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氏起源
( 干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73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379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270 |
1995年 | 310 | 1987年 | 302 | 1982年 | 224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173 |
干姓主要源自:姬姓、子姓、贏姓、媯姓。
干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時期的古邗國,屬于以國名為氏。古邗國,為周武王姬發(fā)之子姬邗叔所建。古代的邗國,即今江蘇省江都縣瀕臨長江北岸的古邗城。根據(jù)史籍《左傳·索隱》中按載:“<左氏傳>云:邗、晉、應、韓,武之穆”,說明是周武王姬發(fā)之子邗叔所建。邗國后來被緊臨的鄭國所滅,變成了鄭國的一個邑,滅國時間當在公元前711年以前?!摆酢弊?,最初見于史籍《左傳》中的記載:“魯哀公九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在典籍《辭?!分凶ⅰ摆酢睍r有兩個義項:一是“古國名,在今江蘇省揚州市東北部,稱作邗,春秋時期為吳國所滅,成為吳邑?!绷硪皇恰肮懦敲?86年吳國所筑,故址一說在今揚州市蜀岡上,一說在市東南瀕江處?!壁鯂煌虦绾?,在邗叔的后裔子孫以及國民中,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邗氏,失國后去“邑”為干,稱干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hán(ㄏㄢˊ),今音讀作gān(ㄍㄢ)亦可。
干姓起源二
源于兵器,出自春秋時期神兵干將,屬于以器物名稱為氏。干將,是古代戰(zhàn)國時期的神兵利器?!案蓪ⅰ币话惚徽J為是越國名師歐冶子的別名,實際上是他所鑄的一柄劍的名稱。在史籍《吳越春秋》中記載:“干將者,吳人也。莫邪,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劍,莫邪斷發(fā)翦爪投于爐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干將,陰曰莫邪?!惫糯瑲v來有以神兵名稱為姓氏者,因有以干將為姓氏者,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干氏。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hán(ㄏㄢˊ),今音讀作gān(ㄍㄢ)亦可。
干姓起源三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干犨,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大夫叫干犨,為人干練而穩(wěn)重,很受人尊敬,但他當時屬于當時權(quán)勢熏天的華氏家族集團。干犨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上古商代的開國君湯王。在干犨的后代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稱干氏。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hán(ㄏㄢˊ),今音讀作gān(ㄍㄢ)亦可。
干姓起源四
源于贏姓,出自春秋時期道家鼻祖李宗子之后代,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道家鼻祖李宗子之后代,以封地名為氏。據(jù)《路史》載:“殷干氏初邑段,以邑干,因邑為氏?!薄妒酚洝分杏涊d,春秋時道家鼻祖老子之子李宗,任魏國大將,先后被封地“段”、“干”兩地,其子孫遂以段干作為姓氏,稱段干氏。李宗又稱段干木。從《路史》和《史記》上的記載可知,春秋時期老子的兒子宗,先封于魏國的段邑,后封于魏國的干邑,后來“以邑為氏”合其封邑名而稱段干氏。段干氏得姓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時期的魏國在今山西省芮城以北地區(qū),所以段干氏的發(fā)源地應該是山西,后來逐漸向東播遷。故段干氏后人奉李宗為段干姓的得姓始祖。
在段干氏族人中,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干氏、段氏者,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gān(ㄍㄢ)。
干姓起源五
源于姬姓,出自戰(zhàn)國時期地名,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戰(zhàn)國時候有個地名叫干隧(今江蘇吳縣),是物產(chǎn)豐饒的魚米之地,當?shù)厝说墓に囁揭哺?,多造有小城邑,其中就有干隧之邑,城邑中人取干字為姓氏,世代稱干氏至今。據(jù)《姓氏考略》記載:“吳有干隧之地,故多干氏,殪以邑為氏。干隧,戰(zhàn)國時地名,越王擒吳王夫差之所,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北?!?/p>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gān(ㄍㄢ)。
干姓起源六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有紇干氏、厘若干氏、干已氏、阿伏干氏,可地干氏等部落。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九~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這些氏族部落皆有改為漢姓干氏者,逐漸融合于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gān(ㄍㄢ)。
