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氏起源
( 逢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906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逢姓主要源自:姜姓。
1、音páng,出自姜姓,上古炎帝的后裔。炎帝的孫有人名叫陵,商初受封于逢(今山東臨淄),建立了逢國。也稱為逢伯郡。到了西周武王的時候,改其地為齊,改封給姜太公,逢國的后人以原來的國名作為姓氏,成為逢氏。
2、 音páng,起源于夏朝,是有名的弓箭手逄蒙的后代。唐代的學者顏師古說,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逄蒙的后代。夏朝的時候,有一個出名的弓箭手叫逄蒙,曾經(jīng)拜后羿為師。他的后代也隨著他姓逄,稱為逄氏。
3、 音féng,起源于春秋時期,春秋時的齊國君主有車左官名逢丑父,他的后代也稱逢氏。成為逢氏的又一支。
1 譙郡(今天的安徽毫縣):東漢時期置郡。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地區(qū)。
2 北海郡(今天的山東昌東縣):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郡,相當于今天的山東省境內(nèi)。
計復堂:越王勾踐從吳國回來,想報亡國之仇。大夫逄同建議說:“吳國現(xiàn)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驕傲。我們要是想滅吳雪恥,必須結交齊國,放棄楚國,跟鄰近的國家友好,表面上對吳國友好。這樣一來,吳國必然麻痹大意,我們利用它這個弱點,才能滅亡它?!惫篡`采用了逄同的計策,果然恢復了越國的強盛,滅亡了吳國。
一、逢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分布很廣:今河北之樂亭,山東之平度、昌樂,遼寧之清原,山西之臨汾,河南之盧氏、義馬,廣西之荔浦,云南之馬關等地均有。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注云:“音‘厐’。商諸侯,封於齊土。至商周之間,有蒲姑氏代之。至武王伐商,而后封太公焉。”此則以國為氏?!缎帐峡悸浴穭t云:“商諸侯逢伯陵之后。望出北海。”《左傳》有逢伯陵、逢丑父;東漢有逢萌、逢絲;《莊子》:“羿、逢蒙不能睥睨?!苯宰鞣暧?。后之言姓者,皆作逄,石刻有故博士趙傅《逢府君神道逢童之碑》其篆文皆從“夆”。顏師古匡謬正俗云:“逢姓者,蓋出於逢蒙之后。讀當如其本字,更無別音?!睋?jù)此則書作“逄”,讀若“厐”者,非是。見《隸辨》。(按:姓氏之演變,乃歷史之必然,或音變——“逢”féng,或音páng、péng,皆為姓。或形變——“逢”之為“逄”,本同姓而分族。今“逢”、“逄”各為姓;“逢”之féng、páng、péng作為姓氏,同源而分族。系出姜姓,望出北海。)
二、逢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河北之雞澤,山東之昌樂,山西之太原、大同,黑龍江省之嫩江縣等均有分布。《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音‘龐’?!??!缎帐峡悸浴窊?jù)《隸辨》注云:“商諸侯逢伯陵之后。望出北海。(按:《左傳》有逢伯陵、逢丑父;東漢有逢萌、逢絲;《莊子》‘羿、逢蒙不能睥睨’。皆作逢迎之‘逢’。后之言姓者,皆作‘逄’。石刻有故博士趙傅逢府君神逢童之碑,其篆文皆從‘夆’。顏師古匡謬正俗云:‘逢姓者,蓋出於逢蒙之后。讀當如其本字,更無別音。’據(jù)此則書作‘逄’、讀若‘龐’者,非是?!?《鄭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音‘龐’?!苯駝t書作“逢”者,音féng、péng;書作“逄”者,音páng。姑兼收以備考。
三、逢
罕見姓氏?!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肥蛰d,其注云:“音‘龐’。商諸侯,封於齊土,至商、周之間,有蒲姑氏代之,至武王伐商而后封太公焉?!?按:今“逢”,則音péng、féng;“逄”則音páng,姑兼收以備考。)
逢姓古代名人
逢安東漢,東漢時期大司馬。
逢滑春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
逢同周朝,周代越國人。幫助越王恢復了越國的強盛,滅亡了吳國。
逢紀東漢末年,字元圖,南陽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