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氏起源
( 鮑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83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173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179 |
1995年 | 173 | 1987年 | 173 | 1982年 | 188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62 |
鮑姓主要源自:姒姓、羋姓。
鮑(bào)姓,源出有:
鮑姓起源一
鮑廣父、鮑叔牙:
祥注:
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也就是魯君伯御十一年,逃到宗周的魯懿公的弟弟稱二十二歲,已經(jīng)加冠成人了,也就是在這一年,宜姜病重,去世前周宣王還專門去看望她,宜姜希望周宣王能把稱送回魯國去,了卻自己多年來的心愿,周宣王答應了。因為這個時候四夷基本已經(jīng)平定,諸國歸附,周朝出現(xiàn)了一個繁榮的局面,就是歷史上說的“宣王中興”,所以周宣王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騰出手來處理魯國這件事了。這年春天,周宣王開始東巡,來到了東都洛邑的郟鄏王城,召集眾臣商議,準備興兵伐魯。最后決定調(diào)集成周八師中的兩個師五千人,再加上鄭、宋、虞、虢等國的軍隊,三師又一旅,共計八千人(周代軍事編制是五百人為一旅,五旅為師,每師兩千五百人),戰(zhàn)車四百乘,宣王親自領(lǐng)兵出征。大師皇父、卿士虢仲、樊仲山父等大臣共同隨行,鮑廣父、梁買子為先鋒,兵發(fā)魯國。周宣王考慮到魯是大國,附庸國很多,如果他們集結(jié)起來,攻打起來很困難。大師皇父獻計,讓宣王假裝是東巡觀兵(軍事演習),然后趁魯不備進行突然襲擊,打魯國一個措手不及。宣王同意了,就陳師于宋、魯之間的郜國,郜國也是魯?shù)母接?,因此事先通知了魯國,說宣王要東巡觀兵濟陰,讓魯國供應王師所用物資。
(注解:由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推算,管仲逝世后,鮑叔牙在隰朋(公元前?~前645年)后繼任齊國相,管仲享年74歲,而鮑叔牙若100歲,那鮑叔牙最早可能出生于公元前745年,遠不及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鮑廣父。但是《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也提到鮑廣父和梁買子,而此刻的鮑廣父是鮑叔牙曾孫鮑國(公元前501年)相同時期人物,真?zhèn)未嬉?。?/p>
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時夏禹裔孫敬叔之后,以邑(國)名為氏。據(jù)史籍《姓苑》記載:“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時杞公子有仕齊者,食采于鮑,因以命氏”。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記載,春秋時期,夏禹的裔孫姒敬叔(杞公子)仕于齊國,被賜封食采于鮑邑(今山東濟南歷城),其兒子姒叔牙以邑名為自己的姓氏,稱鮑叔牙,尊稱鮑子,他以知人善交著稱千古。鮑叔牙,公元前?~前644年。自青年時期起,鮑叔牙即與管仲相交為友,深知管仲之賢。起先鮑叔牙于事公子小白,管仲則事于公子糾。后在周莊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為爭奪齊國君位,管仲箭射公子小白中鉤,及至公子小白于搶先回國即位,是為齊桓公。鮑叔牙后來被齊桓公任為國相,擬任鮑叔牙為上卿。他力勸齊桓公將囚拘的管仲開釋,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流傳千古的成語“鮑子遺風”、“管鮑之交”,便是源于他們二人之間的友誼故事。二人相佐齊桓公九合諸侯,成就了齊桓公的春秋霸業(yè)。故而,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稱管鮑,世傳美談。在齊桓公執(zhí)政時期,齊國空前強大,而鮑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終如一地禮讓、尊重、信任。管仲曾感嘆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在鮑叔牙的后裔子孫中,多以其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世代相傳為鮑氏,史稱鮑氏正宗。
鮑姓起源二
