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起源
( 溫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15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109 |
2013年 | 104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104 |
1995年 | 114 | 1987年 | 114 | 1982年 | 113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321 |
溫姓主要源自:己姓、姬姓。
溫姓起源一
源于己姓,出自顓頊帝高陽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距今已有約四千年的歷史。
溫姓起源二
源于己姓,出自商末周初大司寇蘇忿生的后裔,屬于避難改姓為氏。
溫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郤至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據(jù)史籍《廣韻》、《萬姓統(tǒng)譜》等的記載,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誦封弟弟叔虞于唐,號唐叔虞,字子于。
溫姓起源四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于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通志》記載,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有叱溫氏、溫盆氏、溫孤氏等氏族部落。在北魏 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西元495~496年)由平城(今山西 大同)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入主中原后,大力強(qiáng)制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其過程中,叱溫氏、溫盆氏、溫孤氏等氏族部落族人多改漢字單姓為溫氏,逐漸文化上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溫姓起源五
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時期官吏劉升,屬于因故改姓為氏。史籍《唐書》記載,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逝世,太子李顯繼位,是為唐中宗。兩個月后,武則天廢唐中宗,改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由唐則天順圣皇后武曌(武則天)稱制。
溫姓起源六
源于國名,出自唐朝時期康居國國王,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唐書》記載,唐朝時期,西域地區(qū)有個康居國,是大月氏族人后裔所建之國,為著名的“昭武九姓”核心國??稻訃瑵h語諧音簡稱康國,位置在今烏茲別克斯坦 撒馬爾罕一帶??稻訃O(shè)大臣三人,共掌國事。康居國曾有一度兵馬強(qiáng)盛,居民多是“赭羯”即戰(zhàn)士。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間(公元650~655年),唐高宗以其地設(shè)為大唐安西都護(hù)府康居都督府,授其首領(lǐng)弗忽曼為都督。
到了唐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則天又封其大首領(lǐng)篤娑缽提為康居國國王。
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大食國(阿拉伯哈里發(fā)帝國阿巴斯王朝)攻破康居國,國王烏勒伽投降并與大食國締結(jié)條約,但于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再次上表,請?zhí)瞥浞纯勾笫硣?。唐天寶三?公元744年),唐玄宗封烏勒伽之子咄曷為欽化王,后入居中國,文化上逐漸漢化,自取漢字單姓為溫氏,世代相傳至今。
溫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文化上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斡恩真氏,源出蒙古豁羅剌思部,亦稱火魯剌思部,即后來的郭爾羅斯部。在蒙古部擺脫匈奴的控制之后,分為尼魯溫蒙古和迭爾列斤蒙古的時期,弘吉剌惕部人迷薛兒·玉魯生一子,漢語譯音字名叫豁羅剌思,他組織了豁羅剌思氏族,其后人以豁羅剌思為姓氏,成為弘吉剌惕部的分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史料中曾以“火魯剌思”、“郭爾羅特”等文字出現(xiàn),在史籍《蒙古秘史》中則以“豁羅剌思”予以表述。在成吉思汗鐵木真初興時期,豁羅剌思部曾反對過他,后來又支持和參加他統(tǒng)一漠北的許多戰(zhàn)爭。成吉思汗分封領(lǐng)地的時候,豁羅剌思部隨同哈布圖哈薩爾游牧于 大興安嶺西麓地區(qū)和內(nèi)蒙古高原東部,其定居的一個嘎查(大村,今行政村)漢語譯音字名稱為斡恩真,遂以地名為姓氏,后有改漢字單姓為溫氏者,世代相傳。
