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氏起源
( 咸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445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400 |
1995年 | 497 | 1987年 | 400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274 |
咸姓主要源自:姬姓、羋姓。
咸姓起源有多種說法:
①出自黃帝曾孫高辛氏帝嚳。帝嚳為部落首領(lǐng)時,部落有臣子咸丘黑,因為佐助帝嚳而傳之史志,被咸姓后代尊為咸姓始祖。
②出自商朝大臣巫咸。商代有賢臣名巫咸,因為以卜祝巫事為職業(yè),故稱巫咸,其后代以祖先名字為姓,分為巫氏、咸氏兩姓。另外,從巫氏族譜可以證實,《參廬記》云:帝嚳高辛氏之支子巫人,字乾,乃黃帝軒轅氏之裔,于公元前2435年封于巫。巫咸是巫乾的第17世裔孫??梢哉f,這兩支都源于黃帝后裔帝嚳。
③出自姬姓。春秋時,晉獻公的王妃驪姬發(fā)難,欲立奚齊為嗣,驅(qū)逐公子重耳和夷吾,導(dǎo)致晉國內(nèi)亂。奚齊后被廢除晉國公族,稱為咸氏。
④出自楚國羋姓。東漢王符的《潛夫論·志姓篇》記載有這樣一段話:“羋姓之裔熊嚴,成王封之于楚,是謂粥熊,又號粥子。生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紃嗣為荊子,或封于夔,或封于越。夔子不祀祝融、粥熊,楚伐滅。公族有楚季氏、列宗氏、斗強氏、良臣氏、耆氏、門氏、侯氏、季融氏、仲熊氏、子季氏、陽氏、無鉤氏、蒍氏、善氏、陽氏、昭氏、景氏、嚴氏、嬰齊氏、來氏、來纖氏、即氏、申氏、沈氏、賀氏、咸氏、吉白氏、伍氏、沈瀸氏、余推氏、公建氏、子南氏、子庚氏、子午氏、子西氏、王孫、田公氏、舒堅氏、魯陽氏、黑肱氏,皆羋姓也?!蓖醴€寫道:“咸”疑“箴”。元和姓纂云:“箴氏,楚大夫箴尹斗克黃之后,子孫以官為氏?!卑大鹨它S見宣四年左傳。
⑤出自帝舜一系。王符在《潛夫論·志姓篇》中寫道:“帝舜姓虞,又為姚,居媯。武王克殷,而封媯滿于陳,是為胡公。陳袁氏、咸氏、舀氏、慶氏、夏氏、宗氏、來氏、儀氏、司徒氏、司城氏,皆媯姓也?!彼纸忉尩溃骸啊獭僧斪鳌槨?。古今姓氏書辨證云:“陳僖公之孫針子,以所食邑為氏。”按針子見隱八年左傳。襄廿四年傳陳針宜咎,杜注:“針子八世孫?!笔柙疲骸笆辣疚囊病!辫I按:秦嘉謨輯補世本定為針氏。
⑥出自他族。今滿、回、蒙古、朝鮮等民族均有咸姓。
咸姓是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早期活動于山東、河南一帶,漢代以后在汝南郡形成名門望族。后因戰(zhàn)亂、仕宦等原因,逐步遷徙到江蘇、山西等地。目前咸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上古時候的黃帝是著名氏族首領(lǐng),他的部落崇拜龍圖騰,黃帝和崇拜鳳圖騰的炎帝氏族一起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有一個曾孫叫帝嚳,也是一個杰出的部落首領(lǐng)。帝嚳手下有個大臣叫咸邱黑,咸邱黑的后代有的用咸作為姓氏,是今天咸氏的起源。
咸氏后來又有一支起源始于殷商。商朝有大臣叫巫咸,在朝廷里面做巫人。巫人是上古時候有一種種專門從事祈禱,祭祀,占卜活動的職業(yè)。巫人在古代被認為是上天的使者,受到巴顯貴和一般百姓的尊崇。巫人還常常管理天文,醫(yī)術(shù),算術(shù)方面的事情,在朝廷中的地位相當高。所以巫咸的家族很昌盛,他的后代中有一支以咸作為姓氏,稱為咸氏,是今天咸氏的一支起源。
今青島萊西市咸家屯村、北京市的東城區(qū),山東省的濰坊市景芝咸家莊、德州市平原縣、惠民縣、煙臺市、青島市萊西縣大河源村、濰坊市安丘縣景芝鎮(zhèn)、諸城市昌城鎮(zhèn)、東阿縣咸集村、臨沂市莒南縣、平邑縣武臺鎮(zhèn)咸家莊、蒙陰縣、泰安市、棗莊市、滕州市,河南省的周口市太康縣朱口鎮(zhèn)咸莊、新鄉(xiāng)市,江蘇省的鹽城市大豐市、徐州市睢寧縣,黑龍江省的大興安嶺市、甘南縣,吉林省的四平市、四平市、白山市、長春市農(nóng)安縣,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平南縣,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涇源縣、隆德縣,安徽省的亳州市,遼寧省的葫蘆島市綏中縣、沈陽市,重慶市,河北省的滄州市,日本、俄羅斯的莫斯科等地,均有咸氏族人分布。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cè)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qū),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
