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井塘村祖(16世) : (明) 趙須討,行沛十六,原行元九. 與鉺公十世孫. 弘治年間由龍盤嶺遷下沉,后遷千祥鎮(zhèn)馬井塘.
趙須討相關文獻
長平之戰(zhàn)中的趙括:兵種構成決定趙軍必須進攻
長平之戰(zhàn)中的趙括:兵種構成決定趙軍必須進攻,趙括統(tǒng)率四十萬大軍,聲勢十分浩大。到達前線后,趙括立即改變廉頗的防御部署,甚
帝須
生平帝須是他的名字(Tissa),其父為巴連弗邑的目犍連(Moggali),不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大目犍連,因此他被稱為目犍連子(Moggaliputta),也就是目犍連(Moggali)之子(putta)。帝須出身婆羅門種姓,自幼熟讀吠陀經典。后在悉伽婆門下出家,加入佛教僧團,其傳承可上追至優(yōu)波離。帝須在阿育王時代,曾受阿育王請托,在波吒利弗(Pā?aliputra,現(xiàn)在印度的巴特那地方)召集各派長老進行第三次的經典結集。據(jù)說現(xiàn)存的巴利文三藏經典,即是在此次結集中會誦而成。他并且曾經派出僧侶四處傳播佛教,他派遣摩哂陀將佛教傳入錫蘭,成為現(xiàn)代南傳佛教的起源。
檢討
參考文獻孫文良,中國官制史,1993年,臺北,文津出版社。
招討使
簡介是唐朝自安史之亂后期設置的軍事指揮官。唐代貞元末年始置有招討使,多屬兼任性質,遇戰(zhàn)亂時臨時設置,隨置隨撤。五代時亦有招討使一職。宋代,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北征北漢時,由潘美任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建炎四年(1130年),有李成之亂,以張俊為江南招討使。元朝置有招討司,由招討使掌控。明代各邊地亦可有招討司,多為邊陲土著頭目掌控,可由土司自設。參考書目《舊唐書》卷四四,《職官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