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祭祖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自周代已經存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為展現(xiàn)對祖先的尊敬以及保障祭掃儀式的莊重,祭祖有較多的講究。
首先,祭祖有順序,應先拜祭輩分最大的祖先,然后依次祭祀其他祖先。上墳祭拜祖先也有講究,一定要先給祖先的墳墓培土,有兩點原因,一是自古以來我國講究入土為安,厚土才能安眠;二是因為有些人并不能年年掃墓,所以祖先的墳墓因年頭長會慢慢變平,所以拜祭時要添土,以免子孫日后拜祭找不到位置。其次,祭祖應有香燭貢品,最簡單的上貢,就是準備一份刀頭,一份饅頭,加上四樣果品,以及酒水。所謂的刀頭,就是刀頭肉,煮熟的豬頭或者是豬肉,所謂“無肉不成祭”就是這個道理。其三,掃墓時要身著樸素、舉止端莊,這些都是表達對祖先的尊敬。最后在拜祭后要停留一會兒,既是表達祭拜誠心的方式,也為了確保祭拜沒有留下安全隱患,如未滅完的火種等。
我國祭祖的日子較多,除夕、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寒衣節(jié)、冬至、臘八節(jié)等都是祭祖的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