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
行業(yè)時間線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希臘文:Σωκρ?τη?,拉丁文: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和其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希臘三賢。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沒有留下著作,其思想和生平記述于后來的學者(主要是他的學生柏拉圖)和同時代的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劇作中。柏拉圖的《對話》一書記載了...
生平
童年
依據(jù)記載,蘇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統(tǒng)治的雅典黃金時期,出身貧寒,父親是雕刻師,母親為助產(chǎn)士。蘇格拉底生就有著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體。他容貌平凡,語言樸實,卻具有神圣的思想。
青年
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雕刻手藝。后來他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
蘇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賜給雅典人的一個禮物、一個使者,任務就是整天到處找人談話,討論問題,探求對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
中年
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哲學問題,主要是關于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問題,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
作為公民,他曾三次參軍作戰(zhàn),當過重裝步兵,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得頑強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戰(zhàn)斗中救助受了傷的士兵。生活中,他像一個智者,樂于與人交談,以教育青年為己任。但是他從不收取學費,更反對詭辯和夸夸其談。此外,他還曾在雅典公民大會中擔任過陪審官。
遇難
在雅典恢復奴隸主民主制后,蘇格拉底被控,以藐視傳統(tǒng)宗教、引進新神、敗壞青年思想和反對民主等罪名被判處死刑。他拒絕了朋友和學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議,被判決后飲下毒酒而死,終年70歲。
家庭
蘇格拉底的妻子是贊西佩(Xanthippe,5th century–4th century BCE),她替他生下了3名兒子(Lamprocles, Sophroniscus, Menexenus),蘇格拉底死時他們都還很年幼。
傳說中贊西佩是一名脾氣暴躁而又嘮叨不休的潑婦。不過這可能是因為色諾芬(Xenophon, 430 BC-354 BC)對她的夸大描述而造成的。有個著名的故事:一次贊西佩對蘇格拉底大吵大鬧,然后用垃圾和污水澆了蘇格拉底一身,蘇格拉底說:“暴雷之后,必有陣雨”。
生平記載
依據(jù)色諾芬的《會飲篇》記載,蘇格拉底曾說要將他自己的一生只貢獻給最重要的技藝或職業(yè):討論哲學。蘇格拉底在他父親死后只繼承了一筆為數(shù)不多的遺產(chǎn)。根據(jù)色諾芬的記載,蘇格拉底是依靠學生貢獻的學費維持生計,而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448 BC-220 BC)則描述,蘇格拉底開辦了一個哲學學校。而柏拉圖(Plato, 427 BC-347 BC)的《會飲篇》則記載蘇格拉底明確拒絕接受教學的學費,因此,他有可能是依靠朋友如克力同的施與。
蘇格拉底并沒有自己的著作,當代對于蘇格拉底所知的一切大多是來自許多不同的記載:由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所記載的對話錄、色諾芬的著作、以及阿里斯托芬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 BC–320 BC)的著作。
除此之外,阿里斯托芬對于蘇格拉底的記載,并非有意記載蘇格拉底的真實生平,而是對他的挖苦和諷刺。另一件復雜的問題在于,古希臘學者常會將他們自己的概念、理論、有時候甚至是個人的特征,都記載為他們的導師所提出的,而柏拉圖也遵循了這一傳統(tǒng),因此柏拉圖對于蘇格拉底的記載很可能也參雜了其本人的觀念。
