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区中文,国产精品91高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詞條 泰山

                  泰山

                  (山川)

                  泰山,古時稱岱宗,春秋時改為泰山,被稱為東岳,位居五岳之首。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濟南、長清、肥城、泰安之間。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濟南市,方圓426平方公里。主峰位于泰安市境內(nèi)的玉皇頂,海拔1545米。泰山不但在地質(zhì)學(xué)和歷史文化方面具有研究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美學(xué)價值。

                  泰山約形成于3000萬年前新生代中期。泰山區(qū)域地層古老,該地區(qū)的寒武紀(jì)片麻巖群是華北臺地的基底,地層剖面出露齊全,化石豐富,保存完好。泰山有豐富的地殼運動遺跡,在地質(zhì)方面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并設(shè)有著名的地質(zhì)研究基地,具有世界意義的地質(zhì)科學(xué)研究價值。

                  泰山自古就有“五岳獨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譽?!妒酚洝分芯陀衅呤醴舛U泰山的史傳。從遠古時期的神農(nóng)氏、炎帝、黃帝、堯、舜、禹,到漢武帝、隋文帝、唐玄宗、康熙帝、乾隆帝等歷代皇帝,無不來泰山祭祀天地。泰山封禪意味著受命于天,昭示著國家統(tǒng)一,彰顯著國泰民安,因...

                  泰山簡介資料
                  36°15′21″N 117°06′27″E
                  泰山相關(guān)文獻
                  泰山都有哪些別名?泰山別名的由來
                  泰山都有哪些別名?泰山別名的由來,泰山,古稱東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遠古時始稱大山,太山。按古文字的
                  查看全文
                  泰山郡
                  建置沿革西漢泰山郡,秦代為濟北郡之地。漢初,泰山郡之地屬齊國支郡濟北郡。漢文帝二年(前178年),分齊國置濟北國。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濟北王將其領(lǐng)地內(nèi)的泰山附近的土地獻給皇帝。武帝以其地置泰山郡,又割濟南郡南部數(shù)縣來屬。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濟北王劉寬自殺,濟北國除,其地并入泰山郡。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泰山郡治奉高縣,屬兗州刺史部,領(lǐng)十七縣、七侯國:奉高縣、博縣、茌縣、盧縣、肥成縣、虵丘縣、剛縣、柴侯國、蓋縣、梁父縣、東平陽縣、南武陽縣、萊蕪縣、鉅平縣、嬴縣、牟縣、蒙陰縣、華縣、寧陽侯國、桑丘侯國、富陽侯國、桃山侯國、桃鄉(xiāng)侯)、式侯國。另有胡毋、五據(jù)、有德三個侯國,建置情形無從考證。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172816戶,726604人。西漢綏和元年,泰山郡領(lǐng)縣如下:東漢東漢初,泰山郡為張步所據(jù)。漢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張步降漢。因人口減少,省并泰山郡之八縣(侯國
                  查看全文
                  泰山
                  自然地理泰山原名岱山、亦名岱宗。位于濟南、長清、肥城、泰安之間。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濟南市,方圓426平方千米。主峰位于泰安市境內(nèi)的玉皇頂,海拔1545米。相對高差約1300米。地質(zhì)成因推測泰山約形成于3000萬年前新生代中期。泰山區(qū)域地層古老,主要由混合巖、混合花崗巖及各種片麻巖等幾種古老巖石構(gòu)成,距今約24-25億年,屬于太古代巖類。魯西地區(qū)(包括泰山)曾是巨大的沉降帶或海漕。造山運動使沉降帶上的巖層褶皺隆起為古陸,形成規(guī)模巨大的山系,經(jīng)歷長達20億年風(fēng)化剝蝕,地勢逐漸平緩。距今6億年前左右,泰山再次沉入大海,大約又經(jīng)歷1億多年,整個地區(qū)再次抬升為陸地,古泰山隆起為一個較為低矮的荒丘。距今約1億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塊向歐亞大陸板塊的擠壓和俯沖,泰山在燕山運動的影響下,地層發(fā)生廣泛褶皺和斷裂。在頻繁的地殼運動中,泰山山體快速抬升,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中期,今天的泰...
