shí),蘇國被狄(我國古代對(duì)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人攻滅。其國人便以國名為氏,稱蘇氏。其得姓始祖為蘇忿生。

                  蘇姓起源二

                  來自外族的改姓。漢晉時(shí)遼東烏桓部的蘇姓人、南北朝北魏時(shí)鮮卑族拔略氏族隨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后,實(shí)行漢化,單姓蘇氏。漢晉時(shí)遼東烏桓、北宋時(shí)西夏黨項(xiàng)族、金國女真族均有改蘇姓者。清朝滿洲八旗中蘇佳氏、蘇都哩氏、蘇爾佳氏等改為蘇姓,錫伯族蘇木爾氏、裕固族蘇勒都斯氏以及彝族阿蘇氏、達(dá)斡爾族烏爾克氏,亦改姓蘇。

                  蘇姓 分布

                  夏朝中期,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蘇(今河南省輝縣境內(nèi)),史稱有蘇氏。蘇國歷夏商兩代,商末蘇國滅,族人以蘇為氏,蘇人四散。一支蘇人東遷姑蘇,即今江蘇省蘇州市。一支北上鄴西蘇城,即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在周武王滅商后,北上的一支繼續(xù)北遷襄國的蘇人亭,即今河北省邢臺(tái)西南。接著遷到完縣西南的蘇。而留在蘇嶺的蘇人歸順了周朝,首領(lǐng)蘇忿生入朝作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蘇,國都溫,即今河南省溫縣。

                  春秋時(shí)公元前650年蘇國滅于狄。蘇姓的一支南遷湖南省梅山一帶成為梅山蠻,宋初進(jìn)一步南遷,與土著混居,一部分成為瑤族的先民,大部分成為湖南、廣東、廣西的漢族蘇姓。

                  先秦時(shí)蘇姓主要活動(dòng)在河南、河北,戰(zhàn)國時(shí)蘇姓一支遷居湖南、湖北,秦漢之際開始往山東播遷,漢武帝時(shí)蘇建討伐匈奴有功,被封為平陵(今咸陽市西北)侯,此支蘇姓又派生出扶風(fēng)蘇姓、武功蘇姓、藍(lán)田蘇姓。

                  漢末群雄割據(jù),蘇姓一支由河內(nèi)遷四川眉山,蘇軾、蘇轍即出生于此。

                  魏晉南北朝時(shí)北方戰(zhàn)亂,中原蘇姓大舉南遷,晉朝時(shí)江蘇、浙江、安徽和廣東等地已有了蘇姓的足跡。

                  唐朝時(shí)蘇姓移民四川,兩次中原南下移民福建,在福建得到了穩(wěn)定的發(fā)展。北宋時(shí)蘇姓進(jìn)一步大批西進(jìn)川滇,南下兩廣,并越過邊疆進(jìn)入越南、老撾、泰國。

                  明清兩朝蘇姓多次移民臺(tái)灣,如今蘇姓已成為臺(tái)灣的大姓。

                  當(dāng)代蘇姓的人口606萬,排在全國第四十四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46%。從宋朝至今1000余年中,蘇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形。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河南、福建、山東五省區(qū),大約占蘇姓總?cè)丝诘?0.3%;其次在河北、四川、臺(tái)灣、安徽、江蘇、湖南,這六省集中了蘇姓總?cè)丝诘?4.3%。廣東約占蘇姓總?cè)丝诘?5%,為蘇姓第一大省。形成了南方兩廣閩臺(tái)、北方豫魯冀兩塊蘇姓集中分布區(qū)。

                  蘇姓 名人明星


                  • 蘇有朋


                  • 蘇青


                  • 蘇丹


                  • 蘇醒


                  • 蘇晴


                  • 蘇見信


                  • 蘇芮


                  • 蘇巖


                  • 蘇永康


                  • 蘇慧倫


                  • 蘇妙玲


                  • 蘇勒亞其其格


                  • 蘇瑾


                  • 蘇可


                  • 蘇文茂


                  • 蘇茂洋


                  • 蘇明明


                  • 蘇玉華


                  • 蘇航


                  • 蘇志威


                  • 蘇杏璇


                  • 蘇夢(mèng)玫


                  • 蘇素


                  • 蘇丁琦

                  蘇姓 郡望

                  蘇姓的郡望主要有武功、扶風(fēng)、河內(nèi)、武邑、藍(lán)田、洛陽等。

                  武功郡:戰(zhàn)國時(shí)期孝公置,治所在今陜西眉縣東。

                  扶風(fēng)郡: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風(fēng),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shí)改為扶風(fēng)郡,治所在槐里。藍(lán)田縣。秦置縣,再今陜西省藍(lán)田縣。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置郡,治所在雒陽。相當(dāng)于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河內(nèi)郡:年齡時(shí)期初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相當(dāng)于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qū)。