庖犧氏,即使遠古第一帝伏羲氏,屬于以先祖稱號為氏。唐朝學者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記載:“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養(yǎng)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北魏時期的著名學者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渭水》中也記載:“故瀆東逕成紀縣,故帝太皡庖犧所生之處也。”清朝學者王念孫在《讀書雜志·淮南內(nèi)篇·季子》中也記載:“伏犧字,《漢書》皆作宓。庖字古讀若浮……浮、宓聲相近,故宓犧或作庖犧。”庖犧氏,就是遠古第一帝伏羲氏,是為其別稱之一,他教會人類烹食而餐,使人類擺脫了茹毛飲血的蠻荒狀態(tài),因此被稱為庖犧氏。
“庖”字,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與“包”有通假之義“鮑”(注:鮑的繁體字“鮒”),因此在庖犧氏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其諧音字“鮑”為姓氏者,或稱鮑氏。(注:就是因為伏羲非常古早有記載的人,故大部分遠古姓氏都追溯是源于伏羲,之所以如此多,是由于伏羲是可知的最早記載的人氏。)
鮑姓起源三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申鮑胥,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申鮑胥,是歷史上著名的楚國愛國英雄,為伍子胥的好朋友。周景王姬貴二十三年(楚平王熊棄疾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聽信了大夫費無忌的讒言,將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長子伍尚殺害,其幼子伍員(伍子胥)被迫逃奔吳國。臨行前,伍員忿忿地對申鮑胥說:“我必覆楚國!”而申鮑胥則回答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到了周敬王姬丐十五年(楚昭王熊壬十年,公元前506年)年末,吳王闔閭率領(lǐng)吳國大軍及孫武、伍員、伯嚭等人,并聯(lián)合了唐、蔡兩國共伐楚國,楚軍大敗,郢都淪陷,楚昭王棄國出奔。伍員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鞭尸三百”以泄其滅家之忿。正在楚國處于幾乎被吳國滅亡的危機關(guān)頭時,申鮑胥卻獨自一人跑到秦國請救兵去了。申鮑胥到了秦國后,向秦哀公說明來意并請求秦國趕緊出兵援救楚多,秦哀公不愿意惹事,因而再三推辭,不肯出兵。申鮑胥看到這種情況后,內(nèi)心焦急萬分,于是他連續(xù)七天“立依于庭墻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秦哀公被其愛國精神所感動,終于作出了出兵救楚的決定,并派子蒲、子虎二將率領(lǐng)五百乘戰(zhàn)車前去救楚國。周敬王姬丐十六年(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年初,秦國救兵及時殺到楚國并向吳軍發(fā)起猛攻,吳師敗績。當時,越國乘吳國以傾國之師大舉伐楚時,趁吳國國內(nèi)空虛的機會舉兵伐吳國。迫于這種不利形勢,吳王闔閭只得撤軍。吳軍敗走后,楚昭王才得以返國。事后,當楚昭王對申鮑胥進行嘉獎時,申鮑胥卻反而逃走了。后來在周元王姬仁二年(楚惠王熊章十五年,公元前474年),楚惠王派遣申鮑胥出使越國,越王勾踐還曾向其請教如何滅吳國的策略。
在申包胥(注:申包胥或稱申鮑胥,或“包”通“鮑”)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鮑氏,后有簡筆為包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鮑姓起源四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北魏王朝代北地區(qū)的鮮卑族俟力伐氏(俟力發(fā)氏)、鮑俎氏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南下,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至洛陽(今河南洛陽),后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改漢姓為鮑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鮑姓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黃金家族”后裔,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孛兒只斤氏,為蒙古“黃金家族”后裔,即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四弟鐵木哥斡赤斤的后裔。孛兒只斤氏,亦稱孛兒吉德氏、孛兒吉根氏,博兒濟吉特氏、孛兒吉濟錦氏、博羅特氏、布兒赤金氏、保佳氏、孛爾吉氏等,是蒙古尼魯溫諸部之一,源楚古老的乞顏部。孛兒只斤氏遠流為乞顏氏。自從成吉思汗第十世祖孛端察兒蒙合黑單建氏族后,始稱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是由“孛端察兒”這個尊號演化而來,在史籍《蒙古秘史》中有一段專門的記載:“孛端察兒為孛兒只斤氏矣?!痹诔杉己沟谒氖雷婧喜祭蘸箷r期,乞顏被置于孛兒只斤之前,表述為乞顏·孛兒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時代,單用孛兒只斤為姓氏。在孛兒只斤·鐵木真顛沛流離時期,許多孛兒只斤氏族人紛紛投奔到其他分支群體,只剩孛兒只斤·鐵木真一門仍為孛兒只斤氏。因此在孛兒只斤·鐵木真成為大蒙古汗國的成吉思汗后,鄙視那些“善擇而爾”的族人,嚴厲規(guī)定只準由孛兒只斤·鐵木真兄弟五人及其后裔使用孛兒只斤這一姓氏,被譽為“黃金家族”。自孛兒只斤·鐵木真稱蒙古汗國大汗到孛兒只斤·額爾克洪果爾(林丹汗之子)降后金政權(quán)的四百三十余年間,蒙古族中除了綽羅斯·也先曾出任大汗一年這種極個別情況,蒙古國大汗、元朝皇帝及北元大汗歷代皆出自孛兒只斤氏。實際上,孛兒只斤氏蒙古族人分布很廣,今長城內(nèi)外、大河上下、高原平湖均可見到。
