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起源
( 李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 | 2018年 | 2 | 2014年 | 2 |
2013年 | 2 | 2007年 | 2 | 2006年 | 1 |
1995年 | 2 | 1987年 | 1 | 1982年 | 3 |
明朝 | 3 | 元朝 | 3 | 宋朝 | 2 |
北宋 | 4 |
李姓主要源自:嬴姓、姬姓。
1、源出嬴姓說。
即認(rèn)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lǐng)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贏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先為理氏,后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2、李樹圖騰說。即認(rèn)為李姓起源于圖騰崇拜,以李樹為圖騰。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后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并以李樹為神樹,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常于宅旁種李以為象征,至今還保存這個習(xí)慣。入李白家有桃李園,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3、源出姬姓(虎圖騰)說。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鐘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慶的巴南區(qū))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有一種觀點認(rèn)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qū)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dāng)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于封賞賜姓與恢復(fù)李氏。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后,賜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族趙、張、楊、李等姓;
漢晉時期,北方游牧的少數(shù)民族內(nèi)附,部分匈奴人和鮮卑人隨之被賜為劉、李等姓;
北魏時期,孝文遷都洛陽后,實行文化上全面漢化政策,鮮卑族有復(fù)姓叱李氏被封為李氏。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實為漢將李陵后裔。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時被賜為李氏,名義上是賜姓,實際是恢復(fù)李姓,因為西夏皇族拓跋氏為漢將李陵后裔。
唐朝時期,皇室賜予大臣或武將為國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羅等氏,因建國有功從李唐皇族姓李,稍后大食國人李訶末將軍、李彥升和波斯人李鉉、李珣均被王侯賜姓,再后來沙陀、氐、回紇、契丹、高車、吐蕃以及猶太、安息、高句麗、黨項等外來少數(shù)族裔因功或者內(nèi)附,多被封賞為李姓。
宋朝時期,李姓大約有56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后,為宋朝第二大姓。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約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1.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山東,這四省李姓大約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陜西、江西、山西、湖南等地。全國形成了圍繞中原地區(qū)的新月形李姓聚集地帶,這個地帶由冀豫魯、晉陜、川湘贛三大李姓聚集中心組成。
明朝時期,李姓大約有51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5.5%,僅排王、張之后,為明朝第三大姓。宋元明時期,李姓人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減少,600年中李姓總?cè)丝跍p少了10%。這與北方地區(qū)長期戰(zhàn)亂,尤其是元朝的野蠻統(tǒng)治有密切關(guān)系。面對戰(zhàn)亂和屠殺的受害群體首先是大姓漢族人群,李姓是北方地區(qū)的大姓,自然受到最慘重的損失。明朝時期,江西為李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3.3%。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山東三地,大約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2.7%。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蘇、河北、福建、河南等地。宋元明期間,李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除了人口急劇減少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東南的贛蘇浙閩、華北的晉冀豫魯兩大塊李姓人口聚集地區(qū)。
當(dāng)代李姓的人口已達(dá)9200多萬,大約占全國人口的7.38%。從明確至今5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萬激增到近9200萬,近18倍。李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2%。其次分布于廣東、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約占李姓人口的25%。東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較高,大約占10%。河南為李姓第一大省,大約占李姓總?cè)丝诘?0.3%。全國形成了中原、華北、云川、東北四大塊李姓高密度聚居區(qū)。
