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氏起源
( 陽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00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186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197 |
1995年 | 155 | 1987年 | 167 | 1982年 | 256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500 |
陽姓主要源自:姬姓、羋姓、復姓。
陽(Yāng)姓,源出有:
陽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源于東周時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在周景王姬貴執(zhí)政時期(公元前544~前521年在位),將自己的小兒子姬樊封在陽邑(今河南濟源),史稱其為“陽樊”。
周景王二十五年~周敬王姬丐四年間(公元前520~前516年),周景王的庶子王子朝為篡奪王位,于周王城(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發(fā)動了叛亂。在此期間,陽樊為避王室之亂而奔居燕國。燕惠公接納了陽樊,將自己的別邑唐(游獵玩耍之園區(qū),今山西冀城)賜予他,此后燕國的別唐又改稱為陽邑。后來燕惠公在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啟動了政治改革,欲重用下層有才華的官吏以取代貴族諸大夫,卻遭到了上層貴族們的強烈反對,燕惠公不得不逃往齊國避難。有意思的是:當時齊國大夫高偃率齊軍接應燕惠公,并將其保護起來后,也將其安置于陽邑(今山東臨沂沂水)。燕國諸貴族擁立了新君,即燕悼公,并對要復立燕惠公的齊、晉聯(lián)軍采分化瓦解的策略,迫使得齊國承認了燕國擁立新君的現(xiàn)狀。從此以后,燕國一直處于停滯的狀態(tài),就此在政治上遠遠落后于其他各諸侯國,一直到秦始皇滅燕國。
陽樊在此期間又不得不轉(zhuǎn)遷至冀邑(今北京西南部),然后以自己原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陽氏,子孫后代皆因之,成為陽氏一大族。陽氏族人大多尊奉陽樊為得姓始祖。
陽姓起源二
源于鮮卑族,出自代北鮮卑莫胡盧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莫胡盧氏,代人,(魏)孝文改為陽氏?!贝?今河西走廊及以北一帶)鮮卑族人入主中原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順利平定地方叛亂后,把徹底的漢化政策當成一生最重要的事業(yè),誰敢阻攔,就會遭到最無情的懲罰。他的親生兒子、十五歲的太子拓拔·恂就是因違抗父親的漢化政策而送了命。
在元宏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莫胡盧氏改為漢姓陽氏,后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陽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太傅陽處父,屬于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太傅叫處父,以擅長使用“虛餌之計”聞名天下,并導演了晉國“三易中軍”的歷史事件。因他被封于陽邑(今山西太谷東陽城),因此稱陽處父,時人尊稱其為“陽子”。晉襄公姬歡(姬環(huán))執(zhí)政時期(公元前627~前621年在位),一大批晉文公姬重耳時期(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的老臣相繼去世,大夫趙盾和狐射姑等都升遷高層,但相互之間為權(quán)利時有爭執(zhí)。
在陽處父的后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陽姓起源四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子瑕,屬于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穆王熊商臣(公元前625~前614年在位)有個兒子名叫揚,公子揚的孫子叫公子瑕。在楚平王羋居(熊棄疾)執(zhí)政時期(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公子瑕出任令尹,被封于襄水之陽(今湖北襄陽),號稱陽匄。周敬王姬丐元年(楚平王十年,吳王僚即姬諸樊八年,公元前519年),吳國與楚國爭奪江南霸主地位,出兵伐楚,當時吳軍以公子光為元帥。楚平王排令尹子瑕偕司馬蒍越迎戰(zhàn),可惜子瑕抱病出征,病逝于途中,楚軍士氣因此低落,行軍至雞父(今河南固始東南部)與吳軍遭遇,楚軍尚未列陣即自行潰退,結(jié)果楚國大敗,損兵折將,失地丟人。
在令尹子瑕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襄陽氏,后多省文簡改為單姓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陽姓起源五