                  蘇姓 堂號(hào)

                  武功、扶風(fēng)、藍(lán)田、洛陽、蘆山、嵋山等。

                  蘇姓 姓氏源流

                  一、(蘇)

                  現(xiàn)行常見姓氏。分布很廣: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內(nèi)蒙古之烏海,湖北之監(jiān)利,貴州之從江,云南之隴川、瀘水、河口,廣東之新會(huì)等地均有。漢、回、滿、白、苗、鮮、彝、傣、壯、水、京、黎、羌、瑤、土、裕固、錫伯、仡佬、赫哲、達(dá)斡爾等多個(gè)民族均有此姓。《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己姓。顓帝裔孫吳回為重黎,生陸終。陸終生昆吾,封于蘇,其地鄴西蘇城是也。至周武王,用忿生(按:《中國姓氏大全》例作“蘇岔生”,“岔”乃“忿”之訛誤)為司寇。邑于蘇,子孫因以為氏。世居河內(nèi)。將其歸入“以邑為氏”之列。(按:《姓氏考略》稱其源二:其據(jù)《唐書·世系表》注云:“祝融后,昆吾之子封于蘇,因氏?!碧K,古國名,或稱“有蘇”,曾為夏所滅。商復(fù)其國,都于溫(其地即今河南溫縣),故亦稱作溫。此當(dāng)以國為氏;又注:“蘇忿生為周司寇。后以為氏?!贝藙t似“以邑為氏”?!巴龇鲲L(fēng)、武邑、武功;又出藍(lán)田、洛陽?!迸c鄭說稍異。又,《中國古今姓氏辭典》引《蘇洵族譜·后錄》云:“蘇氏之先,出于高陽。高陽之子曰稱。稱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吳回(按:《史記·楚世家》作:‘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蓋‘卷章’、‘老童’形近而訛),重黎為帝嚳火正,曰祝融,以罪誅。其后為司馬氏。而其弟吳回復(fù)為火正。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曰礬(按:‘礬’或作‘樊’)為昆吾;次曰惠連,為嶺胡(按:《史記》作‘參胡’。);次曰篯,為彭祖;次曰來言(按:‘來言’,當(dāng)為‘求言’之訛)為會(huì)人;次曰安,為曹姓;季曰季連,為羋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為婁(按:‘婁’當(dāng)作‘?dāng)?shù)’)姓,昆吾始姓己氏,其后為蘇、顧、溫、曹。當(dāng)夏之時(shí),昆吾為諸侯伯,歷商而昆吾之后無聞。至周有忿生,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稱之,蓋書所謂司寇蘇公是也。司寇蘇公與檀伯達(dá)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內(nèi)皆有蘇氏。”并錄以供參考;

                  2、《姓氏考略》據(jù)《漢書》注云:“遼東烏桓有蘇氏?!?/p>

                  3、或?yàn)轷r卑姓所改。鄭樵又注:“拔略氏改為蘇氏?!?按:今中華書局標(biāo)點(diǎn)本《魏書·官氏志》作“撥略氏后改為略氏”。其《后勘記》據(jù)《魏書官氏志疏證》注:“《疏證》以為‘拔’、‘撥’音近通用,‘略氏’蓋‘蘇氏’之訛。”)(4)為滿族蘇佳氏、蘇都哩氏、蘇爾佳氏所改。見《滿族姓氏錄》;

                  5、回族之蘇姓,由速姓所改。元代賽典赤·贍思丁之子納速喇丁之后有速姓,后或諧“速”音而改為“蘇”氏。

                  6、土族之蘇姓,則源於“蘇胡·孔”,意為蘇胡人?;蜃魉鞑?,當(dāng)即遼金時(shí)之“阻卜”(陰山韃靼)之別譯,后融為土族。本部落名,或以為姓。后或取“蘇胡·孔”之首音,諧以“蘇”字而為單姓。

