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氏起源
( 仇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66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232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250 |
1995年 | 281 | 1987年 | 258 | 1982年 | 295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242 |
仇姓來源有三種:
九吾氏之後:中國在夏代時,有一個諸侯叫九吾氏,商代時立國,國號為“九”。後來商代的末代君主紂王殘虐無道,殺九侯。其後人避居各地,多人改九姓為仇姓。
春秋宋國大夫仇牧之后:依《左傳》1、《韓詩外傳》2記載,宋後湣公被其屬下宋萬在蒙澤(今河南省商丘東北)殺死,仇牧聽聞君主被殺,急忙趕到,在門口時遇見宋萬,二人用劍生死搏斗,仇牧不敵被殺。仇牧本姓子,其后人以仇牧的名字仇為姓氏。
侯洛齊之後:《魏書》記載,北魏有個中山人叫侯洛齊,被仇氏人家收養(yǎng)為養(yǎng)子,改侯姓為仇,魏太武帝時,因平?jīng)鲋荻侔輧?nèi)都大官,成為當(dāng)時的望族。
歷史上仇姓的遷徙與分布
宋朝時期,仇姓大約有4萬1千人,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于陜西、山東、河南、甘肅、四川,這五省仇姓約占仇姓總?cè)丝诘?8%。其次分布于江西、浙江等地。陜西為仇姓第一大省,約占仇姓總?cè)丝诘?1%。
明朝時期,仇姓大約有8萬8千人,約占全國人口0.09%,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甘肅、山東、山西、浙江,這四省仇姓約占仇姓總?cè)丝诘?9%。甘肅為仇姓第一大省,約占仇姓總?cè)丝诘乃某伞?/p>
當(dāng)代仇姓的分布與圖譜
當(dāng)代仇姓的人口大約有29萬,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23%,為第二百五十位大姓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仇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態(tài)勢。仇姓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蘇、山東、浙江、湖南、內(nèi)蒙古、四川,這六省區(qū)的仇姓大約占仇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上海、甘肅、天津、貴州、山西、河北等地。江蘇居住了仇姓總?cè)丝诘?1%,為仇姓第一大省。仇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蘇滬皖、浙江大部、江西北部、湘鄂桂瓊大部、貴州、云川渝大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甘肅南部、寧夏、陜西西段、內(nèi)蒙古中西部和東部、黑吉遼、河北東北,仇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话阍?.04%以上,最高可達0.6%以上,以上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41%,居住了大約82%的仇姓人群。
據(jù)《郡望百家姓》與《姓氏考略》都有記載:仇氏望出南陽郡,戰(zhàn)國時平陽郡。在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
南陽郡
秦代始置。漢承秦制,仍設(shè)南陽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郡治宛,下轄三十六縣。東漢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呈現(xiàn)出經(jīng)濟、文化大都會的面貌。
平陽郡
三國時魏分河?xùn)|郡置治所在平陽,相當(dāng)于今天的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qū)。
方正堂、德化堂
兩堂號均源自東漢仇覽為蒲亭長,用德來感化人。亭民陳元的母親告兒子不孝,仇覽親自跑到陳家教育陳元,終使陳元變成孝子。朝廷征仇覽做方正。
南陽堂
仇氏對聯(lián)“系承仇牧;望出南陽”指代就是此堂號。
一、仇
現(xiàn)行較常見姓氏。分布很廣:今北京,河北之黃驊,山東之平邑、東平,內(nèi)蒙古之烏海,廣西之田林,云南之隴川等地均有。漢、滿、朝鮮、傣等多個民族有此姓?!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春秋)宋大夫仇數(shù)之后。望出南陽?!贝恕耙悦麨槭稀薄?/p>
2、或為侯姓所改?!缎帐峡悸浴窊?jù)《魏書》注云:“后魏仇洛齊本姓侯,改姓仇?!?/p>
3、《姓氏詞典》注引《新纂氏族箋釋》云:“系出仇吾氏。夏諸侯。在商為九(qiú)國,紂殺九侯。其后為仇氏。”王莽時有仇延;唐代有仇士良,宦者;宋代有仇靄,登進士第;又有仇著、仇伯玉,并開封人;元代有仇遠(yuǎn),錢塘詩人;清代有仇兆鰲,著作家。一音chóu,亦現(xiàn)行姓氏。
