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文氏宗譜, 12, 卷13, 炳公 14世??瓚公起, 1938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正氣堂, 民國27[1938]重修. 存12冊 : 世系表.
注 : 此譜不全. 缺卷6 (介公系圖), 卷8 (科公系圖), 卷9 (舉公系圖).
江西遠祖 : (唐) 文春元,字時茂. 生一子 : 文環(huán).
始遷祖 : (元) 文永忠. 春元公15世孫. 由江西徙湖北黃州府,居羅田縣平湖里. 生二子 : 文念俊,字受山 ; 文念杰,字甫成. 提為一世. 此譜為念俊公下世系資料.
分派祖(5世) : 文志斌. 生五子 : 文君林 ; 文君聘 ; 文君華 ; 文君麒 ; 文君麟.
君聘公下支祖(12世) : 文魁 ; 文介 ; 文哲 ; 文建 ; 文述 ; 文科 ; 文舉 ; 文橋 ; 文甲.
君華公下支祖(12世) : 文經(jīng) ; 文炳.
君林公下房祖(13世) : 文顯禮. 生三子 : 文再魁 ; 文再選 ; 文再雅.
君聘公下房祖(13世) : 文添秩 ; 文添顯 ; 文添朗 ; 文添元 ; 文添貞 ; 文添祉 ; 文添華 ; 文添禮 ; 文添實,字玉竹 ; 文添僎 ; 文添伋 ; 文添值 ; 文添伸,字雙起 ; 文添祥.
君華公下房祖(13世) : 文添清 ; 文添瓚.
君林公下房祖(14世) : 文再雅. 顯禮公之子. 下一子 : 文可欽,字敬壽.
排行 : 豐源名盛 家道隆長 德承先緒 學啟嗣良 順理華國 成章佐邦 斐然昌熾 慶衍無疆.
散居地 : 湖北省羅田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名頁題, 及版心題編目.
另題名 : 義水文氏宗譜.
9.袁氏宗譜 [17卷首3卷], 9, 卷6, 再和 文利 添明公世系, 1993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臥雪堂, 公元1993年十六修. 存17冊:世系表.
注: 督修袁知峰,字華良.
受姓祖: (周) 袁濤涂, 為伯轅之子, 去車為袁.
遠祖: (漢) 袁固. 居臨淄.
湖北興國祖(1世): (宋) 袁全,行廿六郎,字存中. 奉父(袁璞,行福七,字信凱)命, 由江西武寧三洪灘遷湖北武昌府興國州(今陽新縣)顏山下銅橋畈.
全公派下房祖(5世): 袁再松 ; 袁再和 ; 袁再梅
再松公派下支祖(10世): 袁文亨,字義高,行閏二郎 ; 袁文貞,字義正 ; 袁文畿,字義邦 ; 袁文德(景順公之孫,如愚公之子. 卷首三世系表未記載此公.)
再和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袁文太(泰) ; 袁文質,字義立,行泰三十 ; 袁文利,字進士 ; 袁文醇,字成一 ; 袁德昶,字東川 ; 袁德讓,字正榮,號石泉 ; 袁德祖,字文生.
再梅公派下支祖(10世): 袁必堂,字相一.
1800年松合梅三公合修派行: 達觀知修慎 懷仁敦孝先 克復保性善 亨嘉定毓賢.
1864年全清二公合修派行(賢字下起): 禮義開昌運 詩書慶國賓 風云時際會 相繼振乾坤.
注: 卷首三第36-37頁還有全公清公后裔的其他舊派行.
卷一黃岡敦本堂原派字樣(1-32): 嵩秀亮思 添大端尚 文廷有士 宗方榮昌 克家從善 基祚以長 名高治世 定國之良.
卷一黃岡敦本堂原派字樣(33-64): 炳如作則 佑顯其光 開承厚道 永濟和恭 鴻才新起 泰運景逢 德昭萬選 慶錫華封.
注: 此譜缺卷2(再松公支下世系), 卷2(再松公支下世系), 卷3(再和公支下文太世系), 卷4(文質公支下世系), 卷12(再和公支下德祖世系), 卷13上(再梅公支下道銘世系).
注: 卷首三源流世系表說明: 敦本堂一支因上祖無可考證故未與全公支下世系并列于同一表內(nèi).
注: 本書以簡化字體書寫.
散居地: 湖北省陽新縣, 及英山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版心題編目.
10.袁氏宗譜 [17卷首3卷], 10, 卷7, 再和 文利 添明公世系, 1993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臥雪堂, 公元1993年十六修. 存17冊:世系表.
