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仲寬,字厚甫,明初擢吏部給事中,自京都(南京)戍湖南靖州銅鼓衛(wèi)。其子庸,落籍湖南新寧縣。六世孫忠,字伯庵,清初再遷沅江縣白保五甲赤江嘴,為始遷祖。清康熙間,七世孫福淵(字允璞)、福新(字應儉)相次而來。卷首敘、凡例、圣諭、誥封、服制圖、宗祠圖記、家訓、族規(guī)、家傳、壽序、墓志,卷一至十六世系、齒錄,卷末簪纓、懿行、節(jié)孝、修名、墓圖、班次引、祭田、藏譜紀錄、譜跋。
千乘郡倪氏四修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湖南沅江)簡介資料
千乘郡倪氏四修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湖南沅江)相關文獻
一卷家譜展千年
一卷家譜展千年,???“尋根稽譜——上海圖書館藏家譜精品展”,將“家譜”——這一漸漸淡出歷史
一卷家譜展千年
一卷家譜展千年,???“尋根稽譜——上海圖書館藏家譜精品展”,將“家譜”——這一漸漸淡出歷史
一卷家譜展千年
一卷家譜展千年,???“尋根稽譜——上海圖書館藏家譜精品展”,將“家譜”——這一漸漸淡出歷史
千乘郡
郡名起源千乘郡得名于齊國城邑千乘。東周時一車四馬為一乘,大國有車千乘,號稱“千乘之國”。春秋時,齊景公有馬千乘,畋獵于青田之地,遂得名“千乘”。千乘城有南北二城,古漯水穿城而過。西漢初年置千乘縣,縣東為漯水入海處。建置沿革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次子齊王劉閎薨,齊國除為郡。約在此后,武帝分齊郡置千乘郡。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千乘郡領十五縣:千乘、東鄒、濕沃、平安、博昌、蓼城、建信、狄、瑯槐、樂安、被陽、高昌、繁安、高宛、延鄉(xiāng)。其地大致相當于今山東省高青縣、濱州市濱城區(qū)、博興縣的大部分地區(qū),以及利津縣、沾化縣與桓臺縣的一部分。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千乘郡有116727戶,490720人。王莽改千乘為建信。東漢建武五年(29年),占據(jù)青州、徐州的張步降漢。東鄒、濕沃、平安、建信、瑯槐、被陽、高昌、繁安、延鄉(xiāng)九縣于東漢初年省并。漢明帝永平三年(60年),封皇子劉建為千乘王,置千乘國...
倪氏郡望千乘郡
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次子齊王劉閎薨,齊國除為郡。約在此后,武帝分齊郡置千乘郡。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千乘郡領十五縣:千乘、東鄒、濕沃、平安、博昌、蓼城、建信、狄、瑯槐、樂安、被陽、高昌、繁安、高宛、延鄉(xiāng)。其地大致相當于今山東省高青縣、濱州市濱城區(qū)、博興縣的大部份地區(qū),以及利津縣、沾化縣與桓臺縣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