在元末明初,孛兒只斤氏族人紛紛開始改冠漢姓,多為鮑氏、包氏、寶氏、博氏、金氏、奇氏、羅氏、波氏、陸氏、王氏、梁氏、彭氏等,其中的鮑氏為主流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鮑姓起源六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保佳氏,亦稱鮑佳氏,源出蒙古孛兒只斤氏,為女真引借姓氏,滿語為Boogiya Hala,世居安楚拉庫(今吉林安圖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帶),后多冠漢姓為鮑氏。
⑵.滿族博爾濟吉特氏,亦稱博爾機錦氏、包結(jié)慮駝氏,源出蒙古孛兒只斤氏,為女真引借姓氏,滿語為Borjigit Hala,世居科爾沁(今內(nèi)蒙古通遼地區(qū)、吉林西部一帶)、錫喇木楞(今黑龍江穆棱、雞東、密山一帶)、烏魯特(今內(nèi)蒙古興安盟)、扎魯特(今內(nèi)蒙古扎魯特旗)、克魯倫(今內(nèi)蒙古克魯倫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nèi)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qū))、呼倫貝爾(今內(nèi)蒙古海拉爾)、克什克騰(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阿巴噶(今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巴岳特(今遼寧阜新)等地。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鮑氏、包氏、博氏、李氏、陸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⑶.滿族布吉爾根氏,亦稱博勒濟爾格氏、鮑爾吉根氏,滿語為Bugirgen Hala,世居額爾敏(今吉林渾江)、烏魯特(今內(nèi)蒙古興安盟)、黑龍江上游。后有鄂倫春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鮑氏。
⑷.滿族烏雅氏,亦稱吳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烏延部,在金國時期稱女真兀顏部,滿語為Uya Hala,漢義“豬”,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烏喇(今吉林永吉)、德爾吉穆湖(今黑龍江虎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鮑氏、吳氏、烏氏、穆氏、包氏、黃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鮑姓起源七
源于景頗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景頗族金別氏,在明朝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區(qū)實行改土歸流運動中,被地方漢族最高行政長官賜予漢姓為鮑氏,亦有漢族鮑氏兵員駐守邊疆時與景頗民族聯(lián)姻后融入景頗族,形成漢姓鮑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州。
鮑姓起源八
源于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佤族羊布拉氏,亦稱尤斯拜氏,世居云南西盟、滄源、孟連地區(qū),在清朝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區(qū)實行改土歸流運動中,被地方漢族最高行政長官賜予漢姓為鮑氏。
鮑姓起源九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侗族、傣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鮑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鮑氏,世代相傳至今。
鮑姓起源十
宋皇祐四年(1052年)龍圖閣學士包拯,時任河北都轉(zhuǎn)運使,在邱縣境捕得因災鋌而走險之“強盜”,在今鮑莊設(shè)衙問案,挽活多人。人感其德,紛改包姓,后因犯忌,加魚旁為鮑,沿用至今。
