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氏起源
( 全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32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220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228 |
1995年 | 198 | 1987年 | 221 | 1982年 | 262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233 |
全姓主要源自:泉姓。
全氏,中國漢民族姓氏之一。全姓人口四十四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027%左右。
全氏先人在漢朝時期主要落籍于浙江錢塘地區(qū),是當(dāng)?shù)氐耐?,后繁衍到東吳時期,便已經(jīng)遍布了吳地(今江浙地區(qū))。之后到了唐朝時期,部分全燮后裔朝鮮全氏族人回返祖國,大大增加了全氏一族。到了元、明、清諸朝時期,維吾爾族乞臺薩理一族,蒙古族杭噶坦氏、布古魯特氏、布忽納惕氏、以及滿清“黃金家族”愛新覺羅·濟(jì)爾哈朗一族中又有多人改漢姓為全氏,使全氏真正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大家族。
歷史上全姓重要人物:三國時吳國桂陽太守全柔、三國時吳國名將全琮、南朝齊梁之間時著名醫(yī)學(xué)家全元起、明代學(xué)者全整、宋理宗母慈憲夫人侄孫女全皇后、明代孝子全大城、清代浙東學(xué)派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全祖望等。
1、源于泉姓,出自西周時期的泉府之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jù)史籍《鮚琦亭集·全氏世譜》記載:“全氏出自泉姓?!?/p>
西周時期,人們稱錢幣為“泉”,因設(shè)有泉府之官,負(fù)責(zé)掌管貨幣交流和集市貿(mào)易,隸屬于地官府司管轄。
在泉府官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官稱謂為姓氏者,稱泉氏,后來因“泉”字同音通“全”字,故有人改泉為全,稱全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于地名,出自唐代全節(jié)縣,屬于以居地名為氏。
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齊王李祐起兵謀反,李義滿之子李君球率部據(jù)守平陵縣城以抵抗李祐。事件平息后,唐太宗夸贊李君球,并改其縣為全節(jié)縣,以旌表李君球之忠。在李君球的支庶后裔以及居于全節(jié)城之住民中,皆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全氏,世代相傳至今。
3、源于漢族和朝鮮族,出自漢朝時期 遼東郡 漢軍將領(lǐng)全燮
全燮,漢族,原為西漢 遼東郡 襄平(今遼寧遼陽老城區(qū))漢軍的一員副將,職為亭長。
在西漢末期,遼東地區(qū)亂,全燮遂歸附于遼東的南扶余國,后又追隨高句麗創(chuàng)建者東明王朱蒙之子扶余·溫祚,成為后來在西漢惠帝劉盈六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五年之間(西元前18~西元29年)成為漢朝屬國百濟(jì)國的開國功臣,被百濟(jì)溫祚王賜地環(huán)城(故 韓國 漢城),封為環(huán)城君。(參見漢四郡歷史)傳至全燮的第八代孫全善,又被百濟(jì)王封為旌善君,賜地旌善(今韓國 旌善郡)。
到了全燮裔孫全洛,又在后梁末帝朱友瑱貞明二年~后晉出帝石重貴天福八年之間(公元916~943年)成為了高麗朝鮮的開國功臣,被創(chuàng)建高麗政權(quán)的高麗太祖(神圣大王)王建賜地天安(今韓國天安市),封為天安君,并賜姓王氏,全洛在自己的邑地內(nèi)曾致力于推廣漢文化,特別是后來的北宋文化。
傳至全燮的第二十七代孫全公植,封邑桂林(今韓國 漢江)。至全燮的第二十八代孫全淳,封邑圣山(今韓國 京畿道三圣山)。