溫姓起源八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時期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群島)東王巴都葛.叭答剌(譯音)之子溫喀刺,屬于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回族溫氏,源出明朝時期融于回族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島)的蘇祿東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溫喀刺及后裔。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蘇祿東王巴都喀·叭哈剌率領(lǐng)包括家人在內(nèi)計三百余人的龐大使團(tuán)來燕京訪問,因病逝世于今山東德州,留王妃及次子溫塔刺和三子安都魯守墓并定居中國。后因溫安兄弟倆皆信仰伊斯蘭教,風(fēng)俗習(xí)慣又近同于回族,后來便融入了回民族當(dāng)中。雍正九年(1731年),當(dāng)時的蘇祿國王蘇老丹來中國訪問,途經(jīng)德州時瞻拜東王墓,東王第8代孫溫宗楷、安汝奇向其提出加入中國籍的請求。蘇祿王蘇老丹到京后立即摺奏清廷,很快得到清朝的批準(zhǔn),并取兩位王子名字的漢語譯音字第一個字:溫、安為姓入籍中國,溫塔刺取名字的漢語譯音字首音為漢姓溫氏,安都魯取名字的漢語譯音字首音為漢姓安氏。關(guān)于該支溫氏(安氏)的來龍去脈,在溫氏十六世孫溫壽文于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編修的《溫安家乘要錄》中作了詳細(xì)記載,今天頗具研究參考價值。另據(jù)回族歷史學(xué)者薛文波所撰《回回姓氏考》一文記載,河北保定地區(qū)安、溫兩家回族“有安溫兩家不分之說”,并”自言其先世為蒙古人,來自蒙古安塔拉之溫都魯?shù)貐^(qū),以地為氏。其先世弟兄二人,改采用漢字姓,系按兩地名之首育分安、溫二姓?!币罁?jù)這段‘自言”來看,如將其“蒙古地名”中的漢語譯音字的“安塔拉”和“溫都魯”的首字一對換,這便是當(dāng)時在山東德州的蘇祿東王之子“安都魯”、“溫哈刺(塔拉)”。至今,山東德州和河北保定均有“溫安(安溫)兩家不分”、“其先世兄弟二人‘采用漢姓’”之共說,顯然是同出一脈?!叭嗣迸c“地名”之別,只恐是另有原委。顯然,山東德州與河北保定的溫安(安溫)兩姓應(yīng)為同祖同宗。今溫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山東和河北地區(qū)。(蘇祿國東王墓現(xiàn)存于山東德州)
溫姓起源九
源于滿族,屬于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長白先民傳》、《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布特哈志略》記載:
⑴.滿族溫佳氏,滿語拼音為Wen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襄平(今遼寧遼陽),所冠漢姓即為溫氏。
⑵.滿族溫察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撒部,滿語拼音為Wenca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輝發(fā)(今吉林柳河、輝發(fā)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即為溫氏。
⑶.滿族溫都氏,亦稱文都氏、溫敦氏、溫屯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都部,以部為氏,滿語拼音為Wendu Hala,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綏芬(今黑龍江下游綏芬河上游地區(qū))、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黑龍江下游下游南部)、烏蘇里江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稱溫都爾氏。后多改漢字姓為溫氏、孔氏、都氏、文氏、聞氏等。
⑷.滿族溫察拉氏,滿語拼音為Wencara Hala,世居黑龍江訥穆爾河溫察拉屯(今黑龍江上游支流),所改漢字姓即為溫氏。
⑸.滿族溫徹亨氏,滿語拼音為Wenceheng Hala,滿語“神鼓”。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fā)河口、拉發(fā)河流域、雙陽縣境)、葉赫(今吉林梨樹)等地,后多改漢字姓為溫氏。
⑹.滿族溫登額氏,亦稱文車亨氏、穩(wěn)赤亨氏、溫都爾氏,滿語拼音為Wendenge Hala,世居黑龍江流域,后多改漢字姓為溫氏。
⑺.滿族溫特赫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溫迪掀部,金國時期稱女真溫迪罕部,以姓為氏,滿語拼音為Wentehe 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朱舍里(今吉林臨江松花江上源塞朱倫河即二道江流域)、吉陽(今黑龍江蘿北黑龍江支流集達(dá)河北岸一帶)等地,后多改漢字姓為溫氏。
溫氏枝葉繁茂,玉樹臨風(fēng),約從晉代開始,從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區(qū)向全國各地播遷,近現(xiàn)代以來,不少溫氏族人頻頻向海外遷徙,從而形成了分布于海內(nèi)外的溫氏。
溫姓歷史發(fā)展
先期的溫姓主要分布于黃河流域中部,主要集中于河南、山西地區(qū)。西周初,溫人一支向西遷到甘肅祁連山,與月氏人相遇,成為月氏人中的溫部落,再往西遷的溫人在新疆南部建立了溫宿國,成為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漢朝初,溫姓已經(jīng)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在華北地區(qū)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為漢代的常見姓氏之一。
揭陽溫姓分布地圖