當代鮑姓的人口大約有67萬,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54%,為全國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鮑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態(tài)勢。鮑姓主要分布于浙江、山東、青海、江蘇,這四省大約占全國鮑姓總?cè)丝诘?6%,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河北、河南,這四省的鮑姓又集中了23%。浙江為鮑姓第一大省,占鮑姓總?cè)丝诘?5%。全國形成了以東部浙蘇、西部青海為中心的兩塊鮑姓分布區(qū)。鮑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見圖179)表明:在青海東部、甘肅西部、內(nèi)蒙古西部和東北部、黑龍江西北和東部,鮑姓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话氵_到0.26%以上,中心地區(qū)可達鮑4.2%以上,以上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2.2%,居住了大約在浙滬蘇、山東南端、安徽大部、贛閩北部、吉林中部和東段、黑龍江中部、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鮑姓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13%一0.26%之間全國總面積的12.6%,居住了大約30%的鮑姓人群。
鮑蕾
鮑莉
鮑國安
鮑起靜
鮑方
鮑比達
鮑逸琳
鮑德熹
鮑翠薇
上黨郡:“上黨”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與天為黨也”,故名。上黨地名最早見于春秋時期的晉國,此后趙魏韓三家分晉,都占據(jù)了上黨地區(qū)的一部分,戰(zhàn)國時期韓國置郡,但是具體的郡置如今已經(jīng)難以考證。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分地為三十六郡,上黨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長子(今山西長子),這個郡級行政區(qū)劃轄治范圍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長治市為中心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區(qū)。西漢時期沿置,轄縣十四個;東漢時期轄縣減少到十三個。三國時期,上黨郡治所向東北遷移到壺口關(guān)(今山西長治北部,但不是壺關(guān)縣)。西晉時期,轄縣十個,郡治進一步向東北遷移到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部)。十六國時期,除后周政權(quán)短暫改名為潞州外,上黨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時期郡治又遷回壺關(guān)。隋朝建立后,廢并原壺關(guān)縣,建上黨縣,并將上黨郡治遷往上黨縣(今山西長治市區(qū)),轄縣十個。唐朝時期,改上黨郡為潞州,從此上黨郡之名不復存在,但之后歷朝歷代仍保留上黨縣,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黨縣為長治縣,從此上黨作為地名不再存在。
泰山郡:西漢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設(shè)泰山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泰安縣一帶。東漢朝時期有個博縣,在西晉朝時期移郡后,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部一帶。唐朝時期為乾封縣。宋朝時期改乾封為奉符,即今山東泰安。大金國天會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軍,后改為州。清朝雍正時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時期廢府為縣?!疤┌病保菑摹疤┥桨矂t四海皆安”一語中來,取意國泰民安。泰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榮的大汶口文化。