在記載中的一些角色,如蘇格拉底的朋友阿爾西比亞德斯在對話錄中指出蘇格拉底曾經(jīng)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加入雅典軍隊作戰(zhàn)。柏拉圖的《會飲篇》也指出蘇格拉底個人相當?shù)挠赂?。在一個場合中蘇格拉底在戰(zhàn)場上緊隨阿爾西比亞德斯的身邊以保護他,或許還拯救了他的性命。
審判和死刑
身為雅典的公民,據(jù)記載蘇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虔誠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原因是不相信神)判處死刑。盡管他曾獲得逃亡離開雅典的機會,但蘇格拉底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后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蘇格拉底之死。由雅克·路易·大衛(wèi)所繪(1787年)。
蘇格拉底的一生開始于伯里克利統(tǒng)治的雅典黃金時期,結束于雅典的衰落時期(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結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團倒臺后的時期)。當時雅典正試圖穩(wěn)定局面并消除戰(zhàn)敗的羞恥感,在三名雅典政治人物的勸誘下,雅典的法庭以不虔誠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審判蘇格拉底。當時希臘人的文化把天神和女神視為是保衛(wèi)城邦的重要角色(舉例而言,雅典便是以其保護神雅典娜為名)。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敗被人解釋為是雅典娜對雅典市不敬神的懲罰,而補救的辦法就是懲罰那些質疑雅典娜或其他天神的人。在《申辯篇》里蘇格拉底堅持這次審判是完全錯誤的。
依據(jù)柏拉圖《申辯篇》里所記載的審判記載,蘇格拉底的“罪行”開始于他的朋友凱勒豐(Chaerephon)在德爾斐的神諭處詢問是否有人比蘇格拉底更聰明;神諭處的回答則是否定的。蘇格拉底解釋這個答案是另一個謎題—要他開始尋找比他更聰明的人。他質問雅典的人們有關他們對于至善、美麗、和美德的看法,發(fā)現(xiàn)他們雖然自以為知道很多,實則根本一無所知。蘇格拉底于是總結道:他比其他人聰明的地方僅只在于他承認到他什么也不知道。蘇格拉底的智慧使得當時那些被他質疑愚蠢的雅典政治人物轉而對付他,導致了這場不敬神的審判。
蘇格拉底最后被判有罪,并被判處死刑。蘇格拉底拒絕了他的學生們試圖安排他逃跑的計劃,飲下毒堇汁而死。依據(jù)《斐多篇》記載,蘇格拉底死時相當平靜,堅忍地接受了他的判決。
依據(jù)色諾芬和柏拉圖的記載,蘇格拉底原本有機會逃跑,他的學生們已經(jīng)準備好賄賂監(jiān)獄守衛(wèi),在逃跑后蘇格拉底將會逃離雅典。在名畫“蘇格拉底之死”中,蘇格拉底的床下有一塊地磚,描繪的可能就是逃跑的計劃之一。如同蘇格拉底與克力同的對話所顯示的,蘇格拉底拒絕逃跑的原因是因為他了解到他必須遵守這個城邦的法律,服從這個城邦的公民和法官、以及陪審團所審判的結果。否則他便會違反他與這個城邦的“契約”,而這樣做是違背了蘇格拉底所提倡的原則的。
哲學
蘇格拉底教學法
蘇格拉底對于西方思想最重要的貢獻或許應該是他的辯證法(用一個問題回答一個問題)來提出問題,這被稱為蘇格拉底教學法或詰問法,蘇格拉底將其運用于探討如神和正義等許多重要的道德議題上。這最早的記載是出自于柏拉圖的 蘇格拉底對話錄 上,蘇格拉底通常被視為是西方政治哲學和倫理學或道德哲學的奠基之父,也是西方哲學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蘇格拉底認為每個人都生活在“實在”中,但有些人認識不到自己邏輯上的錯誤,因此有各種錯誤的想法。蘇格拉底用一系列的問題協(xié)助一個人或一群人來判斷他們的信念,例如神或正義是否存在的問題,指出他們的回答中的漏洞,借此讓他們認識自己的邏輯和認識上的錯誤。這種方法是屬于假說消除的被動方法,隨著受測者承認更進一步的假說,在消除之前的假說的過程中必然產(chǎn)生矛盾。這種方法是用于逼使一個人檢視他自己的信念和這種信念的真實性。
哲學信仰
