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74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154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160 |
1995年 | 125 | 1987年 | 176 | 1982年 | 157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160 |
霍姓主要源自:姬姓。
姓氏源流
源于姬姓
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六個兒子霍叔處,屬于以國名為氏。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發(fā)的弟弟姬處,是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到周成王時,管叔、蔡叔勾結紂王之子武庚叛亂,也就是歷史上的“管蔡之亂”,失敗后霍叔受到牽連,被廢為庶民,但霍國依然存在,并由霍叔之子繼任國君。直到春秋時期的周惠王姬閬十六年(晉獻公姬佹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霍國傳至姬求為霍伯,姬求認為從前周成王對其祖先霍叔處安置不當,遂自稱霍公,史稱“霍哀公”,自行更改伯爵為公爵。此后,姬求的后人指國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國之姓霍者皆為霍叔處之后裔子孫?;魢卦诮鹭懹尤?公元1215年)改為霍州,是霍氏的發(fā)源地,古霍國遺址今白龍鎮(zhèn)陳村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已為定論。
霍州是霍氏族人最初的發(fā)源地,也是霍氏開宗立姓、繁衍、槽遷的地方,史稱姬姓霍氏或霍氏正宗。
源于地名
出自春秋時期霍陽山,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絷柹剑谴呵飼r期非子后裔的嬴姓封國梁國的一個地方。梁國與秦國源出一祖,故址位于今陜西省韓原市附近,霍陽山周圍地區(qū)在當時皆稱“霍”,即今峴山地區(qū),俗稱鐵頂山。在史籍《左傳·哀公四年》中記載:“襲梁及霍。梁南有霍陽山,蠻子之邑也?!痹谑芳豆騻鳌べ夜荒辍分幸灿杏涊d“會于霍?!碑敵踉跁x獻公姬詭諸執(zhí)政時期,公子夷吾曾逃到了梁國,得到梁國的保護,梁侯還把女兒嫁給了公子夷吾,生下了姬圉,就是后來的晉懷公。春秋時期的周襄王姬鄭十一年(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嬴任好出兵襲擊霍陽山,吞滅了梁國,把勢力擴張到了黃河岸邊,因此,秦國吞滅梁國,自然引起晉惠公的不滿,引發(fā)了晉惠公姬夷吾與秦國的反目。于是,秦穆公防患于未然,不愿意樹立晉國這樣一個大敵,便扶持與秦國友好的公子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
梁國被滅后,其國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霍陽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霍氏。
源于官位
出自春秋時期霍山令,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羯搅睿褪谴呵锬酥翝h朝時期管理霍山的令尹,是個古老而傳襲很久的官職?;羯剑褪翘熘?,亦即古稱的南岳衡山。史書記載:“衡之與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漢武帝移岳神于天柱,又名天柱,亦為霍,故漢已來衡霍別矣(直至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又將衡山封為南岳)?!蹦显篮馍街了苑Q作“霍山”,是因為古代以南方為“霍”。在典籍《白虎通》中注釋:“霍之為言護也。言太陽用事,護養(yǎng)萬物也?!痹谑芳讹L俗通義》中也解釋:“衡山,一名霍山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霍山令,就是五岳之一的南岳令,古代在五岳之上皆設有令尹,以敬畏神靈,維護帝勢,皆由中央王朝政府派遣。
在霍山令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位姓氏者,即稱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改姓
五代時期驍將霍彥威,屬于冒姓為氏。彥威,是五代后梁時期的一名孤兒,被后梁將領霍存收養(yǎng),因此稱霍彥威。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5年),霍彥威病逝,當時正在青州打獵的后唐明宗聞訊急忙回朝,泣涕不止,停止歌舞,舉衷一月之久。贈彥威為太師,官至極品,謚曰“忠武”。在霍彥威的后裔子孫中,皆稱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據(jù)史籍《太平寰宇記》記載,唐朝貞觀時期,武都郡蠻七姓之一即被唐太宗李世民改漢姓為霍氏。另外在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賜歸附的元朝官吏和尼齊漢姓名為霍邱。他們的后裔子孫,皆以帝王賜姓為姓氏,世代稱霍氏至今。
