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集成(上集)[4編]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公元2005年. 合1冊: 插圖,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臨朐祖: 白士忠(高始祖), 和其子白友文(曾始祖), 祖籍山西太原, 遷至江蘇下邳半合山, 因避元人戰(zhàn)亂, 遂遷入臨朐, 居地今稱東郡.
始祖(1世): 白惟本. 為白家李召村人. 生子五: 白從信,行一 ; 白從讓,行二 ; 白從禮,行三, 更名武功(居紙坊) ; 白從政,行四(遷居城南, 立村名曰白家李召) ; 白潔(遷居大廣堯).
青州支祖: 白沈,更名東洋(5世, 為從信公之后. 遷居青州劉鎮(zhèn). 另編成冊) ; 白寬(10世, 為從讓公之后. 遷青州東夏鎮(zhèn)白家集).
沂水, 蒙陰支祖: 白富(4世, 為從禮公之孫. 遷居沂水姚店).
沂源埠下, 南麻, 魚臺等支祖: (明) 白蛟(居紙坊) ; 白龍(沂源, 埠下等村) ; 白虎(沂源, 南麻二村等村) ; 白豹(沂源, 南麻一村等村) ; 白威(居沂源, 南麻, 魚臺等村). 均為從禮公之后. 世代數(shù)與臨朐支不同, 故此未標注. 參考影像第105頁, 譜書第182頁.
淄川支祖: (清) 白得玉(6世, 為從政公之后. 遷青州府博山縣東峪, 現(xiàn)隸屬淄博市淄川區(qū)峨莊鄉(xiāng)).
新編輩字(17~44世): 其景文星士光明 金玉瑞盛立世鳳 中方廷吉興建正 月清昌承榮華永.
沂源埠下, 南麻, 魚臺等支新編輩字(21~40世): 正儒道先允 孔顏錦繡興 曾經仁孝在 書田永文明.
注: 此譜以簡化字體書寫.
散居地: 山東省臨朐縣, 沂源縣, 淄川縣, 及青州市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名頁題, 及脊柱題編目.
1.白氏集成(上集), 1, 序 目錄 大事記 各支族狀況介紹 人物傳略 家譜匯編: 士忠 1世惟本公起 等, 2005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公元2005年. 合1冊: 插圖,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臨朐祖: 白士忠(高始祖), 和其子白友文(曾始祖), 祖籍山西太原, 遷至江蘇下邳半合山, 因避元人戰(zhàn)亂, 遂遷入臨朐, 居地今稱東郡.
始祖(1世): 白惟本. 為白家李召村人. 生子五: 白從信,行一 ; 白從讓,行二 ; 白從禮,行三, 更名武功(居紙坊) ; 白從政,行四(遷居城南, 立村名曰白家李召) ; 白潔(遷居大廣堯).
青州支祖: 白沈,更名東洋(5世, 為從信公之后. 遷居青州劉鎮(zhèn). 另編成冊) ; 白寬(10世, 為從讓公之后. 遷青州東夏鎮(zhèn)白家集).
沂水, 蒙陰支祖: 白富(4世, 為從禮公之孫. 遷居沂水姚店).
沂源埠下, 南麻, 魚臺等支祖: (明) 白蛟(居紙坊) ; 白龍(沂源, 埠下等村) ; 白虎(沂源, 南麻二村等村) ; 白豹(沂源, 南麻一村等村) ; 白威(居沂源, 南麻, 魚臺等村). 均為從禮公之后. 世代數(shù)與臨朐支不同, 故此未標注. 參考影像第105頁, 譜書第182頁.
淄川支祖: (清) 白得玉(6世, 為從政公之后. 遷青州府博山縣東峪, 現(xiàn)隸屬淄博市淄川區(qū)峨莊鄉(xiāng)).
新編輩字(17~44世): 其景文星士光明 金玉瑞盛立世鳳 中方廷吉興建正 月清昌承榮華永.
沂源埠下, 南麻, 魚臺等支新編輩字(21~40世): 正儒道先允 孔顏錦繡興 曾經仁孝在 書田永文明.
注: 此譜以簡化字體書寫.
散居地: 山東省臨朐縣, 沂源縣, 淄川縣, 及青州市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名頁題, 及脊柱題編目.
白氏宗譜 [8部分]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白氏宗譜第四次修譜理事會, 2012(丹東市干利印刷). 全1冊(約553頁) : 插圖, 世系表, 肖像.
注 : 譜內派系眾多繁復, 詳請查閱譜第74-420頁.
白氏始祖 : 巴雅拉氏. 長白山人. 由滿族老姓改為白姓.
入京始祖(一世) : (明末清初) 白春吉利. 父輩隨清太祖打天下,被編入正黃旗. 護衛(wèi)清順治帝入京,其家眷隨之進京.
岫巖祖(2世) : 白崇厄利(又名喜敏那). 于康熙時期任護軍校,被選派撥駐防于岫巖,攜四子同行. 為春吉利公長子.
崇厄利公下四房 : (清) 白羅起(長房) ; 白托起(次房) ; 白保喜(三房) ; 白保住(四房,無后).
羅起公房下三支祖(3世) : 白加渾 ; 白烏朱胡 ; 白老各.
托起公房下三支祖 : 白玉桂 ; 白福力丹 ; 白巴金太.
保喜公房下五支祖 : 白伯寧 ; 白伯壽 ; 白常保 ; 白常住 ; 白保山.