源于復姓,出自古代以陽為字的復姓,屬于復姓省文簡化為氏。在中國歷史上,有帶“陽”字的復姓四十余個,即:歐陽氏、高陽氏、靑陽氏、孫陽氏、子陽氏、周陽氏、涇陽氏、逼陽氏、梗陽氏、戲陽氏、鮭陽氏、葉陽氏、陵陽氏、鮮陽氏、櫟陽氏、濮陽氏、太陽氏、兩陽氏、老陽氏、安陽氏、成陽氏、南陽氏、咸陽氏、朱陽氏、索陽氏、螺陽氏、東陽氏、灌陽氏、襄陽氏、丹陽氏、風陽氏、平陽氏、鳳陽氏、邵陽氏、溧陽氏、吉陽氏、陽高氏、陽信氏、昆陽氏、演陽氏等,大多是以地名形成的復姓。
到了秦、漢朝時期以后,這些復姓族人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多有稱陽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陽氏姓源繁復,不可一論。
陽姓起源六
源于契丹族,出自宋朝時期西遼政權(quán)納喇氏部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納喇氏,源為契丹族,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八代孫耶律·大石之部眾,史稱黑契丹、哈剌契丹,世居西遼(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也迷里河即今新疆額敏河地區(qū),東起土兀刺河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即今葉密里河流域廣大地區(qū)),后被蒙古別速惕氏部落首領(lǐng)、成吉思汗屬下大將別速惕·哲別擊敗吞并,逐漸成為蒙古別速惕氏部族民,漢義“太陽”。
元末明初,蒙古族納喇氏族人中有取姓氏漢義改漢姓為陽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在明、清朝時期,滿族中有引稱納喇氏者,滿語為Nara Hala,后多冠漢姓多為那氏、納氏、何氏等,亦有稱陽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陽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宋朝時期蒙古乃蠻部太陽汗之后,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蒙古乃蠻部,是公元十二~十三世紀蒙古高原西部操突厥語的一個游牧民族部落,漢譯又稱乃馬部、乃滿部、廼蠻部、奈曼部、奈蠻部、耐滿部,相傳其最早住在吉利吉思地區(qū),其族源可能同唐朝時期南下的黠戛斯人有關(guān)。
在乃蠻部太陽汗之子別帖乞·屈出律的后裔子孫和族人中,多有以先祖汗稱“太陽汗”為漢化姓氏者,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陽姓起源八
源于改姓,出自南宋時期開國男楊大巽,屬于避難改姓為氏。楊大巽,南宋末期著名將領(lǐng),以功封醴陵縣開國男(南宋王朝官爵,相當于縣侯,五爵中的末位),逝世后葬于城北姜橋。楊大巽的次子楊霖,在元朝初期避難遠遁,改姓陽氏,稱陽霖。
至元朝時期政局平穩(wěn)了,陽霖復遷回瓜畬(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瓜畬鄉(xiāng)地區(qū))。下傳十二世至陽明季,族分今湖南醴陵鯉浦、湖南攸縣東沖、江西安福瓜畬三大衍派,皆不復楊氏而沿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成為今天著名的瓜畬陽氏大族。
陽姓起源九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陽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陽姓起源十
源于姬姓,出自源于西周時期的古陽國,屬于以國名為氏。據(jù)史籍《姓考》記載,周王朝初期,有一個附庸的小方國,稱陽國,故址位于古青州南部(今山東臨沂沂水)。由于陽國緊鄰強大的春秋霸主齊國,在周惠王十五年(齊桓公姜小白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齊桓公出兵擊破陽國,并將自己齊國之人遷入其都,陽國就此滅亡。
陽國亡國之后,原陽國王族子孫以及一些國民遂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陽氏,世代相傳至今,為陽氏之始。
陽姓起源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魯國大夫季孫陽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陽虎,即陽貨,姬姓季孫氏,是魯國執(zhí)政上卿季平子(季孫意如)的家臣,著名的魯國大夫。魯國季氏家族曾幾代掌握魯國朝政,而陽貨又掌握著季氏的家政,即季氏家族的大管家。在執(zhí)政上卿季平子逝世后,陽虎專權(quán),自己執(zhí)掌魯國政事,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后挑起了著名的“陽貨之亂”。“陽貨之亂”的社會背景,就是齊國勢力的介入。陽虎與公山弗擾曾在周敬王姬丐十五年(魯定公姬宋五年,公元前505年)共謀囚禁了執(zhí)政上卿季桓子(季孫期),關(guān)押在蒲圃(今山東曲阜南門外泰安一帶),為此曾求見孔子征求意見,孔子拒絕與之相見。季桓子被迫與陽貨訂盟后方獲釋。
