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勛有六子,子子登進士在我國歷史上實屬罕見
屠勛有六子:應塤、應坤、應圻、應坊、應埏、應埈,其中應塤、應坤、應埈俱登進士,應塤官至湖廣按察司屯田副使,應坤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參政,應埈官至右春坊右諭德兼侍讀。
屠應埈字文升,號漸山。嘉靖五年(1526)中進士,初選為庶吉士,后授刑部主事。七年,屠應埈受命典試江西,有一內(nèi)閣大臣囑托照應其三子,屠應埈當面沒有作聲,此大臣以為他答應了請求,應埈出來后說道:“國家百七十余年,惟貢士之法秉公不廢耳。茍徇私請,安用試為?”(焦竑《玉語堂語·方正》)于是到江西后秉公校文,終無所私,回京還報,閣臣大怒:“屠主事侮予,其以我力不能令若遠戍乎?”后來此大臣因犯事而被罷免。應埈后調(diào)禮部,歷任員外郎、郎中。在職期間,先后就定禮樂、建郊祠以及薛瑄(明代哲學家)從祀等,上奏朝廷,得到嘉靖帝的賞識。后改翰林院修撰,不久升右春坊右諭德兼侍讀,左右春坊均為皇太子的官屬,負有引導太子教育之職,所以選官十分謹慎,有許多官員通過不正當途徑入宮,于是給事中、御史等諫官紛紛上奏,指責入選官員,被點名者有十八人,應埈亦在其中。后十八人同時被免職,而嘉靖帝特下旨留用應埈。有人勸應埈道:“天子方知,君誠以此時奏賦頌,必得近幸?!睉獔瓏@道:“臣蒙恩,待以不誅,雖捐軀暴骸無以自效,乃欲乘機邀進邪?”應埈為官謹慎,無端被指責,心懷不平,遂上疏乞歸,歸后便一病不起。應埈雅好文史,雖病中也書不離手,為詩文有奇氣,具司馬相如、楊雄之風,著有《蘭暉堂集》8卷(載《明史·藝文志》)。
屠應埈有三子:孟元、仲律、叔方,其中仲律、叔方皆中進士。屠仲律字宗豫,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初授江西弋江知縣,后擢南京御史。當時倭寇活動十分猖獗,東南沿海一帶深受其害,明廷盡管派重兵進剿,但一時亦無良策。于是屠仲律上奏《御倭五事疏》,提出五點建議:一為絕亂湖,二為守???,三為信賞罰,四為議調(diào)發(fā),五為作勇敢?!睹魇贰け尽分性涫睾?谝粭l云:“守平陽港、黃花澳,據(jù)海門之險,使不得犯溫、臺。守寧海關(guān)、湖頭灣,遏三江之口,使不得窺寧、紹。守鱉子門、乍浦峽,使不得近杭、嘉。守吳淞、劉家河、七丫港,使不得掩蘇、松。且宜修飭海舟,大小相比,或百或五十聯(lián)為一宗,募慣習水工領(lǐng)之,而充以原額水軍,于諸??诹烤徏敝梅?。”他的建議得到了明廷的采納,在抗倭中發(fā)揮了作用。后任南直廬州府知府,為官一以減輕百姓負擔為己任,最后竟以辛勞過度而病逝于任上。
屠叔方字宗直,號瞻山,萬歷五年(1577)進士。初任江西鄱陽縣知縣,后擢御史,上疏請赦免因建文帝(朱元璋之孫,其帝位被明成祖朱棣所篡)而牽連的眾人。明神宗深受感動,下旨赦免,蒙宥者一千六百余人。屠叔方在御史臺以直言而著稱,觸犯了當權(quán)者,被外派任山東副使,遂辭官而歸。屠叔方苦學博聞,于四書五經(jīng)均有疏解,也善詩文,著有《建文朝野匯編》20卷(載《明史·藝文志》)、《河西六事》、《醉茗齋集》26卷、《鄰虛閣集》6卷、《雜錄》(計17種)、《歷代文匯》、《昭代文匯》等。
屠氏為平湖歷史上大族之一,特別在明代一門四代出七進士,這在平湖歷史上為僅有。從屠勛開始,其子孫為官一秉清正,屠勛、應埈、叔方皆辭官而歸,仲律病死任上。屠勛卒后賜葬于乍浦鄂陽山,至今已近五百載,其墳早已夷為平地,其墓亦不知是否被盜,但屠氏家族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跡后人不應忘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