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戲曲—其他地方戲—安徽戲曲
宋以前的安徽戲曲,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供參考。宋元時期始有零星記載,但過于簡單。亳州人孟漢卿創(chuàng)作的雜劇《張孔目智勘魔合羅》至今尚有流傳。
明代初期,南戲在徽州、池州、寧國、宣州、太平諸州府廣為流行。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昆山腔均有傳入,由徽商組織家班或出資支持民間戲班演出,多在徽州、安慶等地活動。這些聲腔的傳入,為安徽戲曲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安徽較古老的戲曲有宗教色彩相當濃厚的目連戲和儺戲。目連戲以佛教經典中目連救母的故事為主線,穿插一些滑稽小段和驚險特技,明初就有演出,祁門鄭之珍根據(jù)傳抄本加以改編后十分盛行,分祁門、歙縣、南陵三個重點演出區(qū)。儺戲主要流行在九華山北麓貴池境內百里山區(qū),由村俗跳儺舞發(fā)展而來,表演時戴有面具。每年僅在農歷正月初七到元宵節(jié)演出.
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徽州、池州一帶出現(xiàn)了從余姚腔和弋陽腔演變而來的徽州、青陽、四平等聲腔。其中,青陽腔影響最大,廣為流傳,北到山西,南到閩粵,西到長江中上游,成為安徽戲曲發(fā)展史上第一個高潮。
清代安徽戲曲發(fā)展的標志是通過徽班推出了徽調?;瞻嘣诿鞔呀洰a生,指徽州一帶的昆曲藝人班社。清代乾隆年間以后的徽班,指安慶石牌一帶的藝人為骨干組成的班社,主要演唱聲腔為吹腔、撥子、二簧,統(tǒng)稱徽調,兼演昆腔戲。乾隆年間,徽班藝人把徽調帶到全國各地,迅速流傳開來。揚州和北京成為徽調演出中心,粵劇、桂劇、閩劇、滇劇、湘劇、婺劇、萊蕪梆子等劇種都受到徽調影響,有些劇種就是徽調與當?shù)剜l(xiāng)音結合后演變而成。道光年間,徽調和漢調合流,在北京發(fā)展形成了以唱二簧和西皮為主的京劇,當時的徽班三慶班班主程長庚被稱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照{的蓬勃發(fā)展,成為安徽戲曲發(fā)展史上第二個高潮。
徽調興起以后,江南、淮北和江淮之間,以安徽各地民間歌舞和說唱藝術為基礎,受外地傳入劇種影響,演變而成地方新興戲曲。在江南,湖北采茶調傳入安慶一帶,與當?shù)卣Z言、民歌和青陽腔結合,形成以安慶語音為特征的黃梅戲;在宣州一帶,湖北花鼓調和河南燈曲隨移民流入,與當?shù)孛耖g歌舞合流演唱,并受徽調和京劇影響,形成皖南花鼓戲;在江淮之間,以皖西大別山民歌、茶歌和皖中一帶的門歌、花鼓調為基礎,受湖北采茶調影響,形成廬??;在淮北,梆子戲的豫東調流入阜陽一帶長期演出,演變?yōu)榫哂挟數(shù)卣Z音特點的沙河調,后改稱淮北梆子戲;從蘇北和魯南傳來的拉魂腔與宿縣、淮北一帶的花鼓、民間舞蹈融合,形成泗州戲。這些新興地方戲曲在清代晚期和民國時期經歷了藝術成長階段,建國后得到飛躍發(fā)展。特別是黃梅戲,唱腔優(yōu)美流暢,涌現(xiàn)了嚴鳳英、王少舫等優(yōu)秀演員和《天仙配》、《女駙馬》等經典劇目,經過戲曲藝術改革而迅速崛起,一時傳唱全國各地,影響遍及海內外,成為安徽戲曲發(fā)展史上第三個高潮。
安徽有一些地方小戲從曲藝演變而成。含山的含弓調、蕪湖的梨簧調、太和的清音、宿縣和蕭縣一帶的墜子等曲種,建國先后演變成為含弓戲、梨簧戲、清音戲、墜子戲。沿淮一帶流行花鼓燈所唱的四句推子調,后來演變成為推劇。另外,從外地流入安徽并有較大影響的劇種還有京劇、曲劇和越劇。
建國后,全省戲曲界開展“改人、改制、改戲”活動。黃梅戲、泗州戲、廬劇、皖南花鼓戲、徽劇等整理改編演出了大批傳統(tǒng)劇目。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戲曲藝術發(fā)展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出現(xiàn)了繁榮局面。特別是黃梅戲、泗州戲、廬劇、皖南花鼓戲等劇種兩次赴上海演出和徽劇先后到北京、上海演出,在全國引起轟動。
“十年”給戲曲藝術帶來重大損失。1976年撥亂反正之后,戲曲演出恢復,黃梅戲、泗州戲、廬劇、皖南花鼓戲、徽劇等劇種不斷推出新作。黃梅戲的發(fā)展格外令人矚目,涌現(xiàn)出馬蘭、黃新德、韓再芬等優(yōu)秀演員,《紅樓夢》、《徽州女人》等優(yōu)秀劇作,已經成為我省的代表性文化形象和標志性文化品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