到了周敬王姬丐十八年(魯定公姬宋八年,公元前502年),陽虎勾結(jié)“三桓”的一些子弟和家臣,謀刺季桓子于蒲圃,計劃以季桓子之弟季寤取代季桓子,以叔孫武叔的庶兄叔孫輒代替叔孫武叔,自己則代替孟懿子。魯國其他三家貴族即“三桓”聯(lián)合起來攻擊陽虎,陽虎的軍隊被叔孫武叔和孟懿子聯(lián)手打敗,只好退守自己的邑地陽關(guān)(今山東寧陽)。相持到周敬王姬丐十九年(魯定公姬宋九年,齊景公姜杵臼四十七年,公元前501年),陽貨看看自己勢孤,遂奔逃齊國,不料齊景公見其無用了,根本就不收留他,無奈之下,陽虎又奔往晉國,投靠了晉國的趙簡子(趙鞅)。據(jù)史籍《春秋左氏傳·定公五年》中記載:“魯陽貨執(zhí)季桓子。陽貨欲見孔子。”在《左傳·定公八年》中又記載:“魯三家攻陽貨,陽貨奔陽關(guān)。是年,公山弗擾召孔子。”
在季孫陽虎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陽虎氏、陽貨氏,后又省文簡改為單姓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山東省的泰安市泰山區(qū)、新泰市,云南省文山州壯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桂林市陽朔區(qū)、臨桂區(qū)、靈川縣,甘肅省的東鄉(xiāng)市、隴西縣,河北省的玉田縣,湖南省的道縣、醴陵縣、攸縣,四川省的廣元市朝天區(qū)、南充市營山縣、南充市西充縣(觀鳳、青獅、仁和、雙河等鄉(xiāng)鎮(zhèn))、瀘州市瀘縣立石鎮(zhèn)、毗盧鎮(zhèn)、巴中市平昌縣、自貢市、宜賓高縣,廣漢市,貴州省的威寧市,重慶市的梁平縣,湖北省的廣水市,江西省贛州市,江西省南康市,江西省上猶縣,江西省吉安市安??h,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等地,均有陽氏族人分布。
沂水郡:即今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的境域。在夏王朝時期,即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紀,沂水北境、東境入青州,南境入徐州。商王朝時期,沂水地屬人方。西周時期,沂水地屬魯國。春秋時期,沂水地為鄆縣,莒魯之爭后地入齊國。戰(zhàn)國時期,沂水地為蓋邑。秦朝時期,沂水地屬瑯琊郡莒縣。西漢時期,沂水地東境屬徐州刺史部瑯琊郡東莞縣,西境為兗州刺史部泰山郡蓋邑,南境為城陽國陽都、東安。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廢城陽國,沂水地屬徐州刺史部瑯琊國。東漢末年,東莞、蓋兩縣升為郡。三國時期,沂水地北境屬魏國徐州刺史部東莞郡東莞、東安兩縣;南境屬瑯琊國陽都。晉朝前期,沿用魏國舊制,晉元康七年(丁巳,公元297年)分東莞置東安郡。自東晉永嘉年以后,十六國紛爭割據(jù),沂地歸屬多變。自東晉咸和二年~義熙五年(公元327~409年),沂水地先后為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后趙、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國所屬。南燕慕容德改東莞縣為團城。南北朝時期,沂地南北互爭,歸屬時南時北,先后隸屬于東徐州、南青州、東安郡、莒州。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東安郡,置東安縣(治團城),隋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正式改名沂水縣,別置東安縣于古蓋縣。隋朝末年,廢東安縣并于沂水縣,縣屬瑯琊郡,沂水縣名從此沿用至今。唐朝時期的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沂地屬莒州,唐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廢莒州,縣屬河南道沂州瑯琊郡(今山東臨沂)。五代十國時期,沂水地先后隸屬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均屬沂州。北宋時期,沂水縣屬京東東路沂州瑯琊郡。金國時期,金太宗天會四年(丙午,公元1126年)滅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國占領(lǐng),縣屬山東東路莒州。宋端平元年(甲午,公元1234年),元、宋聯(lián)手滅金國,沂地此時歸蒙古汗國,(己卯,公元1279年)滅南宋,統(tǒng)一全中國,沂水縣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明朝初期因之,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初期因之,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改屬莒州,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改屬沂州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廢府設(shè)道,沂水縣屬岱南道。