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稗官逸聞—老成都的貢院街
成都貢院街,與原三橋北街、東御街、西御街形成一個十字口。它的南口與三橋北街銜接,北口距皇城門外的“為國求貢” 的全石質(zhì)牌坊只有40米左右,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系回族人民飲食鋪子的集中地。因居住在舊皇城附近的群眾習慣地將貢院街喊成“皇城壩”,它的正名反而被人們淡忘了。
皇城壩附近有清真寺7座:貢院街中段有義學寺,西御街東口(原新華書店隔壁)有西寺,東御街有東寺,皇城壩東側(cè)的東鵝市巷有十寺,它的西側(cè)西鵝市巷有皇城寺,距皇城壩不遠的東華門街有七寺,在西華門街(八寺巷)有八寺。因此,附近街道居住的回族人民比較集中,從而皇城壩日積月累地形成了回民飲食一條街。因回民禁食豬肉,所以在皇城壩沒有一間非回族人經(jīng)營的飲食館子。
貢院街是一條不長的街道,街面只八九米寬,從“為國求貢”牌坊算起,也不過200米左右。除去貢院街北口有一家約40米的住戶外(無鋪面),從“大茶鋪”和對面的“忠安祥”客棧起至貢院街南口,也不過160米左右,街面兩邊各有鋪面40余間,95%的鋪面都是賣吃食的。據(jù)筆者回憶,大型餐廳(包訂席桌,鋪面寬敞)有鑫記餐館(地處貢院街南口)和晏樂春餐館(地處貢院街中段)。鑫記餐館是以包席桌為主,從海味席到九大碗(全牛肉席),有三四個檔次。我有幸在20世紀30年代隨父兄在該餐廳參加過幾次宴會。除當時的海參、魚翅、魷魚等海味,也有鴨、雞、魚、兔,但我記憶最深的是該餐廳的有名甜菜——“釀藕”。在該餐廳高中檔席桌中,都會安排這一味甜食。據(jù)老一輩介紹,釀藕的烹飪過程,并不復雜。大致是將質(zhì)量最好的紅花藕,直徑為4.5厘米左右,去頭尾,取中段,洗凈。再將質(zhì)量好的糯米,稍為“燎”(即加水后煮開就行)一下,慢慢地將“燎”過的糯米填滿在藕眼內(nèi),然后放在蒸籠中,蒸熟即可,不拿出籠來。把冰糖和牛肉(質(zhì)量好的萊油也可)在鍋中慢炒成混合體,然后放上紅、綠、黃色的果脯共一兩五錢左右,切成顆粒狀,加人混合體中,再加一兩五錢左右的水,勾點清榮。上席桌前,從蒸籠中取出釀藕,擺成雙行放在盤中央,澆上甜度適當?shù)幕旌象w(這種混合體,烹飪同行們傳統(tǒng)名字都稱“滋汁”)即成。在以咸味為主的席桌中,加上“釀藕”,確有調(diào)節(jié)口味、增進食欲的功能,被回族人民譽為傳統(tǒng)珍品,百吃不厭,歷久不衰。 “晏樂春”是僅次于龕記餐館的大型餐廳,不僅包辦席桌,還賣零餐、零食。在每天午前九十點鐘開始賣的牛肉煎餅,是相當有名氣的。它選料精細,先剔去筋骨,然后洗凈,肥瘦兼搭。切碎后,用醬油、味精、花椒面、姜末、蔥等拌勻為煎餅心子。然后用上等面粉,燙得半熟后,揉掐待軟硬適度,冷卻后,切成六七錢重小塊,將心子包在里面成圓形,壓成一厘米左右的薄形餅狀,用清油慢火煎炸,六七分鐘即成。香酥脆的口感很好。這個餐館包的席桌,多數(shù)菜肴與鑫記大同小異,但它制作的牛雜燴,卻別具一格。它仿照回民每年在穆罕默德圣誕席桌上的兩樣名菜--牛雜燴和八寶飯的制作方法。牛雜燴以牛肚湯為主,據(jù)說是先燒牛肚熬湯(約8小時),再加心、舌、腸頭等內(nèi)臟,最后再加少許青筍、紅白蘿卜臉熟即成。其味深長,香氣四溢。每次參與宴會的回民,都會筷不停揮,食盡為止。甜菜八寶飯,則是精選過的糯米加水煮開,立即將米湯濾出,然后用紅糖和牛油經(jīng)混合熬制成汁水,將內(nèi)江產(chǎn)的各種果脯(適當使用)與“燎”過的糯米攪辦均勻,用大碗盛裝放人蒸籠內(nèi),看火的大小,在一小時內(nèi)就蒸熟了。出籠后,八寶飯的顏色呈碧黃色,入口香甜,油而不膩,受到回民喜愛。
在貢院街,除上述兩大餐廳外,中檔飯館而又生意興隆的當首推“都一新”餐館。它是一單間鋪面,緊靠吟嘯樓茶館。但鋪面深邃,一進門,左右各有七八張方桌,每次可同時容納百余人進餐。菜肴除雞、鴨、魚、肉,各種蔬菜達四五十種,適合各種消費者需求。從每天上午*點起,均坐無虛席。當時(1936年)筆者讀中學,寄住在四川大學(皇城內(nèi)家兄正讀川大經(jīng)濟系)。因經(jīng)濟問題及民族習慣,無法在校內(nèi)搭伙。
