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會議(或稱公會議、普世公會議、普教會議)是傳統(tǒng)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義的的世界性主教會議,咨審表決重要教務和教理爭端。大公會議的英文“Ecumenical Councils” 源自希臘文“Οικουμ?νη”,意為“普世性的”。對基督教教義有深遠影響的基督教早期會議是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以弗所公會議和造成日后東西分裂的迦克墩公會議。在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大分裂。自此之后,東正教(希臘正教)只信守首七次大公會議所確立之大公會議信條。雖然第四次君士坦丁堡會議是在教會大分裂之前舉行,卻不獲東正教承認。故此,今日的東正教只承認七次大公會議,而羅馬天主教則認為是八次。而教會大分裂之后的大公會議由羅馬天主教單方面舉行,所以內(nèi)容不為東正教所承認。
盡管如此,部分東正教徒認為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879-880年)、第五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1341–1351年)和耶路撒冷會議(公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