要研究蘇格拉底的哲學信仰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由于他完全沒有留下半點自己的著作,我們只能從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記載中加以探索,然而他們兩人的記載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對于何者的記載更接近真相一直是爭論的話題。有些人認為蘇格拉底其實沒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會加以盤問每種信仰;在《理想國》中他發(fā)表的冗長理論其實是柏拉圖的想法。有些人主張他其實沒有半點自己的信仰和理論,但對此又有許多爭論,因為要從記載中區(qū)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兩人的概念相當?shù)睦щy,同時要解釋他們的概念又更為困難。也因此,要從柏拉圖和色諾芬等人的記載中尋找蘇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簡單——必須留意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蘇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反而更接近于這些記載者自己的看法。
從對話錄里得到的證據(jù)顯示蘇格拉底只有兩個導師:文法家普羅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奧提瑪(Diotima),狄奧提瑪教導了蘇格拉底有關愛的知識。一些對話錄也顯示出蘇格拉底曾受到了當時的思想家如巴門尼德和阿那克薩哥拉的影響,歷史記載通常也將這兩人視為是蘇格拉底的導師。古典歷史學者John Burnet主張?zhí)K格拉底的主要導師是阿那克薩哥拉派的學者阿基勞斯(Archelaus),有關阿基勞斯的記載其實也是蘇格拉底自己的理論。而Eric A. Havelock則認為蘇格拉底與阿那克薩哥拉派的關系證明了他與柏拉圖的哲學理念差異。
認識你自己
“認識你自已”本是希臘德爾斐神廟門楣上的銘言,蘇格拉底將其作為自己哲學原則的宣言。在蘇格拉底看來,自然萬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質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內在目的,亦即“善”。由于認識自然的本性為我們的能力所不及,因而哲學的真正對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認識人自身中的善。蘇格拉底以“認識你自己”作為其哲學的座右銘。
蘇格拉底經(jīng)常被人們看做是智者,蘇格拉底對此大惑不解,因為他自認為自己是無知的。他發(fā)現(xiàn),那些自認為有智慧的人其實才是無知的,因而神諭說他有智慧是因為他自知自己無知,所以始終在追求知識。對人來說,自知自己無知而熱愛智慧,才是真正的聰明。
正是在批判自然哲學家和智者的基礎上,蘇格拉底開始正本清源,摒棄感覺高揚理性,使哲學從求勝求智轉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識為人之本性,從而豎起了理性主義大旗,劃時代地實現(xiàn)了西方哲學發(fā)展進程中的一次重大的轉折。正因為如此,人們通常以蘇格拉底劃分前后,將此前的希臘自然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
知識(助產(chǎn)術)
蘇格拉底經(jīng)常說他的智慧是來自于體悟到他自己的無知。蘇格拉底可能認為做壞事是無知所造成的后果,做壞事的人必然沒有比他人聰明。唯一一件蘇格拉底經(jīng)常宣稱擁有的知識是對于愛的知識,并以此聯(lián)系他“對于智慧的熱愛”—例如對于哲學的熱愛。他從來沒有宣稱過他擁有許多智慧,他只不過是比別人更了解到:一個人要追求智慧就必須先熱愛智慧本身。至于蘇格拉底是否相信人類(和天神如阿波羅等相對照)真能變的有智慧也有待爭議。他的確曾經(jīng)區(qū)分愚蠢與理想中的知識的差別;另一方面,他也在《會飲篇》(狄奧提瑪?shù)难葜v)和《理想國》(洞穴的寓言)中描述了一種累積智慧的方式。
在柏拉圖記載的《泰阿泰德篇》(150a)中,蘇格拉底曾經(jīng)將自己比作一個真正的媒人(προμνηστικ??),以對照一個老鴇(προ?γωγ??)。這段對話也被色諾芬的《會飲篇》(3.20)記載,不過描述的卻是蘇格拉底開玩笑稱若他當初學習了拉皮條的技藝,必然會替他賺進大筆財產(chǎn)。身為一個哲學講師,蘇格拉底對聽眾的回復都是為了使他們對智慧的概念更加透徹,雖然他自己都否認他是一名導師(《申辯篇》)。他所扮演的角色,在他看來,稱之為接生婆(μα?α)更為恰當。蘇格拉底解釋道他自己并沒有多少理論,但他知道要如何將理論的種子散布給其他人,并能判斷這些理論是否具有價值?;蛟S最重要的,他指出助產(chǎn)士由于年齡過老而無法生育,而從來沒有生育的婦女是不可能成為接生婆的;因為一個從沒生育過的婦女不可能擁有那樣的親身經(jīng)驗,同時也不能判斷何者才是有價值的嬰兒、而何者應該將其扔至山腰拋棄。為了衡量這些因素,接生婆必須同時具備生育的經(jīng)驗和知識。
