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氏起源
( 屈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84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180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182 |
1995年 | 180 | 1987年 | 172 | 1982年 | 225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124 |
屈姓主要源自:姬姓、有扈姓、羋姓。
屈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遠(yuǎn)古黃帝后裔狂屈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著名的清朝學(xué)者張澍在《姓氏尋源》中記載:“黃帝傳有屈豎?!笔窌诘浼秶鴮W(xué)·子部·道家》中記載:“黃帝理天下,始以中方之色稱號。初居有熊之國,曰有熊帝,不好戰(zhàn)爭。當(dāng)神農(nóng)之八代榆岡始衰,諸侯相侵。以黃帝稱中方,故四方僭號,亦各以方色稱。僉共謀之,邊城日駭。黃帝乃罷臺榭之役,省靡麗之財,周戎士,筑營壘。帝問于首陽山。令采首山之金,始鑄刀造弩。有于東海流波山得奇獸,狀如牛,蒼身無角一足,能出入水,吐水則生風(fēng)雨,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牛。帝令殺之,以其皮冒之,以為鼓,以擊之,聲聞五百里。帝令軍人吹角為龍鳴,此鼓角之始也。于是又令作蹴踘之戲,以練武士。黃帝云:“日中必?zé)?,操刀必割?!笨袂Q聞之曰:‘黃帝知言也?!笨袂Q,為黃帝屬下武將,后在平定蚩尤之亂時立有大功。他十分欽佩黃帝的德政,一直認(rèn)為“武非決世”,就是單憑武力不能解決世間的所有問題。因此,當(dāng)黃帝說“日中必?zé)?,操刀必割”時,他非常贊同這個辨證的道理。
最古早的屈氏,當(dāng)始于狂屈豎,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ué(ㄑㄩㄝˊ)。
屈姓起源二
源于有扈姓,出自夏王朝時期的屈驁,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屈驁,亦稱大廉侯,是夏王朝初期西戎民族有扈氏部落的首領(lǐng),建有屈驁城。屈驁城在夏王朝初期,被夏王啟討伐所滅。屈驁也是屈氏的最早祖先之一,其后裔子孫時代稱屈氏至今。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屈姓起源三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莫敖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武王熊通有個兒子叫熊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熊瑕于屈地(今湖北秭歸),并把屈作為熊瑕的食采之邑,其后史稱為屈瑕,或莫敖瑕。關(guān)于屈地所在,一說在今陜西丹江上游的商縣附近,二說在今河南浙川縣東、湍河以西的鄧縣與內(nèi)鄉(xiāng)縣交界處,三說在今湖北南漳縣西北,四說在今安徽淮河中游南岸的懷遠(yuǎn)縣西南,五說在今南漳縣西南,即今荊山山脈的龍?zhí)俄?。雖屈地之說有五,但按屈瑕的家族世代生活和發(fā)展于秭歸地區(qū)來看,其第二個說法比較“靠譜”。在屈瑕的后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稱屈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屈氏正宗。在整個戰(zhàn)國時期直至秦朝末期,屈氏、景氏、昭氏皆為楚國公族中最有勢力的三個氏族大宗,其屈氏族人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偉大的楚國詩人屈原。
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屈姓起源四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公子姬夷吾封地,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屈,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吉縣,是春秋時期晉國公子姬夷吾所駐守、居住之地,出產(chǎn)良馬。這在史籍《左傳·僖公二年》重有記載:“屈產(chǎn)之乗?!敝芑萃跫ч伿荒辏瑫x獻(xiàn)公姬詭諸派公子夷吾守護(hù)屈邑。公元前655年,姬夷吾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逃到梁國避難。梁伯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姬夷吾,還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取名為姬圉,就是后來的晉懷公,女孩則取名為姬妾。周襄王姬鄭元年,晉獻(xiàn)公逝世,大夫里克殺了驪姬,然后派人往梁國迎接姬夷吾。姬夷吾聽了呂省的勸告,懷疑里克迎接他有陰謀,怕有生命危險,因此賄賂秦穆公嬴任好請求護(hù)送,并許諾將來會把晉國的河西之地奉獻(xiàn)給秦國。秦穆在周襄王三年派秦軍護(hù)送即夷吾回國即位,是為晉惠公。晉惠公即位后,立即毀約,在韓原之戰(zhàn)中,晉惠公拒絕讓慶鄭駕駛他的戰(zhàn)車。作戰(zhàn)時,晉惠公的戰(zhàn)車被陷在爛泥里,跑不動,秦軍逼近,晉惠公這才趕緊命令慶鄭駕御戰(zhàn)車,而慶鄭卻置之不理。結(jié)果晉軍大敗,晉惠公被俘,差一點被殺了祭祀天帝。晉惠公在位期間,使晉國處干“失道寡助”的地位,喪失了與其他大國爭衡較短長的資格。在晉惠公留居在屈邑的庶支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屈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Jué(ㄐㄩㄝˊ)。
