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氏起源
( 谷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73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158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168 |
1995年 | 177 | 1987年 | 144 | 1982年 | 179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228 |
谷姓主要源自:嬴姓、姬姓。
1、出自嬴姓,與趙、秦同一個源流。他們都是黃 帝的后裔,傳至舜的時候,被賜姓為嬴。嬴氏的后代有叫非子的,被周王封于秦谷,后來成為秦國和谷國(在今天的湖北谷城),秦為公爵,谷是伯爵。春秋時谷國的后代開始以谷為氏。谷國后被楚國吞滅,其王族后裔子孫及國民中多以國名為姓氏者,稱谷氏,世代相傳至今。
2、出自姬姓,他姓改姓而來。據(jù)《鼠璞》所載,古代有郤姓,唐叔虞后代,后去掉邑旁改為谷姓。
3、出自植物名稱,出自古代農(nóng)耕氏族部落,屬于以農(nóng)作物名稱為氏。
古代有一些部落,農(nóng)業(yè)相對比較發(fā)達(dá),他們以能種出優(yōu)質(zhì)的谷子為驕傲,古代將谷子稱為粱,所以善于種植“粱”的氏族首領(lǐng)就用“谷”命氏,其后裔子孫遂稱谷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字姓谷氏,世代相傳至今。
4、以封地為姓,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公子尾孫被封于夾谷,他的后代于是以國為姓,稱為谷氏。
5、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
①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的時候,代北復(fù)姓有谷會氏,為鮮卑族,進(jìn)入中原后改為單姓谷;出自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 鮮卑拓拔部,屬于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代北鮮卑拓拔部中有吐谷渾氏、谷渾氏。在北魏 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文化上漢化改革政策,吐谷渾氏、谷渾氏部落中人改為漢字單姓谷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②據(jù)《唐書》所載,唐代有“九經(jīng)書庫”之稱的谷那律,復(fù)姓谷那,本來是東夷人,后來他的后代都改姓單姓谷。谷那律,?~650年待考,魏州昌樂人(今河南濮陽南樂),在唐朝貞觀中期升遷為國子博士,博通群籍,宰相褚遂良稱其為“九經(jīng)書庫”。后來的“盛世鴻儒”孔穎達(dá)在奉詔撰寫《尚書正義》之時,谷那律也是參與者之一,官至諫議大夫兼弘文館學(xué)士。在谷那律的后裔子孫以及族人當(dāng)中,多省文簡改復(fù)姓谷那氏為單姓谷氏,世代相傳至今。
③今彝、漢族、土家、滿、蒙古、回、錫伯、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yùn)動中,流改為漢姓谷氏,世代相傳至今。
6、出自地名,出自古代谷梁城,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出自古代谷梁城,居住地先民以地名為氏。古代有個古博陵郡(今河北安平、安國等縣),在郡中有個谷梁城(今河北 安平),居住在那里的人遂以地名命姓,稱谷梁氏。在古代,“谷”是“谷”的繁體字,同音通用,故又稱谷梁氏。
春秋時期以后,谷梁氏逐漸省文簡化演變成單姓谷氏、梁氏,世代相傳至今。
谷梁氏的代表人物為谷梁赤,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子夏(卜商)的弟子,他撰著有著名史書《谷梁春秋》,今稱《春秋谷梁傳》,簡稱《谷梁傳》,是一部對《春秋》的注解。傳說,孔子的弟子子夏將對《春秋》的解釋口頭傳給谷梁赤,谷梁赤將其記錄下來,編纂成書,即《谷梁春秋》。
史學(xué)界一般認(rèn)為,《春秋谷梁傳》最初只有口說流傳,至西漢時期才最終成書。
春秋谷梁傳》為今文經(jīng)學(xué)派代表著作,起述于魯隱公姬息姑元年(公元前722年),終記于魯哀公姬將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其文筆體裁與《春秋公羊傳》相近,皆以問答形式解經(jīng),側(cè)重傳《春秋》之“義理”。今史學(xué)界大多認(rèn)為,其持論比《春秋公羊傳》平正,是研究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
7:出自蒙古族,屬于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沈谷氏,亦稱徹穆袞氏、沈佳氏、申佳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山只昆部族,以姓為氏。