源于蒙古族
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霍岳羅氏,亦稱和岳啰氏、瑚岳羅氏,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qū))、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eyolo Hala。
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霍羅氏皆冠漢姓為霍氏。
源于滿族
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黑龍江志稿·人物志》記載:
⑴.滿族噶爾噶斯氏,滿語為Gargas Hala,世居杭間(今遼寧沈陽),所冠漢姓即為霍氏。
⑵.滿族霍羅氏,亦稱洪駱氏、候勒氏、洪羅氏、洪克羅氏,滿語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漢姓為霍氏、何氏、石氏等。
⑶.霍托羅氏,亦稱輝圖氏,滿語為Huotolo Hala,后多冠漢姓為霍氏、包氏等。
另外,滿族同胞稱女婿為“Huohehui”,漢字即“霍和輝”,因此有入贅姑爺干脆就稱霍和輝氏,滿語為Huohehui Hala,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其后裔有改漢姓為霍氏者。
其他少數(shù)民族
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壯族、彝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霍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晉太公滅霍后,晉國的政治和社會陷入混亂之中,漢獻帝時,天下大亂,軍閥混亂,外來入侵,世事艱難,災禍綿綿,王朝更迭,不絕于史書的天災人禍。據(jù)有關資料表明,霍氏人氏由其發(fā)源地向外遷移的歷史,始于秦漢之際,最初向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遷徙,
到宋朝時期,便開始向廣東、海南、江蘇、福建等地遷移,廣東佛山市石灣區(qū)瀾石鎮(zhèn)石頭村,就建有明清時期霍氏祠堂,明末清初,居住廣東、福建沿海一帶霍氏族人,經(jīng)彭湖列島,開始向臺灣遷移,形成了臺灣今天的霍氏族氏?;羰先耸舷蛲膺w徙不是孤立的,與中原的移民有著同樣的社會背景,朱元璋下令山西向外移民,從明洪武三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370~1416年),明王朝先后進行了八次移民。明洪武年間洪洞大槐村移民,霍氏子孫部分遷往異地他鄉(xiāng),也有外出居官,或甘肅或廣東,逐居外地。據(jù)霍興成撰文,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臨汾霍裔向下為官,讓其子弟某隨肅王朱瑛到甘肅、蘭州練兵,官至參將或副將,其子孫散居于靖遠、會寧、海源一帶。
霍氏族人是在明末清初從福建遷到臺灣的。
時至今日,霍氏后代播遷于全國,描遷于海外,乃至全球。霍氏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有很多,所以一提起霍氏,就不禁使人感受到一種威武雄壯的英雄氣概。
霍建華
霍思燕
霍震霆
霍汶希
霍啟山
霍政諺
霍青
霍泥芳
霍曼迪
霍建起
霍正奇
霍姓的望郡霍州(今山西省霍州市)、太原郡(今山西太原)、河東郡(今山西臨汾)、蜀郡(今四川成都)。
太原堂:以望立堂。
河東堂:以望立堂。
霍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彘水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成都堂。
一、霍
現(xiàn)行常見姓氏。分布很廣:今北京,河北之尚義、景縣,山東之平邑、龍口,山西之太原,廣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隴川、馬關,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壯族、彝族有此姓,《鄭通志》、《續(xù)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云:“周文王第八子霍叔處之國(按:‘第八子’《中國古今姓氏詞典》引《元和姓纂》作‘第六子’;又,‘霍叔處’,《姓氏詞典》引《古今姓氏書辨證》稱叔武,封霍伯)。今晉州霍邑是其地。閔元年,晉滅之,子孫以國為氏?!惫呕魢诮裆轿骰艨h西南。此以國為氏,系出姬姓。
2、《姓氏考略》注引《太平寰宇記》載:“唐貞觀定果州、武都郡七姓,一曰霍氏?!惫菰诮袼拇铣?;武都郡則在今甘、陜兩省交界縣。此乃出自西南少數(shù)民族。
3、或為冒姓?!独m(xù)通志·氏族略·總論·冒氏》載:“五代霍彥威,不知何許人。梁將霍存得于村落,年十四,列于廝養(yǎng),后義為己子,遂冒姓霍氏。”
4、又,《續(xù)通志·氏族略·總論·賜姓》載:“明賜元人姓名,和尼齊曰霍邱?!蓖鎏?、河東。
霍姓古代名人