干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蒙古族將軍干八禿帖木兒,其后裔以干為氏,主要居住在福建省福州、泉州等地。干八禿帖木兒,明初蒙古族將軍,信奉伊斯蘭教,原居通州,洪武末年調(diào)任(泉州石獅)永寧衛(wèi)指揮使,世襲指揮使。隨鄭和下西洋有功,封萬戶侯。見《泉州府志》、《晉江縣志》、《卷之二十九職官志武秩》。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gān(ㄍㄢ)。
干姓起源八
源于地名,出自漢朝時期地名長干,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長干,是古代民間稱呼的一種地名。在典籍《左思·吳都賦》中記載:“長干延屬。建業(yè)南五里有山岡,其閑平地,吏民雜居。東長干中有大長干,小長干,皆相連。地有長短,故號大小長干。韓詩曰考盤在干。地下而黃曰干?!苯I(yè),就是今江蘇省南京市,當?shù)厝朔Q狹長的地塊類型為長干,實際上為一種小規(guī)模的河谷平原地貌。居住于長干的“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長干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干氏。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gān(ㄍㄢ)。
干姓起源九
源于媯姓,出自夏王朝時期的古干國,屬于以國名為氏。干國,是夏王朝時期即有的古諸侯國,在史籍《淮南子·道應訓》中記載:“荊有佽飛,得寶劍于干遂。干國,在今臨淮,出寶劍?!标P(guān)于干國,在殷商卜辭中就有商末紂王田獵游幸的記載,所到的地方即有“干”。在史籍《路史·國名》中記載:“干,桀臣干辛邦也?!币簿褪钦f,干在夏王朝的時候是夏桀臣子干辛邦的封地。在史籍《大清一統(tǒng)志·大名府》中記載:“干城,在開州北,《詩·邶風》:‘出宿于干,飲餞于言?!逗鬂h書·郡國志》:‘衛(wèi)國縣有竿城?!w即干城之訛也。今州北有干城村。”開州在今河南濮陽,在商都安陽的東南。古干國(今江蘇揚州),在春秋末期被吳國所吞滅之后,其故國子民便以國名為姓氏,稱干氏,并將這個姓氏帶往分遷的各地,世代相傳至今,文字改革中簡化為干氏。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gān(ㄍㄢ)。
干姓起源十
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司干,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司干,是西周初期設(shè)置的一種王室內(nèi)宮官位負責掌管舞樂器具,為典禮重臣,隸屬于天官府司管轄。在典籍《周禮·春官》中記載:“司干掌舞器?!痹谒靖傻暮笠嶙訉O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干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干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gān(ㄍㄢ)。
干姓起源十一
源于地名,出自兩周時期地名干,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干,就是國都的城郊地區(qū),簡稱國郊,主要是由武將及其軍隊居住生活的地方,因武將不得居于城內(nèi),因此與公侯、臣子、庶支子孫們居與國郊,兼有防護守衛(wèi)國都的作用。在典籍《詩·周南》中記載:“公侯干城。干城者,言以武夫自固,為捍蔽如盾,為防守如誠然。”在居住于國郊的軍民后代子孫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干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干氏正確讀音作gān(ㄍㄢ)。
得姓始祖
干犨、邗叔、段干木(李宗)。
干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位,人口約二十七萬一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16%左右。
滎陽郡: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原陽市。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部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滎陽縣,其時轄地今河南省黃河南部、滎陽縣至朱仙鎮(zhèn)一帶,包括今開封市、鄭州市在內(nèi)的八縣。北魏時期移治到今滎陽縣。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改為成皋郡。隋、唐兩朝均為鄭州滎陽郡。
