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就是我們熟悉的“科舉”。
科舉制是中國歷史上通過科目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是中國人才選拔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與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四大發(fā)明一樣,具有世界意義。開始于公元7世紀的隋代,結束于20世紀初的清朝末年,共延續(xù)了一千多年。
科舉有三級考試制度:1)鄉(xiāng)試 2)會試 3)殿試
鄉(xiāng)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舉行,也被稱為秋闈。參加的是秀才(生),需要注意:秀才在參加鄉(xiāng)試前,需要通過本省學政巡回舉行的科考,成績優(yōu)良者才能選送參加鄉(xiāng)試。鄉(xiāng)試考中后成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進行,所以又稱為禮闈、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考中后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后一般要舉行復試。
殿試: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考中后統(tǒng)稱為進士。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
科舉制的最大特點就是徹底否定了以門第和出身作為選拔標準的特權制度,為封建國家選官用人搭建了一個相對公開、公平、公正的平臺,為社會精英的流動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使成千上百的中小地主階段、甚至平民階層的子弟有機會進入治國行列,為國家的發(fā)展增添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