屈姓起源五
源于鮮卑,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北魏孝文帝定都洛陽后,將代北鮮卑復(fù)姓屈男氏、屈突氏、屈侯氏等氏族部落的族人姓名,均改為漢字單姓屈氏,其后子孫便以屈氏相傳至今。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屈姓起源六
源于突厥族,出自蒙古汗國時期乃蠻部屈出律,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屈出律,突厥名為屈出孤魯,古突厥民族乃蠻部太陽汗之子。著名的西遼政權(quán)末代可汗。宋寧宗趙擴(kuò)嘉泰四年,成吉思汗滅突厥乃蠻部,太陽汗受傷致死,兒子屈出律逃跑,經(jīng)畏兀兒、哈剌魯,于公元1208年到西遼投靠古兒汗,古兒汗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宋嘉定元年,屈出律聯(lián)合花剌子模蘇丹國的國王花剌子模沙,推翻古兒汗,奪取了西遼政權(quán)。屈出律即位后,積極推行宗教不平等政策,強(qiáng)迫西遼境內(nèi)的伊斯蘭教徒們都改奉佛教。宋嘉定十一年,成吉思汗命大將哲別進(jìn)攻西遼。哲別率蒙古大軍進(jìn)入西遼轄境后,首先宣布宗教平等,立即得到了伊斯蘭教徒的擁護(hù)和支持。屈出律失去所有幫助,無法再呆,遂出逃至巴達(dá)哈傷的河谷,被當(dāng)?shù)孬C人抓捕后送回給哲別,被哲別處死。在屈出律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其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在元、明時期漢化稱屈氏,世代相傳至今,主要分布在今新疆伊寧、阿克蘇、喀什一帶地區(qū)。
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屈姓起源七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屈佳氏,滿語為Ciu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發(fā)(今吉林柳河、輝發(fā)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后多冠漢姓為屈氏。
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ū(ㄑㄩ)。
屈姓起源八
源于蒙古族,漢化姓氏。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的后代。史料載:蒙古帝國時期,窩闊臺汗敕封四子哈喇察爾大王為鳳翔汗國可汗。哈喇察爾大王的次子扎爾臺(漢名:屈術(shù),更改姓名原因至今存異議)襲為鳳翔縣達(dá)魯花赤,他的子孫也一直在陜西省鳳翔縣陳村鎮(zhèn)紫荊村繁衍,形成屈姓家族,當(dāng)?shù)胤Q為“屈家山”。
屈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dāng)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二位,人口約七十六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48%左右。
傳統(tǒng)意義上的屈氏遠(yuǎn)祖,始于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武王之子羋瑕,受封于屈(湖北秭歸),子孫后代遂以封地名“屈”為姓。因此,屈氏是楚國的公族,屈氏起源于羋姓。屈氏得姓后十分興旺發(fā)達(dá),春秋戰(zhàn)國時屈氏和景氏、昭氏為楚國最有勢力的三大王室宗族,顯赫一時。這一時期名載史冊者達(dá)十余人,以三閭大夫屈原最為著名。公元前223年楚滅于秦,屈氏從此開始徙奔四方。一部分為避難散居今湖北、湖南等地。漢滅秦,曾遷六國貴族后裔和關(guān)東豪族于關(guān)中,屈氏亦列其中,為屈氏入陜之始。西漢后兩湖之地的屈氏有一部分遷居浙江臨海,一部分遷居江蘇泗洪、盱眙等地。而兩漢之交的動蕩不寧,使關(guān)中屈氏有進(jìn)入山西、河北、山東者,其中一支遷居河南洛陽。魏、晉、南北朝時期,繁衍于今浙江臨海、江蘇盱眙、河南洛陽的屈氏家族龐大,人丁興旺,昌盛為屈氏臨海、臨淮、河南郡望。屈氏后來在臨海郡發(fā)展成望族,世稱臨海望。三國時期,汝南人屈晃因仕宦于吳,落籍今江蘇省境。北魏時期,屈遵家族在河北北部、遼寧南部的繁衍也頗引人注目。隨著同時期屈突氏改屈氏,極大地壯大了屈氏家族。隋唐時屈氏發(fā)展表現(xiàn)為南北爭雄,競相發(fā)展。宋、元時期,屈氏在南方的發(fā)展壓倒了北方,播遷于南方廣大省份,今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均有屈氏人定居。明朝初期,山西屈氏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被分遷于河北、北京、江蘇、河南、山東等地。明、清以后,屈氏分布地進(jìn)一步擴(kuò)大。