蘇格拉底以他是“高貴、健壯的助產(chǎn)婆芬尼蘭托的兒子”為自豪,宣稱他也“習于施行同種技術”。不同的是,他所實施的對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靈魂而不是肉體。蘇格拉底的“助產(chǎn)術”也被他稱為“辯證法”。
蘇格拉底在施行助產(chǎn)術時所采用的方式是問答法,即通過發(fā)問與回答的形式,運用比喻、啟發(fā)等手段,使對方對所討論之問題的認識從其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漸深入,最后得出正確認識,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兒。這種方法,一般被總結為四個環(huán)節(jié):反譏、歸納、誘導和定義。
“反譏”是助產(chǎn)術的第一步,指通過反問揭露對方談話中的矛盾或漏洞。反譏是為了打掉對方自以為是的傲氣,迫使他承認對原以為十分熟悉的東西實際上一無所知。只有以“自知我無知”的心態(tài),才有可能接受手術?!皻w納”是助產(chǎn)術中引導方向的重要步驟。它通過對答問者具體而片面的意見的否定,一步步地將其導向普遍的、確定的、真實的知識。“誘導”是助產(chǎn)術的實質,也可以看做是狹義的助產(chǎn)術。它通過啟發(fā)、比喻等方式,幫助對方說出蘊藏在頭腦中的思想,進而考察其真?zhèn)?。這是蘇格拉底助產(chǎn)術的精髓所在,即不把觀點從外面強加于人,不盛氣凌人地宣旨頒詔,而是讓對方自己去領會和體悟?!岸x”是助產(chǎn)術所要達到的目的,即通過對所論德性的共同性質做出說明,獲得確切的概念性認識,并牢牢掌握它。
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直接為柏拉圖所繼承和發(fā)展,不僅對哲學也對后來西方整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黑格爾更是將這種對話內在化于精神之中,將其發(fā)展為詳盡完善的辯證法體系。
美德
蘇格拉底相信人們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專注于發(fā)展自己的本能,而不是去追求物質的富裕。他總是鼓勵別人注重友誼關系和參與社會的共同體,蘇格拉底相信這是使人們共同成長的最好方式。他的行為也都實踐了這些原則:到了最后,盡管他有機會可以逃離雅典,但蘇格拉底仍接受了他的死刑判決。他認為私自逃跑是破壞了他的共同體的決定;而如同以上所述,蘇格拉底在戰(zhàn)場上的英勇表現(xiàn)也無人能夠指摘。
蘇格拉底教學中的一貫思路認為人類的確擁有某些美德。這些美德代表了一個人最重要的人品,而之中最居前的則是哲學或智慧的美德。蘇格拉底強調“美德是所有事物里最寶貴的東西;一個人最理想的生命是將其一生奉獻用于尋找上帝。真相被隱藏在陰霾處之下,而哲學家的任務就是要揭露出他們所知的竟是如此之少。”一個人要真正做到至善,而不是僅僅依據(jù)他的“意見”行動;一個人必須了解不變的至善本身。
對蘇格拉底而言,認識人自己就是認識心靈的內在原則,亦即認識德性?!暗滦浴痹谙ED語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長、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為該事物的本性,而人的德性就是人之為人的本性,所以后來便有了倫理上的意義?!吧啤笔亲匀蝗f物的內在原因和目的,具體到人身上,就是“德性”。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給了每一個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人人都是潛在地擁有“德性”,并不是生來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導下認識自已的德性,才能使之實現(xiàn)出來,成為現(xiàn)實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蘇格拉底認為,未經(jīng)理性審查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了他自己,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與知識等同起來,得出了“知識即德性,無知即罪惡”、“無人有意作惡”的結論。
蘇格拉底把德性與知識等同起來的觀點,奠定了理性主義倫理學的基礎,第歐根尼·拉爾修因此而稱他是“倫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然而,將德性與知識等同起來而忽略了它們之間的差別畢竟有失偏頗。
政治