江陵郡:這里指韓國江陵市,原本為古穢國,是高句麗的阿瑟羅,后屬新羅國。位于嶺東地帶,為海邊防重鎮(zhèn),戰(zhàn)略地位極為重要。歷為州郡,而置郡時間尤長,嘗委重臣駐守。朝鮮半島三國統(tǒng)一后,江陵更成為高麗宗室藩封之地。江陵市位于韓國東部海岸,公元1363年起開始以江陵為名先后建制為道、府、郡、市,所以該市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享有勝名。江陵市在太白山脈的東面,面積約為一千零四十平方公里,占江原道面積的6.2%,城市人口比例最大。江陵市屬于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一年中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零下10℃,年平均氣溫13.4℃。該市經(jīng)濟非常發(fā)達,除作為文化、旅游中心以外,其海鮮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工工業(yè)、商業(yè)、金融業(yè)都比較發(fā)達,年財政收入約為兩千五百億韓元,合人民幣二十四億元。另外,江陵市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通訊發(fā)達,市民的綜合素質(zhì)和生活質(zhì)量都較高。朝鮮族咸氏的本貫陽根地區(qū),就在今韓國的金城,過去就屬于江陵郡,因此朝鮮族咸氏的郡望就指今韓國江陵市。
汝南堂:以望立堂。
陽根堂:以望立堂,亦稱江陵堂。
含象堂:咸冀為唐朝開元年間十八學(xué)士之一,朝廷在含象亭上畫了他的像,像旁有唐玄宗的御贊。因此其族人以此為堂號。
政肅堂:資料有待補充。
一、咸
現(xiàn)行較常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圍場,山東之平邑、昌樂、龍口,遼寧之清原,內(nèi)蒙古之鳥海,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老河口,江西之崇江,上海之松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鮮族有此姓?!多嵧ㄖ尽?、《續(xù)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引《姓苑》云:“巫咸之后,世居?xùn)|海臨朐?!蔽紫?,商王太戊之臣。其后或以祖輩名字為氏。望出汝南。
2、《中國古今姓氏辭典》注引《姓氏急就篇》云:“其先為晉公族大夫,驪姬之難,晉廢公族,因謂其人為咸氏?!币灰鬸iǎn,亦為姓。漢代有咸宣,酷吏;唐開元間有咸冀,十八學(xué)士之一;五代時有咸師朗;明代有咸懷,隆慶進士;清代有咸爾澤,博山縣訓(xùn)導(dǎo)。
二、咸
《姓氏詞典》引《中華大字典》收載并注此音。其注云:“即‘減’姓。漢有酷吏咸宣?!编嶉宰ⅰ皽p”云:“亦作‘咸’。或云:巫咸氏之后。望出汝南、魯國。今東海有此姓?!庇郑灰魓ián,亦為姓。
三、咸(鹹)
《姓氏詞典》收載并注其源。
1、其據(jù)《姓譜》注云:“以地名為姓氏。鹹(咸),春秋衛(wèi)地,在今山東濮縣?!?按:今山東無濮縣。鹹本衛(wèi)邑鄄,當在今山東鄄城一帶);或云:“在今河北濮陽縣東南六十里”(按:濮陽今屬河南。)(2)其注引《姓觿》云:“古有鹹國,后為魯大夫采邑,因氏?!?/p>
3、《中國姓氏大全》則稱:“為咸氏分支?!?/p>
四、咸
咸姓分布:分布較廣,但人數(shù)不多。
咸姓起源:
1、古有咸國,古城在咸陽(今陜西長安境),見《郡國志》,以國為氏。
2、滿、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
咸姓名人:
咸黑,帝嚳之臣,系古咸國之后裔。咸大昌,明時萊陽人,嘉靖中任江陰縣丞。
郡望:汝南。
五、咸
咸姓起源:商時賢相巫咸之后,以字為氏。
咸姓名人:
咸宜,西漢時楊人,以佐史給事,后遷升御史。
咸姓古代名人
咸丘蒙戰(zhàn)國,學(xué)者,師從亞圣孟子。