屈氏在中國國分布較廣,到2009年1月為止,以湖南、陜西等省為多。
臨海郡:三國時期孫吳國太平二年(丁丑,公元257年)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東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區(qū)。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于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dāng)于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qiáng)溪以此地區(qū)。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后轄區(qū)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后南朝陳國后曾廢黜,后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zhèn)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dāng)涂縣一帶,唐朝時期被并入當(dāng)涂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xiàn)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蘇省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隸屬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qū)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qū),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dāng)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后又復(fù)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yuǎn)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新豐郡:亦稱古庸國、竹山縣,商朝以前為漢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國,稱庸國。周武王伐紂,庸國起兵相從,得襲封。楚莊王三年(庚戌,公元前611年),庸國君主率群蠻叛楚,農(nóng)歷8月,楚國伐庸國,楚人、秦人、巴人聯(lián)合起來滅了庸國,庸地被并入楚國,置上庸縣。周顯王五年(丁巳,公元前364年),秦楚兩國結(jié)盟,庸地還楚國。周赧王三年(己酉,公元前312年),秦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庸地歸于秦國。周赧王十一年(丁巳,公元前304年),秦楚兩國議和,秦國又將庸地還給楚國。同時,分置上庸郡和漢中郡,上庸郡治上庸,漢中郡治西城(今陜西安康)。周赧王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280年),秦國再次伐楚國,楚軍大敗,被迫割上庸、漢北地予秦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庸地復(fù)置上庸縣,改隸漢中郡,屬梁州。西漢初期沿襲秦朝建制,西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析上庸以西之地置武陵縣,屬漢中郡。漢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改梁州為益州,上庸、房陵、錫、長利四縣隸漢中郡,屬益州。王莽篡漢后,新朝始西漢朝建國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上庸縣為上庸部,隸屬漢中郡。西漢末期將漢中郡分為魏興、房陵、上庸三郡,上庸郡轄北巫、安樂、武陵、安富、微陽五縣。漢獻(xiàn)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曹操大破張魯后,將魏興郡轄地錫縣并人上庸郡,以申耽為上庸都尉。東漢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劉備遣劉封、孟達(dá)平魏興、上庸、房陵三郡,申耽降蜀,被任命為上庸太守,封鄖鄉(xiāng)侯。東漢朝建安二十五年(庚子,曹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孟達(dá)降曹魏國,隨即襲擊劉封,劉封逃回蜀國,曹魏國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任孟達(dá)為太守。曹魏明帝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孟達(dá)謀歸蜀漢,被曹魏興郡太守申儀密報司馬懿,司馬懿率兵破城,擒殺孟達(dá)。曹魏太和二年(戊申,公元228年),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北巫三縣為上庸郡,治上庸。