穎川郡:戰(zhàn)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后,以所得韓地于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之所以名為穎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jīng)郡中大部分地區(qū)??ぶ卧O(shè)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qū)。南北朝時期東魏朝武定年間(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穎陰(今河南許昌),北齊則改為長社縣。隋朝初期曾廢黜穎川郡。唐朝時期復改為長社,后又曾改許州為穎川郡。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qū)。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陜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陜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麟游縣、干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qū)。五代時期后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陜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qū)。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陜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陜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陜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滎陽堂:以望立堂。
穎川堂:以望立堂。
扶風堂:以望立堂。
良史堂:晉朝人干寶博覽強記,做散騎長侍,著有《晉紀》,求實存真,人稱良史。
一、干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河北之圍場,山東之昌樂、平邑,山西之大同、長治,甘肅之舟曲,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貴池,江西之宜豐,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傈僳族姓氏?!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肥蛰d。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宋大夫干犨之后?!蓖鰷铌?、潁川。
2、《姓氏考略》注云:“吳有干隧之地,故多干姓。殆以邑為氏?!备伤恚瑓且?,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越王勾踐擒獲處。其地在今江蘇吳縣西此四十余里。
3、又據(jù)《魏書·官氏志》注云,“魏紇干氏改為干氏。”
4、其注“干類”據(jù)《路史》注:“青陽取干類氏,生少昊,后有干氏、類氏?!薄吨袊帐洗笕纷⒃疲骸氨咀鳌酢?,周武王子邗叔之后?!?/p>
二、干(乾)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山東之平邑、安徽之旌德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缎帐峡悸浴芬嗍蛰d。其注引張澍之說云:“此姓宜出於竺乾,與昌意之子乾(按:音qián)荒之乾不同。”
三、干(幹)
現(xiàn)行罕見姓見。今四川之馬邊有分布?!独m(xù)通志·氏族略》收載?!缎帐峡悸浴纷⒃疲骸啊度f姓統(tǒng)譜》有幹(干)勒忠、幹(干)道沖等(按:‘幹勒忠’《金史》作‘斡勒忠’);幹道沖,《奇姓通》‘斡道沖’。是幹,當為斡之誤?!鄙w幹、斡形近而訛,其說可信。又,幹道沖乃西夏宰相,故此幹姓當出自羌族之黨項人。(《中國姓氏大全》注為“歷史上鮮卑族姓氏”。)
四、干(幹)
罕見姓氏。《中華大字典》收載;《漢語大字典》音gàn,“宋代(有)幹(干)道沖,通五經(jīng),為蕃漢教授;元幹勒忠,習女真、契丹字,通法律。以武寧將節(jié)度使致仕?!庇?,疑為“斡”字之訛。《姓氏考略》注云:“斡勒忠,《金史》作‘幹(干)勒忠’;‘幹道沖’,《奇姓通》作‘斡道沖’,是幹當為斡之誤。又,元有幹欒。見《甘肅通志》?!?/p>
五、干
干姓分布:分布較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01%。
干姓起源:春秋時宋大夫干之后。周武王之子封于邗(故城在今江蘇江都),后滅于吳,子孫遂以國為氏,后改邗為干。戰(zhàn)國時吳國有干遂(故城在今江蘇吳縣西北40里)之地,多干姓,以邑為氏。北魏孝文帝時改紇干氏為干氏,見《魏書·官氏志》。
干姓名人:
干寶,晉時新蔡人,官散騎常侍,著《晉記》、《搜神記》等書。
郡望:滎陽、潁川、江都。
六、干(乾)
干姓分布:浙江余姚有此姓。
干姓起源:
1、見《姓苑》。宜出于竺乾,與昌意之子乾荒之乾不同。
2、北魏時有乾氏。
干姓名人:
乾思彥,唐時人。乾思健,明時洧川(今已并入河南長葛、尉氏兩縣)人,宣德中任欽天監(jiān)春官正。
郡望:河西。
七、干(乾)
干姓分布:分布較廣,但人數(shù)不多。
干姓起源:見《路史》。宜出黃帝之子昌意,昌意之子乾荒之后,乾荒即韓流。
郡望:河西。
八、干(幹)
干姓分布:四川漢源、中江、彭縣、云南東川、臺灣等地均有此姓。
干姓起源:見《姓苑》。
干姓名人:
干成昂,宋端拱初知建寧軍州事。
郡望:潁川。
干姓古代名人
干將春秋末年,吳國,廬時人。著名冶金匠,工于鑄劍。吳王曾命他鑄造寶劍。三年,鑄成雌雄各一,雄為干將,稱為“吳干之劍”。
干寶晉朝,字令升。新蔡人。著名史學家,卓學博覽,好陰陽五行術(shù)數(shù)。元帝時,被朝庭召為著作郎,編修國史。他著作的《晉記》,直而能婉,評為良史。他編著的《搜神記》被評為“鬼之董狐”。此外,他還著有《春秋左氏義外傳》和《注周易周官》等數(shù)十篇。
干吉三國,一作干吉、干室。相傳從一仙翁那兒學得道家經(jīng)典,能治療百病,祈神求雨。干大師的入門弟子中身懷絕技者不乏其人,如號稱“獨行千里”的李載鸞;30年代初榮獲南京武術(shù)擂臺賽優(yōu)勝獎的林寶山、李紹茂、林邦華、吳龍飛等人皆是。
干奕元朝,北庭人。其祖畏懼孫兒歸元,世居永昌。干奕歷官平章政事,廉明典重,通達治體,政績顯著,皆有令聞。