李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華北是最常見的姓氏。李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云南、四川南部、豫冀魯晉大部、甘肅中部、吉黑大部,李姓一般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8%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圖面積的18%,大約30%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陜甘寧蒙大部、川東、重慶、黔湘鄂、桂粵大部、蘇皖北部、山東東部、遼寧等地,李姓一般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6%—8.8%,約占了國圖面積的36%,大約51%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贛浙閩臺、蘇皖大部、桂南、海南、粵東、新疆西北、甘西等地,李姓一般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2%—6.6%,約占了國土面積的21.6%,大約19%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
隴西郡:戰(zhàn)國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設(shè)置,因在隴山之西得名。相當(dāng)于今甘肅省東鄉(xiāng)以東及隴西一帶。
趙郡: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將秦代原有的邯鄲改為趙國,治所在邯鄲(今河北省中部)。東漢建安年間(公元2世紀(jì)末)改為趙郡。相當(dāng)于河北省中部趙縣、邯鄲一帶地區(qū)。
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此支李氏隴西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1世孫李忠。
中山郡:漢高帝置郡。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字李齊。
廣漢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后,其開基始祖為李尚(李廣之父)。
此外還有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陽郡、南陽郡等。
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青蓮堂:唐代大詩人李白,號青蓮居士。李姓后人為紀(jì)念這位大詩人,便以“青蓮”作堂號,永示緬懷。
此外還有趙郡堂,平棘堂等。
李姓古代名人
李冰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國時期秦國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曾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悝戰(zhàn)國初期,法家始祖,戰(zhàn)國初期魏國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經(jīng)》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戰(zhàn)國,戰(zhàn)國時期趙國人,戰(zhàn)國末年著名軍事家。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
李斯戰(zhàn)國,戰(zhàn)國時上蔡人,秦朝丞相。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故有“千古一相”之名。
李信戰(zhàn)國,戰(zhàn)國時代秦國著名將軍。
李廣西漢,西漢名將,隴西成紀(jì)人,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以勇敢善戰(zhàn),箭法出眾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shù)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李陵字少卿,隴西成紀(jì)人,名將李廣之孫。著名西漢將領(lǐng),后戰(zhàn)敗投降匈奴。
李廣利漢朝,漢朝將領(lǐng)。
李通東漢,東漢開國功臣,云臺二十八將貴戚第二位。因功勛卓著,娶光武帝之妹寧平長公主——即大名鼎鼎女中豪杰的劉伯姬。
李傕涼州北地郡人,漢末三國時群雄之一。東漢末年的涼州軍閥、權(quán)臣,曾挾持漢獻(xiàn)帝,專政四年。
李典戰(zhàn)國,曹操廟庭元勛第二十一位。曾與張遼合力以步卒八百,大破孫權(quán)兵馬十萬。其人深明大義,崇尚儒雅,有長者之風(fēng),為曹操、曹丕重視。
李登魏國,著名三國時期魏國音韻學(xué)家。任左校令。著《聲類》十卷,以宮、商、角、徵、羽五聲區(qū)別字音,尚未分立韻部,是最早的一部韻書。
李密西晉,西晉文學(xué)家。所著《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yuǎn)。
李充東晉,東晉著名的文學(xué)家、文論家、目錄學(xué)家、書法家。
李暠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quán)建立者,隴西成紀(jì)人。政治家,文學(xué)家。曾著有《述志賦》、《槐樹賦》、《大酒容賦》等多篇。
李歆十六國,十六國時期西涼皇帝
李恂隴西成紀(jì)人,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子,西涼后主李歆的弟弟,十六國時期西涼君主。
李雄十六國,十六國時期成漢建立者。
李班十六國,字世文,成漢武帝李雄的侄子,李雄之兄李蕩第四子,十六國時期成漢國君主。
李期十六國,字世運,成漢武帝李雄第四子,十六國時期成漢皇帝。
李壽十六國,字武考,李特之弟李驤的兒子,十六國時期成漢皇帝,338年―343年在位。
李勢十六國,字子仁,成漢昭文帝李壽長子,十六國時期成漢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
李寶北魏,北魏鎮(zhèn)北將軍,字懷素,小字衍孫,隴西狄道人,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子李翻的兒子。
李虎西魏,西魏府兵八位柱國大將軍之一,戎馬倥傯,功勛卓著,嫡孫唐高祖李淵。