                  7、羌族之蘇姓,則來源于“蘇蟒達(dá)”,意為“命不落”。本為房名,遂以為姓?;蛉 疤K蟒達(dá)”之首音諧以“蘇”字而為單姓。

                  8、裕固族之蘇姓,則由蘇勒都斯氏所改。本為房族名,遂以為姓。后或取其首音諧以“蘇”字而為單姓。

                  9、錫伯族之蘇姓,則由蘇木爾氏所改。

                  10、達(dá)斡爾族之蘇姓,系出蘇都禮哈啦,后或取其哈啦之首音,諧以漢字“蘇”而為單姓。注(5)——(10)見《中國人的姓名》。漢代有蘇武;又有蘇建,杜陵人,代郡太守;宋代有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但有文名;清代有蘇誼,杭州人,畫家。

                  蘇姓 歷史名人

                  蘇姓古代名人

                  蘇秦戰(zhàn)國(約342—前284),東周洛陽軒里人據(jù)人,戰(zhàn)國時(shí)期的韓國縱橫家。

                  蘇代戰(zhàn)國,戰(zhàn)國時(shí)縱橫家

                  蘇洵北宋,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武(前140—前60),杜陵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

                  蘇章東漢,東漢冀州刺史

                  蘇峻東晉,東晉將領(lǐng)

                  蘇綽南北朝,南北朝西魏政治人物

                  蘇威隋朝,隋朝大將

                  蘇良嗣唐朝,官至唐朝宰相 陜西雍州武功人,蘇世長之長子。為人剛烈耿直,注重法治。

                  蘇瑰唐朝,唐中宗神龍?jiān)?,任尚書右丞。二年升為戶部尚書兼侍中,剛正不阿?/span>

                  蘇颋唐朝(670-727),唐朝大臣、文學(xué)家。京兆武功人。

                  蘇檢唐朝,武功人。字圣用。官至唐朝宰相。

                  蘇定方唐朝,唐朝大將

                  蘇源明唐朝,詩人

                  蘇惠十六國,十六國前秦詩人

                  蘇過北宋(1072-1123),文學(xué)家

                  蘇舜欽北宋(1008—1048),詩人

                  蘇頌北宋(1020-1101),天文學(xué)家兼藥學(xué)家。廈門同安人,父蘇紳進(jìn)士。

                  蘇漢臣南宋,南宋畫家

                  蘇天爵元朝,元朝名臣

                  蘇宣明朝,明朝篆刻家

                  蘇四十三清朝,清代甘肅回族和撒拉族軍首領(lǐng)

                  蘇三娘清末,太平天國將領(lǐng)

                  蘇元春清末,清末湘軍將領(lǐng)

                  蘇天福清末(?—1863),捻軍首領(lǐng)

                  妲己商朝,有蘇氏諸侯之女,帝辛(即紂王)寵妃

                  蘇忿生周朝,周武王時(shí)司寇,顓頊帝高陽氏后裔,西周開國功臣之一,與周公、召公齊名。因封於蘇,故稱蘇忿生。也是中國最早歷史文獻(xiàn)《尚書》中記載的蘇姓第一人

