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學
學說與思想
“心即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fā)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fā),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并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nèi)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diào):“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
王守仁指出: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guān)系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fā),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采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fā)生的。他的目的在于“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圣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夸的風氣,于是開始強調(diào)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后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圣賢的意思。
“致良知”
王守仁經(jīng)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陽明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并多有闡發(fā)。時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
“士農(nóng)工商”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nóng)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于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為士、農(nóng)、工、商“其歸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yè)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tǒng)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yè)”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jié)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jīng)日作買賣,不害其為圣為賢”。此說被稱為“新四民論”。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學界對四句教的理解眾說紛紜,歷來就有爭議。
流派
陽明學可分作左右二派。其中學者為聶豹、鄒守益,是為江右學派,傳至黃宗羲、劉宗周,是為。左派者可分又浙中學派、泰州學派,泰州學派將其說法推向一個極端,認為由于“理存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堯舜”,即使不是讀書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為圣人。
江右學派
代表人物:聶豹、鄒守益、徐階、張居正、黃宗羲、劉宗周
左派
浙中學派
代表人物:錢德洪、王畿、唐順之
泰州學派
代表人物:王艮、李贄、何心隱、顏山農(nóng)
日本陽明學
日語漢字為“ 陽明學 ”,平假名形式為“ ようめいがく ”。
陽明學自明朝中后期傳入日本(據(jù)稱時87歲高齡的日本高僧會庵為首個傳播者),當時為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后在日本進一步發(fā)展,并對日本后世影響深遠。著名學者如有“近江圣人”之稱的中江藤樹(一般認為是日本陽明學的鼻祖)。明末清初思想家朱舜水東渡日本,進一步傳播了陽明學。
日本江戶時代中期,有著名之陽明學者三輪執(zhí)齋,著有 《標注傳習錄》(卷上、中、下及附錄,共四冊) 。幕末時期有佐藤一齋,著有《傳習錄欄外書》 。
陽明學對近代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形成影響很大。
陽明學于明治維新時期成為日本的顯學,對明治維新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時很多著名政治人物,兵學者均是陽明學追隨者,著名的如日本“武圣”東鄉(xiāng)平八郎,革命家大鹽平八郎,“倒幕魁首”西鄉(xiāng)隆盛,其他的倒幕健將如:吉田松陰、高杉晉作、河井継之助、佐久間象山等等。
此外,日本二戰(zhàn)后的領(lǐng)軍作家三島由紀夫創(chuàng)作也深受陽明學的影響。
日本學者井上哲次郎,著有《日本陽明學派之哲學》,詳述陽明學從江戶到明治時期的傳承 。此外,學者高瀬武次郎著有《日本之陽明學》,列出從江戶到明治時期的31位日本陽明學者的生平和思想 。
研究書目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fā)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吳震:《陽明后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呂妙芬:〈圣學教化的吊詭:對晚明陽明講學的一些觀察〉。
呂妙芬:〈明代吉安府的陽明講會活動〉。
島田虔次著,蔣國保譯:《朱子學與陽明學》(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