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隴文化—民間文化—踢鼓子
“踢鼓子”又叫“踢鼓則”,流傳于榆林地區(qū)靖邊縣的鎮(zhèn)靖、新農(nóng)村、席麻灣等鄉(xiāng)鎮(zhèn),俗稱“安鼓跑鼓”或“坐鼓跑場”。
表演時,由一人手執(zhí)藍布傘(或燈籠傘)扮傘頭,帶領男鼓手(俗稱鼓子手)和女鈸手(男女必須成對,一般為四男四女或八男八女)擊鼓、拍鈸進行舞蹈,鼓子手動作的突出特點是以手當槌擊鼓。他們不僅把鼓斜掛于腰左側(cè)用手拍擊,還可以將鼓卸下托在手中,或放在地上拍擊。常用的動作有“平步擊鼓”、“轉(zhuǎn)身擊鼓”、“拜鼓步”、“高擊鼓”、“馬步拜鼓”、“安鼓跳”等。動作粗獷,風格質(zhì)樸,通過跳、踢、轉(zhuǎn),以及做“虎跳”、“二起步”等,顯示鼓子手的英武、豪爽。女鈸手俗稱“包頭”(過去多為男扮女裝,四十年代后才有姑娘上場襲演),雙手握鈸隨節(jié)奏邊舞邊擊,常用的動作有“跑步擊鈸”、“十字步擊鈸”、“扭步擊鈸”、“踏步擊鈸”等,以烘托鼓子手的表演情緒和氣氛。
傘頭在舞蹈中擔任領隊,也像“陜北秧歌”一樣,通過唱秧歌向群眾進行拜年賀節(jié)。傘頭的動作和陜北秧歌基本相同,可扭、可跳,關鍵在于要能唱、能編,做到觸景生情,見啥唱啥。演唱的曲調(diào)多以陜北民歌為主,傘頭領著唱,眾人跟著和。也有的地方為了突出舞蹈表演,傘頭可以不唱,或者少唱。表演時,鼓子手、包頭以及傘頭均穿秧歌彩服。男的或穿對襟布衫,扎白毛巾,系紅腰帶;女的可穿過年時的新花襖。傘頭有時還披長斗篷,除執(zhí)傘外,也可左手拿“虎撐”,不停搖轉(zhuǎn)發(fā)出聲響進行指揮。
踢鼓子表演時,除傘頭唱秧歌時打擊樂暫停外,其他時間均以鑼鼓和嗩吶伴奏烘托氣氛。打擊樂演奏當?shù)氐难砀韫狞c,嗩吶和陜北秧歌相同,分“上手”、“下手”兩支,相互配合,共同吹奏,自由選用當?shù)亓鱾鞯膯顓瘸S们啤?/p>
靖邊縣地處榆林城西北,與內(nèi)蒙古為鄰。鎮(zhèn)靖鄉(xiāng)原為靖邊城舊址,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據(jù)說踢鼓子源于古時駐守這里的軍卒操練習武時所用的軍鼓,以后流傳民間;也有的說原是陜北秧歌中的小場節(jié)目。據(jù)老藝人朱生祥(1925年生)介紹:他十四歲便跟當?shù)乩纤嚾硕胖畻?1900—1986年)學習踢鼓子。杜之棟是當時踢鼓子的高手,杜之棟的爺爺、父親也都是踢鼓子的行家,傳到他已經(jīng)是第五代了。據(jù)此推算,踢鼓子最晚在清光緒年間已在當?shù)亓鱾?。建國后,每逢春?jié)鬧秧歌,靖邊縣仍少不了踢鼓子,并根據(jù)形勢,唱詞增添新的宣傳內(nèi)容,但其表演程式和舞蹈風格仍保持較為古樸的風貌。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