                  查看全文
                  泰山對聯(lián)
                  帝出乎震 人生于寅 泰山岱廟聯(lián) 齊家公藝 治國子房 通天地處 入乾坤門 (泰山南天門) 洙源萃秀 泰岳鐘靈 孔子陵墓位居泰山之南 不伐有巢樹 多移無主花 江蘇東臺泰山寺西客樓——姜沂 姜太公在此 泰山石敢當(dāng) 樓觀滄海日 簾卷泰山云 曲徑通幽處 連山到海隅——山東泰山云步橋酌泉亭(集句
                  查看全文
                  泰山楹聯(lián)
                  泰山(MountTai),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泰山風(fēng)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云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最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觀。古人以泰山北斗來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帝出乎震人生于寅泰山岱廟聯(lián)齊家公藝治國子房通天地處入乾坤門(泰山南天門)洙源萃秀泰岳鐘靈孔子陵墓位居泰山之南不伐有巢樹多移無主花江蘇東臺泰山寺西客樓姜沂姜太公在此泰山石敢當(dāng)樓觀滄海日簾卷泰山云曲徑通幽處連山到海隅山東泰山云步橋酌泉亭(集句)天長落日遠意重泰山輕天留宋朝壘人說岳家軍泰山:伊秉綬題岳墩聯(lián)。岳墩傳為岳飛軍壘天留宋朝土人說岳家軍泰州:伊秉綬題岳武穆廟央泰山公園內(nèi)泰山一日無心出群山不敢高蕭髯公題山東泰山絕頂亭酌泉名心淡步橋云靄低閩宜為中國99昆明世界園林博...
                  查看全文
                  泰山相關(guān)標(biāo)簽
                  山東山峰
                  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山東地理之最
                  中國世界遺產(chǎn)
                  泰山
                  中國各省最高點
                  山川
                  文化遺產(chǎn)
                  自然遺產(chǎn)
                  家族譜大覽
                  5.項氏族譜, 5, 卷5: 行傳 泰山 9世續(xù)嗣公起, 1879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文明堂藏板, 清光緒5[1879]年創(chuàng)修. 10冊 : 插圖, 世系表. 注 : 此譜書簽及目錄之卷數(shù)與卷端及版心之卷數(shù)不同. 此譜按書簽及目錄卷數(shù)編目. 源祖 : (元) 項肇鍵. 下三子 : 項萬一(遷黃岡) ; 項萬二(此譜之祖) ; 項萬三(回原籍洪都). 一世祖(1世) : 項萬二. 原籍江西南昌,元太祖6年因官始至麻城宋埠開基. 下二子 : 項淑榮 ; 項英甫. 淑榮公下派祖(5世) : 項讓. 英甫公下派祖(5世) : 項思功 ; 項正文(長子掌仁公遷黃市項家坳). 讓公下房祖(8世) : 項華山 ; 項侖山 ; 項泰山. 思功公下房祖(8世) : 項青山 ; 項遠山 ; 項忠山 ; 項昆山. 掌仁公下房祖(8世) : 項巽,字石溪,法名玉貞,箓名淑賢; 項遷. 華山公生二子(9世) : 項續(xù)祖 ; 項續(xù)宗. 侖山公生三子(9世) : 項續(xù)先 ; 項續(xù)志 ; 項續(xù)遠. 泰山公生一子(9世) : 項續(xù)嗣. 巽公生三子(9世) : 項必通,號見軒,箓名道真 ; 項必達 ; 項必進. 遷公下二支(9世) : 項必榮,字樸軒 ; 項必富. 青山公下支祖(11世) : 項載珞 ; 項載瑩. 遠山公下支祖(13世) : 項鼎和,號天祿,法名金元 ; 項鼎忠,號在祿,箓名道常,善名通禪 ; 項鼎言 ; (清)項鼎述,字作先,法名守真. 派行(華山,侖山) : 希志維同 必興以成 玉輝之士 永錫家廷. 派行(泰山,希仕) : 希一佳胤 聯(lián)日立成 學(xué)尊之士 永錫家廷. 派行(泰山,希玉) : 希一佳胤 聯(lián)芝啟紹 興邦之士 永錫家廷. 原派行(青山,遠山,忠山,昆山) : 崇載良鼎 如(正)學(xué)有成 興邦之士 永錫家廷. 原派行(巽,遷二公) : 崇洪中天 銘學(xué)有云 升邦之士 永錫家廷. 合族派行 : 仁德光祖 蔭佑昌榮 世澤長遠 元亨利貞.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簽題, 書名頁題, 及版心題編目.