                  蘇從春秋,楚國上大夫

                  蘇厲東周,洛陽人,戰(zhàn)國時(shí)期縱橫家,蘇代之弟

                  蘇建西漢,將軍

                  蘇嘉西漢,奉車都尉,蘇建之長子

                  蘇賢西漢,車騎都尉,蘇建之幼子、^1

                  蘇則字文師,魏東平相,后官至都亭侯

                  蘇蕙十六國(生於357年),前秦苻堅(jiān)時(shí)期女詩人,著有聞名之《迴文璿璣圖》

                  蘇瓊南北朝,北齊時(shí)任南清河郡太守,北周時(shí)為博陵太守,為官正直清廉

                  蘇世長唐朝,秦王府十八學(xué)士之一

                  蘇珦唐朝(635-715),武則天時(shí)任右臺(tái)監(jiān)察御史,唐中宗時(shí)為戶部尚書,賜爵河內(nèi)邵公

                  蘇瓌唐朝(639-710),唐中宗時(shí)任宰相,封許國公;為官廉正,負(fù)文名,嘗監(jiān)修國史

                  蘇味道唐朝(648-705),進(jìn)士出身,官至宰相,詩多應(yīng)制之作

                  蘇勗唐朝,秦王府十八學(xué)士之一,蘇威之孫

                  蘇晉唐朝(673-734),蘇珦之子,歷任吏部侍郎、魏州刺史,太子左庶子等職

                  蘇鶚唐朝,唐光啟二年(886年)進(jìn)士,著有《杜陽雜編》,另有《蘇氏演義》已散佚,清人輯存二卷

                  蘇光海宋朝(922-1002),北宋左屯衞將軍,贈(zèng)上將軍、武陵侯

                  蘇易簡宋朝(958-996),北宋著名書法家

                  蘇立宋朝(968-1042),北宋太子中舍

                  蘇安世宋朝(997-1055),字夢(mèng)得,北宋戶部判官、太常博士

                  蘇紳(999-1066),北宋康定年間任中書舍人,官至翰林學(xué)士,賜金帶

                  蘇緘(1016-1076),北宋神宗年間任邕州刺史;蘇頌之堂叔

                  蘇結(jié)(1023-1100),北宋皇祐二年張?zhí)瓢窨贾?,官至御史、中丞,?zèng)宣議大夫

                  蘇軾(1037-1101),北宋翰林學(xué)士、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轍(1039-1112),北宋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舜元(1006-1054),北宋著名書法家,蘇易簡之孫,宋真宗時(shí)任尚書度支員外郎

                  蘇劉義宋朝(1232-1280),字任忠,號(hào)復(fù)漢,南宋咸淳年間任兵部侍郎,抗元就義

                  蘇十萬宋朝,原名蘇一侯,號(hào)劉義,南宋著名抗元義軍將領(lǐng)。

                  蘇保衡金朝(1112-1167),漢人,金世宗時(shí)官至尚書右丞

                  蘇大年元末(1296-1364),任翰林修編

                  蘇克明元末,蒙古族,屬孛兒只斤氏,蒙古蘇氏始祖,原名和尚,為元順帝皇叔,封義王。義王和尚於1368年8月,元朝崩潰前夕,攜家眷遁至山東,易名更姓,沿襲至今

                  蘇福明朝(1359-1373),明太祖年間童子科舉人,年十四而夭,有神童之稱

                  蘇璟明朝(1389-1470),永樂進(jìn)士,正統(tǒng)元年為乾州知州,官至兩淮鹽運(yùn)使同知

                  蘇民明朝(1476-1538),兵部右侍郎

                  蘇佑明朝(約1493-1573),蒙古族,蘇克明之玄孫,文學(xué)家,官至兵部尚書

                  蘇明良清朝(1682-1742),雍正年間任臺(tái)灣總兵官,后官至福建陸路提督

                  蘇兆登清朝(1768-1847),字宴林,號(hào)樸園,山東沾化人,歷任翰林院編修、江西南安府知府、戶部郎中、陜甘學(xué)政等職

                  蘇廷玉清朝(1783-1852),道光七年任刑部郎中

                  蘇源生清朝(1808-1870),藏書家、目錄學(xué)家;道光十七年拔貢生,道光二十年中副榜

                  蘇得勝清朝(?~1890),安徽合肥人,清末淮軍將領(lǐng),光緒十年(1884年)從劉銘傳去臺(tái)灣抗擊法軍,守臺(tái)北,戰(zhàn)基隆,任記名海疆總兵。后在臺(tái)灣滬尾(今淡水港)、月眉山抵抗法國侵略軍。次年補(bǔ)建寧鎮(zhèn)總兵,留防滬尾。卒于軍

                  蘇光銓清朝(1869-1919),字學(xué)金,號(hào)蘊(yùn)玉;福建德化人,德化瓷雕藝術(shù)家,何朝宗優(yōu)秀雕塑風(fēng)格和技法主要傳人

                  蘇姓近代名人

                  蘇曼殊(1884-1918),廣東香山人。著名近代文學(xué)家、佛學(xué)家,有《梵文典》、《蘇曼殊全集》。

                  蘇光銓(1869-1919),福建德化人。近代德化瓷雕藝術(shù)家,何朝宗優(yōu)秀雕塑風(fēng)格和技法主要傳人。

                  蘇兆征(1885-1929),廣東香山人,中共工運(yùn)領(lǐng)袖之一。

                  蘇景三(1888年-1968),甘肅白銀人氏,曾為同盟會(huì)會(huì)員,民國時(shí)期任甘肅省長公署參事一職。

                  蘇慎初(1882-1936),廣東合浦人,清末秀才、曾任同盟會(huì)高雷地區(qū)主盟人、廣東陸軍第二師師長

                  蘇郁文(1888-1943),福建海澄人,清末秀才,曾加入同盟會(huì),后任福州《群報(bào)》編輯、《匯聲報(bào)》編輯

                  蘇汰馀(1886年-1948年),原名蘇必潤,四川巴縣人,著名紡織業(yè)巨子

                  按姓氏首字母選擇: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蘇氏族譜地區(qū)分布 更多>>
                  | 蘇氏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