羅起公房下字派(9-28世) : 連榮興亭振 德厚潤福祥 盛世春顯耀 詩書正源長.
保喜公房下字派(12-31世) : 國錫恩承厚 家興慶有余 平安生盛世 作善學吉人.
文才公房下字派(10-19世) : 永俊文明遠 景興恒云昌. 為常住公房下第七世孫.
散居地 : 遼寧省岫巖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脊題, 及書名頁題編目.
白氏宗譜 [8部分]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白氏宗譜第四次修譜理事會, 2012(丹東市干利印刷). 全1冊(約553頁) : 插圖, 世系表, 肖像.
注 : 譜內派系眾多繁復, 詳請查閱譜第74-420頁.
白氏始祖 : 巴雅拉氏. 長白山人. 由滿族老姓改為白姓.
入京始祖(一世) : (明末清初) 白春吉利. 父輩隨清太祖打天下,被編入正黃旗. 護衛(wèi)清順治帝入京,其家眷隨之進京.
岫巖祖(2世) : 白崇厄利(又名喜敏那). 于康熙時期任護軍校,被選派撥駐防于岫巖,攜四子同行. 為春吉利公長子.
崇厄利公下四房 : (清) 白羅起(長房) ; 白托起(次房) ; 白保喜(三房) ; 白保住(四房,無后).
羅起公房下三支祖(3世) : 白加渾 ; 白烏朱胡 ; 白老各.
托起公房下三支祖 : 白玉桂 ; 白福力丹 ; 白巴金太.
保喜公房下五支祖 : 白伯寧 ; 白伯壽 ; 白常保 ; 白常住 ; 白保山.
羅起公房下字派(9-28世) : 連榮興亭振 德厚潤福祥 盛世春顯耀 詩書正源長.
保喜公房下字派(12-31世) : 國錫恩承厚 家興慶有余 平安生盛世 作善學吉人.
文才公房下字派(10-19世) : 永俊文明遠 景興恒云昌. 為常住公房下第七世孫.
散居地 : 遼寧省岫巖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脊題, 及書名頁題編目.
白氏族譜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白氏七修族譜組委會], 2013年. 全1冊(約549頁) : 插圖,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譜派系眾多繁復, 詳請查閱譜第2-514頁.
受姓祖 : 白公勝.
名祖 : (唐)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
始祖 : (明) 白圭,字宗玉,號簡庵,謚恭敏. 原河北南宮人.
西華始祖(一世) : 白敬,字維一,號鎮(zhèn)華. 恭敏公之子. 奉命留守于豫(今河南省),相宅于西華.
敬公下三子 : 白景生(長門) ; 白景冬(二門) ; 白景淵(三門).
景生公下二子(3世) : 白古宋,字紹啟,號商卿(下三子 : 白自習 ; 白自程,字章甫,號清波 ; 白自湖) ; 白古璽,字和壁.
長門房祖(5世) : 白復明 ; 白小章,號衡逸 ; 白復述 ; 白汝西. 古宋公之孫.
景冬公下一子(3世) : 白古思. 下一子 : 白自耕.
二門房祖(6世) : 白卓,字特立 ; 白琛 ; 佚名(下二子 : 白丹忠,字報國 ; 白獻忠) ; 佚名(下一子 : 白玉光). 皆為九夏公之子.
景淵公下一子 : 白古秦. 下一子 : 白自讀.
三門房祖(5世) : 白復用(下一子 : 白應書). 自讀公之子. 僅知三門此支5世祖名諱. 其余支系5世祖則失考, 大多僅知7世后名諱.
召陵支祖(3世) : 白古璽.
谷璽公下二房(4世) : 白東儒(長門) ; 白東周,字洛邑(二門).
散居地 : 河南省西華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版心題編目.
白氏族譜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白氏七修族譜組委會], 2013年. 全1冊(約549頁) : 插圖,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譜派系眾多繁復, 詳請查閱譜第2-514頁.
受姓祖 : 白公勝.
名祖 : (唐)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
始祖 : (明) 白圭,字宗玉,號簡庵,謚恭敏. 原河北南宮人.
西華始祖(一世) : 白敬,字維一,號鎮(zhèn)華. 恭敏公之子. 奉命留守于豫(今河南省),相宅于西華.
敬公下三子 : 白景生(長門) ; 白景冬(二門) ; 白景淵(三門).
景生公下二子(3世) : 白古宋,字紹啟,號商卿(下三子 : 白自習 ; 白自程,字章甫,號清波 ; 白自湖) ; 白古璽,字和壁.
長門房祖(5世) : 白復明 ; 白小章,號衡逸 ; 白復述 ; 白汝西. 古宋公之孫.
景冬公下一子(3世) : 白古思. 下一子 : 白自耕.
二門房祖(6世) : 白卓,字特立 ; 白琛 ; 佚名(下二子 : 白丹忠,字報國 ; 白獻忠) ; 佚名(下一子 : 白玉光). 皆為九夏公之子.
景淵公下一子 : 白古秦. 下一子 : 白自讀.
三門房祖(5世) : 白復用(下一子 : 白應書). 自讀公之子. 僅知三門此支5世祖名諱. 其余支系5世祖則失考, 大多僅知7世后名諱.
召陵支祖(3世) : 白古璽.
谷璽公下二房(4世) : 白東儒(長門) ; 白東周,字洛邑(二門).
散居地 : 河南省西華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版心題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