民國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改屬濟寧道。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屬瑯琊道。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裁道,沂水縣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2月設(shè)山東省第三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沂水縣屬之。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6月,日寇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據(jù)沂水城,沂水淪陷。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3月,沂水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東分局直接領(lǐng)導。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2月,屬山東省戰(zhàn)時工作推行委員會魯中區(qū)沂蒙專署。隨著抗戰(zhàn)形勢的變化,原沂水縣境除中部改為沂中縣外,西南部劃為沂南縣,南部劃為沂臨邊聯(lián)縣,東南部劃為沂東縣,東北部劃為莒沂邊縣,北部劃為沂北縣,西北部劃為沂源縣,而后又幾經(jīng)分合,歸屬不一。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8月,沂中、沂東縣屬山東省行政委員會(省戰(zhàn)工會改稱)魯中區(qū)行政聯(lián)合辦事處沂蒙專署。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1月,沂北、莒沂邊縣屬沂山專署。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7月,沂中縣屬魯中行政公署沂蒙專署;同年8月13日屬山東省政府(省行政委員會改稱)魯中行政公署第二專署。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7月17日,屬山東省政府魯中南行政區(qū)公署第二專署。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7月屬山東省人民政府魯中南行政公署沂蒙專署,同年8月恢復沂水縣名,沂北與莒沂二縣合并為莒沂縣,屬沂蒙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沂水、莒沂縣仍屬山東省人民政府魯中南行政公署沂蒙專署。1950年5月11日屬山東省人民政府沂水專署。1953年8月沂水專署撤銷,并入臨沂專署,莒沂縣撤銷,九個區(qū)歸沂水縣,沂水縣屬臨沂專署。1967年縣改屬臨沂地區(qū)革命委員會,1978年臨沂地區(qū)革命委員會改為臨沂行政公署,1995年4月21日臨沂行政公署撤銷,建立臨沂市(地級市),縣仍屬之。
隴西郡:戰(zhàn)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xiāng)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xiāng)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qū)。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陽都縣:漢朝時期縣名,隸屬于徐州瑯琊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沂南縣磚埠鄉(xiāng)之東的黃疃村一帶。漢朝滅亡后即被廢黜。
沂水堂:以望立堂。
陽都堂:以望立堂。
隴西堂:以望立堂。
啟胤堂:以夏啟后胤立堂。
諫議堂:以祖先陽城官職立堂
一、陽(陽)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山東之東平、湖北之監(jiān)利、江西之南康、福建之青流、廣西之田林、貴州之從江、云南之河口、隴川等地均有分布。漢、滿、回、侗、土家、布依等多個民族有此姓?!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考》云:“陽,古國名。周惠王時,齊人遷陽,子孫以國為氏?!编嶉砸嘧ⅲ骸捌鋰R,閔二年齊人遷之,子孫以國為氏?;蜓裕褐芫巴醴馍僮佑陉柗詾殛枃?,誤矣。陽樊,周畿內(nèi)之邑。”
2、《廣韻》亦注:“周景王封少子于陽樊,后裔避周亂適燕,因邑命氏?!标柗诮窈幽蠞纯h,現(xiàn)名皮城。此以邑為氏,系出姬姓。
3、鄭樵又注:“楚有陽氏,羋姓?!贝呵飼r晉有陽處父,魯有陽貨;漢代有陽雍伯;后魏有陽球,九江太守;宋代有陽孝本,隱士。
陽姓古代名人