蘇格拉底相信“理想存在于一個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因此有人主張?zhí)K格拉底相信只有哲學家才有這種能力統(tǒng)治其他人。依據(jù)柏拉圖的說法,蘇格拉底對于政治的特定理念絕非難以理解的。他公開的反對當時雅典已經(jīng)長期實行的民主制度。但不只是雅典的民主制度,蘇格拉底反對所有不符合他哲學中理想國家的政府形式,而雅典政府也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在蘇格拉底生命的最后幾年里,雅典由于政治的而經(jīng)歷多次大規(guī)模變遷,民主制度最后被軍閥三十人僭主集團推翻,領導這個集團的是柏拉圖的一名親戚克里提亞斯(Critias),他也曾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之一。僭主集團在暴虐統(tǒng)治一年后終于被推翻,雅典又重新采納民主制度,當時民主政府還對統(tǒng)治期間的所有有關人士宣布大赦。但僅僅四年之后,民主制度就把目標指向了壓制蘇格拉底上。
對于蘇格拉底所相信的政治理念究竟為何,一直是哲學界最大的爭論之一。最多人同意的一種說法是蘇格拉底并不相信哲學家可以擔任國王的概念,因為蘇格拉底始終拒絕進入政界或參與任何形式的政府運作;他經(jīng)常指出他不可能去干涉或指揮其他人要如何生活,因為他根本就還沒有徹底了解他自己。哲學家只是熱愛智慧的人,而且也不是真的具有智慧。在遭到五百人會議的定罪后,蘇格拉底接受了他的死刑處分,這也是支持這種論點的證據(jù)之一。許多人也主張雅典反民主的潮流是從柏拉圖開始發(fā)展的,因為柏拉圖無法接受他的導師竟遭到民主體制如此不平的判決。無論如何,毫無疑問的是蘇格拉底對于三十人僭主集團的厭惡絕對不下于民主制度;當僭主集團要求蘇格拉底協(xié)助捕捉一名雅典人時,蘇格拉底加以拒絕并差點因此而遭致生命危險。
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雅典海軍于阿吉紐西群島戰(zhàn)勝,但許多失事船只的水手沒有獲得救援而死,接踵而來的民怨引發(fā)了一場政治風暴。多名海軍的將領被起訴,蘇格拉底擔任了審判的主審官,盡管遭遇強大的民意壓力,蘇格拉底仍堅持依據(jù)法令審判,力排眾議反對處死海軍將領 ,盡管后來蘇格拉底遭到撤換,但這起事件成為蘇格拉底生平中最重大的政治活動。盡管后來是民主制度宣判了蘇格拉底的死刑,依據(jù)蘇格拉底的行動來看,他仍認為三十人僭主集團的專制統(tǒng)治的正當性并沒有民主制度來的高。
神秘主義
在柏拉圖記載的對話中,蘇格拉底似乎經(jīng)常顯示出他神秘的一面,探討轉世以及神秘宗教等議題;不過這通常被視為是柏拉圖自己添加的記載。無論如何,這并不能排除一切的可能性,因為我們也不能確保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兩人間的真實差異為何;除此之外,色諾芬的記載也顯示出一些類似的結果。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柏拉圖《會飲篇》和《理想國》里的討論,蘇格拉底說到一個人前往美麗之海凝視至善的理型,如此才能獲得智慧,整段過程幾乎類似于神秘的神示經(jīng)驗(這段對話出自《會飲篇》里,蘇格拉底對學生演講描述他的導師—女祭司狄奧提瑪探索哲學的歷程,當時狄奧提瑪甚至還擔心蘇格拉底沒有能力達到神秘的最高境界)。而在《美諾篇》里,蘇格拉底則提起了厄琉息斯秘儀,告訴美諾若要更徹底理解蘇格拉底的答案,他必須加入下周的入會儀式。
或許最令人感興趣的部分是蘇格拉底是依賴于一種他所聽到的“惡魔征兆”聲音來判斷他是否犯下錯誤。也是這種征兆一直阻止蘇格拉底進入政界。在《斐德羅篇》里的記載告訴我們,蘇格拉底將這視為是一種“天神的錯亂”,而這種錯亂則是天神賜與的禮物,賦予了我們有關詩歌、神秘、愛、甚至是哲學本身的各種靈感。這種征兆通常屬于我們稱之為“直覺”的形式,然而,蘇格拉底將這種現(xiàn)象描述為“惡魔”,顯示了它是起源于天神、神秘,而且是不受他自己的思想所控制的。
承上啟下
查看詳細關系圖蘇格拉底哲學思想承上啟下
記載來源
柏拉圖、色諾芬、以及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是研究蘇格拉底的主要來源,柏拉圖和色諾芬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據(jù)推測他們也可能神化了他;無論如何,他們所留下的著作是今天我們所知唯一對蘇格拉底的連貫記載。亞里士多德雖然不是蘇格拉底的嫡傳子弟,但也經(jīng)常在他的著作中提起蘇格拉底。
對話錄
蘇格拉底對話錄是一系列由柏拉圖和色諾芬所寫的對話記載,記載了蘇格拉底與其他當代人物的對話、或是蘇格拉底與他的學生之間進行的討論。柏拉圖的《斐多篇》便是他晚年的記載之一。雖然《申辯篇》是柏拉圖自己進行的申辯文,但它通常也被歸類為對話錄的一部分。
