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浪漫主義晚期西班牙民族樂派音樂家伊薩克·阿爾貝尼斯(Isaac Albéniz )創(chuàng)作的器樂曲集,1980年在倫敦出版。阿爾貝尼斯創(chuàng)作過多部西班牙組曲,這部作品是其中之一,由6首充滿濃郁西班牙特色的鋼琴曲組成,分別是:《前奏曲》、《D大調(diào)探戈》、《馬拉圭那舞曲》、《小夜曲》、《卡達拉那隨想曲》、《佐爾梯柯舞曲》。
西班牙組曲,Op.165簡介資料
España, Op. 165
西班牙組曲,Op.165相關(guān)文獻
西班牙——世界史西班牙地圖
西班牙——世界史西班牙地圖,西班牙王國(英語:TheKingdomofSpain,西班牙語:Reinod
組曲
參考書目音樂史與欣賞:楊沛仁著,2001年,初版,美樂出版社
西班牙
名稱前羅馬時代語言迦太基統(tǒng)治下的西班牙羅馬統(tǒng)治下的西班牙日耳曼人統(tǒng)治下的西班牙摩爾人統(tǒng)治下的西班牙經(jīng)濟參考
西班牙
簡介西班牙王國(西班牙語:ReinodeEspaña;英語:TheKingdomofSpain),簡稱西班牙,位于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處,西鄰葡萄牙,北瀕比斯開
行星組曲
特色這部管弦樂使用的樂隊陣容十分龐大,甚至加入了當時仍未普及的新樂器,包括低音長笛(等同現(xiàn)在的G調(diào)中音長笛)、低音雙簧管(比雙簧管低一個八度)及較常在管樂隊使用的上低音號。同時也使用了管風琴和兩組女聲三部合唱團。全曲七個樂章以七個行星的名字命名: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更多的是出于占星學上的意義而并非天文學,樂章的標題可能起源于《TheArtofSynthesis》這本書。配器火星——戰(zhàn)爭使者(BringerofWar):霍爾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夕完成這一樂章的。因此有人認為,這段音樂是對當時迫在眉睫的戰(zhàn)爭的預(yù)言。以緊張的5/4拍弦樂開頭,為了營造一種咄咄逼人的氣氛,樂隊使用一種不常見的演奏技術(shù):用打擊樂及弦樂器的弓桿擊弦。這種蠻橫、激昂的漸強節(jié)奏型,暗示出軍隊在行進,給人以一種咄咄逼人的緊迫感。主旋律混亂而又充滿壓迫感,第二主題則由上低音號和...
西班牙組曲,Op.165相關(guān)標簽
浪漫主義音樂
民族樂派
西班牙民族樂派
阿爾貝尼斯
器樂曲
鋼琴曲
西班牙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