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戲曲—其他地方戲—安徽來安秧歌燈
秧歌燈又名“寶塔燈”產(chǎn)生于明末清初,發(fā)源于來安縣南部圩區(qū)的三城、廣大、相官、汊河、大英、汶山一帶。是來安及江蘇江浦一帶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歌舞。該民間藝術,源于民間,發(fā)展、繁榮于民間,加之舞步多姿,吟唱優(yōu)美,曲牌豐富,配之于鏗鏘鑼鼓,悠悠絲竹,其演唱內容反映了社會發(fā)展不同時期的風俗民情。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秧歌燈的創(chuàng)意形式,來自于圩區(qū)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
據(jù)《中華舞蹈志》安徽卷載:秧歌燈的表演多在廟會和廣場上舉行,表演形式有三部分組成,一是“跑陣”,二是“花場”,三是“坐場”。
跑陣是集體群舞,由一人手持串鈴領頭,為全場指揮,其后一人舉“萬民傘”帶隊布陣,其余的人左手持燈,右手持扇隨陣勢的變化跑動。參加的人數(shù)可多可少,最少為三十六人,每三人為一組,每組一男二女(女角為男扮),男角稱“韃子”,女角稱“包頭”。
花場也稱“小場”。為分組表演的歌舞,每次演出都有多個花場,每一花場唱一首至數(shù)首秧歌小調,伴以舞蹈以及打渾插趣的表演,帶有一定的戲劇性,輕松活潑,豐富多樣。常唱的秧歌小調有《金跺子》、《風擺柳》、《剪剪花》、《八段錦》、《跌斷橋》、《鮮花調》(即“茉莉花調”)等三十多個曲目。其中必唱的詞目叫《唱綱鑒》。除依歷史順序唱出歷代王朝興廢外,還要演唱當?shù)匕l(fā)生的大事和為演出捐贈財物者的姓名和事跡。
坐場,多在夜晚表演,演唱小戲、折子戲。劇目有《斷橋》、《武松殺嫂》、《宋江殺惜》等。秧歌燈的音樂由兩部分組成,民間小調和鑼鼓小調,多抒情、跳躍而歡樂,用來表現(xiàn)人物和事件,演唱形式為獨唱、對唱、齊唱。在舞蹈中占據(jù)很重要的地位。伴奏樂器有:二胡、笛子、三弦、琵笆、揚琴等民樂。夾以鑼鼓,別有一番水鄉(xiāng)韻味。
秧歌燈在解放前,常遭取締,幾乎滅跡。新中國成立以后,黨的“雙百”文藝方針,使秧歌燈這朵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民間藝術之花得以新生。1956年,來安縣文教局曾派人到三城、廣大一帶走訪老藝人,對原生態(tài)的秧歌燈進行挖掘、搜集、整理、排練。剔除了坐場,保留了跑陣和花場,使之成為一個極完整、藝術性較強的小歌舞。除在本縣演出外,還于1957年元月參加了安徽省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榮獲優(yōu)秀節(jié)目獎。同年三月參加了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榮獲挖掘整理獎。1958年10月,應省文化廳之邀,專程赴合肥,為以蘇聯(lián)為主的十六個國家的駐華使團演出,受到好評。來安秧歌燈的表演形式為安徽省文工團所借鑒。并成為保留節(jié)目,在全省演出推廣,秧歌燈也從此走出來安,在省內外普及開來。
“百花捧出秧歌燈,春風迎來玩燈人,柳林黃鶯唱新歌,千家萬戶開秧門”。秧歌燈這朵來源于民間的藝術之花,再度綻放光彩是粉碎了“”以后,文化藝術得以全面復興,來安文化部門,再次組織相關專家骨干深入大英。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歷經(jīng)三個月的排練,1977年10月,參加滁縣地區(qū)首屆民間文藝調演。來安的秧歌燈榮獲一等獎。并先后為中宣部、文化部,省、市大型會議,作專場演出。