注: 督修袁知峰,字華良.
受姓祖: (周) 袁濤涂, 為伯轅之子, 去車為袁.
遠祖: (漢) 袁固. 居臨淄.
湖北興國祖(1世): (宋) 袁全,行廿六郎,字存中. 奉父(袁璞,行福七,字信凱)命, 由江西武寧三洪灘遷湖北武昌府興國州(今陽新縣)顏山下銅橋畈.
全公派下房祖(5世): 袁再松 ; 袁再和 ; 袁再梅
再松公派下支祖(10世): 袁文亨,字義高,行閏二郎 ; 袁文貞,字義正 ; 袁文畿,字義邦 ; 袁文德(景順公之孫,如愚公之子. 卷首三世系表未記載此公.)
再和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袁文太(泰) ; 袁文質,字義立,行泰三十 ; 袁文利,字進士 ; 袁文醇,字成一 ; 袁德昶,字東川 ; 袁德讓,字正榮,號石泉 ; 袁德祖,字文生.
再梅公派下支祖(10世): 袁必堂,字相一.
1800年松合梅三公合修派行: 達觀知修慎 懷仁敦孝先 克復保性善 亨嘉定毓賢.
1864年全清二公合修派行(賢字下起): 禮義開昌運 詩書慶國賓 風云時際會 相繼振乾坤.
注: 卷首三第36-37頁還有全公清公后裔的其他舊派行.
卷一黃岡敦本堂原派字樣(1-32): 嵩秀亮思 添大端尚 文廷有士 宗方榮昌 克家從善 基祚以長 名高治世 定國之良.
卷一黃岡敦本堂原派字樣(33-64): 炳如作則 佑顯其光 開承厚道 永濟和恭 鴻才新起 泰運景逢 德昭萬選 慶錫華封.
注: 此譜缺卷2(再松公支下世系), 卷2(再松公支下世系), 卷3(再和公支下文太世系), 卷4(文質公支下世系), 卷12(再和公支下德祖世系), 卷13上(再梅公支下道銘世系).
注: 卷首三源流世系表說明: 敦本堂一支因上祖無可考證故未與全公支下世系并列于同一表內(nèi).
注: 本書以簡化字體書寫.
散居地: 湖北省陽新縣, 及英山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版心題編目.
1.古滕張世族譜, 1, 卷首&1, 序文 凡例 總目 宦蹟 等 ; 世系: 1世瓚公起, 1892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清光緒18[1892]年. 合6冊: 插圖, 世系表.
始遷祖(1世): (元明之際) 張瓚. 原藉山西忻州, 明初遷滕.
瓚公派下支祖(5世): 張思孝,字繼德,號龍峰 ; 張思忠 ; 張思明.
散居地: 山東省滕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名頁題, 及版心題編目.
5.羅田林氏三修宗譜, 5, 卷3, 子昭 添輔 生瓚 之秀 16世應成公起, 1893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崇禮堂, 清光緒19[1893]三修. 存26冊:插圖, 世系表.
始祖(1世): 林千乙,字秀發(fā). 自莆田遷居黃岡永陵鄉(xiāng)大崎山西南二十里.
羅田始遷祖(2世): (元明之際) 林世聞,字遠振. 徙居羅田平鄉(xiāng).
世聞公下四子(3世): 林子昭,字萬順 ; 林子芳,字萬美 ; 林子常,字萬全 ; 林子忠,字萬良.
子昭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永,字恒昌.
子芳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鳴,字席顯 ; 林伯楨,字嘉植 ; 林伯源,字常達 ; 林伯湖,字萬涵 ; 林伯文,字彩章.
子常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金,字符福 ; 林伯春,字符馨 ; 林伯淵,字符厚.
子忠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武,字英杰 ; 林伯南,字炳輝 ; 林伯樊,字炳賢.
派行(1-10世) : 千世子端伯 仕大朝(紹)文希.
增派序(11世起) : 添一生啟之應景昌 維英承志興作庭光 俊秀悠遠茂盛久長 周全再繼永振宗常.
注: 督修林景鴻,號占春 ; 監(jiān)修林維瀚,號文卿 ; 督理林景升,號瑞云.
注: 此譜缺卷首2(傳畧,敘贊,行狀,節(jié)略), 卷12(子昭支下仕連公房圖考), 卷14(子昭支下仕珍公房圖考), 卷21(子常支下伯京公房圖考).
散居地: 湖北省羅田縣等地.
書名據(jù)卷端題編目.
版心題: 林氏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