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文化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
祭祀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祭祖作為古代祭祀的一部分,在中國古代非常繁盛。《易經(jīng)》形成于殷周之際,在其諸多卦爻辭中都涉及祭祀的內(nèi)容,人們以虔誠而頻繁的祭祀活動來溝通人神關系??坚寧浊昵啊兑捉?jīng)》的祭祀文化,對于我們認識之后幾千年的中國古代祭祖活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
《周易·渙·象傳》曰:“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薄断髠鳌吩?“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對于此卦卦辭,《周易折中》是這樣解釋的:“‘假廟’者,所以聚鬼神之既散也:‘涉川’者,所以聚人力之個行也童片誠以感格,則幽明無有不應?!盄當祖考精神處于渙散之時,“王假有廟”喻為聚合神靈,.“利涉大川”喻合人力而濟難,所以,人們通過祭祀來感召神靈以保佑自己?!冻虃鳌吩?“收合人心,無如宗廟,
祭祀之報,出于其心。故‘享帝’、‘立事’,..人心之所傳也。緊人心,合離散之道,無大于此?!眹纱丝梢?,古人“立廟”的目的通過建立宗廟以聚神,從而歸攏人心。這正是后來民間祭祖中祠堂所取到的作用。這種通過祠堂祭祖來追念祖先、收攏人心、凈化心靈和教化民眾的于段力米龍氏任P華祭祖的重要功能,故朱熹有言“廟所以聚祖考之精神,又人必聚己之精神,則可以至于廟而承祖考也”,此言正當。
《周易》爻辭中還多次出現(xiàn)“王假有廟”。《周易·萃》卦云:“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廟”,《說文》:“廟,尊先祖也?!倍斡癫米?“古者廟以祭先祖”。古時祭祖在廟,宋代以后民間祭祖一般在祠堂,祠堂祭祖是廟祭祖的發(fā)展演變,祠堂的“祠”本來就是祭祀的意思。宗族與祖先崇拜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祠堂祭祖與宗族意識是相互促進的,彼此不可分割,這正是《易經(jīng)》中“王假有廟”精神在后世祠堂祭祖中的深刻體現(xiàn)。
在古代,祭祀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但在較早時期,設立廟祭是天子貴族的特權,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只能“祭于寢”?!抖Y記·王制》曰:“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于寢?!痹S慎《說文解字》解釋:“廟,尊先祖貌也。尊其先祖而以為是。儀貌也?!都婪ā纷⒃?廟之言貌也。宗廟者,先祖之尊貌也。古者廟以祀祖先,凡神不為廟也,為神立廟始于三代以后?!膘籼么蟾攀家娪趹?zhàn)國,漢代稱為墓祠,宋人司馬光在《文潞公家廟碑》中指出:“漢世多建祠堂于墓所。”即在祖先墳墓旁邊建立“祠堂”進行祭祀,故漢代將墓祠又稱為“廟祠”。明代嘉靖朝首輔嚴嵩認為:“祠堂古宗廟也。古者天子、諸侯、大夫至于士皆有廟,庶人祭于寢。后世廟非賜不得立。先儒以為情靡伸也,于是斟酌古禮,為祠堂之制,以廣夫士庶人者之孝,而達卿貴仕得通行之?!笨梢?,當時的“祠堂”祭祖是有限制的,只允許官員祭祖,并不具有社會的普遍意義。祠堂祭祖延伸至民間百姓,是明朝后期及以后的事。
在明朝嘉靖以前,庶民供奉和祭祀祖先,只能在墳墓上,佛寺或者家中,并且只能在冬至、立春節(jié)日祭祖,不準在家廟、祠堂中設立牌位常祭。嘉靖十五年,禮部尚書夏言上《請定功臣配享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廟疏》,提出“定功臣配享”、“乞詔天下臣民冬至得祭始祖”及“乞詔天下臣工建立家廟等議”,嘉靖遂“詔天下臣民祭始祖”。嘉靖十五年的詔令雖然還有一些限制性的規(guī)定,卻使民間祭祖進一步得到推廣,同時家廟開始朝著大宗祠的方向發(fā)展。于是,從明朝后期開始一直延續(xù)到民國,我國民間普遍出現(xiàn)大建宗祠祭祖的現(xiàn)象。
如上所述,《易經(jīng)》中的卦爻辭中關于祭祀的記載,對我國古代祭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可以肯定地說,后世民間祭祖的許多程序與規(guī)定與《易經(jīng)》有著相當?shù)年P聯(lián),顯示出《易經(jīng)》作為“五經(jīng)之首”的歷史地位。對《易經(jīng)》卦爻辭中有關祭祀內(nèi)容的考釋,對于我們正確認識我國古代的祭祖活動具有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