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区中文,国产精品91高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詞條 唐代 京兆府

                  京兆府

                  京兆府,唐朝開元元年(713年)設(shè)置的府,這是府作為行政區(qū)劃的開始。

                  唐玄宗把長安所在的雍州改為京兆府,把洛陽所在的洛州改為河南府,京兆府的首長為京兆尹。領(lǐng)萬年、長安、新豐、渭南、鄭、華陰、藍(lán)田、鄠、盩厔、始平、武功、上宜、醴泉、涇陽、云陽、三原、宜君、同官、華原、富平、櫟陽、高陵二十二縣。

                  唐朝滅亡后,后梁改為大安府,后唐再改回京兆府。后晉、后漢、后周、北宋、金朝,都沿稱京兆府,雖然此時(shí)長安連陪都都不是。宋朝京兆府下轄十三縣:長安、樊川、鄠、藍(lán)田、咸陽、涇陽、櫟陽、高陽、興平、臨潼、醴泉、武功、乾祐。金朝京兆府下轄十二縣:長安、咸寧、興平、涇陽、臨潼、藍(lán)田、云陽、高陵、終南、櫟陽、鄠、咸陽。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為安西路總管府,后又改名安西路、奉元路,明朝改名為西安府。

                  京兆府相關(guān)文獻(xiàn)
                  宋朝京兆府司錄事晁詠之
                  宋朝京兆府司錄事晁詠之,晁詠之[公元一o五五年左右至一一o六年左右]字之道,濟(jì)州鉅野人,晁補(bǔ)之之從弟。約
                  查看全文
                  堂號之京兆府
                  堂號之京兆府,京兆府,唐朝開元元年(713年)設(shè)置的府,這是府作為行政區(qū)劃的開始。京兆府不同于
                  查看全文
                  京兆尹
                  漢代京兆尹秦漢時(shí)期京兆尹最早出現(xiàn)于秦朝,當(dāng)時(shí)置內(nèi)史為京師行政長官。漢武帝時(shí)內(nèi)史分置為左右,太初元年改右內(nèi)史為京兆尹,以右內(nèi)史部為轄區(qū),治所在長安縣,職同郡太守,參預(yù)朝政。在兩漢時(shí)期與左馮翊、右扶風(fēng)合稱三輔。東漢初廢下邽、船司空、南陵、奉明4縣。建武十五年(39年),湖縣、華陰2縣歸屬弘農(nóng)郡;左馮翊長陵、陽陵2縣,弘農(nóng)郡上雒、商縣2縣來隸。延熹二年(159年)左右,復(fù)置下邽縣。漢靈帝中平年間(184-189),安定郡陰盤縣移寄治于新豐縣,后歸屬京兆尹。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后歸屬雍州管轄。東漢末,領(lǐng)長安、霸陵、杜陵、新豐、鄭縣、藍(lán)田、長陵、陽陵、上雒、商縣、下邽、陰盤12縣。魏晉時(shí)期三國時(shí),曹魏以京兆尹轄區(qū)置京兆郡,仍置太守,屬雍州刺史部。正始元年(240年)立宗室曹詢于此,改稱“秦國”,五年(244年)曹詢?nèi)ナ?,廢封國恢復(fù)舊名。曹魏政權(quán)以京兆尹的轄區(qū)置京兆郡,置太守。西晉時(shí)仍無太大改變。...
                  查看全文
                  京兆府
                  參考文獻(xiàn)參見京兆尹京兆地方
                  查看全文
                  京兆府路丞長副都總管之印(金)
                  金京兆府路丞長副都總管之印縱:6.2厘米,橫:6.2厘米,高4.7厘米,腹圍24.8厘米,底徑6.2厘米。長方體,有柄,銅質(zhì)。
                  查看全文
                  京兆府相關(guān)標(biāo)簽
                  五代十國的府
                  1279年廢除的行政區(qū)劃
                  金朝的府
                  西安行政區(qū)劃史
                  唐朝的府
                  北宋的府
                  陜西的府
                  713年建立的行政區(qū)劃
                  渭南行政區(qū)劃史
                  家族譜大覽
                  宋氏宗譜京兆堂
                  此譜為能即時(shí)提供網(wǎng)路用戶搜尋, 謹(jǐn)有簡略訊息, 譜書影像內(nèi)容未經(jīng)審閱. 如有錯誤, 請透過「意見回饋」反應(yīng).
                  瀏覽:0
                  京兆黎氏宗譜 [3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 民國33[1944]. 3冊 : 世系表. 始遷湖口凰山嶺祖(1世) : (宋) 黎宗七. 由樂平縣遷居湖口凰山嶺. 宗七公派下支祖(4世) : (明) 黎道大 ; 黎道宏. 道大公下房祖(5世) : (明) 黎用文,行暹一(長房) ; 黎用行,行暹二(二房) ; 黎用誠,行暹五(三房) ; 黎用忠,行暹三(四房) ; 黎用信,行暹四(五房) ; 黎用榮,行暹六(六房) ; 黎用華,行暹七(七房) ; 黎用貴,行暹八(八房) ; 黎用昌,行暹九(九房). 散居地 : 江西省湖口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瀏覽:0
                  京兆黎氏宗譜 [3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 民國33[1944]. 3冊 : 世系表. 始遷湖口凰山嶺祖(1世) : (宋) 黎宗七. 由樂平縣遷居湖口凰山嶺. 宗七公派下支祖(4世) : (明) 黎道大 ; 黎道宏. 道大公下房祖(5世) : (明) 黎用文,行暹一(長房) ; 黎用行,行暹二(二房) ; 黎用誠,行暹五(三房) ; 黎用忠,行暹三(四房) ; 黎用信,行暹四(五房) ; 黎用榮,行暹六(六房) ; 黎用華,行暹七(七房) ; 黎用貴,行暹八(八房) ; 黎用昌,行暹九(九房). 散居地 : 江西省湖口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瀏覽:0
                  京兆黎氏宗譜 [3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 民國33[1944]. 3冊 : 世系表. 始遷湖口凰山嶺祖(1世) : (宋) 黎宗七. 由樂平縣遷居湖口凰山嶺. 宗七公派下支祖(4世) : (明) 黎道大 ; 黎道宏. 道大公下房祖(5世) : (明) 黎用文,行暹一(長房) ; 黎用行,行暹二(二房) ; 黎用誠,行暹五(三房) ; 黎用忠,行暹三(四房) ; 黎用信,行暹四(五房) ; 黎用榮,行暹六(六房) ; 黎用華,行暹七(七房) ; 黎用貴,行暹八(八房) ; 黎用昌,行暹九(九房). 散居地 : 江西省湖口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瀏覽:0
                  潭府李氏三修族譜
                  始祖:李民欽 地區(qū):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潭府鄉(xiāng) 編修:李振璋
                  瀏覽:100
                  潭府李氏三修族譜
                  始祖:李民欽 地區(qū):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潭府鄉(xiāng) 編修:李振璋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