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34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204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227 |
1995年 | 221 | 1987年 | 206 | 1982年 | 199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33 |
戚姓主要源自:姬姓。
戚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wèi)國大夫?qū)O林父的封地戚邑,屬于以居邑名為氏。據(jù)史籍《姓譜》、《萬姓統(tǒng)譜》、《世本·氏姓篇》、《古今姓氏書辨證》、《通志·氏族略》等文獻記載,戚氏源于姬姓孫氏,出自于春秋時期,戚氏的始祖是衛(wèi)國大夫?qū)O林父。春秋時期,衛(wèi)武公姬和有個兒子叫公子惠孫(姬惠孫),姬惠孫的子孫稱為孫氏。到姬惠孫的第七世孫孫林父,他在衛(wèi)獻公姬衎執(zhí)政時期出任上卿。后來孫林父在衛(wèi)國失寵,先后出奔到晉國和齊國,衛(wèi)殤公姬秋執(zhí)政時期歸國,受封于戚邑(今河南濮陽戚城)。當時,戚邑是晉、鄭、吳、楚等各諸侯國的交通要塞,瀕臨黃河,有險可據(jù),平原沃野,堪稱樂土。孫林父的支庶子孫戀居戚城,遂以封邑名稱衛(wèi)姓氏,稱戚氏,世代相傳至今。
戚氏族人大多尊奉孫林父為得姓始祖。
戚姓起源二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真納國時期軍制戚衛(wèi),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戚,就是斧子,非劈鉆砍柴的斧子,而是專指作戰(zhàn)用的兵器戰(zhàn)斧,后亦稱行刑之斧、儀仗之斧。戚衛(wèi),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專門執(zhí)掌戚的親軍侍衛(wèi),多用于君王儀仗和護衛(wèi),以及軍營中司職執(zhí)行軍法的劊子手。戚衛(wèi)是一種非常榮耀的職位,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在兵書典籍《軍禮司馬法》中記載:“殷執(zhí)白戚。”在典籍《詩·大雅》中也說明:“干戈戚揚。戚,斧也?!痹诘浼夺屆分幸灿薪庹f:“戚,戚也。斧以斬斷,見者戚懼也。用以戚衛(wèi)?!?/p>
在戚衛(wèi)的后裔子孫中,又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yè)為姓氏者,稱戚氏,世代相傳至今。
戚姓起源三
源于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尼沙氏,亦稱倪沙氏、尼察氏,源于金國時期女真盍散部,以姓為氏,滿語為Nisa Hala,漢義“結(jié)實”,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qū))、尼沙(今遼寧開原)、烏蘇里綏分(今黑龍江今綏分河上游地區(qū))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戚氏、倪氏等。
⑵.滿族齊達哷氏,亦稱戚代勒氏,滿語為Cidare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后多冠漢姓為戚氏、齊氏。
戚姓起源四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蒙古族、傣族、土家族、侗族、苗族、高山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戚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戚氏,世代相傳至今。
戚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二百二十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二百十四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十三位,人口約四十四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28%左右。
公元前205年,楚漢相爭,彭城(徐州)一戰(zhàn),劉邦戰(zhàn)敗,西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在戚姬廟東,今無)戚員外家。戚員外見劉邦相貌堂堂,將來必富貴,就把其女兒戚姬許配給他。戚姬姿容艷麗,裊裊婷婷,劉邦一見傾心,遂當晚拜堂成親。戚姬后來生有一子名如意。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在定陶稱帝,建都洛陽,后遷長安,接戚姬及其子入宮。如意聰明伶俐,劉邦說他酷肖自己,甚為寵愛。如意10歲時,封為趙王。劉邦晚年,疏呂后而寵戚姬,當時,戚夫人常隨劉邦外出打仗,而令呂后守候?qū)m中。劉邦以太子劉盈性格軟弱,欲廢之而改立趙王,因大臣固爭,而未能如愿,由是呂后嫉恨戚姬及趙王。劉邦死后,劉盈即位,呂后為皇太后,大權(quán)獨攬。她下令將戚姬囚禁。剪去她的頭發(fā),頸上再給她戴上鐵鎖,穿上罪人衣服,罰她舂米。戚姬兒子雖封為趙王,但遠在河北不得相見。她常常一邊舂米,一邊悲歌:“子為王兮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使誰告汝?!眳魏鬄榻^后患,遣使召回趙王,欲殺之?;莸壑负笠猓擞H自迎趙王入宮,同起居共飲食呂后未得其便。一日惠帝晨起出射,趙王年幼,不能早起。呂后聞其獨居,使人攜毒酒強迫趙王飲下而毒殺之。接著以酷刑加戚姬,斷其手足,挖其雙眼,又熏聾雙耳,藥啞喉嚨,扔到豬圈里,稱之為“人彘”?;莸壑瞧菁?,悲痛欲絕,病年余不能起,使人對母后說:“這不是人做得出來的事。我為太后之子太后所為如此,我將何以治天下。”從此縱情酒色,不問政事。戚姬被害,戚家被剿,為避族滅之禍,戚姓人曾改姓齊,遷徙別居。漢文帝劉恒即位,為戚姬昭雪,并在戚家寨修廟宇,超度亡魂,戚家人才復原姓。當今戚姓的人口不多,在大陸和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春秋時候,衛(wèi)國大夫?qū)O林父受封于戚城(今天的河南省濮陽),其支系子孫就世代以封地名“戚”為姓。戚亡國以后,其子孫后代逃到山東省東???,并且逐步在當?shù)匕l(fā)展成為望族,因此,戚姓世稱東海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郯。今山東省郯城北)。