二、仇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河北之阜平,河南之盧氏,山東之平度,甘肅之酒泉,湖北之洪湖,湖南之芷江,廣東之新會,貴州之普安,云南之邱北、馬關(guān),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傈僳族姓氏。仇,音qiú;又為“讎”之異體字而音chóu,一字二音且為二姓?!俺稹敝甤hóu姓,當(dāng)是由“讎”姓變化而來。與“仇”之qiú姓不同源。參見“仇”(qiú)條。
仇姓古代名人
仇覽東漢,東漢人,河南考城人。東漢桓帝延熹年間,當(dāng)蒲亭長之職。
仇臺東漢,東漢人,居于東海之濱。篤于仁信,人多歸附,以“百家濟?!敝?,建國號百濟,遂為百濟國王。
仇景漢朝,漢朝游俠。
仇士良唐朝,唐朝宦官。
仇博宋朝,宋朝人,新安人。13歲時作的《至樂堂記》,受到蘇東坡的稱讚。
仇遠(yuǎn)元朝,元朝人,錢塘人。元代儒學(xué)教授、詩人、詞人。著有詩集《金淵集》、詩文集《山村遺集》等。
仇英明朝,明朝人,太倉人。明朝著名畫家,別號“仇十洲”,善於臨摹宋、元名筆。為“明代四大家”之一。
仇養(yǎng)蒙明朝,明朝人,富平人。明神宗萬曆年間的孝子。
仇時濟明朝,明朝人,長治人。明代宿州吏目,五世同居,歡染無間。嘗與弟時茂作《仇家范》,以為世守。
仇兆鰲清朝,清朝人,作家。著有《杜詩詳注》,是一部具有集注集評性質(zhì)的鴻篇巨制。
仇鰲清末民初,清末民初人,湖南省湘陰縣人,同盟會員,曾任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參事室主任,1949年,與程潛、陳明仁、唐生智一起領(lǐng)導(dǎo)湖南和平起義,后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及民革中央委員。有著作《半肺老人吟草》。
仇亮清末民初,清末民初人,湖南省湘陰縣人。同盟會員,近代資產(chǎn)階級革命烈士,辛亥革命時,領(lǐng)導(dǎo)山西新軍起義,親率革命軍圍攻巡撫衙門,擊斃山西巡撫陸鐘琦,眾人推仇亮為山西都督,執(zhí)意不就,讓與閻錫山。后,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授予陸軍少將銜,民國時任陸軍部軍銜司長,國民黨本部會計部長,二次革命時英勇犧牲。
仇成元末明初(1324年-1388年),含山縣銅閘鎮(zhèn)人,1355年投奔駐軍和州的朱元璋,曾參與攻克采石、太平,又隨大將徐達攻克江蘇的溧水、溧陽,每次作戰(zhàn)都勇冠三軍,隨后多年參戰(zhàn),屢次升官,功勞顯著,祿五百石。1388年八月病故,追封為皖國公,謚“莊襄”,賜葬鐘山。
仇維禎(1577—1652年),字庸足,明朝天啟、崇禎年間,先后任戶部、禮部、刑部、兵部四部尚書,為官二十余載,因不屈服于權(quán)奸魏忠賢一黨,被派往薊北駐守邊疆,領(lǐng)北京兵部大司馬銜。在帶兵期間,天災(zāi)無收,民不聊生,軍不足餉,仇尚書散盡財資施舍糧米。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軍攻占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仇維貞聞訊后,棄官攜印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順治九年十二月,仇尚書年老病危,自知將不久于人世。召集子孫立下遺囑:“吾為官二十余年,資財散盡,囊空如洗,唯存圣書滿箱。望爾等熟讀圣書,忠義莫忘,此乃維禎一生之念?!彼S即喘息片刻后又曰:“一生愚忠,不事二朝。清人入關(guān),我朝亡故,我仇氏子孫,忠義為先,打馬回頭,定不做滿官。為告子孫后代,石馬回頭為鑒?!笔悄晔率?,仇尚書壽終正寢。享年七十六歲。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44頁)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44頁)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58頁)
仇氏宗譜 [10卷] (59頁)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59頁)
仇氏宗譜 (59頁)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62頁)
仇氏宗譜 (62頁)
仇氏宗譜 [10卷] (62頁)
仇氏宗譜 (66頁)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82頁)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82頁)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88頁)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106頁)
橫山仇氏宗譜 [8卷] (107頁)
仇氏宗譜 五卷首末各一卷 (126頁)
仇氏宗譜 [5卷,首末各1卷] (132頁)
仇氏宗譜 五卷首末各一卷 (132頁)
仇氏宗譜 [5卷,首末各1卷] (136頁)
仇氏宗譜 [5卷,首末各1卷] (2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