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07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188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206 |
1995年 | 215 | 1987年 | 230 | 1982年 | 173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98 |
穆姓主要源自:子姓。
穆(mù)姓源出有:
穆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宣王的弟弟子和,屬于以謚號為氏?!澳隆?,是古代帝王諸侯逝世后的謚號,是“布德執(zhí)義,中情見貌”的意思(賢良,和氣)。按周禮規(guī)定的宗廟制度,父居左為“昭”,子居右為“穆”,系由子傳,因此“穆”還具有“血脈世系延傳”之意。春秋時期,宋國有國君宋宣公子力,他逝世后由其弟子和繼位,執(zhí)政九年,臨死時遺詔傳位給宋宣王的兒子與夷,而讓自己的兒子離開宋國,到鄭國去做事。子和逝世后,與夷繼位,即宋烈日殤公。因為子和在做君主時賢良和氣,所以宋烈日殤公給叔叔子和加封謚號“穆”,史稱宋穆公。在宋穆公的支庶子孫中,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穆氏;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和氏,世代相傳。由于宋穆公是宋戴公之弟,故該支穆氏、和氏、戴氏同宗同源,史稱穆氏正宗。
穆氏族人大多尊奉宋穆公為得姓始祖。
穆姓起源二
源于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安刈濉保菨h語的稱謂,在藏語中稱為“博”,藏民族自稱為“博巴”?!安┌汀庇职床煌赜蚍謩e有不同的稱謂,西藏阿里地區(qū)的藏族自稱為“兌巴”,西藏日喀則地區(qū)的藏族自稱為“藏巴”,西藏拉薩地區(qū)的藏族自稱為“衛(wèi)巴”,四川西部地區(qū)的藏族自稱為“康巴”,而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區(qū)的藏族則自稱為“安多娃”。藏語依其分布地區(qū)分為衛(wèi)藏語、康藏語、安多藏語三個主要的方言體系。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據(jù)史書記載:早在秦、漢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由于草原遼闊,水草肥美,生產多以牧業(yè)為主。在很古老的時代,藏族人民就有表示自己血緣關系的姓氏。據(jù)著名的藏族學者扎西奇寺智貢巴倉三世(甘肅夏河拉卜楞寺活佛世系)丹巴然吉在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撰著的《安多政教史》中記載,原始的藏族人民居住在今西藏雅魯藏布江南岸澤當一帶的雅隆地區(qū),后分衍成為賽氏、穆氏、黨氏、東氏四個大的氏族部落,后又逐漸加上札氏和珠氏,總共形成了六個基本氏族部落。這就是藏族本民族在早期形成時的原始部落稱謂,也是藏族最早的姓氏,統(tǒng)稱古代藏族的“六大貴族姓氏”。
穆氏,是非常古老的藏民族姓氏、亦或氏族部落名稱之一,世代相傳。
穆姓起源三
源于鮮卑族,出自鮮卑拓拔部丘穆陵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期,北魏“代北八族”之首為丘穆陵氏,即鮮卑拓拔部核心八部之一,為北魏王朝貴族之首。
在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遷都于洛陽,定居中原以后,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過程中,改為漢姓穆氏,世代相傳。
穆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稱赤穆特氏,滿語為Cuijuk Hala,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qū)),后多冠漢姓為穆氏、崔氏、劉氏等。
⑵.墨爾奇特氏,亦稱穆奇德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之一的滅里吉歹氏族,通古斯語為“Morcit”,源出巴爾虎蒙古,世居扎魯特、喀爾喀地區(qū)。明清之際因遭受葛爾丹部族的迫害,其首領率巴爾虎族人萬余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到了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經滿清王朝庭議,全族移駐盛京(今遼寧沈陽),其中一部分族人駐守在丹東鳳凰城、岫巖等地。時候,他們自己獨豎一旗,自稱“蒙古九旗”。后取原姓氏的首字諧音漢字為穆氏、秦氏、孟氏等,世代相傳。
穆姓起源五
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刈迥率?,主要來自穆斯林伊斯蘭教經名首音,如經名“穆薩”、“穆罕默德”、“穆罕麥”、“穆八剌沙”都可取“穆”。例如在元朝時期,回回世家穆古必立的后裔大多改為漢姓穆氏。此外,在清朝時期歸附的回回呢牙咱木,任職內務府,后也改漢姓為穆氏,遂為穆氏回族的又一支。
回族中的穆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地區(qū)和京津一帶。