東??ぃ阂喾Q郯郡、海州。東??ぴ跉v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后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nèi)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fā)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于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于此,稱炎國,后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于此,戰(zhàn)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后改稱東???。;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qū)。②東晉時期置于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ぃ笠浦嗡骄┛?今江蘇鎮(zhèn)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qū);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后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qū)。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后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ぃ嗡陔陨?今江蘇連云港海州鎮(zhèn)),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h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qū)。
東海堂:以望立堂,亦稱海州堂。
二、戚
戚姓分布: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04%。尤以山東、浙江、江蘇等省多此姓,三省戚姓約占全國漢族戚姓人口65%。
戚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時衛(wèi)大夫?qū)O林父食采于戚(故城今河南濮陽北戚城),其支庶以為氏。
2、系自子姓。春秋時宋公族之后。
3、明賜元人博多姓戚名斌。
4、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今滿族姓。
5、景頗族泡戚氏,漢姓為戚。
6、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戚姓名人:
戚鰓,漢初以都尉守蘄城,以中尉封臨轅侯。
郡望:東海。
戚姓古代名人
戚勰漢朝,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被封為表臨侯,顯赫多年,他的爵位一連傳了七代。
戚袞南北朝,字公文,吳郡(今江蘇?。}官人。祖顯,齊給事中。父霸,梁臨賀王府中兵參軍。少聰慧,游學京都,受《三禮》于國子助教劉文紹,一二年中,大義略備。仍除揚州祭酒從事史。尋兼太學博士。梁簡文在東宮,召戚袞講論。尋除員外散騎侍郎,又遷員外散騎常侍。仍兼國子助教,除中衛(wèi)始興王府錄事參軍。太建十三年卒,時年六十三歲。戚袞于梁代撰《三禮義記》,值亂亡失,著有《禮記義》四十卷行于世。
戚仲宋朝,畫家,畫院祗候。畫山水平遠頗工,常于畫上反手題其名字。
戚夫人漢朝,漢高祖的寵姬,故又稱戚姬,山東菏澤人,生趙王如意。高祖屢欲立為儲君,不果。高祖崩,呂后酖趙王;殺戚夫人,去其耳目手足,置於廁所中,稱為“人彘”。
戚逍遙唐朝,冀州南宮(女子)人。傳說幼好道,父以女誡授逍遙,逍遙曰:“此常人之事耳?!彼烊±献酉山?jīng)誦之。年二十馀,適同邑蒯潯。不為塵俗事,惟獨居一室,絕食靜想,作歌云云。人悉以為妖。一夜,聞室內(nèi)有人語聲。又三日,忽聞屋裂聲如雷,仰視天半,逍遙與仙眾俱在云中,歷歷聞分別語。觀望無不驚嘆。
戚同文北宋,與范仲淹所創(chuàng)高平學派。戚同文幼年父母雙亡,由祖母帶著投奔外祖父之家。來到學舍,見到《禮記》,過目成誦,楊蔥十分驚異,即收留為徒,不到一年,畢誦五經(jīng),很快即遠近聞名。當時正值晉末喪亂,他絕意仕進,思見天下統(tǒng)一,因取名為同文。后來依將軍趙直,筑室聚徒,講學于眼陽(今河南省商丘),求學之人,不遠千里而來,絡繹不絕。高平范仲淹亦聞名而至,依之為學,繼而授徒傳業(yè),其學更為繁盛,遂形成高平學派。
戚文秀宋朝,畫家,善畫水,史稱畫水名家。嘗畫《清濟灌河圖》,一筆長五丈,自邊際起,通貫于波浪之間,與眾毫不失次序。
戚繼光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萬歷十五年1587年),,定遠(現(xiàn)山東半島一帶)人。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明朝杰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其祖為明朝開國將領戚祥,曾任朱元璋親兵,洪武十四年(1381)最終病逝,授世襲明威將軍。