如今,朝鮮、韓國全氏家族龐大,除了環(huán)城、旌善、天安、桂林、圣山這五個垂直世系的本貫,還有其它的羅城(今朝鮮開城)、扶余(今吉林松原)、成川(今朝鮮成川郡檜倉)、玉山(今韓國玉山前峰)、玉川(今朝鮮羅先市)、完山(今韓國全羅北道完山州)、龍宮(今黑龍江尚志)、竹山(今吉林延邊竹山)、平崗(今吉林長白十八道溝)、合昌(故韓國 漢城)等諸多橫向分衍的支派,都是始祖全燮的后裔,在朝鮮半島形成一個十分龐大的全氏家族。
至明、清時期,大批全氏族人因不堪忍受李氏朝鮮的壓迫,紛紛遷回中原,一些被高麗王當(dāng)年賜姓為王氏者也恢復(fù)原本漢姓全氏,世代生息繁衍,形成了今東北三省地區(qū)、以及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地區(qū)的朝鮮族全氏主源。
4、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時期釋教都總統(tǒng)(元代設(shè)立釋教都總統(tǒng)所)乞臺薩理,屬于長者賜改姓為氏。
元朝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少數(shù)民族宗教首領(lǐng),漢語譯名 叫萬全。
萬全,原名叫乞臺薩理,畏兀人(今維吾爾族),成吉思汗伏定西域回軍之時,家族隨之至燕地(今河北、北京一帶)。當(dāng)時畏兀國王亦都護(hù)請于朝,盡歸其民,成吉思汗詔許之,遂復(fù)西還。
乞臺薩理則承襲先業(yè),不僅統(tǒng)領(lǐng)部族民眾,還隨漢家佛教大師深研佛學(xué)。待乞臺薩理學(xué)成之后,由于他精通經(jīng)、律、論,因此由其老師賜其漢名叫“萬全”。
萬全死后,他的兒子以父親的受賜漢姓為姓氏,稱全氏,在其后裔子孫以及族人中,亦多有沿襲全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5、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杭噶坦氏,亦稱杭阿覃氏,世居羅和邁蘭(今內(nèi)蒙古興安盟科爾沁草原東北部與遼寧交界處),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anggatan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改漢字姓為全氏。
⑵.蒙古族布古魯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nèi)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qū))。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gulut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改漢字姓為全氏、甫氏等。
⑶.蒙古族布忽納惕氏,在明朝時期即改漢字姓為全氏。
6、源于滿族,屬于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⑴.出自滿清開國元勛鄭親王愛新覺羅·濟(jì)爾哈朗。
在愛新覺羅·濟(jì)爾哈朗的后裔子孫中,于清朝中葉即有改冠漢姓為全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⑵.出自滿族全佳氏。
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全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滿語拼音為Ciwangiya Hala,世居蓋州(今遼寧蓋州),所冠漢姓即為全氏。
6、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苗族、赫哲族、錫伯族、裕固族、朝鮮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全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全氏,世代相傳至今。
今河北省的邯鄲市、高碑店市、遷安市、蠡縣,浙江省的衢州市、溫州市、嘉興市平湖縣、紹興市、龍泉市;
山東省的臨沂市、濟(jì)寧市;
廣西省的桂林市全州縣、靈川縣、賀州市、柳州市、貴港市桂平縣、興業(yè)縣、平南縣;
