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歷鄠縣、上元主簿,澤州晉城令。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以呂公著薦,授太子中允權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三年,因與新法不合,懇求外任,除權發(fā)遣京西路提點刑獄,固辭,改差簽書鎮(zhèn)寧軍節(jié)度判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七年,監(jiān)西京洛河抽稅竹木務。元蚟元年(一○七八)知扶溝縣。三年,罷歸居洛講學。六年,監(jiān)汝州酒稅。八年,哲宗立,召為宗正寺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理學奠基人,早年從周敦頤學,世并稱二程。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門人整理其日常講錄、經說等,后人與程頤著作同編入《二程全書》?!端问贰肪硭亩?、《東都事略》卷一一四、《名臣碑傳琬琰集》下集卷二一有傳。 程顥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明弘治八年陳宣刻本(簡稱弘治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明萬歷二十年...
程顥-古詩文選集簡介資料
1032 年 - 1085 年
程顥-古詩文選集相關文獻
程顥
程顥,[程顥像]程顥(1032~1085),教育家。字伯淳,人稱明道先生,宋洛陽人
明道先生程顥
明道先生程顥,程顥(hào)(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從開
程顥人物軼聞
程顥人物軼聞,人物軼聞縣令妙破訛詐案傳說,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年~1078年),擔任監(jiān)察御
程顥
生平《晩笑堂竹荘畫傳》程顥像其祖父任黃陂縣令,卒于該縣。父程珦年幼無力返鄉(xiāng),遂居于黃陂,后來還做了縣尉。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黃陂縣尉時所生。程顥與其弟程頤共同為宋代理學奠定了基業(yè),“新儒學”的真正成立,自程氏兄弟始。世稱“二程”,大哥叫大程,程頤叫小程。因二程兄弟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世稱其學為“洛學”。程氏兄弟最重要的貢獻在“天理”的發(fā)現(xiàn),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說法。他把“理”視為宇宙的本原。認為知識、真理的來源,知識內在于人的心中,“當處便認取,更不可外求”。就天道來說,程顥形容它是“生”,謂世界生生不已。為學以“識仁”為主,《識仁篇》提到“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薄抖ㄐ詴穭t說“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大公,物來順應。”在教育上,程顥先后在嵩陽、扶溝...
“二程”之程顥簡介程顥是怎么死的?
人物檔案
姓名:程顥
別稱:明道先生
字號:伯淳
謚號:純公
國家:中國
所處時代:北宋
民族:漢族
原籍:河南洛陽
出生地:湖北黃陂縣
出生日期:1032年
逝世日期:1085年
信仰:儒家
封爵:豫國公
封號:河南伯
主要作品:論王霸札子、論十事札子
其他成就:開創(chuàng)新儒學,為宋代理學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