每月有二三次,我們自己煮飯后,在“都一新”飯館買一樣菜位食。當時買一份牛肉燒豆腐是8個銅板,合一吊六百錢,一份回鍋牛肉是12個銅板,合二吊四百錢,而且每次還可用小銅鍋要些牛肉原湯(免費的),兄弟們就打個“牙祭”了。該飯館特點是菜肴品種多,尤其是味道好,因此,營業(yè)額很可觀,老一輩說決不亞于“鑫記”和“晏樂春”。 其他在貢院街賣鹵菜的飯館(兼賣各種面食),也有六七家,面館也不少,比較有名的是靠近鑫記餐館的“包面館”?!鞍妗保腔刈迦嗣駥裉旖小俺帧钡姆Q呼。因為它注重選料,帶筋的牛肉,一律剔去。用手工剁的心子,十分細嫩,加上它熬制的牛肉原湯,香酥可口。從早上九十點鐘,一直賣到深夜。每碗只賣四個銅板,合八百錢。由于適合每個檔次的消費者,每當中午和下午,更是高朋滿坐。在西鵝市巷口的貢院街北段,還有一家比較特殊的賣蒸牛肉和鍋魁的小館子,它是勞動人民經(jīng)常光顧的大眾化館子。地方不大,最多十三四個平方米。在鋪面和街沿之間,擺兩張長方條桌,沿桌子各擺兩張長條凳,可坐十二三人,左側(cè)一個大爐灶,上面一口約二尺五寸直徑的大鍋,可蒸四五籠蒸牛肉。絕大多數(shù)買主都是拉黃包車、推車、抬轎的,以及小商小販。據(jù)老一輩講,它買的原料,多系“下腳貨”但在加工時,毫不馬虎,搞得清潔衛(wèi)生。店主馬婆婆,五、六十歲了,特別注意“火工”,蒸的牛肉很“肥合”,價格起點,只3個銅板就買半碗,一般人買一碗,也只需一吊錢,還撒些“芫荽”在上面,再買兩個白面鍋魁(四百錢),就可吃飽。因此,經(jīng)常門庭若市,下午兩三點鐘就賣完收攤了。當然,一般衣冠楚楚或派頭十足的人是不怎么光顧的。
在街沿上擺攤賣吃食的也有好幾處,但使人記憶深刻的有兩處:一處是貢院街北口“大茶鋪”門口賣蒸紅苕和芋頭的。每天早上三四點鐘就將剝削干凈的紅苕、芋頭放人蒸籠,按季節(jié)差異,每天7點左右就開賣,火候到家,不少回族人民、學生買來當早點吃。兩口大鍋蒸的紅苕、芋頭共100多公斤,10點鐘左右就賣光了。筆者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讀小學時,也曾買來當早點。它價錢便宜,一個銅板也賣,又可口,又省事。另一處是貢院街的東鵝市巷口賣“酥餅”的。它的“酥油”,主要以牛油為主,加上椒鹽及少量面粉煎成混合體,適當勾點“熒”,涂抹在旋子鍋魁上,通過先煎后烤而成。香氣四溢,十分可口,這也是貢院街具有特色的一種小食品。
另外,在貢院街還有兩個較大的茶館:一處是靠近貢院街北口的“大茶鋪”,寬有四間門面,里面寬敞,可容茶客四五百位。它對面就是“忠安祥”客棧,住的一般都是陜西、甘肅、川西北來蓉做生意的(生意經(jīng)營皮毛、山貨、藥材),且多數(shù)是回族?!按蟛桎仭本统闪怂麄冋勆夂托蓍e的好去處。另一處是名叫“吟嘯樓”的茶館,兩間鋪面,一間賣回族食用的糕點糖果,一間作為茶館進口,里面也較寬敞,可容茶客二百余位,大都是本地回民的聚會、茶話的地方。
貢院街另有一家相當大的干雜鋪,在義學清真寺隔壁,有三四間鋪面寬,從各種海產(chǎn)品到本街各飲食館子需要的各種調(diào)料,以及日用雜品、香煙等,基本上應有盡有,配套開設,生意很紅火。
除以上介紹的情況外,其他鋪面都是賣吃食的。各種腌鹵、面館、牛羊肉湯、各種油糕鋪、點心鋪、湯元、粽子、馬蹄糕、糯米元子(即珍珠元子)、黃糕、謬糟蛋、王胖鴨、涼粉、涼面、紅撒(回民專有食品之一,多在每年回民開齋節(jié)或穆罕默德圣誕之間制作出售,酥脆香甜,深受回民喜愛)等。回民日常生活的內(nèi)容,還是比較多樣化的。
解放后,為了都市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體需要,處于市中心的貢院街,經(jīng)過三次擴建,已舊貌換新顏。在1997年,更擴展為天府廣場,與成都市的建設配套,更顯得綠草如茵,氣派雄偉,成都市民感到無比驕傲。隨著城區(qū)面積擴展,原有回族人民的餐館及各種小食,都分散在全市各個城區(qū)街道,不少的仍保留了原有回民喜愛食品的風格。目前,不少回族老年朋友回憶起幾十年前的回族飲食一條街——貢院街上各種回族人民的特殊食品,還是津津樂道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