漢、晉、南北朝以后,我國北方戰(zhàn)亂頻繁,北方地區(qū)溫姓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人口急劇減少。一部分人向西北遷移,一部分人與中原其他姓氏一樣,為避戰(zhàn)亂,紛紛向南方和東南遷移。最終成為南方的著名姓族。
宋朝時期,溫姓大約有2萬人,這一數(shù)字不包括外族統(tǒng)治下的北部和西北地區(qū)的溫姓。溫姓為宋朝的小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廣東和福建三省。南北溫姓人口幾乎各占一半,全國形成了中原、粵閩兩大塊溫姓人口聚集區(qū)。河南為溫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溫姓總?cè)丝诘?0%。
明朝時期,溫姓人口激增,大約有近1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5%,上升為明朝第一百一十一位姓氏,這一數(shù)據(jù)包括了北部和西北地區(qū)的溫姓,因此溫姓的人口急劇上升。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這兩省溫姓大約占溫姓總?cè)丝诘?5%,其次分布于陜西、浙江、廣東三省。江西為溫姓第一大省,約占總溫姓人口的46%。全國形成了北部晉陜、南方粵贛浙兩大塊溫姓人口聚集區(qū)。宋、元、明期間,其人口的流動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東南兩反向移動,初步形成了南北溫姓分布的局面。
溫姓當(dāng)代分布情況
當(dāng)代溫姓的人口已達(dá)到190余萬,排在全國第一百零四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溫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廣東、江西兩省,大約占溫姓總?cè)丝诘?9%,其次分布于四川、福建、山西、河北、河南、浙江、山東,這七省的溫姓又集中了34%。廣東居住了溫姓總?cè)丝诘?5%,為溫姓第一大省。全國已形成粵贛閩、四川和華北三塊溫姓人口聚集地區(qū)。溫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粵贛閩部分、廣西東部部分、浙江南端、湖南溫南部、川I甘青交界地區(qū)、陜寧北部、山西大部、內(nèi)蒙古中部、京冀西部、 安徽北部。溫姓一般占當(dāng)?shù)厝丝诒壤?.24%以上,最高可達(dá)1.1%以上,以上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19.4%。該地區(qū)居住了大約52%的溫姓人群。在青海湖以西的其他地區(qū),溫姓一般占當(dāng)?shù)厝丝诒壤?.08%--0.24%之間,以上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的48%,該地區(qū)居住了大約46%的溫姓人群。
海外溫姓人口主要分布于東南亞。
溫碧霞
溫兆倫
溫升豪
溫嵐
溫心
溫雅
溫翠蘋
溫貞菱
溫尚翊
溫超
溫玄煜
溫健婷
溫海波
溫建婷
溫玄燁
溫曉菁
溫嬌
平原郡:始建于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dāng)于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后,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時期曾以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zhàn)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qū)。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qū)。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shè)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國的河?xùn)|路、河?xùn)|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
汲郡:西晉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縣(今河南汲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汲縣,不久即廢。宋朝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衛(wèi)輝縣。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為衛(wèi)國之邑,后為齊國所占,成為齊國邑地,位于山東菏澤汲堂河一帶,因水草清茂,古代齊國人稱其為清河。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年間(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qū)。元朝以后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棗強(qiáng)縣、南宮縣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及高唐縣、平原縣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時期,清河縣改歸京師廣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轄。此后直至清朝時期,清河縣隸屬于直隸省廣平府。