金國被蒙古、南宋聯(lián)手攻滅后,山只昆部族被裹掠歸入蒙古,世居喀喇沁(今內(nèi)蒙古赤峰喀喇沁旗)。
在明、清之際后金政權(quán)建立之時,蒙古族山只昆部即歸附佟·努爾哈赤,改稱沈谷氏,滿語拼音為Cemgun Hala,其后即已冠漢姓為谷氏、沈氏、申氏、穆氏等。
8、出自滿族,屬于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喀爾庫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夾谷氏部族,滿語拼音為Karku Hala,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所改漢字姓多為谷氏。
9、出自鄂溫克族,屬于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八旗通志》記載:
鄂溫克族吳扎氏,以地為姓,世居吳扎拉(今黑龍江左岸俄羅斯烏扎拉山下)。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Uja Hala、或Wuza Hala,漢義“谷物”。
鄂溫克族、滿族吳扎氏,在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字姓為谷氏、吳氏等。
谷姓發(fā)祥于今陜甘一帶,其得姓之后,在一段時間內(nèi)基本繁衍于關(guān)中之地。秦統(tǒng)一天下后不久亡于漢,漢建都長安(今陜西省西安),為當(dāng)時全國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的中心,陜地之谷姓因仕宦、游學(xué)、謀生等原因進(jìn)入該地者甚多。兩漢之際,谷姓還播遷到了其它地方,除北方的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外,連位于長江南岸的湖南和江、浙一帶,也從漢末開始,有了谷姓人家。
西漢時,谷吉、谷永父子為長安人,谷春為馮翊(今陜西省大荔一帶)人,王莽時期 有在天水任掌野大夫的長安人谷恭,光武帝時有寇恂外甥、上谷(治今河北省懷來)人谷崇,漢靈帝時,湖南耒陽出過一位大孝子谷朗,后曾官至九真太守。魏晉南北朝時期,谷姓播遷之地主要以北方為主,尤其在今河北懷來一帶,由于比鄰山區(qū),戰(zhàn)火難至,當(dāng)?shù)毓刃瞻l(fā)展興旺,后逐漸昌盛為谷姓上谷郡望,并以此為主源向北方各地播遷。此際見諸史冊之谷姓名人有三國吳人、都亭侯谷利,東晉名士、湖南桂陽人谷儉,北魏昌黎(治今遼寧省義縣)人谷潁、谷纂、谷士恢父子三人。尤可一提的是昌黎的谷渾家族,其子谷闡、孫谷洪、曾孫谷楷俱顯貴于北魏,為后世所敬仰。唐太宗時,東夷族人谷那律改為單姓谷,并定居于今河南南樂,孫谷倚相,曾孫谷崇義,玄孫谷從政俱為名宦,由于此支新鮮血液的注入,極大地壯大了谷姓家族。后此支谷姓因居地比鄰河北、山東之故,逐漸播遷于上述諸省。宋靖康之恥后,谷姓南遷者漸多。宋末時,由于蒙古鐵騎南下,繁衍于江浙之谷姓因避難之故,在南方諸省逐漸散居開來。明初,山西谷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陜西、甘肅、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明中葉以后,江蘇谷姓繁衍得較為興盛,名家甚多。清康乾年間及以后的一段時間里,冀、魯、豫之地的谷姓伴隨闖關(guān)東的風(fēng)潮入遷東三省。如今,谷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江蘇、河北、山東、河南多此姓,上述四省之谷姓約占全國漢族谷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
谷智鑫
谷建芬
谷德昭
谷祖琳
谷洋
谷悅
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國滅趙國后置郡上谷。相當(dāng)于今天的河北省西北部,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懷來縣東南。
恩威堂:漢朝谷郎官大中大夫。交南這個地方發(fā)生叛亂,谷郎于是率軍征討,恩威并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快平息了這場叛亂。于是谷郎被拜為九真太守(在今天的安南河內(nèi)一帶)。此外,谷姓的主要堂號還有:“經(jīng)庫堂”、“上谷堂”、“筑益堂”等。
一、谷
現(xiàn)行較常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義、景縣、樂亭,山東之龍口、平邑、東平,山西之太原,河南之盧氏,江西之金溪,廣西之灌陽,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白族、高山族姓氏?!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肥蛰d,歸“入聲”部。《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據(jù)《谷朗碑》云:“其先出自顓頊,益為虞舜賜姓贏氏,至於非子,封於秦國,因而氏焉?!惫壤?,三國時吳九真太守。此之谷氏,系出贏姓,以封國為氏。