李弼西魏,西魏府兵八位柱國大將軍之一,沖鋒陷陣,所向無敵,曾孫瓦崗山李密。
李賢北周,北周驃騎大將軍、河西郡公,與弟李穆、子李崇,俱是一代名將。至隋朝時,其子孫出將入相,譽滿天下。
李沖北魏,隴西成紀(jì)人,北魏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安世北魏,趙郡人,政治家,上疏建議實行均田制。
李詭祖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后立祠祭祀。在漢族民間稱增福相公,文財神,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
李密隋唐,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lǐng)稱魏公,率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
李子通隋唐,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615年稱帝。
李春隋代,中國橋梁專家。趙州橋存世1400多年,堪稱中國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一。
李淵唐朝,唐高祖,字叔德,祖籍隴西成紀(jì),唐朝開國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戰(zhàn)略家。李淵是十六國時期西涼國開國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顯貴。李淵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時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李淵的父親李昞,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李淵七歲襲封唐國公。
李世民唐朝,公元599年~649年,唐太宗、天可汗,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jì)世安民”,隴西成紀(jì)人。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治唐朝,628年—683年,唐高宗,字為善,中國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開創(chuàng)了有貞觀遺風(fēng)的永徽之治。
李隆基唐朝,685年-765年,唐玄宗,大唐皇帝,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玄宗在位前期,用人有方,開創(chuàng)了歷史以來最鼎盛時期“開元盛世”。
李靖隋末唐初,公元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人。隋末唐初將領(lǐng),是唐朝文武兼?zhèn)涞闹娛录?。后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
李豫唐朝,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肅宗長子,唐朝第八位皇帝。收復(fù)兩京,蕩平余孽。代宗之朝,馀孽猶在,平亂守成,蓋亦中材之主也?!?/span>
李適唐朝,唐德宗,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長子,在位26年,享壽64歲。謚號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yán)禁宦官干政,頗有一番中興氣象。
李純唐朝,778年~820年,唐憲宗,憲宗在位期間,勤勉政務(wù),著手削藩,開創(chuàng)了唐朝的中興氣象,史稱“元和中興”,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皇帝。
李炎唐朝,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弟。武宗時期,對內(nèi)打擊藩鎮(zhèn)和佛教,對外擊敗回鶻,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唐朝一度出現(xiàn)中興局面,史稱“會昌中興”。
李忱唐朝,810年~859年,唐宣宗,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較高聲譽的一位,《資治通鑒》載:“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jǐn)節(jié)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于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李孝恭唐朝,唐初宗室名將,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二,為唐開國元勛。
李道宗唐朝,字承范,隴西成紀(jì),唐朝初期重要將領(lǐng),一生參與破劉武周,破王世充,滅東突厥、吐谷渾,征高句麗等諸多戰(zhàn)役,為唐王朝的統(tǒng)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zhàn)功。
李泌唐朝,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謀略家,官至宰相。
李適之唐朝,李唐宗室、大臣。玄宗朝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孫。
李晟唐朝,中唐著名將領(lǐng),字良器。洮州臨潭人。勇烈有才,善騎射,平朱沘之亂。
李愬唐朝,中唐著名將領(lǐng),雪夜入蔡州,平吳元濟(jì)之亂。
李吉甫唐朝,趙郡贊皇人,唐朝宰相,地理學(xué)家。
李德裕唐朝,在唐文宗和唐武宗兩度為相。趙郡贊皇人。李吉甫之子,中唐宰相。唐代文學(xué)家﹑政治家。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
李淳風(fēng)唐朝,唐代杰出的天文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道家學(xué)者,岐州雍人。李淳風(fēng)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圖》以其預(yù)言的準(zhǔn)確而著稱于世。
李白唐朝,祖籍隴西成紀(jì),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人稱“詩仙”。
李龜年唐朝,別名樂圣,唐時樂工,開元初年的著名樂工,常在貴族豪門歌唱。
