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是由大熊座的七顆明亮的恒星組成。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常被當(dāng)作指示方向和認(rèn)識星座的重要標(biāo)志。因為這七顆星較易被觀星者辨認(rèn)出來,所以成為一個明顯且重要的星群。
北斗七星之名始見于漢代緯書《春秋運斗樞》:“第一天樞,第二天璇,第三天機,第四天權(quán),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biāo),合而為斗?!?。北斗七星的中國星名由斗口至斗杓連線順序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玉衡、開陽和瑤光。前四顆稱“斗魁”,有稱“璇璣”;后三顆稱“斗杓”?,F(xiàn)代星名則命名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和大熊座η。通過斗口的兩顆星連線,朝斗口方向延長5倍可以找到北極星,這兩顆也稱作“指極星”。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北斗七星,《甘石星經(jīng)》:“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被实圩倍菲咝且暡焖姆?,定四時,分寒暑。把北斗星斗柄方向的變化作為判斷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