曹魏太和四年(庚戌,公元230年),撤上庸郡并入錫郡。曹魏景初元年(丁巳,公元237年),分魏興郡之微陽縣和錫郡之安富、上庸兩縣并為上庸郡。曹魏嘉平年間又撤上庸郡,至曹魏甘露四年(己卯,公元259年)復(fù)置。晉朝時期沿襲曹魏建制。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上庸郡轄上庸、富安、微陽、上康、武陵五縣,屬荊州。晉惠帝元康年間(公元291~299年)歸屬梁州管轄。其后,地被前秦占據(jù),東晉孝武帝時又為晉所轄。南北朝時,初沿舊制。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上庸郡轄上庸、北巫、富安、微陽、武陵、新安、吉陽七縣,屬梁州。北齊武帝永明二年(甲子,公元484年),上庸郡轄上庸、武陵、齊安、北巫、上廉、新豐、新安、吉陽八縣。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二年(癸未,公元503年),析上庸縣另置安城縣,改稱上庸郡為新豐郡。候景之亂時,地入西魏。西魏廢帝元年(壬申,公元552年),改安城為竹山。同時改房陵為光遷,改新豐為上庸,以竹山之地分設(shè)羅州。北周時期,改上庸縣為孔陽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孔陽縣為上庸縣,改羅州為房州,領(lǐng)上庸、竹山、光遷、永清四縣,隋煬帝大業(yè)元年(乙丑,公元605年),改州為郡,以郡治縣,改房州為房陵郡,治竹山。唐朝初期沿襲隋朝建制。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房陵郡為遷州,治房陵。唐太宗貞觀十年(丙申,公元636年),廢遷州,置房州,治竹山,領(lǐng)房陵、竹山、永清、上庸四縣,屬山南東道。唐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房州為房陵郡。唐肅宗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fù)房州,竹山屬之。五代十國時期,上庸、竹山仍屬房州。宋朝初期沿襲舊制。北宋太宗雍熙三年(丙戌,公元986年),省上庸入竹山,仍隸房州,升房州為保康軍節(jié)度,隸京西南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置金、均、房州鎮(zhèn)撫使,屬利州路。宋高宗紹興五年(乙卯,公元1135年),隸襄陽路。南宋朝紹興七年(丁巳,公元1137年),改隸京西南路。南宋朝紹興十年(辛酉,公元1141年),置金、房、達(dá)、開安撫使,改屬利州路,房州領(lǐng)房縣、竹山二縣。元朝時期沿襲宋朝建制。元順帝至正二年(壬午,公元1342年),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隸房州,屬襄陽路。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襄陽為府,領(lǐng)竹山、房縣、上津、鄖縣等縣。明朝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省竹山入房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襄陽府。明朝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復(fù)置竹山縣,仍屬襄陽府。明憲宗成化十二年(丙申,公元1476年),設(shè)鄖陽府,竹山屬之,同時割竹山縣西尹店社置竹溪縣。清朝沿襲明朝建制。清圣祖康熙三年(甲辰,公元1664年),將湖廣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鄖陽府屬湖北布政使司,領(lǐng)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盗h。清宣宗道光元年(辛巳,公元1821年),割竹山、竹溪、房縣之南鄉(xiāng)置白河廳(今柳林白河口),設(shè)撫民同知,后改督捕同知。清穆宗同治三年(甲子,公元1864年)裁白河廳,復(fù)原制。中華民國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全國實行省、道、縣制,竹山屬湖北省襄陽道。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改屬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qū)。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qū)。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竹山,竹山隸屬陜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后改為兩鄖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竹山隸屬中南行政區(qū)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1950年庚寅2月1日,改屬鄖陽地區(qū)專員公署。1952年壬辰襄鄖合并,隸屬襄陽專區(qū)專員公署。1965年乙巳,襄鄖分設(shè),竹山隸屬鄖陽專區(qū)行政公署。1970年庚戌,專區(qū)改稱地區(qū),竹山隸屬鄖陽地區(qū)行政公署。1994年甲戌10月,鄖陽地區(qū)建制撤銷,與十堰市合并,竹山隸屬湖北省十堰市。