民國初期,清河縣初屬直隸省冀南道,民國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為大名道,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隸于河北省,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劃屬河北省十四督察區(qū)??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的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了冀南區(qū)抗日根據(jù)地,清河縣為其轄地。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qū)成立,轄冀南區(qū),清河縣為冀南區(qū)十三專區(qū)??谷諔?zhàn)爭勝利后,于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縣改屬冀南區(qū)二專區(qū)。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晉冀魯豫邊區(qū)即行撤銷,清河縣隨冀南區(qū)二專區(qū)歸屬華北行政區(qū)。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qū)。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清河縣人民政府由城關(guān)遷駐葛仙莊。于1952年11月7日撤銷了衡水專區(qū),清河縣改隸邢臺專區(qū)。1958年4月 28日撤銷邢臺專區(qū),清河縣歸屬邯鄲專區(qū);同年12月20日,撤銷清河縣并入南宮縣。1960年5月3日又撤銷邯鄲專區(qū),清河縣境隨南宮縣歸邯鄲市轄。1961年5月23日,復(fù)設(shè)邢臺專區(qū),南宮縣還屬。同年7月9日,恢復(fù)清河縣建制,仍隸邢臺專區(qū)。1970年邢臺專區(qū)改為邢臺地區(qū),繼轄清河縣。1993年7月,邢臺地區(qū)與邢臺市合并,改由邢臺市管轄。
太原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三公堂:唐朝時期,溫大雅(溫彥宏)為禮部尚書,封黎國公。其二弟大臨(溫彥博)為中書令,封虞國公。三弟大有(溫彥將)為中書侍郎,封清河郡公。時稱“一門三公”。
一、溫
現(xiàn)行較常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內(nèi)蒙古之烏海、江西之金溪、廣東之新會、廣西之田林、云南之隴川等地均有分布。漢、蒙、壯、回、瑤、土家、布依、錫伯等多個民族皆有此姓?!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姬姓。唐叔虞之后。晉郤至為溫大夫,號溫季,因以為氏?!贝艘砸貫槭?。
2、《姓氏考略》據(jù)《唐·溫信碑》云:“顓頊裔,為己姓?!?/p>
3、又據(jù)《魏書》注云:“后魏叱溫氏、溫盆氏、溫孤氏均改為溫氏?!贝藙t為鮮卑姓所改。
4、又據(jù)《唐書》注云:“唐時康居國王亦姓溫。”則此當(dāng)出自西域。
5、又,為劉姓所改,唐時劉易從之子昇,流嶺表(按:指五嶺以南之地,即今廣東、廣西一帶),免歸,改姓溫。
6、金代女真族姓,溫迪罕曰“溫”。見《金史·國語解》。
7、錫伯族之溫姓,由溫都爾氏所改,蓋取其首音諧以漢字“溫”而為單姓。見《中國人的姓名·錫伯族》。
8、回族之溫姓,或住山東德州北營村,乃蘇祿國(今菲律賓的一部分)來中國的蘇祿東王的后代。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蘇祿東王等率340多人龐大使團(tuán)到北京訪問,受到永樂皇帝的隆重接待。在北京住了三個月,歸途中蘇祿東王病故於德州附近。永樂皇帝命按王禮厚葬于北營村,留下王妃和次子溫嗒刺、三子安都魯?shù)仁嗳耸貕?。清雍正九?1731年)正式加入中國國籍。其信奉伊斯蘭教,與當(dāng)?shù)鼗孛袢跒橐惑w。溫姓,即取溫嗒刺之首音,諧以漢字“溫”而得。漢代有溫序,祁人,護(hù)羌校尉;唐代有溫庭筠,詩人;明代有溫體仁,烏程人,東閣大學(xué)士。
溫姓古代名人
溫平夏朝,即己平,古溫國立國者。因在夏朝少康帝復(fù)國時消滅有窮王過程中建立大功而被封到溫國,乃以國為氏稱溫平。唐代溫彥博家族墓志記載:有平者,佐夏滅窮,受封于溫,因以命氏。其后子孫尊他為溫姓得姓始祖。
溫季春秋戰(zhàn)國,即郄至。因被封于溫地,人稱溫季。其家族顯赫,世代任高職于晉國。在與楚進(jìn)行的鄢陵之戰(zhàn)中,出謀獻(xiàn)策,身先士卒,為大敗楚軍立下汗馬功勞。因功高震主,遭人猜忌,又忠心不避死,是古來少有之忠臣。
溫疥漢朝,史書上最早記載的溫姓著名人物。漢功臣,封惸侯。漢王四年,在成皋之戰(zhàn)中,破曹咎軍。后擔(dān)任燕相。孫溫何,始居太原,繼移汲郡、清河。而太原成為望族,后裔遂以太原為郡號。
溫序漢朝(?~30),漢朝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曾任州從事。公元26年(東漢建武二年),受平定北州的騎都尉弓里戍賞識推薦,被漢光武帝越級提拔為御史。
溫恢三國(178~223),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三國時曹魏大臣。任揚(yáng)州刺史,后遷涼州刺史,并任護(hù)羌校尉。
溫羨漢朝,太原祁人,漢護(hù)羌校尉溫序之后。祖溫恢,曹魏揚(yáng)州刺史。父溫恭,濟(jì)南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號“六龍”。
溫嶠東晉(288~329),太原祁人,東晉名臣、名將。博學(xué)能文,工書。咸和初為江州刺史,封始安郡公,累官至驃騎大將軍,卒于平蘇峻之亂,終年41歲。
溫子升南北朝(495~547),字鵬舉,濟(jì)陰冤句人,北魏著名文學(xué)家,官至中軍大將軍。他博覽百家,文章清婉。平熙初,對策高第,補(bǔ)御史。有文集35卷。被譽(yù)為“北地三才”之一。
