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化—吳語趣談—無錫俗語中的“討”
在無錫俗語中,我們常常聽到帶有“討”字的熟語,或二三字,或四五字,簡短、定型、富于表現(xiàn)力。它是無錫方言語匯寶庫中很有特色的習(xí)慣用語。
對于“討”字我們首先想到的意思是:索取、請求、乞求、乞討,如“討教”、“討?zhàn)垺薄ⅰ坝憘?、“討飯”、“討救兵”(比喻急于求得援助)……它還有討伐、征伐、聲討的意思,《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皇帝哀眾,遂發(fā)討師。”又有探求、研究的意思:討論、商討、探討、研討……鮮為人知的是“討”還有治理、整頓之意。如“在軍,無日不討軍實(shí)而申儆之(《左傳·宣公十二年》)。”
“討”字帶著各種意義,進(jìn)入邑人口語,如含有“尋找”義或“尋求”義:“討生活吃”,自作自受的“討打”、“討罵”等。“探聽”義:“討口風(fēng)”。娶義:“討老婆”、“討新娘子”、“討媳婦”。“取”義:“討個吉利”。又含“費(fèi)”義:“討手腳”,指給人添麻煩,亦即“費(fèi)手腳”之意,但不同于“越幫越忙”,因?yàn)樗翢o“幫”的成分。
從上述可知,熟語的風(fēng)格特點(diǎn)是具有口語格調(diào)(它來源于群眾的口頭語言,而又廣泛地使用于群眾交談之中)。
“討”又含“占”義:“討便宜”,意指存心占便宜,謀取非分利益,或指說話尖酸占據(jù)上風(fēng)。又含“招惹”、“引起”義:“討人歡喜”(惹人喜愛);“討惹厭”(使人厭惡);“自討苦吃”(自己找苦吃),魯迅先生《華蓋集·“碰壁”之后》中說“……自己也疑心是自討苦吃的根苗”,紹興話和無錫話雖是地方語言的不同分支。但同屬吳語(蘇浙方言),所以是比較接近的。
從社會文化的視角看,無錫俗語貼近社會生活,反映出人們的心態(tài)(說話者的情緒傾向),帶有一定的文化氣息,并且在語言上顯現(xiàn)了一種修辭色彩。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bào)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bào)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