2、其注據(jù)《鼠璞》云:“郤姓省文為谷氏。”郤氏本春秋時晉之宗室,則此當(dāng)系出姬姓。
3、又據(jù)《魏書·官氏志》云:“為谷會氏所改。”
二、谷(穀)
罕見姓氏?!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肥蛰d。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贏姓,伯爵,春秋穀伯綏之裔也。今襄陽榖城縣西北五里故穀城是也。子孫以國為氏。”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周公族之后。”則此當(dāng)系出姬姓。
三、谷
現(xiàn)行罕見姓氏。今四川之南江有分布。漢族姓氏。一音gǔ,亦現(xiàn)行姓氏。
四、谷
谷姓分布: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08%。尤以江蘇、河北、山東、河南等4省多此姓,約占全國漢族谷姓人口66%。
谷姓起源:
1、其先出自顓頊之裔,伯益為帝舜之虞(官名,掌管山澤之官),賜姓嬴氏,至于非子,封于秦谷,其后以谷為氏,見《谷朗碑》,秦谷,春秋時秦地,故城在今甘肅天水西南,一說,或?yàn)榍刂瓤?,在今陜西涇陽西北。故非子號秦嬴,為秦國之始封之祖?/p>
2、唐時谷那氏后改為谷。
3、郤姓省邑為谷氏,見《鼠璞》。
4、彝、土家、滿、蒙古、回、錫伯、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
谷姓名人:
谷吉,漢時衛(wèi)國司馬,長安人,子谷永,歷官光祿大夫、北地太守、大司農(nóng)。
郡望:上谷。
五、谷
谷姓起源:北魏時改鮮卑姓谷會氏為谷,見《魏書·官氏志》。
谷姓古代名人
谷應(yīng)泰清朝,清朝官員,史學(xué)家,直隸豐潤人。他主持編寫了《明史記事本末》一書,記載了從朱元璋起兵至明亡的史事,共80個專題,對研究明史有較大的史料價值。
谷超豪(1926.5.15—2012.6.24),中國數(shù)學(xué)家
谷姓近代名人
谷正綱(1902—1993),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谷正倫(1889—1953),中國國民革命軍將領(lǐng)
谷風(fēng)泰中華民國陸軍少將,現(xiàn)已退役。
谷景生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谷開來(1958-),中國律師,薄熙來的妻子,在押
谷廣善(1909.06~2007.07),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谷俊山(1956-),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在押
谷麗萍中國政治人物、企業(yè)家,令計(jì)劃的妻子,在押
谷鳳鳴(1919.2.10—2011.4.6),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
谷氏宗譜(庫經(jīng)堂) (419頁)
谷氏通譜 (1頁)
東舘谷氏宗譜, 1, 卷1_ 遺像 譜序 傳贊 首事 行第 世系 1世琛公起, 2006 (169頁)
東舘谷氏宗譜, 2, 卷2_ 世系 文層 道厚 孔積 25世維滄公起, 2006 (185頁)
谷氏族譜 (204頁)
湘鄉(xiāng)梓田谷氏四修族譜 [9卷,首2卷] (814頁)
中湘長山谷氏三修族譜 [24卷] (1512頁)
谷氏族譜 (1512頁)
中湘長山谷氏三修族譜 [24卷] (1541頁)
姑孰青山華塘谷氏宗譜 (53頁)
姑孰青山華塘谷氏宗譜 [10卷] : 谷氏宗譜 (58頁)
姑孰青山華塘谷氏宗譜 [10卷] : 谷氏宗譜 (68頁)
姑孰青山華塘谷氏宗譜 (68頁)
姑孰青山華塘谷氏宗譜 [10卷] : 谷氏宗譜 (80頁)
姑孰青山華塘谷氏宗譜 (102頁)
姑孰青山華塘谷氏宗譜 [10卷] : 谷氏宗譜 (102頁)
東舘谷氏宗譜, 1, 卷1_ 遺像 目錄 譜序 傳贊 行第 世系 始祖琛公起, 1927 (105頁)
7-8冊 (157頁)
餘姚谷氏宗譜 [4卷] (377頁)
1-6冊 (621頁)
浙江百姓家譜研究會考察余姚五谷集團(tuán)紀(jì)實(shí)——攜手共謀發(fā)展,共繪文化新篇章
2024-09-13
攜手共謀發(fā)展,共繪文化新篇章——浙江省百姓家譜文化研究會考察余姚五谷集團(tuán)紀(jì)實(shí)在金秋送爽、碩果累累的美好時節(jié),8月30日下午,浙江省百姓家譜文化研究會一行四人,在會長黃金寶的帶領(lǐng)下,踏上了前往余姚五谷集團(tuán)的考察之旅。此次考察旨在加強(qiáng)文化領(lǐng)域與企業(yè)界的交流合作,共
祭倉頡?吃香椿?谷雨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
2024-04-18
祭倉頡?吃香椿?谷雨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