                  瀏覽:100
                  9.盧氏宗盧, 9, 伯房卷8: 泰山祖支世系 7世友柏公起, 1995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三元堂, 1995年重修. 63冊 : 插圖, 地圖, 世系表. 注 : 此譜含伯房9卷 ; 仲房36卷,首1卷 ; 季房10卷,首1卷. 似有缺伯房卷首. 遠祖 : (唐) 盧忠,字希尹,號正一. 江西豐城臨川人. 始祖(1世) : (元末) 盧升(或升),字又照. 忠公25世孫. 原籍江西撫州府臨川縣人. 因避陳友諒兵亂,遷楚之黃岡. 伯房祖(2世) : 盧道一,字已七. 居黃岡麻城. 生八子 : 盧懷明(留黃岡) ; 盧懷慎 ; 盧懷遠 ; 盧懷德(遷光山羅光店,后改羅陳店) ; 盧懷舜 ; 盧懷禹 ; 盧懷清 ; 盧懷堯(遷河南). 本譜皆懷堯公支. 仲房南分祖(2世) : 盧道什,字己伯. 居黃安八里灣. 生四子 : 盧寧安,字靜軒 ; 盧??安,字貞軒 ; 盧定安 ; 盧守安. 二傳盧弨,字能慮 ; 盧宏,字能人. 季房北分祖(2世) : 盧道蓰,字倍季,行三. 遷黃安雞子山. 生一子 : 盧寧康,字濟軒. 二傳 : 盧興 ; 盧海. 弨公下房祖(5世) : (明) 盧永阜,字國甫. 生二子 : 盧泳,字長發(fā)(西分) ; 盧涌,字波及(東分). 二傳 : 盧大儆(長房) ; 盧大儗(仲房). 弨公下房祖(5世) : (明) 盧永庚,字星西. 生盧滄,字可纓 ; 盧滔,字洄瀾. 子孫析置麻城,碾子灣等地. 弨公下房祖(5世) : 盧永年,字大春. 生一子: 盧汝,字淮南. 子孫析置山壁岔等地. 宏公下房祖(5世) : (明) 盧永畿,字奠輔. 生二子: 盧濟,字安瀾(子孫析置大院墻,東門崗,成上灣,豹子山,禮家田等地) ; 盧溉,字源長(子孫析置詹家垱,大屋畈,龍家田,南門崗,破堰等地). 宏公下房祖(5世) : 盧永邦,字光國. 生 : 盧恩,字濟世. 子孫析置邢家田,邱家灣,河南蔡畈等地 ; 盧溱,字濟涉. 子孫析置盧家崗等地. 興公下房祖(5世) : 盧文六,字部卿. 生四子 : 盧本萬(遷西三里店) ; 盧本杰(留雞子山) ; 盧本端(光山柴山) ; 盧本泰(羅山縣). 興公下房祖(5世) : 盧文賓,字用卿,行二. 遷邑東北長水會廟峰山. 生三子 : 盧珠山(遷盧家山盧芳坳) ; 盧泰山(遷割毛會盧家灣) ; 盧福山(遷河南). 排行字(13世起) : 樹德基家遠 立言光祖崇 賢良方正在 錫胤兆恒豐 維成培宇巨 銘圣耀炳嵐 進茂守浩禮 欽源定宏新. 散居地 : 湖北省黃岡縣, 黃安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版心題, 及卷端題編目. 書名頁題 : 盧氏宗譜 升祖伯仲季房統(tǒng)籌新修.
