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發(fā)展歷史創(chuàng)始起源基督宗教認為,這個對獨一真神的信仰是從創(chuàng)世之初就有的。神起初創(chuàng)造了人,亞當和夏娃與神有親密的關系,這種關系是信仰的最高境界。亞當夏娃所犯的罪的根本就是不信神:神說“知善惡的樹所出的,你不可吃,因為你吃它的日子必定死”,但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開了,你們就像神一樣知道善惡”。人選擇了相信蛇,而不相信神,于是他們犯罪墮落了。后來的人常常悖逆神、忘記神,這個信仰就被遺忘、被扭曲。但神不放棄人,他派自己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來,將信仰的真義完全彰顯出來,將此一古老的信仰再次發(fā)揚光大。耶穌基督本身是三位一體永恒的神的第二位格,稱為圣子,萬物都是借著他造的,說他“建立了基督信仰”,最純粹的意義是指,他從起初創(chuàng)造人開始就在人心里面啟示了對神的信仰。如果講到一個被世人稱為“基督宗教”的完整教義和獨立組織的建立,這是從圣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傳道、受死、復活之后開...
交叉鏈接
交叉鏈接合成聚合物化學當聚合物鏈借由交叉鏈接連接在一起,他們失去一些他們作為單獨聚合物鏈移動的能力。例如,液態(tài)聚合物(液態(tài)聚合物鏈可自由地流動)可透過交叉鏈接而形成一個“固體”或“凝膠”。在聚合物化學中,當一個合成的聚合物被敘述為是“交叉鏈接”,它通常是指整個聚合物的體積被顯露在交叉鏈接的方法中。所得到的物理性的性質改變取決于交叉鏈接的密度。低密度的交叉鏈接會降低聚合物熔體的黏度。中間密度的交叉鏈接會轉變膠狀聚合物形成具有彈性體和潛在高強度的聚合物。非常高密度的交叉鏈接會造成物質變得非常堅硬或玻璃狀的,如酚醛樹脂。交叉鏈接的形成交叉鏈接可以透過熱,壓力,改變pH值,或輻射等化學反應而形成。例如,混合未聚合或部分聚合的樹脂與被稱為交叉鏈接試劑的特別化學藥劑,反應形成交叉鏈接的化學反應。交叉鏈接也可用來誘發(fā)一般的熱塑性塑料,透過曝露在輻射來源,例如曝露在電子束,γ-輻射,或UV光。例如,電子束...
基督的血
救贖新約圣經描述基督的血意味著為人類的救贖已經完成羅馬書3:23-25,使徒行傳20:28,羅馬書5:9,彼得前書1:2,1:19約翰一書1:7,啟示錄1:5,希伯來書9:10,以弗所書1:7圣餐比較古老的教派(例如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一些圣公會)相信在圣餐中基督圣體實在。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都使用變質論這個術語來描述餅和酒變成基督的身體和血。1672年耶路撒冷大會頒布法令路德宗教會接受馬丁·路德的教訓,認為基督的身體和血的基本實質與餅酒之質合二為一(經常被誤解為圣體共在論)。而大部分基督新教教會不相信圣體實在,但是將此作為一個共同的紀念儀式來遵守。參見耶穌之死、救贖、贖罪祭、代罪羔羊、基督教救贖論基督的身體、圣餐、無酵餅、圣經中的酒、圣經中的葡萄樹
視交叉
相鄰關系前方為大腦前動脈及其交通支。外側為頸內動脈。當頸內動脈穿出海綿竇頂部時,在視神經與視束的夾角之間與視交叉相接觸。其后為乳頭體和灰結節(jié),由后者發(fā)出的漏斗部伸向前下并成為垂體柄穿入鞍隔。其上為第三腦室前端,視交叉的后半把三腦室向的前壁與底部分隔為前、后隱窩。前者為視隱窩,其壁系第三腦室前壁終板的向下延續(xù)。后者為漏斗隱窩。其下為垂體,外下方為海綿竇,其中的第三顱神經和視交叉靠得最近。神經纖維交叉纖維占全部纖維的70~75%。在視交叉中,來自兩眼鼻側半的視網膜及黃斑纖維互相交錯,形成復雜的排列。在視束起始處,一側的不交叉纖維與對側的交叉纖維會合,組成視束。來自兩眼鼻側視網膜的交叉纖維在視交叉處并非簡單的對角線相交。下部纖維進入視交叉后即位于其腹面并走向對側,越過中線時和來自對側的纖維交叉,繼續(xù)前行后即呈弓狀,先凸入對側視神經末端并深入其前達3mm,然后彎向視交叉并沿其外側向后內進入對側視束
立陶宛的基督化
歷史普魯士的洛姆瓦(Romuva)(異教的神殿)早期與東正教的交往立陶宛人早在他們的國家的形成初期就與基督徒進行過廣泛的交流。立陶宛第一次被提及是在1009年(在奎德林堡編年史中)與由奎爾弗特的布魯諾領導的天主教傳教士在立陶宛邊界不遠處的出行有關系,在那時,有一些約特溫基亞統(tǒng)治者受洗。雖然,立陶宛和自基輔羅斯基督化后信仰東正教的基輔羅斯與隨后的東斯拉夫國家的關系更為密切。立陶宛的公爵向東方擴張領土,受到了更多文化繁榮的斯拉夫國家的影響。他們的下屬和人民遵照他們的模范,舉例來說,很多基督徒教名的東斯拉夫版本在11世紀至12世紀時傳入立陶宛。這種傳入在異教民族奧克施泰提亞人中變得很廣泛,雖然比薩莫吉希亞還要差一點。東正教在信奉異教的立陶宛文化中的影響在三分之一的立陶宛姓的起源來自古教會斯拉夫語教名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另外,立陶宛語中“教堂”、“施洗”、“圣誕節(jié)”和“受戒”被歸為“俄語借詞”,而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