東??ぃ阂喾Q郯郡、海州。東??ぴ跉v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后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nèi)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fā)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于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lǐng)于此,稱炎國,后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于此,戰(zhàn)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后改稱東??ぁ?;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qū)。②東晉時期置于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qū);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后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qū)。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后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云港海州鎮(zhèn)),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qū)。
鮑姓祠堂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qū)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qū),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后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東海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上黨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清懿堂:常言道:“皇族有太廟,百姓有祠堂”。鮑氏“清懿堂”為頌揚鮑氏歷代烈女貞婦而建的紀念館,是中國少有的“女祠”。古代祠堂的修建,注入了濃厚的封建思想。在封建社會里,男為天,女為地,婦女的地位是絕對低下的。為了做到克勤克儉,恪守孝道,完成大禮的孝道,許多婦女“功名成就”面成了烈女和貞婦。其實這都是對婦女精神的一種壓迫和對幸福生活的剝奪。因此,男祠要大于女祠。修建女祠的原因,道來更是令人淆然淚下。
一、鮑(鮑)
現(xiàn)行常見姓氏。分布很廣: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平度、魚臺、龍口,陜西之韓城,山西之太原,廣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云南之瀘水、河口、隴川、馬關(guān)等地均有。漢、滿、壯、佤、蒙古、土家、布依、傈僳等多個民族有此姓?!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肥蛰d,初見於《姓苑》。其源不一:
1、《中國古今姓氏辭典》注引《古今姓氏書辨證》云:“鮑出自姒姓,夏諸侯國,子孫氏焉?!贝水斠試鵀槭?。
2、亦系出姒姓。《姓氏考略》注引《姓苑》云:“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時杞公子有仕者,食采於鮑,因以命氏?!编嶉砸嘣疲骸版π?。不知所出?;蛟葡挠碇笥絮U叔,仕齊,食采於鮑,因以為氏。”
3、鄭樵又云:“俟力之為鮑,俟力代亦為鮑?!币姟多嵧ㄖ尽な献迓浴た傉摗ね悓崱?。(按:俟力代,《姓氏考略》據(jù)《魏書·官氏志》作“俟力伐”。) (4)滿族姓氏或改為鮑姓?!稘M族姓氏錄》載;滿族之瓜爾佳氏、鮑佳氏等或改為單字姓“鮑?!?/p>
5、佤族之鮑姓,則由佤族姓“寒瑣頂”氏所改。見《中國人的姓名·佤族》。
鮑姓古代名人
鮑方香港演員
鮑叔牙春秋,齊國大夫
鮑宣西漢,官員
鮑信東漢末年,人物
鮑勛三國,曹魏官員
鮑令暉南北朝,中國南北朝女詩人
鮑照南北朝,中國南北朝詩人
鮑姑晉朝,中國四大女醫(yī)之一,葛洪妻
鮑超湘軍名將
鮑廷博字以文。清朝安徽歙縣人,藏書家
鮑敬言兩晉之際,思想家。生平事跡不詳,僅在葛洪(284年~364年)所著《抱樸子·詰鮑篇》中有零星資料,推知大約生活于葛洪同時或稍前。鮑敬言“好老莊之書,治劇辯之言”,在政治思想上主張無君論。在門閥勢力大盛,政治黑暗的兩晉之際,鮑敬言對君主政治進行了批判。他指出遠古之世,人們本無尊卑,“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居樂業(yè)。后來,人類有了強弱、智愚之分,出現(xiàn)了強智欺凌弱愚的現(xiàn)象,于是“君臣之道起焉”。這既非天意,亦非民愿,儒家所謂“天生民而樹之君”之說是欺人之談。鮑敬言指出,由于“君臣既立”,社會便產(chǎn)生了不平等,“有司設(shè)則百姓困,奉上厚則下民貧”,“宿衛(wèi)有徒食之眾,百姓養(yǎng)游手之人”。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欲壑難填,對百姓“勞之不休,奪之無已”,使他們“食不充口,衣不周身”,以致鋌而走險,“冒法犯非”。統(tǒng)治者之間為了一己私利,還不斷挑起紛爭殺伐,“推無仇之民,攻無罪之國”,使天下大亂,這些“皆有君之所致也”。鮑敬言還指出:“無道之君,無世不有,肆其虐亂,天下無邦。忠良見害于內(nèi),黎民暴骨于外”。這些暴君如果是普通百姓,“性雖兇奢,安得施之?”他們之所以能夠“肆酷恣欲,屠割天下”,正因為他們是君主。君主是一切罪惡之源,所以“古者無君,勝于今世”。鮑敬言幻想一種沒有君主和政府的社會,在那里人們沒有徭役租賦負擔,“內(nèi)足衣食之用,外無勢利之爭”(以上引文均見《詰鮑篇》)。這種社會理想不過是一種“烏托邦”。但他的無君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獨樹一幟,對于后世的反君主專制主義思潮有重要影響。