李克用唐朝,唐末將領(lǐng),生前被封晉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時,追尊為后唐太祖。
李存勖后唐,建立后唐,為唐莊宗。
李嗣源后唐,后唐皇帝
李昪南唐,建立南唐,為南唐烈祖,又稱李先主。
李煜南唐,南唐皇帝,又稱李后主,被譽為“千古詞帝”。
李處耘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著名將領(lǐng)。與子李繼隆并稱“雄將、能臣,”于當(dāng)時,次女明德皇后亦為賢后之垂范。
李繼隆宋朝,大宋名將。大宋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位列第八,宋太宗皇后明德皇后之兄,一生戰(zhàn)功顯赫以千余馬步大破契丹騎兵數(shù)萬而流芳于后世。
李沆宋朝,北宋“圣相”,大宋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五。
李谷五代,五代大臣,傳見《宋史·李谷傳》。
李綱北宋,北宋名相。
李清照南宋,南宋女詞人。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李冶1192~1279,金元四大數(shù)學(xué)家之一。
李杲1180年-1251年,中國醫(yī)學(xué)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
李俊民
李元昊西夏,西夏開國皇帝,李陵之后裔。
李仁孝西夏,西夏最有作為的皇帝,仁宗時是西夏的鼎盛時期
李文忠明朝,明朝開國名將,開國功臣位列第三。
李善長明朝,明朝開國丞相。
李春芳1510年1月14日—1584年4月18日,有“青詞宰相”、“狀元宰相”之稱。
李如松明朝,明朝名將,共父輩子輩祖孫三代滿門忠烈,與父李成梁同為朝廷倚重的北方屏障,父子二人威名遠(yuǎn)勝戚繼光。
李定國明末,明末偉大的民族英雄,軍事家,忠心扶持南明抗清二十余年,戰(zhàn)功彪炳,封晉王。
李時珍明代,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人,漢族,中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xué)家、藥物學(xué)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
李自成明末,黨項族首領(lǐng)李繼遷的后人,明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大順開國皇帝,曾短暫統(tǒng)一北方。
李光地清朝,福建人,清朝著名的清官、理學(xué)名臣,也是有爭議卻又深得康熙帝信任的人物。累官至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
李鴻章清朝,政治家、外交家。
青龍李氏宗譜 [20卷] (1164頁)
李氏族譜 (27頁)
李氏族譜 (42頁)
嘉義縣李姓宗親會布袋分會...會員大會...會員手冊 (55頁)
李氏族譜 (66頁)
李氏五修族譜 (75頁)
李氏族譜 (76頁)
李氏五修族譜 (81頁)
李氏五修族譜 (93頁)
李氏五修族譜 (97頁)
李氏五修族譜 (105頁)
李氏五修族譜 (116頁)
李氏五修族譜 (139頁)
雩都西平李氏族譜 不分卷 (178頁)
李氏族譜 [9卷,首末各1卷] (246頁)
雩都西平李氏族譜 不分卷 (246頁)
李氏族譜 [9卷,首末各1卷] (266頁)
李氏族譜 (266頁)
李氏宗譜 各支分卷 首上下卷 (296頁)
李氏族譜研考 (481頁)
百家姓排名不斷變化,王李始終占據(jù)前列,他們的姓氏故事你知道嗎?
2021-02-24
2020百家姓排名公布不久,跟以往相比,姓氏排名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王姓人口位列所有姓氏人口之首,如今被李姓代替。宋朝編制的《百家姓》中: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趙姓位列百家姓第一位,如今卻被擠到第八位??梢姡帐显跓o形中有很大的競爭,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2020百家姓排名中前四位李、王、張、劉的姓氏起源。家族文化中,姓氏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姓”對我們有何意義?實際上,“姓”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征,代表著我來自何方,我與誰是一同宗族的人。按最新的姓氏人口數(shù)量排行,前四位并非百姓中的趙、錢、孫、李,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是李、王、張、劉。了解了中國姓氏人口數(shù)量排行,但是姓氏背后的傳奇的起源經(jīng)歷和姓氏始祖卻鮮為人知,中國人口最多四個姓氏李、王、張、劉的始祖墓地分布在全國各地,您的姓氏歷史淵源是什么呢?一起來看看您的姓氏始祖在哪里?一、李姓起源皋陶被唐玄宗認(rèn)為是李氏始祖,并被追封為“德明皇帝”
當(dāng)代二十五孝李士博——兒食剩骨,正餐奉母
2024-10-29
在我國古代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漢文帝“親嘗湯藥”,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枕溫衾,王祥“臥冰求鯉”……,雖然很多的古籍失傳,然而二十四孝一直流傳到了今天,現(xiàn)在還有積極意義。很多人覺得他們是古代的故事,太過于遙遠(yuǎn)。但是在2024年的今天,9歲的小學(xué)生給古典的二十四孝續(xù)上了,故事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抖音上,能夠看的一則視頻,河南南陽的小學(xué)二年級小學(xué)生李士博,每天做出一種很奇怪的舉動,中午他常常吃同學(xué)們剩下的水果,骨頭。同學(xué)們把這個事情告訴了老師,老師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問他為什么這么做?因為學(xué)校有午餐供應(yīng)。李士博告訴老師,他的那份飯隔著校門,給有智力障礙的母親吃了,媽媽能吃飽就行了,我年紀(jì)小,喝點水就飽了!老師聽了他說的話,眼睛濕潤了,去校門口看他的母親,每天都在學(xué)校外面,等著他回家。衛(wèi)姓網(wǎng)友評論:此時此刻,分?jǐn)?shù)沒那么重要了!還有人作詩:我比賢弟高三尺,賢弟高我一昆侖。回首已過三十載,孝義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