                  瀏覽:100
                  5.項氏宗譜, 5, 卷3: 泰山 11世一桂公起, 1946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文明堂, 民國35[1946]三修. 10冊 : 插圖, 世系表. 源祖 : (元) 項肇鍵. 下三子 : 項萬一(遷黃岡) ; 項萬二(原籍江西南昌,因官居麻城) ; 項萬三. 本譜主要記載萬二公后裔. 萬二公下二子(2世) : 項淑榮(下一子: 項俊公,字仕凱,冊名秀實) ; 項英甫(遷羅邑項家畈). 俊公下派祖(5世) : 項讓. 下有五子: 項九鸞 ; 項九鳳 ; 項九河 ; 項九疇 ; 項九思. 英甫公下派祖(5世) : 項從善 ; 項思功(遷塋白水畈賀家灣) ; 項正文. 讓公下房祖(8世) : 項華山(九鸞公孫) ; 項侖山(九鳳公孫) ; 項泰山(九思公孫). 思功下房祖(8世) : 項青山 ; 項遠山 ; 項忠山. 正文下房祖(8世) : 項巽公(下三子: 項必通 ; 項必達 ; 項必進) ; 項遷公(下二子: 項必榮 ; 項必富). 青山公下支祖(11世) : 項載珞. 忠山公下支祖(11世) : 項載蕙,字嗣先. 達山公下支祖(11世) : 項載玉,法名典中,字昆樸. 下一子: 項良師,法名中興,字公范. 華山公下支祖(14世) : (清) 項必達,字悠遠 ; 項必通,號悠久 ; 項必賢,字愈勝 ; 項必華,字榮貴 ; 項必明...[等]. 侖山公下支祖(14世) : (清) 項必元 ; 項必貴 ; 項必盛 ; 項必秀. 泰山公下支祖(14世) : 項聯(lián)甲 ; 項聯(lián)云(遷商邑板石保松觀音堂) ; 項聯(lián)祥 ; 項聯(lián)珍 ; 項聯(lián)臣 ; 項聯(lián)秀. 派行(華山,侖山) : 希志維同 必興以成 玉輝之士 永錫家廷. 派行(泰山,希仕) : 希一佳胤 聯(lián)日立成 學(xué)尊之士 永錫家廷. 派行(泰山,希玉) : 希一佳胤 聯(lián)芝啟紹 興邦之士 永錫家廷. 原派行(青山,遠山,忠山,昆山) : 崇載良鼎 如(正)學(xué)有成 興邦之士 永錫家廷. 原派行(巽公,遷二) : 崇洪中天 銘學(xué)有云 升邦之士 永錫家廷. 合族派行 : 仁德光祖 蔭佑昌榮 世澤長遠 元亨利貞.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卷端題, 及版心題編目.
                  瀏覽:100
                  5.項氏族志, 5, 卷3: 泰山 11世一桂公起, 1989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文明堂, 1989年. 16冊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華成蹊信息發(fā)展有限公司. 源祖 : (元) 項肇鍵. 下三子 : 項萬一(遷黃岡) ; 項萬二(原籍江西南昌,因官居麻城) ; 項萬三(回歸江西). 本譜主要記載萬二公后裔. 萬二公下二子(2世) : 項淑榮(下一子: 項俊,字仕凱,名秀實) ; 項受珊,字英甫(遷羅邑項家畈). 俊公下派祖(5世) : 項讓. 下有五子: 項九鸞 ; 項九鳳 ; 項九河 ; 項九疇 ; 項九思. 英甫公下派祖(5世) : 項思安 ; 項思齊 ; 項從善 ; 項思功(遷塋白水畈賀家灣) ; 項正文. 讓公下房祖(8世) : 項華山(九鸞公孫) ; 項侖山(九鳳公孫) ; 項泰山(九思公孫). 思功下房祖(8世) : 項青山 ; 項遠山 ; 項忠山. 思安下房祖(7世) : 項大經(jīng) ; 項大紀(jì). 另房祖 : 項大用. 為思齊公之子. 正文下房祖(8世) : 項巽公(下三子: 項必通 ; 項必達 ; 項必進) ; 項遷公(下二子: 項必榮 ; 項必富). 派行(華山,侖山) : 希志維同 必興以成 玉輝之士 永錫家廷. 派行(泰山,希仕) : 希一佳胤 聯(lián)日立成 學(xué)尊之士 永錫家廷. 派行(泰山,希玉) : 希一佳胤 聯(lián)芝啟紹 興邦之士 永錫家廷. 原派行(青山,遠山,忠山,昆山) : 崇載良鼎 如(正)學(xué)有成 興邦之士 永錫家廷. 原派行(巽公,遷二) : 崇洪中天 銘學(xué)有云 升邦之士 永錫家廷. 合族派行 : 仁德光祖 蔭佑昌榮 世澤長遠 元亨利貞. 注 : 此譜所含派行繁雜. 詳見卷首影像49頁.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縣, 羅田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版心題編目. 卷端題 : 項氏宗譜.
