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之一舜——姚重華簡介
舜(shùn,約公元前2128年— 約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字都君,謚曰“舜”,軒轅黃帝九世孫,是中國上古時代父系氏族社會后期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生于姚墟。一說出生于諸馮,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濟市),被后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史稱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稱之。
虞舜的王位是唐堯禪讓的,人們世代尊稱堯和舜為上古,堯禪讓王位給虞舜傳了四個字,即允執(zhí)厥中;舜禪讓王位給大禹傳了十六字心傳,即中華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中華心法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論?!吨駮浤辍凡⒉挥涊d為禪讓。
三皇五帝之一。舜,為四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于天下,其國號為“有虞”,故號為“有虞氏帝舜”,后世以舜簡稱之,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他不僅是中華道德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而且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人物生平
舜:傳說中的父系氏族社會后期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離婁下·第一章 》 孟子曰:“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p>
《元和姓纂》載:“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孫以姚為氏?!?/p>
《新唐書·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為姓?!薄八春蠛珛倽M封于陳,裔孫敬仲仕齊為田氏,其后居魯,至田豐,王莽封為代眭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亂,過江徙居吳郡,改姓為媯。五代孫敷,復(fù)改姓姚,居吳興武康。 ”
北宋景佑年間刊本:邵思著《姓解》記載:“女生為姓,故姓之字多從女。虞舜生于姚,故因生地為姓,后世有以姚為氏?!?/p>
《古今姓氏書辯證》和《通志·氏族略》記載:"虞有兩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故姚恢改姓為媯, 而媯皓又改姓為姚,知姚與媯可通.......”
《尚書》云:“德自舜明?!薄渡袝虻洹酚?,舜 “堯厘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眻虬炎约旱膬蓚€女兒嫁給他。
《史記·五帝本紀》載:“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边@里說的舜和虞帝,史稱虞舜,又稱舜帝、帝舜,姚姓,有虞氏,名重華,是上古五帝之一。
根據(jù)《尚書》、《史記》等有關(guān)典籍,虞舜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皆以德為先導,以和諧為依歸,一生追求和合、和平、和諧,其和諧之道內(nèi)涵十分豐富。
傳其稱號為有虞氏,姓媯氏姚,名重華,字都君,謚曰“舜”。因國名“虞”,故又稱虞舜。他是帝顓頊的六世孫(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重華),自五世祖窮蟬起都是平民。 帝舜從小受父親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屢經(jīng)磨難,仍和善相對,孝敬父母,愛護異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贊譽。舜生于姚墟,辛勤耕稼于歷山,(一說今鄄城歷山,一說今濟南千佛山)漁獵于雷澤(今屬山東菏澤),在黃河之濱燒制陶器,在壽丘(今山東曲阜)制作日用雜品,在頓丘(今河南浚縣)、負夏(今山東兗州)一帶經(jīng)商做生意。因品德高尚,在民間威望大。
他在歷山耕田,當?shù)厝瞬辉贍幪锝?,互相很謙讓。人們都愿意靠近他居住,兩三年即聚集成一個村落。當時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帝堯年事已高,欲選繼承人,四岳一致推舉舜,于是,堯?qū)⒆约旱膬蓚€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讓九名男子侍奉于舜的左右,以觀其德;又讓舜職掌五典、管理百官、負責迎賓禮儀,以觀其能。皆治,乃命舜攝行政務(wù)。
舜在當?shù)壑埃脑?四方部族首領(lǐng))向帝堯推薦過舜,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另見舜文化、虞舜文化。五帝之一的舜因生在姚地,后世子孫便以居地為氏,稱姚氏,世代相傳,史稱姚氏正宗。因而史稱姚、虞、陳、胡、田為"媯汭五姓"。東漢在中央政府任尚書的媯皓也改回本族最早本姓的姚姓。
堯把帝位禪讓給舜,二十八年后去世。舜選賢任能,舉用“八愷”、“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兇”,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堯未完成的盛業(yè)。傳說他巡狩四方,整頓禮制,減輕刑罰,統(tǒng)一度量衡。要求人民“行厚德,遠佞人”,“直而溫,寬而栗,剛而毋虐,簡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鄰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賓服,四海咸頌舜功?!吨杏埂纷釉唬骸八雌浯笾才c!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傳去世于南巡途中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今湖南永州市寧遠縣)。
“從夏開始,夏朝的世系非常清楚,十七個王?!眹摇跋纳讨軘啻こ獭?、“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科學家專家組認為“夏是最早的王朝,但中國文明的起源遠在其前。”
禹與舜不可分割,當一些人還捧著顧頡剛先生“考證”的“大蟲”來質(zhì)疑我國上古文明史時,豈知,在堯舜禹之前的2000-3000年,我國已經(jīng)有了仰韶文化較大規(guī)模的城(如鄭州的西山古城)。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多年這段時期里面(“這一段用歷史傳說來說大約就是堯舜那個時代”),古城已經(jīng)很多。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說古城林立;一些陶器、玉器上的符號“如果說和文字沒有關(guān)系,恐怕就不好講了”;中國也出現(xiàn)了禮儀性的大墓;出現(xiàn)了含鋅的銅基合金和含鉛的銅基合金,也就是出現(xiàn)了黃銅器和青銅器?!暗较拇臅r候,青銅器就普遍使用了。” 上述四項,就是世界公認的“文明”的標志。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