干道沖宋朝,據(jù)《康熙字典》記載,《萬姓統(tǒng)譜》見《姓苑》,宋時西夏有干道沖,其先,從夏主遷興州,世掌夏國史。其通五經(jīng),官至中書宰相。元有干勒忠,習識女真契丹字,通法律,官至同僉樞密院事。
干桂明朝,順天人,正德年間中進士,官至督御史,政治嚴明,所官之處,豪強不敢妄為,威風收斂。
干姓近代名人
干卓(1898-1937),字冠洲,浙江省青田縣六上都洪庵村人(父干廉甫,字煥云,晚清廩生,以教師為業(yè))。少年有壯志,1921年浙江省立浙江省立第十一師范畢業(yè)。1924年黃埔軍校二期工科畢業(yè)。192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中國國民政府駐蘇聯(lián)使館武官。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銜。民主革命時期,1921年浙江省立第十一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分別任教于青田縣芝秀初級小學(城西小學)、大路求是完全小學。大革命時期,1924年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工科。參加1925年3月第一次東征棉湖戰(zhàn)役。畢業(yè)后分配黃埔軍校第四期任中尉區(qū)隊長,未幾升調(diào)校長辦公廳少??茊T。1926年6月被選派至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從蘇聯(lián)學成回國后,任國民革命軍駐河南的暫編陸軍25師特派員。1930年冬由中央陸軍軍官校軍官連調(diào)任第47師宣傳處上校處長。1932年夏供職于中央軍校政治訓練班。1934年任江蘇省太倉縣警察局局長,后調(diào)南京參謀部、防空委員會副處長兼宣傳科科長。1935年奉派往中國駐蘇聯(lián)使館任陸軍少將副武官,旋代理武官??谷諔?zhàn)爭時期,1937年11月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中國駐蘇聯(lián)使館任所,時年僅39歲。長子:干鐵巖,湖南大學畢業(yè),杭州師范學院工程師。次子:干丹巖,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畢業(yè),浙江省大學數(shù)學系教授。
余姚道塘干氏宗譜 [殘卷] (98頁)
余姚道塘干氏宗譜 [殘卷] (122頁)
余姚道塘干氏宗譜 [殘卷] (130頁)
余姚道塘干氏宗譜 [殘卷] (159頁)
干氏宗譜, 2, 卷2_ 世系 山東始祖昭公 南房1世仲叔公起, 2003 (58頁)
干氏宗譜, 4, 卷2_ 仲叔 天祐 6世仁傑公起, 1982 (59頁)
干氏宗譜, 4, 卷2_ 世系 仲叔 天佑 仁傑 9世承址公起, 2003 (86頁)
干氏宗譜, 3, 卷2_ 仲叔 天祐 6世仁靈公起, 1982 (95頁)
干氏宗譜, 3, 卷2_ 世系 仲叔 天佑 仁傑 9世承思公起, 2003 (107頁)
干氏宗譜, 2, 卷3_ 老大房 13世舍衣公起, 1998 (112頁)
干氏宗譜, 1, 卷首-1_ 目錄 凡例 行派 族訓 行述 經(jīng)事錄 像贊 新序 修後遺言, 1982 (112頁)
干氏宗譜, 8, 卷2_ 行傳 26世芳財公起, 2003 (114頁)
干氏宗譜, 5, 卷6_ 傳 壽序 行略 祀產(chǎn) 支派遷移圖, 1998 (133頁)
干氏宗譜, 1, 卷1-2_ 目錄 編修職員 新舊序 條例 家訓 像贊 記 詩景 排行 世系 1世廷芳公起, 1998 (134頁)
干氏宗譜, 5, 卷2_ 仁傑 9世永寧公起, 1982 (134頁)
干氏宗譜, 1, 卷首-卷1_ 目錄 凡例 行派 實錄 像贊 譜序 編譜名目, 2003 (138頁)
干氏宗譜, 5, 卷2_ 世系 仲叔 天佑 仁傑 9世永寧公起, 2003 (143頁)
干氏宗譜, 6, 卷2_ 行傳 20世國照公起, 2003 (154頁)
干氏宗譜, 7, 卷2_ 行傳 22世遠亨公起, 2003 (158頁)
干氏宗譜, 3, 卷4_ 老大房 17世元升公起, 1998 (190頁)
中秋假期放假安排,古人中秋節(jié)都在干什么?
2022-09-06
中秋小長假就要來了,中秋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很多人都想要回家看看,畢竟中秋算是除了春節(jié)之外,最讓游子思念團圓的日子了。如今中秋節(jié)會放假,中秋吃月餅也是非常傳統(tǒng)的習俗,那么古人中秋節(jié)都在干什么呢?今天就由族譜網(wǎng)小編來說一說。圖源自網(wǎng)絡(luò)“中秋”這一詞最早是出現(xiàn)在《周禮》,而在《禮記·月令》中有講到“仲秋之月養(yǎng)衰老,行糜粥飲食。”其中的“仲秋”,也就是仲秋。中秋在漢代的時候普及,但是中秋當作一個節(jié)日來過,應該是在唐朝,而后在宋朝盛行。因為我國地緣廣大,所以中秋節(jié)在不同地方的習俗是不太一樣的,當然最主要的活動還是賞月和吃月餅,那么除此之外,古人還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在中秋節(jié)的時候,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這個習俗,而關(guān)于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最早是出現(xiàn)在魏晉時期,但是這個并沒有形成一種習俗,一直到唐代的時候,中秋賞月才有,到了宋代,這賞月之風更盛,甚至在《東京夢華錄》中也記載到:“中秋夜,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間...
國慶假期火車票難搶回家難,那你知道古人放長假都會干什么?
2024-05-30
國慶長假到來,人們紛紛計劃回家或旅游。這讓我們不禁想起古代的假期制度,古人的假期是如何安排的呢?讓我們一起探索古代官員的休假習俗和節(jié)日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