鮑永漢朝,上黨屯留人,漢初大臣。更始時任尚書仆射,行大將軍事,封為中陽侯。漢光武時出任魯郡太守,封關(guān)內(nèi)侯。后又出任司隸校尉,東海相、兗州牧等。
鮑昱東漢,上黨屯留人,東漢大臣。任汝南太守時,因郡多陂池,歲歲決壞,他征發(fā)民工,用石頭建造水門,攔泄得法,民以殷富。遷司徒,又代牟融為太尉。
鮑恢東漢,扶風(今陜西省興平)人,東漢官吏。光武時,被鮑永辟為都官從事,抗直不避權(quán)貴。帝告誡貴戚,當斂手以避二鮑。
鮑靚晉代,道教徒。字太玄,東海人,或云陳留人,或云東海陳留人,或云上黨人。漢司徒鮑宣之后。據(jù)《晉書》等記載,5歲時對父母說:“我本是曲陽李家子,9歲墜井死。”父母尋訪得李氏,推問,果符其說。靚兼學道教和儒典,明天文、《河圖》、《洛書》。遷南陽中部都尉,為廣東南海太守。曾入海遇風,煮白石充饑。曾與許謐往還。曾見仙人陰長生,得受道訣。為許邁、葛洪之師,葛洪之岳父。享年百余歲。或云年過七十而尸解?;蛟坪筮€丹陽,卒葬于召子岡?;蛟朴诹_浮山得道。
鮑防唐朝(722--790),字子慎,唐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省襄陽)人,唐代大臣。玄宗時進士,天寶十二載(753)登進士第,授太子正字。大歷初為浙東節(jié)度使薛兼訓從事,官尚書郎。五年(770)入朝為職方員外郎。累遷至河東節(jié)度使。德宗朝,歷京畿、福建、江西觀察使、禮部侍郎、京兆尹等職,以工部尚書致仕。所至皆有政績。工詩,喜將針砭時弊入詩。在浙東時,為越州詩壇盟主,與嚴維等聯(lián)唱,編為《大歷年浙東聯(lián)唱集》二卷,與謝良輔全稱“鮑謝”。
鮑溶唐朝,字德源,生卒年、籍貫不詳,元和四年進士,是中唐時期的重要詩人,《全唐詩》存其詩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詩補編》補詩一首。晚唐詩人、詩論家張為著《詩人主客圖》,尊鮑溶為“博解宏拔主”.將他與“廣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奧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麗主”武元衡并列。為“六主”之一。宋代歐陽修、曾鞏等對他的詩歌也頗為欣賞。
鮑慎由北宋,處州龍泉(今屬浙江?。┤耍彼螌W者。哲宗時進士,累官工部員外郎。曾從王安石、蘇軾學,為文汪洋閎肆,詩尤高妙。有《夷白堂小集》。
鮑象賢(1496-1568),字復之,號思庵,明朝時歙人(今安徽歙縣人)。嘉靖八年(1529)進士,選授御史,出為湖廣僉事,部署江防,以獲盜功升云南副使,兵備監(jiān)安,累任至右副都御史,嘉靖三十年巡撫云南,嘉靖三十二年升兵部右侍郎,提督兩廣軍務。不久改南京兵部右侍郎,尋又罷官家居,嘉靖四十三年四月以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嘉靖四十四年七月進兵部左侍郎,至隆慶二年(1568)正月三十日卒于家。年七十三歲,卒贈工部尚書,立坊旌表。曾先后在七省十二任為官,曾領(lǐng)兵鎮(zhèn)守南北邊陲,有“仕不擇地,官不擇位”的名言。
鮑承先明末清初,應州(今山西省應縣)人,初為明將,曾任參將。后降后金,曾獻離間計,使崇禎誤殺清之大患袁崇煥。后又建漢軍八旗,他隸正紅旗,官至宰相?,F(xiàn)北京鮑家街即其府第。山西應縣鮑氏即其后裔。
鮑俊晚清,廣東香山(今珠海市香州區(qū)山場村)人,晚清著名詩人、書畫家,被譽為“清代廣東才子”,生于1797年,卒于1851年。
鮑姓近代名人
鮑春來中國羽毛球運動員
鮑國安國家一級演員
鮑德熹香港著名攝影師,奧斯卡最佳攝影得主
鮑起靜香港著名女演員
鮑天琦中國女演員
鮑彤原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六四事件後被撤職
鮑笑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前行政長官曾蔭權(quán)妻子
鮑氏宗譜 [25卷,首5卷] (34頁)
麻城鮑氏重修宗譜 [不分卷] (37頁)
鮑氏宗譜 [25卷,首5卷] (43頁)
鮑氏宗譜 [25卷,首5卷] (44頁)
鮑氏宗譜 [25卷,首5卷] (46頁)
鮑氏宗譜 [25卷,首5卷] (49頁)
麻城鮑氏重修宗譜 [不分卷] (50頁)
鮑氏宗譜 [25卷,首5卷] (50頁)
鮑氏宗譜 [25卷,首5卷] (50頁)
麻城鮑氏重修宗譜 [不分卷] (52頁)
鮑氏宗譜 [25卷,首5卷] (61頁)
鮑氏宗譜 [25卷,首5卷] (78頁)
前江鮑氏宗譜 (118頁)
石渠鮑氏宗譜[卷數(shù)不詳] (150頁)
石渠鮑氏宗譜[卷數(shù)不詳] (157頁)
前江鮑氏宗譜 (196頁)
前江鮑氏宗譜 (271頁)
前江鮑氏宗譜 (294頁)
歙新館鮑氏宗譜 [16卷] (893頁)
歙新館鮑氏著存堂宗譜 [16卷] (9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