陽貨春秋,名虎,字貨,魯國人。魯國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幾代掌握魯國朝政,而這時陽貨又掌握著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專權(quán)管理魯國的政事。后來他與公山弗擾共謀殺害季桓子,失敗后逃往晉國。
陽尼南北朝,字景文,北魏無終人,少好學,博通群籍,征拜秘書著作郎。尼一生著書數(shù)千卷,所造《字釋》數(shù)十篇,未就而卒。
陽介南北朝,陽尼之子,字天佐,奉朝請冀州默曹參軍,早卒。尼從子鳴鵠、季智,前后為幽州司馬。尼從子荊,有吏能,任范陽太守.尼從子延興,任函州敕史。
陽藻南北朝,陽尼從孫,字景德,粗通經(jīng)史,歷官寧遠將軍、領(lǐng)統(tǒng)軍,外御內(nèi)撫,甚得局邊之稱。尼從孫詮之,字子衡,曾任司徒行參軍。尼從孫璠,任通直散騎常侍。
陽城唐朝,字亢宗,唐代陜州夏縣(今山西省夏縣)人。唐德宗時,他出任道州(今湖南省道縣)刺史。當時道州一帶多矮人,身高不過3尺,歷來的地方官把這些矮人作為特產(chǎn)土貢獻于朝廷,專供朝廷取樂玩耍。陽城上任后,看到這種不人道的行為甚為憤怒,他上疏陳述了歷年因貢矮奴給道州人民帶來的無盡苦難,要求皇帝免除這項陋規(guī)。唐德宗看后遂同意停止當?shù)赝霖暋5乐莅傩章牭竭@一消息無不感恩戴德。后來,民間便把陽城奉為福星,將他塑造成為天官模樣,一身朝官裝束,一派和顏,充滿了福運和財氣,這也表達了人民對陽城的崇敬之情。陽城的故鄉(xiāng)夏縣廟前鎮(zhèn)還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陽公廟。
陽乘慶南北朝,陽尼從孫,官至太學博士,繼承祖父遺志,撰《字統(tǒng)》二十卷,行于世。尼從孫固,字敬安,歷官北平太守、郎中令、前軍將軍。固為人剛直雅正,居官清潔,家無余財,終沒之日,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
陽休之南北朝,陽尼重從孫,字子烈。東魏武定年間,官至黃門朗。北齊天統(tǒng)年間,官拜吏部尚書。北周武帝年間,官拜州刺史。著有《幽州人物志》。尼重從孫弼,字世輔,長于吏事,本州別駕加輕車將軍。尼重從孫伯慶,汝南太守。
陽處父春秋,晉文公、襄公時人,雖然不算多么顯赫的人物,但是卻主導了一次震驚當時的人事異動,即所謂“易中軍”并涉入所謂的“三易中軍帥”的權(quán)力斗爭的漩渦,最后身死名裂。陽處父的身份及權(quán)力,功勞等各方面探討所謂“易中軍”及“三易中軍帥”的相關(guān)問題,認為陽處父只是臺面上的白手套型的人物,幕后的操縱者,其實是晉襄公。陽處父的失敗,即是晉襄公的失敗。對陽處父的評價,包括所謂的“仲尼曰”及《禮記·檀弓篇》的記載,以二者之時代背景及個人立場之故,皆未能肯定陽子行事,實有失公允。以為陽子忠貞,可比荀息。叔向忠于公室,世所共知。叔向猶愿效法陽子,亦所謂推己及人也。
陽孝本宋朝,大學者,學問深而博,品德高貴,隱居在山中讀書講學,朝廷再三叫他做官都不去。當時的學問人都敬重他,蘇東坡也佩服他。后來還是被朝廷請去給太子講學。
陽虎東周春秋,姬姓陽氏,名虎,東周春秋時期魯國人,孟孫氏的族人,季孫氏的家宰。
歐陽四修族譜 [15卷] (157頁)
歐陽七續(xù)族譜 (2059頁)
歐陽七續(xù)族譜 (2254頁)
湘東歐陽五修族譜 (3313頁)
陽家山歐陽七續(xù)族譜 (2610頁)
陽家山歐陽七續(xù)族譜 (2638頁)
歐陽宗譜 [13卷] (48頁)
歐陽支譜 (50頁)
歐陽宗譜 [13卷] (69頁)
歐陽宗譜 [10卷] (70頁)
歐陽宗譜 [10卷] (79頁)
歐陽宗譜 [13卷] (81頁)
歐陽宗譜 [13卷] (81頁)
歐陽宗譜 [13卷] (92頁)
歐陽宗譜 [10卷] (95頁)
上湘歐陽三修族譜 (114頁)
歐陽六宗通譜 (871頁)
歐陽六宗通譜 (898頁)
歐陽六宗通譜 (973頁)
歐陽安福府君六宗通譜 (973頁)
湖南邵陽賀氏四明堂六修族譜定稿印刷
2017-03-03
湖南邵陽賀氏四明堂六修族譜定稿印刷,喜報、喜報、湖南邵陽賀氏四明堂六修族譜近日將定稿印刷,受賀氏宗親、宗長、族老的委
九九重陽節(jié),菊花分外香
2024-10-11
老歷9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老歷9月秋高氣爽,是民間習俗祭祖,賞菊花,登高望遠的日子。1、重陽節(jié)的由來在遠古時代,人們會祭大火、豐收祭天、祭祖。夏商周時候,九月秋收以后,人們會祭天、祭祖,用來感謝天帝、祖先賜予豐收。這個習俗不斷的發(fā)展,逐漸融合了多種民俗,從而有了現(xiàn)在豐富的重陽節(jié)傳統(tǒng)習俗。2、節(jié)日習俗登高:老歷九月已經(jīng)是深秋,不冷不熱,氣溫非常的適宜,而且空氣能見度高,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爬山登高望遠,吹著陣陣秋風,欣賞遍地金黃的菊花,讓人神清氣爽。祭祖:重陽節(jié)給祖宗上墳,展示對祖先的懷念之情。敬老:如今的重陽節(jié),也被國家定義為老人家,敬老節(jié),會組織少先隊員等人去敬老院慰問老年人。曬秋:南方地區(qū),例如江西婺源,會把紅辣椒,蔬菜等放在外面晾曬,就是著名的婺源“曬秋”。賞菊:秋天里百花凋零,然而只有菊花獨自來秋風里綻放,菊花的品種多,顏色各異,而且香氣濃郁,賞菊花給人一種美好的享受,像杭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