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憲有著怎樣的理論思想?對中國有著怎樣的影響
現(xiàn)在講《憲問第十四》篇。這一篇是上論《里仁》篇的發(fā)揮與引申。
首先,在這個題目里,就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原憲這個人,是孔子學生中,所謂“七十二賢”里很有名的人物。在上論中談到過,他曾替孔子管過總務方面的事情,用現(xiàn)代觀念隨便來比,可能在孔子當司寇的時候,他擔任過總務長一類的職務,但究竟合于什么官階,無法明確的定論。孔子死了以后,他退隱于山澤布衣之間,走半隱俠的路線,等于在過去的社會中,領袖清流。所以司馬遷著《史記》,在《游俠列傳》中,曾提到他和季次。
司馬遷贊成游俠,認為游俠是很需要的;但是有人認為不需要,如法家的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闭J為當時讀書的知識分子,對于法制的實行是有妨礙的,于是法家的思想,影響了后世,秦始皇時代的政策都與它有關。韓非子的理由是儒者知識多,嘴會說,手會寫,有許多意見提出來,思想不同,使法令不能推行,難于執(zhí)法。而俠義道中人,是慷慨好義的,好用武力,又容易形成惡勢力,也是使法令不能推行的障礙。所以韓非子反對這兩種人。司馬遷寫《游俠列傳》,一開始也提到韓非子這兩句話,不過他又認為世界上有許多事,用道德、政治、法律都解決不了,只有“老子拳頭大”的辦法,一下就解決了,所以他認為游俠有游俠的好處。而且他認為古代的游俠,一諾千金,對朋友講義氣,幫助貧弱的人,這些都是最了不起的,其中提到古代俠義中的佼佼者,有季次、原憲。
原憲在孔子死了以后,再沒有出來做事,就退隱于草澤之中,現(xiàn)在來說就是退隱到下層社會中,和平民一起生活。后來子貢非常想念他,有一天排場很大去探望他,大有所謂“結駟連騎”的派頭,好像現(xiàn)代帶了幾部汽車的隨從侍衛(wèi)。原憲卻穿了一件破舊衣服,好像現(xiàn)代的穿件破衣服,衣冠不整,鈕扣不扣,便出來和子貢見面。子貢見他這個樣子,就關心地問他是不是生病了?子貢的意思本來想接濟這位老同學一下,不料原憲說,無財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我沒有病,只不過窮而已。他這番道理,無形中也罵了子貢,等于說當年在老師那里學習,老師教我們該如何做事作人,我們今天對這個時代、國家、天下沒有貢獻,有什么資格擺你那樣的派頭?子貢被他罵了這一頓,一直放在心里,始終很難過。
由原憲這個人,可知孔子的學生,什么樣的人都有。高行的如原憲一類,也可以說是逃名遁世的隱士,他知道所處的社會太亂,無法有所貢獻,因此遠走山林,韜光養(yǎng)晦。
名利濃于酒
現(xiàn)在我們先簡介了原憲,這里記載的是: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谷”的意思是代表當時的俸祿。原憲問什么是可恥的事情,孔子說,國家社會上了軌道,像我們這一類的人,就用不著了,我們不必去占住那個職位,可以讓別人去做了。如果仍舊戀棧,占住那個位置,光拿俸祿,無所建樹,就是可恥的。其次,社會國家沒有上軌道,而站在位置上,對于社會國家沒有貢獻,也是可恥的。結論下來就是說,一個知識分子,為了什么讀書?不是為了自己吃飯,是為了對社會對國家能有所貢獻,假如沒有貢獻,無論安定的社會或的社會,都是可恥的。
講到這里,我們想起一些故事,可作為研究這兩句話的參考,像原憲的生活型態(tài)與思想,他問孔子及孔子所答的話研究一下,這個免于“恥”字的功夫可真難。
如大家所熟知的,漢光武劉秀和嚴光(子陵)是幼年時的同學好友,后來劉秀當了皇帝,下命令全國找嚴子陵,而嚴子陵不愿出來作官躲了起來。后來在浙江桐廬縣富春江上,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反穿了皮襖釣魚,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怪人,桐廬縣的縣令把這件事報到京里去。漢光武一看報告,知道這人一定是老同學嚴光,這一次才把他接到京里,但嚴光還是不愿作官。漢光武說,你不要以為我當了皇帝,如今見面還是同學,今夜還是像當年同學時一樣,睡在一起,好聊聊天,嚴子陵還是那樣壞睡相,腿壓在皇帝的肚子上,所以有太史公發(fā)現(xiàn)“客星犯帝座”的說法。后世在嚴光釣魚的地方,建了一座嚴子陵的祠堂,因為歷代以來的讀書人,都很推崇嚴子陵,認為他是真正的隱士。有一個讀書人去考功名,經過嚴子陵的祠堂,題了首詩在那里:“君為名利隱,吾為名利來。羞見先生面,夜半過釣臺?!边@是推崇嚴子陵的。相反的,清人卻有詩批評嚴子陵:“一襲羊裘便有心,虛名傳誦到如今,當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這是說嚴子陵故意標榜高隱,實際上是沽名釣譽,想在歷史上留一個清高的美名。這是反的一面的。
這里只是提供幾個故事,作為研究孔子“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钡膮⒖肌_@些都是人類社會的通常現(xiàn)象,正如古人說,“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p>
此外,還有一段中國歷史上蠻有趣的事情。滿清入關以后,有許多讀書人不投降。但清帝康熙非常高明,他十六歲登基,就平定了這樣一個廣土眾民的天下,做了六十年的皇帝,把清朝的政治基礎奠定下來,可以說他是一個天才皇帝,不是職業(yè)皇帝了。他看見漢人反清的太多,為了要先收羅那些不愿投降的讀書人,在科舉中特別開了一個“博學鴻詞科”。對于前明不愿投降的遺老們,特別恩準,馬馬虎虎,只要報個名,形式上考一下,就給予很好的官位,結果有很多人,在這種下動搖了,而進了“博學鴻詞科”。也還有很多人硬不投降,所以當時鬧了很多笑話。其中一些是非常尖刻譏諷,當時曾留下幾首諷刺的名詩:“一隊夷齊下首陽,幾年觀望好凄涼。早知薇蕨終難飽,悔煞無端諫武王。”后來又開第二次“博學鴻詞科”,再收羅第一次未收羅到的人。因為許多人看見第一批“博學鴻詞科”的人,都有很好的官位,自己就更忍不住了。(從這里看,中國人講究的節(jié)操,要守住真是難事,自己的中心思想,能終生不變,實在是最高的修養(yǎng)。)第二次去的人更多,考場的位置都滿了,后去的被推到門外去,就有人更吟詩挖苦了:“失節(jié)夷齊下首陽,院門推出更凄涼。從今決計還山去,薇蕨那堪已吃光?!敝袊x書人,非常重視節(jié)操,也就是中心思想、見解的堅定問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