黑龍江省的大慶市、齊齊哈爾市;
天津市,上海市,北京市,重慶市的潼南區(qū)、開縣、黔江區(qū);
安徽省的宿州市、蕪湖市;
江西省的金溪縣、南昌市、撫州市、高安縣;
江蘇省的贛榆縣、高郵市、揚州市、鹽城市、徐州市、蘇州市吳江區(qū)、鎮(zhèn)江市句容縣;
湖南省的漢壽縣、衡陽市衡南縣茅市鎮(zhèn)、醴陵市、懷化市沅陵縣、張家界市永定區(qū)、桑植縣、慈利縣、永州市、龍山縣、常德市漢壽縣;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包頭市、五原縣;
貴州省的安順市西秀區(qū)、遵義市;
青海省的湟中縣;
云南省的昭通市,楚雄市,文山市;
廣東省的廣州市、湛江市廉江縣、德慶市、化州市;
河南省的息縣、淅川縣、南陽市、開封市、漯河市;
湖北省的大冶市、陽新縣、宜昌市、武夷山市、通山縣、南漳縣、武漢市鄧南縣、漢南區(qū)、恩施市、鐘祥市、襄樊市襄陽區(qū)、十堰市竹山縣、丹江口市;
陜西省的洋縣;
四川省的成都市郫縣、遂寧市、資陽市、營山縣、樂至縣、蓬溪縣、渠縣、涼山州 ;
海南省三亞市、萬寧縣;
甘肅省的通謂市;
遼寧省的朝陽市;
河北省的唐山市;
福建省的福州市、寧德市、福安市;
吉林省的通遼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均有全氏族人分布。
京兆郡:首都長安直轄區(qū),在今陜西省西安至華縣一帶。
錢塘郡:南北朝時代的陳禎明元年(公元587年)置錢塘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錢塘郡置杭州。
綏南堂、錢侯堂:均源自三國時全琮,父親給他幾千斛米到集市上去賣,他全部救濟(jì)了窮人。全琮后來做了奮威校尉,領(lǐng)東海太守,加綏南將軍,封錢塘侯,官終大司馬左軍師。
一、全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分布頗廣: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義、山東之龍口、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涇縣、江西之金溪、廣西之田林、云南之隴川及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滿、蒙、苗、傣、壯、朝鮮、錫伯、拉祜等多個民族均有此姓?!多嵧ㄖ尽贰ⅰ独m(xù)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注引《鮚琦亭集·全氏世譜》云:“全氏,出自《周官》泉府之后。以官為氏。其后以同音,通于‘全’。”
2、《姓氏考略》云:“當(dāng)以地為氏?!薄缎帐显~典》稱:古以“全”命名之地有三:“全椒,漢代縣名,今屬安徽;古全州,即今廣西全縣;全山,在福建浦城縣東北六十里,一作泉山?!?/p>
3、或為元代色目人輝和爾氏所改?!独m(xù)通志·氏族略》載:元鄂爾根薩里(《姓氏考略》引作“阿魯渾薩里”),輝和爾人,以父字萬全”,“遂為全氏”。
4、又注:“《忠義傳》盤薩勒,全氏,高昌人?!备卟?,西域國名,治高昌縣。在今新疆“吐魯番縣東哈拉和卓堡,元初為回鶻族政權(quán),成吉思汗起,高昌首先歸附。此則出自回鶻族。
5、或為清代滿族姓全佳氏所改。見《滿族姓氏錄》。
6、《中國姓氏大全》稱“清愛新覺羅氏鄭親王后人有改姓全者?!比龂鴷r魏有全琮(此從《辭源》?!吨袊帐洗笕芬鳌皡怯写笏抉R全琮?!?;吳有全柔;隋有全元起,醫(yī)家;元代有全廉孫;清代有全祖望。
全姓古代名人
全皇后宋朝,會稽人。宋理宗母慈憲夫人侄孫女。略涉書史,知古今。幼從父昭孫知岳州。理宗開慶元年,秩滿歸,道經(jīng)潭州,為元兵所困。逾年,圍解事平,至臨安。會忠王議納妃。臣僚遂言全氏侍其父昭孫往返江湖,備嘗艱險。其處富貴,必能盡警戒相成之道。理宗以母慈憲故,乃詔入宮,問曰:“爾父昭孫,昔在寶間沒于王事,每念之,令人可哀?!焙髮υ唬骸版缚赡睿?、湖之民尤可念也?!崩碜谏町愔Z大臣曰:“全氏女,言辭甚令,宜配冢嫡,以承祭祀?!本岸ǘ辏?261年)十二月,冊為皇太子妃。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正月,冊為皇后。五年三月,歸寧山陰,恩贈宗親族人。十年,度宗卒,恭宗立,冊為皇太后。宋亡,從恭宗入朝于燕京。后為尼正智寺而終?!端问贰酚袀?。