《申辯篇》記載了柏拉圖在審判上發(fā)表的申辯演說。在雅典的司法制度里,一篇申辯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在柏拉圖的記載中,他通常不會將他的概念借由某個特定的角色發(fā)表,而是將其透過蘇格拉底教學法呈現(xiàn)出給讀者。大多數(shù)對話錄多多少少都運用了蘇格拉底教學法,但都沒有像《歐緒弗洛篇》那么徹底。在這篇對話錄里,蘇格拉底和歐緒弗洛重復的檢視蘇格拉底提出的問題和其答案“…什么是敬神,什么又是不敬神?”
在柏拉圖的對話錄里,學習似乎是一種回憶的過程。靈魂在進入身體之前是屬于理念的范圍,也只有在那里它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身,而不是被凡世間的陰影和經(jīng)驗所掩蓋。借由回憶的過程,便能將純粹真實的理念帶入靈魂,也因此獲得了智慧。
在柏拉圖撰寫的蘇格拉底記載中,我們很難分辨哪個理念才是由蘇格拉底(或他的朋友)所提出的、而哪個理念是新增的或由柏拉圖闡述的—這個問題在學界又被稱為蘇格拉底問題。通常,柏拉圖早期的作品往往較接近于蘇格拉底的真實理念,而后期的作品—包括了《斐多篇》在內—都被認為很可能是柏拉圖自己提出的想法。
參考文獻
Brun, Jean. Socrat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8 (sixth edition): 39–40. ISBN 2-13-035620-6. (French)
Coppens, Philip,"Socrates, that’s the question"Feature Articles – Biographies, PhilipCoppens.com.
May, Hope. On Socrates. Belmont, CA: Wadsworth. 2000. ISBN 0-534-57604-4.
Ong, Walter. Orality and Literacy.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ISBN 0-415-28129-6.
Kagan, Donald. The Fall of the Athenian Empire. First.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Pausanias, Description of Greece. W. H. S. Jones (translator).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William Heinemann Ltd. (1918). Vol. 1. Books I–II: ISBN 978-0-674-99104-0. Vol. 4. Books VIII.22–X: ISBN 978-0-674-99328-0.
Thucydides; The Peloponnesian War . London, J. M. Dent; New York, E. P. Dutton. 1910.[1]
Vlastos, Gregory. Socrates, Ironist and Moral Philosopher.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0-8014-9787-6.
參見
尤西弗羅困境
伊壁鳩魯悖論
蘇格拉底的申辯
深入閱讀和外部鏈接
蘇格拉底的申辯篇,由柏拉圖所著:[2]
Bruell, Christopher (1999). On the Socratic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horter Platonic Dialogues .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古騰堡計劃蘇格拉底的電子書:
免費的有聲書 Euthyphro在LibriVox
蘇格拉底教學法
An Introduction to Greek Philosophy , J. V. Luce, Thames & Hudson, NY, l992.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 Jacques Maritain
Greek Philosophers—Socrates, Plato, and Aristotle , C. C. W. Taylor, R. M. Hare,和Jonathan Barn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Y, 1998.
Taylor, C. C. W. (2001). Socrate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史丹佛哲學百科 -蘇格拉底 (2005)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