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經(jīng)
題解
黃庭,喻指中央。梁丘子《黃庭內景玉經(jīng)注》:“黃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靈寶五符序》:“奉請降中央含樞紐黃帝君、太帝真人子丹、黃庭戊己、天倉玉女,中央諸靈官”?!独献又薪?jīng)》:“中央黃氣,黃庭高仙,服食黃氣,飲之醴泉”。
黃庭身中部位,注家所指不一。梁丘子《黃庭外景玉經(jīng)注》說:“黃庭者在頭中明堂、洞房、丹田,此三處是也。兩眉卻入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丹田...一解云,黃庭者,脾也,長尺余,在太倉之上,臍上三寸”,在《黃庭內景玉經(jīng)注》又說黃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侗阕印ぶ晾怼罚骸皥杂耔€于命門,結北極于黃庭”,校釋引務成子注:黃庭,目也。
后世內丹家,則說黃庭在五臟之正中,中丹田又或者胎息處。《金丹大成集》:“黃庭正在何處?答日:在膀胱之上,脾之下,腎之前,肝之左,肺之右”?!洞蟮ぶ敝浮罚骸靶南氯缌郑煌粮?,黃庭宮也,乃中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亦虛間一穴,乃藏氣之所,煉丹之鼎”。陳攖寧《黃庭經(jīng)講義》則說:“臍內空處,即黃庭也”。
有人認為黃庭并不實指某個身體部位。沈括《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黃庭有名而無所,沖氣之所在也”。道士劉一明《黃庭經(jīng)解》:“非腎前臍后之中,非心下腎上之中,亦非頭頂天谷之中,乃在四大不著之處,萬有皆空之境...黃庭之神不在心下腎上黃庭之處,不在泥丸黃庭之處,不在脾部黃庭之處。經(jīng)中雖言三黃庭,皆言黃庭之景,非言黃庭之真也。黃庭之真,乃一大包羅。因其為一大包羅,其神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龔鵬程認為黃庭養(yǎng)生之術源自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主張“黃庭”應當是指任脈中庭穴。道教學者俞琰認為“黃庭”指三焦。
內景,指心觀一體之象,內視身中之神。梁丘子《黃庭內景玉經(jīng)注》:“內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喻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也。內象喻即血肉筋骨臟腑之象也。心居身內,存觀一體之象色,故曰內景”?!秲染敖?jīng)·務成子注敘》說:“景者,神也。其經(jīng)有十三神,皆身中之內景名字”。與內景相對為外景,《黃庭外景經(jīng)》原名《黃庭經(jīng)》,唐人為區(qū)別于《黃庭內景經(jīng)》而題作“外景”。
內容
王羲之書黃庭經(jīng),宋拓本
全書以道教思神守一,寶精愛氣之說與古代醫(yī)家臟腑理論相結合,闡述修煉長生成仙之術。
經(jīng)中宣稱人首腦室及面部五官、胸腹內五臟六腑及腸胃等器官,皆有真人神仙居住其中。修道者若能常誦此經(jīng)書,默念神名,存思身神形狀、服色、居處及其職司等等,便能通神感靈,使臟腑安和,形神相守。延年卻老,成仙升天。
經(jīng)文尤其強調存思上中下三丹田之神,即腦部泥丸官、絳官(心臟)及臍下命門之神。認為三丹田乃積精行氣之要穴,常思其神則自然長生不死。除誦經(jīng)思神之外,經(jīng)中又言及漱津咽液、吐納元氣、房中固精、服食五芽、飛奔日月等方術,特別重視積精累氣。
《黃庭經(jīng)》所述的一些內修養(yǎng)生之術,與《周易參同契》的煉丹之道相結合,在唐宋時期流變?yōu)閮鹊さ溃蔀橹刑埔院蟮澜甜B(yǎng)生方術的主流。
注解
(唐)梁丘子,黃庭內景、外景玉經(jīng)注
(唐)務成子,上清黃庭內景、太上黃庭外景經(jīng)
(金)劉處玄,黃庭內景玉經(jīng)注
(宋)曾慥,黃庭篇、太極篇、內景篇、外景篇(出自道樞)
(清)董德寧,太上黃庭經(jīng)發(fā)微
(清)蔣國祚,黃庭內景經(jīng)、外景經(jīng)
(清)劉一明,黃庭經(jīng)解
(民國)陳攖寧,黃庭經(jīng)講義
劉連朋、顧寶田,新譯黃庭經(jīng).陰符經(jīng),三民書局,2008年
相關著作
《登真隱訣》〈誦黃庭經(jīng)法〉(陶宏景認為是傍擬偽經(jīng),構造此訣”)
《云笈七簽》〈誦黃庭經(jīng)訣〉〈推誦黃庭內景經(jīng)法〉(務成子注本,源自《太真玉帝四極明科經(jīng)》)
《太上黃庭中景經(jīng)》
《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
《黃庭遁甲緣身經(jīng)》
《上清黃庭養(yǎng)神經(jīng)》
《太清中黃真經(jīng)》
《內景圖(英語:Neijing Tu)》
《修真圖(英語:Xiuzhen Tu)》
影響
《黃庭經(jīng)》不僅被道教尊為重要經(jīng)典,而且也很受知識分子的歡迎。晉王羲之曾書寫《黃庭經(jīng)》全文,是書法界的珍寶。歐陽修刪正過黃庭經(jīng),蘇軾、米芾、黃庭堅曾書寫《黃庭經(jīng)》,蘇軾又仿其文體作贊詞。陸游對《黃庭經(jīng)》也很喜愛,曾作詩曰:“白發(fā)始悟頤生妙,盡在《黃庭》兩卷中”。
注釋
^《中華道教大辭典》對此句解釋為一身內臟之正中,約在臍上三寸通向后背之連線中點,胃下空隙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