溫彥宏、溫彥博、溫彥將唐朝,太原祁人,唐代名宦。兄弟三人,俱知名于當(dāng)世。高祖時,彥宏(?~627)參與機(jī)務(wù),官吏部尚書,封黎國公;彥博(573~637)初從幽州總管羅藝,后隨羅藝降唐,曾被突厥所俘,囚于陰山苦寒之地,歸后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宰相),封虞國公;彥將官至中書侍郎,封清河郡公。時稱“一門三公”。
溫璋唐朝,溫大雅(彥宏)六世孫,唐代官吏。以父蔭累官大理丞,擢邠寧節(jié)度使轉(zhuǎn)京兆尹,為政嚴(yán)明,后為直諫貶振州司馬
溫庭筠唐朝(約801~866),太原祁人,溫彥博裔孫,唐代詞人和詩人。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作賦八叉手而成,時稱溫八叉。精通音律,詩詞風(fēng)格濃艷,詞藻華麗,多寫閨情,乃花間派鼻祖。后人輯有《溫庭筠詩集》及《金荃集》。
溫仲舒北宋(?~1010),河南人。北宋太平興國二年進(jìn)士。曾任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刑部尚書,知審官院,戶部尚書等職。大中祥符三年,判昭文館大學(xué)士,命下,卒,年六十七。贈左仆射,謚恭肅。與寇準(zhǔn)同進(jìn),時人謂之“溫寇”。
溫日觀宋末元初,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宋末元初畫家。僧人,法名子溫。善草書,喜畫葡萄,須梗枝葉,皆草書法,時人以溫葡萄稱之。傳世《葡萄圖》流入日本。
溫純明朝(1539~1607),陜西省三原人,明代名臣。官左都御史,倡諸大臣伏階泣請皇帝罷礦稅,清白奉公,肅百僚,振風(fēng)紀(jì),時稱名臣。
溫新、溫秀明朝,河南洛陽人,明代官吏、詩人。兄溫新官戶部主事,精于詩;弟溫秀亦善詩,官知襄陽府同知。
溫體仁明朝(1573~1639),浙江省烏程(今湖州)人,明代宰相。進(jìn)士及第,歷任編修、禮部左侍郎、禮部尚書等職,崇禎四年入閣,不久升為首輔。其為相八年,崇禎對其恩崇無比,而溫對上一味迎合,對下嚴(yán)厲刻薄,幾無政績。
溫璜明朝(1585~1645),明代崇禎年間的進(jìn)士,官徽州府推官,以后起兵拒京師,城破,他全家殉難,他自刎,一日后復(fù)活;又絕食五日;后手抉其創(chuàng)而死。義震一時。其母陸氏訓(xùn)言由溫璜筆錄而成《溫氏家訓(xùn)》,世人重之,被收入《四庫全書》。
溫達(dá)清朝(?~1715),滿洲鑲黃旗人,清代宰相。歷任陜西道御史、鑲黃旗管旗大臣、內(nèi)閣學(xué)士、戶部侍郎、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xué)士(宰相)等職,頗受康熙重用。
溫以燠清朝,嘉應(yīng)州(今廣東,梅州)人,清代學(xué)者。文章詩詞,均斐然可觀。工書法,師顏真卿,瘦硬似柳公權(quán)。
溫文禾清朝,歸安(浙江吳興)人,道光十六年進(jìn)士,官工部主事。山水宗黃公望,著墨淹潤,神韻天然。有《辛夷花館詩稿》。
溫嶠江州刺史
溫文寧南宋末年,曾參與護(hù)少帝趙昺及崖山戰(zhàn)斗
溫汝適清朝,乾隆上書房行走、國子監(jiān)祭酒、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嘉慶帝老師
溫姓近代名人
溫生才廣東,嘉應(yīng)州(今為梅州)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加入同盟會,后與李佐漢等組織暗殺團(tuán),決心刺殺清軍水師提督李準(zhǔn),后誤殺清廣州副都統(tǒng)兼署廣州將軍孚琦,旋即被捕并被殺害,時年41歲。
溫朝鐘(1878~1911),咸豐縣大路壩下街石門坎人,土家族,庚戌革命的組織者與領(lǐng)導(dǎo)者。1911年農(nóng)歷庚戌臘月,在鳳池山揭竿起義,曾趕走黔江縣令,斬殺武舉人孫常禮。但由于消息閉塞,起義準(zhǔn)備倉促,兵敗遇害于咸豐縣破水坪飛龍寺,時年僅33歲。
溫子紹清朝,光緒廣東軍裝機(jī)器局總辦,中國「蚊子船」之父,近代軍工業(yè)創(chuàng)始人
溫肅清末民國,末代皇帝宣統(tǒng)老師
石城溫氏十四修族譜 (2頁)
18.溫氏宗譜, 18, 卷14, 中分6世清字行 溫顯公起, 1991 (91頁)
石邑城內(nèi)溫廷斌公祠祭薄 (73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16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16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29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29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31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39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45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46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48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51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51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54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78頁)
寧都璜溪溫祠六修族譜 (190頁)
溫氏族譜 (165頁)
[溫姓族譜] (28頁)
粉嶺龍躍頭溫氏族譜 (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