1996年,滁州市電視臺,舉辦了首屆春節(jié)晚會,秧歌燈作為特邀節(jié)目參加演出,1998年,秧歌燈被中央電視臺“金土地”欄目組全過程攝像,作為國慶50周年節(jié)目向全國播放,并把來安秧歌燈和鳳陽花鼓燈并稱為安徽省皖東民間歌舞“并蒂花”。
秧 歌 燈 歷 史 淵 源
“秧歌燈”又名“寶塔燈”,流傳于明末清初,來安縣南部圩區(qū)的三城、廣大、相官、汊河、張山一帶,是來安縣及江蘇、江浦這一帶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歌舞。
據(jù)來安縣志載:明末清初,滁州之東,來安之南,方圓幾十里,原是一片水鄉(xiāng)澤國,人煙稀少,清政府為發(fā)展農(nóng)耕,從徽州移民至三城、廣大一帶定居,并圈圩造田,就地耕種,以增稅賦,由于圩區(qū)受長江內澇威協(xié)極大,每年夏季農(nóng)田常被淹沒,有時甚至顆粒無收,于是他們便祈禱神靈,以求保佑“五谷豐登”、“人丁興旺”,在民間做會及寺廟集會期間說唱一些大吉大利,頌揚神靈之詞,繼而又發(fā)展成說唱農(nóng)事的即興表演。
在民間做會及寺廟做會的法事形式中,有一種形式叫“道士跑方”是道士們依照陰陽八卦的原理,跑出“一字長蛇”、“烏龍盤柱”、“ 烏龍擺尾”等七十二陣式。秧歌燈藝人們運用這一形式,以一男二女,三人一組的制式進行表演,并融入其它表現(xiàn)形式,以“跑場”、“花場”、“坐場”三種形式進行表演。
由于秧歌燈來源于圩區(qū)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圩區(qū)在夜間搶收時,在稻場上使用桅燈、鳳燈照明、故秧歌燈,除了取其“義”而外,又取了圩區(qū)盛產(chǎn)的荸薺外形。制作燈具,為使表演具有美化形象的作用添加一折扇。燈頭持“萬民傘”一個完整原生態(tài)的“秧歌燈”形式便形成了。
秧歌燈的表演者為農(nóng)民,沒有固定的組織與師承方式,技藝均由前輩藝人傳授,代代相傳。當?shù)亓曀酌磕昱D月二十四日,群眾向三城寺送燈,愿意參加演出的人,便把自己的名子和扮演角色,寫在燈上,送交三城寺的道士。正月初四開始正式排練,十三日演出。如外村人請,可一直演到二月初二。一般每年玩三次,第一次為春節(jié)到二月二,歌詞里有“秧歌燈,迎新春,唱罷秧歌務農(nóng)情”之說,因為二月二后,農(nóng)事就開始了。第二次是農(nóng)歷三月二十八日三城寺廟會,這時已接近插秧季節(jié),三城寺一帶有“開秧門”的風俗,所以當?shù)剞r(nóng)民中流傳一句話“玩罷秧歌燈,快快開秧門”。第三次是中秋節(jié),為慶祝豐收玩燈。這種一年三節(jié)玩秧歌燈的習俗,一直沿襲下來。
秧歌燈的活動經(jīng)費過去都由個人捐助,一些富戶也樂于資助,有時當?shù)氐嫩组L、圩董也從修圩節(jié)余經(jīng)費中撥款為秧歌燈購置服裝道具。每年的首場必到捐贈最多的村莊開演,并把捐贈者的名單寫上布條掛在當主傘用的萬民傘上,以示感謝。
秧歌燈由于反映人民群眾的疾苦和愿望,其演唱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思想,故常遭統(tǒng)治者取締禁演,幾乎滅跡。民國二十六年以后,來安的秧歌燈就不復存在。全國解放以后,黨的文藝方針使秧歌燈獲得新生。三中全會以后,秧歌燈進入繁榮鼎盛時期。
秧 歌 燈 基 本 內 容
秧歌燈的基本內容有如下幾個方面:
1、秧歌燈的道具由串鈴,“頭傘”(也稱萬民傘)以及形如水鄉(xiāng)特產(chǎn)的荸薺的紅綠燈,外加折扇組成:其作用是串鈴為全場跑陣表演的總指揮。“頭傘”是緊隨其后的領燈人。