咸宣西漢,大臣。河?xùn)|楊人。初為河?xùn)|佐史,辦事干練,武帝征為廄丞,遷御史及御史中在職近二十年,屢治大獄,常枉殺無辜,號稱“敢決疑”。后為左內(nèi)史,事必親躬,用法苛重。繼為右扶風,因追捕屬吏射中上林苑門,坐罪自殺。
咸冀唐朝,名臣。唐玄宗開元時,于上陽宮食象亭,以 張說、徐堅、賀知章、趙冬曦、馮朝隱、康子元、侯行果、韋述、敬會真、趙玄默、毋煚、呂向、咸廙業(yè)、李子釗、東方顥、陸去泰、余欽、孫季良為十八學(xué)士,命董萼畫像,并記錄所有十八學(xué)士的姓名、表字、爵位、籍貫等。
咸惟一元末明初,精通五經(jīng)。元朝末年,隱居不仕。洪武初以明經(jīng)薦授本縣訓(xùn)導(dǎo)。因戰(zhàn)亂多年,導(dǎo)致大部分人失學(xué),他大力宣傳提倡讀書,講解倫理,剖析經(jīng)義,使讀書求學(xué)的社會風氣得到較快的恢復(fù)和發(fā)展。
咸懷良明朝,祖居萊陽,其后裔于清代遷居萊西市馬連莊村。1564年中舉人,1568年中進士。歷任南直隸,霍丘縣,知縣、陜西省,平?jīng)龈?,同知、南直隸鳳陽府,知府、山西大同兵備道、陜西按察司僉事等職。1578年瓦剌入侵,咸懷良出任大同兵備道,他本不習(xí)武,到任后乃鑄大刀一口,用四匹馬挽拉,敵人探知他“力大藝高”,乃退。咸懷良后調(diào)任陜西按察司僉事。不久,因病回籍休養(yǎng)。1582年參加纂修《萊陽縣志》。病愈后,升遷京都任職,于赴任途中病故。
咸默明明朝,侍郎左懋第之門客。奉明福王之命從左懋第赴京師,被拘留。后送左懋第之喪歸葬萊陽,又送同行被殺諸人歸葬。
咸默明朝,義士。字大咸。江南山陽(今江蘇淮安)人。諸生,侍郎左懋第之門客。奉明福王之命從左懋第赴京師,被拘留。后送左懋第之喪歸葬萊陽,又送同行被殺諸人歸葬。
咸成清朝,大臣。號瀾峰,滿州人。道光末年任廈門海防廳同知。時禾山文灶社黃姓多人參加小刀會起義,事平后,省府欲剿社,他竭力反對,只懲辦參與者而已。咸豐初,疫病流行,設(shè)點請醫(yī)診治,焦心竭慮,致病卒任所。文灶社黃姓感德,集紳商,建迎祥宮,左建咸公祠,塑像祀之,額曰“德溥幽明”。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405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405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410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465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782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830頁)
?????? 江陵咸氏世譜, 1?, 900-1965 (355頁)
江陵咸氏世譜 (970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1478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391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400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416頁)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604頁)
??.???????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7?, 900-1987 (798頁)
??.???????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7?, 900-1987 (808頁)
??.???????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7?, 900-1987 (810頁)
??.??????? 江陵.楊根咸氏大同譜, 7?, 900-1987 (818頁)
1.邳州思田村咸氏族譜, 1, 1644–1993 (71頁)
江陵咸氏大同譜 (1346頁)
江陵咸氏大同譜 (14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