霍子衡明末清初,字覺商,明朝舉萬歷鄉(xiāng)試,歷任袁州知府。后合家在羊城,紹武年間清兵攻打廣州,城破后他對家人說:“臨難勿茍免,你們知道嗎!”接著大書“忠孝節(jié)烈之家”六字于中堂,朝服北拜,然后投井而死。其妾、長子夫妻、長女、次子、三子夫妻及一小婢,也相繼投井自盡。不少大臣聞訊,跟著紛紛自盡。事后廣州人悄悄將他們的遺體合葬于流花橋附近,直至光緒九年,方為之樹碑,稱“紹武君臣?!薄?/span>
霍韜字渭先,始號兀崖,后改號渭崖。正德進士,讀書西樵山,經(jīng)史精治,嘉慶年間官至尚書。力主清娼籍,散憎尼,毀淫詞,興社學。為人剛正不阿,見義勇為,堅貞不屈;霍韜夫人鄭氏是賢妻良母之楷模?;繇w死后被封為太子太保,謚號文敏,并由皇帝御賜墓葬。
霍光西漢,西漢河東郡,平陽人,霍去病的異母弟,是一位封侯拜相的文官,他輔佐漢代的三朝皇帝處理國家大事,開創(chuàng)了昭宣盛世,可以說,霍家兄弟是漢朝社稷的兩位大功臣。
霍峻三國,三國時蜀漢將,南郡枝江人,字仲邈。他先依荊州牧劉表,劉表死后歸劉備。建安十七年,劉備進至葭萌,回軍南襲劉璋,留霍峻鎮(zhèn)守葭萌城。張魯?shù)弥?,便派遣楊帛引誘霍峻,假說共同守城,霍峻一眼識破,說:“小人頭可得,城不可得”。楊帛無奈,只得退去。后來,劉璋又派扶禁、向存等領萬余人由閬水上圍攻霍峻,一年之久未能攻下。霍峻城中僅數(shù)百人,他選拔精銳,伺機出擊,斬向存,大破扶禁軍,守住了葭萌城。 劉備定蜀后,任他為梓潼太守、裨將軍。死后葬于成都,劉備親臨吊祭。
霍希賢元朝,灃州人,元延祐五年左狀元。據(jù)《湖南通志》記載:“延祐五年戊午霍希賢榜”的霍希賢 曾誤為郝希賢。而載于舊志之中。“舊志誤姓郝榜”?!对贰芳o第26卷仁宗之三中記載:“三月戊辰,御試進士,賜忽都達兒、霍希賢以下五十人及第、出身有差?!碧┒觊g,霍希賢曾任職知威州官。
霍與聯(lián)明朝,明朝尚書霍韜的兒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諂媚鄢懋卿的人。
霍去病西漢,河東郡平陽人,西漢大將,少時就以善于騎射而為人知曉,虛歲18因軍功封冠軍侯,19歲就帶兵大破匈奴,使河西走廊納入了中國的版圖,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由于戰(zhàn)功顯赫,被漢武帝劉徹封為大司馬??上в⒛暝缡?。
霍姓近代名人
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為精武體育會創(chuàng)始人,近代著名愛國武術家?;粼子讜r體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他擔心元甲習武日后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于他。但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于父傳兄弟之機??嗑氂谏嵬鈼椓种А:鬄楦钢?,受責。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準父兄一起習武。,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于他。后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zhèn)鳌懊刈谌卑l(fā)展為“迷宗藝”,使祖?zhèn)魅囘_到了新的高峰。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62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74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80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82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00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02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04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08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14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16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30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52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64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172頁)
霍氏宗譜 [14卷,首6卷] (200頁)
炎陵霍氏六修族譜 (261頁)
南海佛山霍氏族譜 [11卷] (353頁)
石頭霍氏族譜 [13卷] (650頁)
南海佛山霍氏族譜 [11卷] (671頁)
炎陵霍氏族譜 : 第六修 (14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