全琮東吳,將領(lǐng)
全尚東吳,之臣
全祖望清代,著名文學(xué)訓(xùn)詁家、經(jīng)學(xué)家。著有《校水經(jīng)注》、《鮚琦亭集》等
全柔三國,吳國錢塘人,東漢靈帝時舉孝廉,官至尚書郎右丞。董卓之亂時,他棄官歸鄉(xiāng),州牧征聘其為別駕從事,拜會稽東部都尉;后舉兵依附東吳孫家為臣。有子全琮,字子璜。其孫全懌
全整明代,學(xué)者,字修齋,鄞人,喜好研究楊簡之學(xué),不愿入仕。永樂初年,明成祖征召他編修《永樂大典》,他不愿就職。他稱他的書房為“三石草堂”,著有《三石山房文》。
全元起南朝,醫(yī)學(xué)家,齊梁間人,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并為訛字,據(jù)《南史·王僧儒傳》稱,全元起在注《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訪王僧儒。他的《注黃帝素問》,為我國最早對《素問》之注解。該書雖佚,但宋林億等在校正《黃帝內(nèi)經(jīng)》時,尚得見其書,并引錄其《內(nèi)經(jīng)素問》篇名次序。全氏醫(yī)術(shù)高明,當(dāng)時有“得元起則生,舍之則死”之譽。
全謙孫字貞忠,元代鄞人。他與其弟全晉孫一起在陳塤門下學(xué)習(xí),喜好研究楊簡之學(xué)。全謙孫之父全汝梅、兄全鼎孫、弟頤孫及全鼎孫之子全耆,三代人都置義田贍宗人,時人皆謂之“義田六老”。
全馀良(1379―1441),潯州府龔州武林人(今廣西平南縣武林),祖籍柳城,辛酉正月初一日辰時,上距所生,洪武己未六月廿九日辰時,春秋六十有三。全馀良,祖籍廣西柳城,因為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天下大亂。全馀良從廣西柳城一路南下招兵買馬,募集數(shù)千人,到平南縣武林眾人推全馀良為大帥,討伐燕王朱棣,結(jié)果與燕王朱棣的軍隊作戰(zhàn)失敗,逃回來武林,永樂五年,自稱武林王。定居武林。[2]
全大城明代,孝子,金溪人,字希孔。他的父親重病數(shù)月,他衣不解帶,日夜服侍。后來他的祖母患目盲,大城日夜以舌舐眼,得以復(fù)明。
全姓近代名人
全玉貴清朝,清代保靖縣人。幼年隨父經(jīng)商貴州,寄籍鎮(zhèn)遠(yuǎn)。稍長,入武庠,役身營伍,隸鎮(zhèn)遠(yuǎn)鎮(zhèn)標(biāo)。咸豐元年,太平天國起義,清廷調(diào)黔軍前往鎮(zhèn)壓。他隨軍入廣西,充都統(tǒng)烏蘭泰部將,募兵300人,別為一營。咸豐二年二月,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全玉貴隨烏蘭泰率兵擊敗太平軍后隊,生俘天地會首領(lǐng)焦亮。烏蘭泰窮追不舍,太平軍在龍寮口大洞山設(shè)伏,大敗清軍,陣斬長壽、長瑞、董光甲、邵鶴齡四總兵。其時,清軍統(tǒng)帥賽尚阿飾敗夸功,偽造洪大全事跡,說洪是太平天國領(lǐng)導(dǎo)集團(tuán)人物,鋪張其事,向清廷獻(xiàn)俘。清廷賞全玉貴銀700兩,保舉都司。太平軍進(jìn)入湖南后,全玉貴隨向榮在后尾追,補貴州提標(biāo)游擊。咸豐四年,太平軍占領(lǐng)安徽廬州,清廷命江南提督和春統(tǒng)帶各路兵勇,以圖規(guī)復(fù),全玉貴被調(diào)赴援,加副將銜,署壽春鎮(zhèn)總兵,屯兵廬州城外,與太平軍接戰(zhàn),身被數(shù)創(chuàng)。在一次攻城戰(zhàn)役中,被太平軍槍炮擊傷,子彈入腹不得出,延至次年斃命,享年23歲。
全艦族譜 (0頁)
旌善全氏世譜 (550頁)
沃川全氏世譜 (749頁)
全氏總譜 (1090頁)
全氏実錄 甘泉派 (1454頁)
天安全氏總譜 (105頁)
旌善全氏大同譜 (373頁)
旌善全氏大同譜 (376頁)
全氏大同譜:石陵君諱龍派 (399頁)
天安全氏世譜, 900-1862 (400頁)
旌善全氏大同譜 (454頁)
天安全氏世譜, 900-1862 (539頁)
全氏大同譜:石陵君諱龍派 (565頁)
全氏大同譜:石陵君諱龍派 (609頁)
旌善全氏世譜 (626頁)
全氏大同譜:石陵君諱龍派 (655頁)
全氏大同譜:石陵君諱龍派 (677頁)
天安全氏世譜 (731頁)
天安全氏世譜 (1018頁)
全氏大同譜 (14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