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譜中家譜內容的組成有何改變?盤點歷朝歷代的家譜內容。
傳承幾千年的家譜文化,其是影響人數(shù)最多、影響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的書籍之一,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家譜從官修變?yōu)樗叫?,所錄入的內容不斷豐富,其作用也是不斷增加和變化的,那么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河里,修譜中家譜內容的組成有何改變?盤點歷朝歷代的家譜內容,下面就由族譜網小編來講講。
圖源自網絡
周朝時期關于家譜內容的記載是相對比較少的,而且這個時期的家譜大多數(shù)只有一個世系表,其記載的是族人的諱和忌,還有族眾生子的出生年月日,以及記載誰是誰子,因此周朝時期的家譜主要就是將整個家族的血緣關系列清楚。此外周代家譜的發(fā)展是標志著國家建立了一套史官修譜的制度,有設立專門的人負責周天子王室家譜的記錄與管理。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文字從貴族推行到士族,家譜開始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線里,這個時候編修家譜的人也是有范圍的,大多數(shù)是皇室,士族次之。因為當時的選官是世襲制的,所以家譜從著時候開始就與仕途有勾連了。家譜發(fā)展到漢朝的時候,漢代的家譜的作用是明系世、辨昭穆,基本是別人代寫,其內容主要包括家族世系、生卒、字號、官號、葬地等,另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為尊者諱起見,行文稱字不稱名。
圖源自網絡
漢代社會上出現(xiàn)了《周官》、《世本》等譜學通書,繼而又出現(xiàn)了《帝王年譜》、《潛夫論·志氏姓》、《風俗通.姓氏篇》等譜學著作。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士族門閥制度比較盛行,編撰譜牒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維護門第,因為當時門第與選官有直接的關系,因此一般都是官府組織編修譜牒,這個時期的家譜記載的內容主要是來鑒別貴賤,劃分等級,是成為名門婚姻和官職的重要依據(jù)。隋唐時期的家譜又一次引爆熱度,這個時候的家譜也是以官修為主。
直到唐末五代后,經歷了連年的戰(zhàn)亂和社會動蕩,傳世的家譜幾乎喪失殆盡,以至于宋代已經很少能見到舊譜了,原來記錄士族門第高下的譜牒化為灰燼,在戰(zhàn)亂中崛起的新貴,往往覺得自己原來的門第并不高,也不愿提及自己的先祖而重修譜牒,沒有了譜牒的記錄,當時官員的選拔與門第也沒有了關系,因此宋朝編修家譜的目的和內容就有了很大的變化。
圖源自網絡
宋朝時期的家譜,主要是以私修為主,每個宗族都能進行修譜的事宜,這個時期的家譜內容記載的是世系圖、家譜正文和附錄,當時有很多學士都參與了編修家譜的活動,比如歐陽修、蘇洵等人,宋朝時期的家譜關注的重點是“尊祖敬宗收族”。
隨著修譜的普及和人口的增加,明清時期的家譜規(guī)模也是越修越大,明代家譜的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家規(guī)、族產等制度,在體例方面,增加了志、圖、考、錄等內容。清朝時期的家譜內容增加了傳記、祠堂、恩榮錄、字輩、家禮、名跡錄、贊詞、行狀、余慶錄、領譜等。
總的來看,家譜的內容是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增加的,家譜的編纂也從官方壟斷走向了民間私修,明清時期的家譜內容要會更加完善,大體上也已經定型了。(族譜網:paydaywaterfall.com)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