彭城郡:彭城郡原為西漢時期的楚國所置。漢宣帝地節(jié)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國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徐州),西漢朝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復(fù)名楚國,東漢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為彭城國。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復(fù)為彭城郡。隋開皇時期(公元581~600年)廢郡,隋朝大業(yè)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fù)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為徐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fù)為徐州。歷史上的彭城郡,其統(tǒng)轄范圍大致包括今山東省微山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及邳縣西北部,安徽灘溪縣東部及山東微山縣一帶。彭城郡與沛郡在地域范圍上有部分重疊。
渤??ぃ何鳚h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guān)),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qū)。后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ね酢⒑龊怪荻级?,遂名渤海。渤??さ乜鐬跆K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榇筮|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后不復(fù)存在。
臨海堂:以望立堂。
丹陽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
新豐堂:以望立堂。
三閭堂:戰(zhàn)國時屈原,博聞強(qiáng)記,明于治亂,在楚國官至三閭大夫,楚懷王很尊重其才。后來因為被奸臣靳尚和鄭貴妃說他的壞話,被貶到江南。他作了《漁父詞》,表明自己的愛國心,自投汨羅江而死。
汨羅堂:同三閭堂。
忠義堂:同三閭堂。
一、屈
現(xiàn)行常見姓氏。分布頗廣: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東平,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涇縣,江西之崇仁,廣東之新會,云南之瀘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漢、壯、彝、羌、毛難、土家、阿昌、裕固等多個民族有此姓?!多嵧ㄖ尽?、《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呂氏春秋》:“夏啟伐屈鰲?!鼻栈蚴检洞?。
2、其引《淮南子》云:“屈商拘文王於羑里。”是商末亦有屈氏。
3、鄭樵注云:“羋姓,楚之公族也。莫敖屈瑕,食邑於屈,因以為氏。三閭大夫屈平,字原,其后也?!贝呵飼r楚之屈邑不知所在。此以邑為氏,系出羋姓。
4、鄭樵又注:“屈突氏改為屈氏。望出河南?!薄扒弧北蔽乎r卑族姓。
5、古西羌族亦有此姓,由復(fù)姓“屈男”氏所改。見《中國人的姓名·羌族》。春秋時楚有屈完;戰(zhàn)國時有屈原;漢代有屈燕;后魏有屈尊;宋代有屈堅;明代有屈動,嵩縣人,吏科給事中。
屈姓古代名人
屈大均明末清初,明末清初詩人
屈伯川近代教育家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72頁)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82頁)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84頁)
屈氏宗譜 (91頁)
屈氏宗譜 [殘卷] (91頁)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126頁)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136頁)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152頁)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162頁)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216頁)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222頁)
屈氏宗譜 [9卷,首1卷] (222頁)
湘鄉(xiāng)屈氏四修宗譜 [12卷] (1045頁)
雙峰屈氏五修宗譜 [10卷] (1097頁)
雙峰屈氏五修宗譜 [10卷] (1434頁)
[屈氏族譜] (16頁)
1334.屈氏宗譜 九卷首一卷, 10, 1515-1920 (136頁)
1333.屈氏宗譜 九卷首一卷, 1, 1515-1920 (162頁)
1339.屈氏宗譜 九卷首一卷, 6, 1515-1920 (222頁)
1.臨海屈氏世譜 [19卷] (7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