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氏起源
( 莘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464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290 |
莘姓主要源自:姒姓、己姓。
莘姓起源一
莘氏即是辛氏。因?yàn)樗麄兊陌l(fā)音相近。
莘姓起源二
出自姒姓,以封國名為氏。夏朝的初期,夏王啟封高辛氏的兒子摯于莘(還有說封啟的兒子于莘的),建立了莘國,它的望地在今天的陜西省合陽縣東南,后來莘國滅亡以后,他的后代就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稱做莘氏。
莘姓起源三
亦出自姒姓,以國名為氏。據(jù)《史記·夏本記》記載,是有莘氏之女,古代的時候有莘國,商湯就娶了有莘氏的女兒,其后代就以“莘”作為自己的姓氏。
莘姓起源四
源于己姓,出自遠(yuǎn)古帝王高辛氏的后代,屬于以先祖名號為氏。據(jù)史籍《路史》、《元和姓纂》、《潛夫論》記載,相傳黃帝之后有高?氏,即顓頊帝,史書后來多將“高?氏”簡筆書寫為“高辛氏”。
莘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莘姓出自擬姓。上古時候的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領(lǐng)。他的后代中有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領(lǐng)叫祝融,傳說他最先發(fā)明使用火從而結(jié)束了人們?nèi)忝嬔臍v史,所以被尊為火神。祝融的后代分為八個大姓,莘就是其中之一。大禹治水有功,受到人們的擁戴,于是舜將氏族首領(lǐng)的位置禪讓給了大禹。后來大禹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啟,啟后來建立了夏朝,稱為夏啟。夏啟又把自己的一個庶子摯封到莘(今陜西省合陽縣東南),摯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作為姓氏,稱為莘氏,是今天莘姓的又一個起源。
今山東、四川、安徽、浙江是莘氏族人主要的分布區(qū)域。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qū)。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qū)。
隴西郡:戰(zhàn)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xiāng)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xiāng)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qū)。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雁門郡:戰(zhàn)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置郡,秦朝、漢朝沿用,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寧武、代縣一帶。東漢時期移治到陰館(今山西代縣),此后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guān)之稱,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nèi)犯,唐朝駐軍于雁門山,于制高點(diǎn)鐵裹門設(shè)關(guān)城,戍卒防守。
天水堂:以望立堂。
隴西堂:以望立堂。
雁門堂:以望立堂。
環(huán)州堂:明朝的時候,莘野開始做儒學(xué)的訓(xùn)導(dǎo),后來升任為棗陽縣知縣。他作官體貼百姓,為民做主,深得百姓的愛戴,被認(rèn)為是好官。著有《環(huán)州集》,故號“環(huán)州堂”,亦號“棗強(qiáng)堂”。
棗強(qiáng)堂:同環(huán)州堂。
一、莘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安徽之涇縣、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xù)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據(jù)王符《潛夫論》注云:“祝融之后分為八姓:禿、彭、姜、妘、曹、斯、莘?!?/p>
2、鄭樵注云:“姒姓。夏后啟(按:即禹之子)封支子于莘,亦曰有莘氏,后世以國為氏?!?按:古莘國有二:其一在今陜西之韓城,舊郃陽東南。周文王妃太姒,即此國之女?!缎帐峡悸浴芬逗鬂h書·郡國志》云:“郃陽南有古莘國,湯妃有莘氏后。”)一在今河南開封東南,一說在今山東曹縣北,也稱有莘、有辛、有侁,商湯娶有莘氏女,即其國。
3、《姓氏考略》據(jù)《唐書·辛替否傳》注云:“莘、辛音相近,莘氏即辛氏?!蓖鎏焖R灰魓īn,亦現(xiàn)行姓氏。宋代有莘融,錢塘人,舉進(jìn)士;明代有莘野,洪武初自明經(jīng)為本縣訓(xùn)導(dǎo),升棗強(qiáng)縣丞;又有莘九經(jīng),安吉州學(xué)正;清代有莘開。
三、莘
莘姓分布:安徽淮南、遼寧遼中、上海嘉定、山西汾陽、廣西靈縣、內(nèi)蒙古烏審旗、臺灣臺北,河北萬全、蔚縣、江蘇南通等地均有此姓
莘姓起源:
1、祝融之后分為八姓,己、禿、彭、姜、妘、曹、斯、莘(一說為羋),見《潛夫論》。
2、武陽莘氏,出自姒姓。夏啟封其少子于莘(即有莘氏,故城在今陜西合陽東南),其后以國為氏。
3、古有莘國。鯀納有莘氏之女,生禹,此莘故城在今山東曹縣北。晉侯登有莘之墟以觀師,此莘故城在今河南陳留東北。有神降于莘,此為春秋虢地,此莘故城在今河南陜縣硤石鎮(zhèn)西15里之莘原。后以地為氏。
莘姓名人:
莘融,宋時錢塘人,舉人。
郡望:天水。
莘姓古代名人
莘氏女商朝,據(jù)《史記·周本記》載,“帝紂囚西伯于里閎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因殷嬖臣而獻(xiàn)之紂。紂大悅,曰,‘此一物足以釋西伯,況其多乎!’及赦西伯。”
莘融宋朝,進(jìn)士,以文才聞名。
莘野明朝,歸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明朝洪武年間官員、文學(xué)家,曾任棗強(qiáng)知縣。
莘開清朝,歸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清朝篆刻家。擅長書畫篆刻。
今天去拜訪的是美麗古村落婺城區(qū)莘畈鄉(xiāng)盛氏宗祠
2017-03-19
今天去拜訪的是美麗古村落婺城區(qū)莘畈鄉(xiāng)盛氏宗祠,婺城區(qū)莘畈鄉(xiāng)學(xué)嶺頭村,是一個位于大山深處,人所罕至的美麗古村落。經(jīng)濟(jì)條件雖然不是
科舉制度下的黃店莘莘學(xué)子
2024-09-27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芝英鎮(zhèn)黃店村,依青山而建,臨綠水而居。黃氏先祖從宋末由新安潭渡遷居而來,世代耕讀傳家,崇文重教,行孝仗義,德行為先。村里“最長”的當(dāng)屬《龍巖黃氏宗譜》,至2006年已有十三次編修。珍貴的宗譜如明珠閃爍,記載著時代的脈絡(luò),鐫刻著文明的印記。本人翻閱一本本厚厚的宗譜,尋著文字,摘錄了黃店村元明清三朝代秀才舉人進(jìn)士考取功名的莘莘學(xué)子,匯總成冊,這是黃一份沉甸甸的榮譽(yù)。本文將帶您走進(jìn)黃店悠久的歷史,敘述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探索這份榮譽(yù)背后承載的意義與情感??婆e考試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重要制度,它為寒門學(xué)子提供了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yùn)的機(jī)會。古代科舉考試流程的五個等級。1、童生試2、秀才3、舉人4、貢士5、進(jìn)士殿試分為三甲錄取,第一甲的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稱為進(jìn)士出身,第三甲稱為同進(jìn)土出身。黃店村的讀書人從元朝元年至清光緒三十一年640年間,共考取了秀才,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