                  瀏覽:100
                  1.日照山氏族譜, 1, 1450–2012
                  為能實時提供網(wǎng)絡(luò)用戶搜尋, 此書謹(jǐn)有簡略訊息, 譜書影像內(nèi)容未經(jīng)審閱. 如有錯誤, 請透過「意見反饋」反應(yīng). 收藏者: 江蘇時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100
                  4.日照山氏族譜, 4, 1450–2012
                  為能實時提供網(wǎng)絡(luò)用戶搜尋, 此書謹(jǐn)有簡略訊息, 譜書影像內(nèi)容未經(jīng)審閱. 如有錯誤, 請透過「意見反饋」反應(yīng). 收藏者: 江蘇時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100
                  泰山導(dǎo)讀知識
                  宋真宗泰山封禪
                  宋真宗泰山封禪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發(fā),乘輕輿登岱頂,至泰山封禪。宋真宗泰山封禪的目的是掩蓋“澶淵之盟”之恥,企圖“鎮(zhèn)服四海,夸示外國”。宋真宗行封于日觀峰,行禪于社首山,之后巡幸天齊王廟、岱岳觀、王母池、青帝君觀、天貺殿、靈液亭等處。下詔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加封泰山神為“仁圣天齊王”,泰山七里內(nèi)嚴(yán)禁樵采。后撰書《登泰山謝天書述二圣功德銘》,摩勒岱頂大觀峰,又立碑山下,以紀(jì)封禪之典?!短┥街尽し舛U》中有關(guān)于宋真宗泰山封禪的記載:“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兗州父老呂良等千二百七十八人詣闕,請封禪?!滦撩?,發(fā)京師。丁未,次奉高;庚戌,步輦登山。辛亥,祀昊天上帝于圜臺,中書侍郎讀玉牒文,即日還奉高宮。日輪五色云見,先朝以來四方所獻珍禽奇獸,悉縱于山下。癸丑,御朝覲壇,大赦天下,改乾封縣曰奉符,改泰山頂曰太平頂。馀見《遺跡志》諸碑之下?!?/div>
                  瀏覽量:1349次
                  泰山封禪第一人是誰
                  泰山封禪第一人是誰
                  泰山封禪,源于古代帝王封禪祭祀。是古已有之的禮儀,更是中國歷朝歷代所延續(xù)的國家大典,是古代中國封建帝王一項隆重的政治活動,代表著天子的權(quán)威和國家的穩(wěn)定。泰山封禪的第一人是秦始皇。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統(tǒng)一六國后的第三年,始皇東巡郡縣,召集齊、魯?shù)娜迳┦科呤嗳说健疤煜碌谝簧健薄┥较?,商議封禪的典禮,以表明自己當(dāng)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儒生們的議論各不相同,難于施行。于是他絀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來秦國祭祀雍上帝的禮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秦德。
                  瀏覽量:1321次
                  宋朝泰山封禪
                  宋朝泰山封禪
                  泰山封禪,源于古代帝王封禪祭祀,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 【宋真宗封禪】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發(fā),千乘萬騎,東封泰山。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圣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cè)刻《謝天書述二圣功德銘》。詔王旦撰《封祀壇頌》、王欽若撰《社首壇頌》、陳堯叟撰《朝覲壇頌》,各立碑山下。現(xiàn)唯王旦《封祀壇頌碑》尚存于岱廟院內(nèi)。
                  瀏覽量:12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