穆姓起源六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郭佳氏,滿語為Gogiya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蘇完(今吉林雙陽雙陽河流域)、蓋州(今遼寧蓋州)、輝發(fā)(今吉林柳河、輝發(fā)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后多冠漢姓為郭氏。該氏族著名人物為郭佳·穆彰阿,鑲藍旗滿洲人,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進士,累官至侍郎、尚書,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拜文華殿大學士。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之際時期,郭佳·穆彰阿極力主降,反對抵抗,是投降派代表人物。郭佳·穆彰阿仕宦四十余年,門生故吏遍布京師內外,時稱“穆黨”,清咸豐皇帝即位后,郭佳·穆彰阿被革職。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穆氏。
(2).滿族穆察氏,亦稱譚木查氏,滿語為Muca Hala,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qū))等地,后多冠漢姓為穆氏。
(3).滿族穆齊氏,亦稱穆濟氏,源出遼國時期的庫莫奚部族,在金國時期為女真梅知部,滿語為Muki Hala,世居鄂漠和索羅(今俄羅斯濱海地區(qū)南部),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穆氏。
(4).滿族穆雅氏,滿語為Muya Hala,漢義“秸”,世居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所冠漢姓即為穆氏。
(5).滿族穆顏氏,亦稱穆延氏,源出遼國時期五國部之一的抹拈部,以部為姓,滿語為Muyan Hala,世居渾春(今吉林琿春),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穆氏、孟氏、秦氏。
(6).滿族穆達齊氏,滿語為Mudaci Hala,世居瓦爾納哈(今新疆阿克蘇),所冠漢姓為穆氏。
(7).滿族穆爾察氏,亦稱穆爾扎氏、穆爾禪氏,滿語為Murca Hala,世居綏分(今綏分河上游地區(qū))、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qū)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阿庫里(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阿庫里河流域),后多冠漢姓為穆氏。
(8).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古孫氏族(吾古孫部、烏孫部),以部為氏,滿語為Usun 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qū)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為穆氏、烏氏、吳氏、蘇氏、關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9).滿族葉穆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業(yè)速布部落,滿語為Yemu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赫爾東(今吉林伊通西北一百三十里處)、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穆氏、葉氏等。
穆姓起源七
源于鄂溫克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鄂溫克族穆魯氏,世居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廣大地區(qū))。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uru Hala,漢義“梁”。
清朝中葉以后,鄂溫克族、滿族穆魯氏多冠漢姓為穆氏。
穆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零六位,人口約五十五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34%左右。
穆姓的遷徙始于春秋時期。公元前609年,宋國發(fā)生內亂,一些穆姓家族被迫逃出宋國,四處流亡,穆姓自此開始向全國遷徙繁衍。后來在楚國、魯國都有了穆姓家族的人口。例如,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有一個同窗好友姓穆,史稱穆生,一直在楚國內任中大夫,深受劉交的器重,這說明秦末漢初時期,穆姓已從中原遷至華東地區(qū)。當然,也有不少穆生后裔在中原地區(qū)繁衍下來,民國時的《許昌縣志》記載,漢朝穆生的后裔散居在許昌各鄉(xiāng)。北魏時期穆姓家族又開始了一個遷徙高峰。北魏的穆姓得姓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時期,由原來的丘穆陵氏改為穆姓,但北魏時期穆姓的遷徙卻不能只從孝文帝改革時算起。因為丘穆陵氏在北魏是一個大姓,該族人一直跟隨北魏皇族東征西討,因此家族中身居高位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時,丘穆陵氏家族的人已在許多地方做官了,因此丘穆陵氏改為穆姓后,穆姓也隨之遍及北魏所轄境內。唐朝的肅宗時期,“楊、穆、許、李”被目為四個大的世家,其中穆家的光輝,是由當時的侍御史穆寧所創(chuàng),而由他的四個兒子發(fā)揚光大。宋朝之后,穆姓的遷徙范圍更加廣泛。