服裝:男角(亦稱韃子)頭戴翻沿帽,黑糾緞料制成,帽頂和穗為紅色、緞料繡花清代裝束,薄衣快靴。主傘:胸前佩大紅彩球。女角(亦樂包頭,明末清初均為男扮女裝)。腦后梳一獨辮,淺綠色大衣禁褂褲,短圍腰、布鞋。傘用竹做成骨架,外蒙五彩傘衣,下沿綴五彩絲穗。
手燈扎成橢荸薺形燈架,蒙紅綠色燈衣,頂上有綠色花朵裝飾。
建國后推陳出新的秧歌燈,剔除了串鈴,保留了“頭傘”、“手燈”和折扇,演員的服裝改為現(xiàn)代歌舞服裝。
2、秧歌燈的演唱形式及內容
秧歌燈的內容有“大場子”和“小場子”之分大場子中的隊形有“串花陣”、“金龍盤柱”、“二龍戲水”、“剪子交股”以及“疊羅漢”等。小場子的節(jié)目有“姜太公鉤魚”、“小放牛”、“對花名”、“看燈”、“賣雜貨”等。小場子實際上是表演唱。演唱的曲調有“金垛子”、“九連環(huán)”、“鮮花調”、“八段錦”、“采蓮”等民間小調。
秧歌燈的唱詞:一是“祈禱類”二是“說事類”三是“抒情類”。如說事類的歌詞有“陽雀喳喳滿天飛,小滿處處秧歌聲”。祈禱類的有:“秧歌一唱心花開,萬粒歸倉慶豐收”。抒情類有“十里水鄉(xiāng)十里歌,萬畝良田萬擔糧”。
秧歌燈伴奏的樂器以鑼鼓打擊和絲弦伴奏為主,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等。
不同的歷史時期秧歌燈有不同的唱調,建國后的秧歌燈唱詞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輝煌成果,農(nóng)業(yè)大豐收的歌詞。如“公社糧倉園又尖,社員堆谷上了天,扯把云彩擦擦汗,湊著太陽吸袋煙”等新歌頌詞。以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類的歌詞。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秧歌燈以喜悅歡快的形式展現(xiàn)在舞臺上,其唱詞充分反映和表達了廣大水鄉(xiāng)農(nóng)民在實行生產(chǎn)責任制后的愉悅心情“百花捧出秧歌燈,春風引來玩燈人,綠柳黃鶯唱新歌,千家萬戶開秧門”。
原生態(tài)的秧歌燈服飾、道具
包頭:淡綠色漢族大襟短便裝,腦后梳一根獨辮,頭戴花。
韃子:緞繡清裝,腰系綢帶拖于腰兩側,腳穿黑色短靴,主傘胸前佩大紅綢彩球。五韃子服裝可一色,亦可多色,除黃色皆可著。
帽子:黑緞制成,帽頂及穗為大紅色。
扇子:即一般白紙折扇,扇面上一面繪“鳳”,一面繪“龍”象征龍鳳呈祥,扇軸系大紅扇坐。
手燈:燈為橢圓的荸薺燈形,燈衣為綠色,燈頂上有紅色鮮花裝飾,并間有水稻葉子。高度25厘米。直徑20厘米。
傘:用竹做成骨架,外蒙五彩傘衣,下端綴五彩絲穗。
改革后的秧歌燈服飾、道具
1、服飾:一律為現(xiàn)代裝,男角為白色舞衣;女角為粉紅色彩衣。
2、道具:手燈(為荸薺形燈籠)、彩扇。
第一代傳人:
花笑玉:三城鄉(xiāng) 1879年生
村大榮:三城鄉(xiāng) 1876年生
徐同貴:三城鄉(xiāng) 1880年生
徐守光:三城鄉(xiāng) 1881年生
王劉氏:三城鄉(xiāng) 1882年生
徐王氏:三城鄉(xiāng) 1880年生
王李氏:廣大鄉(xiāng) 1883年生
趙鄭氏:廣大鄉(xiāng) 1881年生
第二代傳人:
杜官慶:廣大鄉(xiāng) 1935年生
王承發(fā):廣大鄉(xiāng) 1934年生
第三代傳人:
魏大才:大英鎮(zhèn) 1929年生
章思林:大英鎮(zhèn) 1949年生
厲從梅:大英鎮(zhèn) 1963年生
宋藝梅:大英鎮(zhèn) 1959年生
簡玉珠:大英鎮(zhèn) 1961年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