戚延齡明朝,萬歷年間考中歲貢后,任順天府薊州平谷縣知縣。在任多年,為人正直,體恤民情,后升任薊州知州。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7月間,薊州有個壯男名張差,拿著大木棒闖入太子常洛的慈慶宮內(nèi),打傷看門者多人,被捕歸案。巡視皇城御史劉廷元以張差“有瘋癲”奏于皇帝,遂有“挺擊之案”。戚延齡因處理得當頗得薊州百姓的敬重和稱頌。
戚叔含幼名毓芳。浙江省上虞人。曾赴美國留學,人加利福尼亞斯但福大學,攻讀英國文學。畢業(yè)回國后自民國16年(1927年)起,先后在上海大廈大學、安徽大學任教,兼外文系主任,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外文系主任??箲?zhàn)勝利后,赴浙江大學任教,兼代理外文系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3年起,任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教授。著有《莎士比亞與(哈姆雷特》。譯有菲爾?。骸稖贰き偹箾_》(合譯稿本),稿本有《論湯顯祖與(牡丹亭》、《讀(紅樓夢)筆記》、《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試譯》等。
戚顏慶中門戚氏宗譜 (310頁)
36.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37, 1400-2018 (60頁)
10.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11, 1400-2018 (68頁)
35.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36, 1400-2018 (74頁)
9.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10, 1400-2018 (74頁)
3.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3, 1370-2018 (84頁)
37.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37, 1370-2018 (92頁)
41.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42, 1400-2018 (92頁)
13.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13, 1370-2018 (94頁)
32.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32, 1370-2018 (105頁)
43.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43, 1370-2018 (110頁)
17.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17, 1370-2018 (116頁)
48.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49, 1400-2018 (120頁)
40.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41, 1400-2018 (130頁)
42.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43, 1400-2018 (140頁)
2.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2, 1370-2018 (163頁)
2.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2, 1400-2018 (167頁)
19.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20, 1400-2018 (292頁)
25.中華漆(戚)氏宗譜仁二公支系, 26, 1400-2018 (314頁)
中華漆(戚)氏宗譜.安徽金寨卷 (334頁)
東漢關中外戚豪門馬氏
2016-09-08
東漢關中外戚豪門馬氏,茂陵為漢武帝陵,陵邑始置于建元二年(前139年),隸右扶風,在今興平市東北。
為什么這屆年輕人基本不走親戚了?走親戚的習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23-05-10
現(xiàn)在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不愿意走親戚,被稱為青年“斷親”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懶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內(nèi)的親戚互動和交往。具體分析有多種原因,包括親戚的八卦、干涉;走親的經(jīng)濟耗費;以及時間、地理等因素。也有專家預言,今日之“斷親”青年,總會有“認親”的一天。關于這一話題,熱議不斷。走親戚這一習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也是值得追溯的話題之一。圖源網(wǎng)絡走親戚這一習俗多出現(xiàn)在春節(jié)期間,一些地區(qū)大年初一家人都聚集在家中,從初二開始就可以互相走親戚了。一些地區(qū)則從初一就開始走動。走親戚這一習俗來源已久,與春節(jié)出現(xiàn)的時間差不多。傳說中,年獸會在春節(jié)時禍患人間,傷害百姓以及家畜等,逼得古人只能帶著家人到山上避難。后來古人發(fā)現(xiàn)年獸害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家家戶戶在春節(jié)時在各處都貼上紅紙,并且燃放爆竹,以此來驅(qū)趕年獸。年獸被驅(qū)趕之后,人們都很高興,所以家家戶戶都奔走相告,走親訪友地慶祝,于是形成了走親戚的習俗。在漢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