當今中國穆氏族人廣泛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湖南、廣東、云南、四川、安徽等地。
穆婷婷
穆熙妍
穆樂恩
穆麒同
穆立新
穆薪同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qū)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qū),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后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qū),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qū),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后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于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河南堂:以望立堂。
河內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一、穆
現(xiàn)行較常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義、景縣,山東之平邑、龍口、平度、昌樂,山西之太原,內蒙古之烏海,湖南之芷江,廣東之新會,云南之隴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漢、回、蒙、土家、錫伯等多個民族有此姓?!多嵧ㄖ尽贰ⅰ独m(xù)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或作‘繆’,音同;又,‘繆’或有‘紕繆’之音。子姓,宋穆公之后也,其支孫以謚為氏。”
2、又云:“邱穆陵氏改為穆氏?!薄扒衲铝辍?,亦作丘穆陵、丘目陵,代北地區(qū)姓氏。當出自鮮卑族。
3、《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穆,炎帝之后?!眲t此當系出姜姓。
4、《續(xù)通志·氏族略·總論·賜姓》載:“明賜元人姓名:阿爾特穆爾曰穆義。”則此出自蒙古族。
5、清代滿族之穆佳氏、穆爾察氏、烏雅氏等,或改為單姓“穆”。后魏有穆丑善,代人,拜天部大人;唐代有穆修己,宋代有穆修;明代有穆相,三原人,監(jiān)察御史。
穆姓古代名人
穆寂唐朝,詩人。
穆修宋朝(979~1032),散文家。字伯長。鄆州(今屬山東)人。他熱心于古文,因他研究成績卓著,很得當時得大文學家歐陽修,贊賞。著有《穆參軍文集》。
穆修己唐朝,著名詩畫家。唐玄宗執(zhí)政時期,會內殿牡丹開。唐玄宗問穆修己曰:“今京邑盛傳牡丹詩,誰為首出?”穆修己對曰:“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曰:‘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可為首出?!碧菩诟锌灰眩蒂p。
穆崇南北朝,著名北魏大臣。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流寓獨孤部時,他曾往來送過給養(yǎng),北魏明元帝時官至太尉;穆壽,北魏太武帝時官至侍中、中書監(jiān)。
穆寧唐朝,河內人,著名大臣。安史之亂時,穆寧任河北采訪使,肅宗時官至秘書監(jiān)。,穆寧個性剛直,奉公守法。他中明經科后調任鹽山尉時,安祿山謀反時,他聯(lián)合各州縣并力捍御。穆寧家教很嚴,讓兒子從小熟讀禮法,要求兒女一言一行不可失禮。他和韓休兩人都以家教嚴格出名,所以有成語形容有家教得人家稱“韓穆二門”。
穆相明朝,字伯寅,三元人。著名沂水令穆相,字伯寅,三元人。正德進士,授沂水令。外書“六事”、內書“四知”以自勉,政績著聞,升監(jiān)蔡御史??寡灾敝G,人稱“真御史”。
穆占清朝(公元?~1683年),滿洲正黃旗人。著名將軍。清順治年間,他跟從都統(tǒng)卓洛等駐防云南、湖廣等省討吳三桂。吳三桂死后,他又跟從貝子彰泰規(guī)征取云、貴地區(qū),圍攻昆明。直逼吳三桂之孫吳世璠自殺后,云南始平。穆占班師還朝后,因功被清朝廷授予蒙古正黃旗都統(tǒng)、議政大臣。
穆孔暉明朝(1479~1539),明代官員,理學家,心學學者。字伯潛,號玄庵。山東堂邑(今聊城市東昌府區(qū))人。弘治十八年(1505)考中進士,歷任翰林院檢討、南京禮部主事、翰林院侍講學士、南京太常寺卿等官。穆孔暉是繼承和傳播王守仁心學最早的山東學者。他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是研究考據(jù)學的著作,重要的有《讀易錄》、《尚書困學》、《大學千慮》、《玄庵晚稿》,另外還有研究史學的著作,如《前漢通紀》、《讀史通編》等。穆孔暉對稍晚興起的山東王學學派學者有一定的影響。
穆氏族譜 (5頁)
穆氏族譜-大門 (49頁)
渾源縣資治堂穆氏家譜 (0頁)
穆氏族譜 (3頁)
1.穆氏家譜, v1, 1644-2017 (123頁)
1.中華穆氏譜.西南卷, 1, 下冊, 874–2015 (399頁)
2.中華穆氏譜.西南卷, 2, 上冊, 874–2015 (424頁)
穆氏族譜 (0頁)
穆氏族譜 (0頁)
資治堂穆氏家譜 (0頁)
穆氏族譜 (0頁)
山西平遙穆氏宗譜 (7頁)
穆氏宗譜 (31頁)
穆氏家族 (0頁)
穆氏家族 (0頁)
舒穆祿氏 (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