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汝—卡塔曲塔國家公園
名稱
當?shù)仄ふ布蛹永朔Q此地標為烏魯汝(土著語發(fā)音: ulu?u )。這個詞在他們的語言中沒有特定的含義,也被稱為皮詹加加拉,但也被烏魯汝的部落長老用作當?shù)氐募易逍帐稀?/p>
1873年7月19日,地質(zhì)勘探家威廉·果斯發(fā)現(xiàn)了這個地標,并將其命名為艾爾斯巖,以紀念當時南澳布政司亨利·艾爾斯爵士。 此后,雖然這兩個名字都被使用,但艾爾斯巖這個名字更為大眾所知。
1993年,政府通過了雙重命名的政策,即傳統(tǒng)的土著名稱和英文名稱組成的官方名稱。1993年12月15日,政府將其更名為“艾爾斯巖/烏魯汝”,此后,艾爾斯巖成為北領(lǐng)地第一個雙名制的特色景點。2002年11月6日,根據(jù)愛麗絲泉地區(qū)旅游協(xié)會的要求,政府調(diào)整了雙名制的順序,將其命名為“烏魯汝/艾爾斯巖”。
描述
烏魯汝是澳大利亞最知名的自然地標之一。其沙巖地層高達348米(1,142英尺),(高于海平面863米/2,831英尺),大部分在地下,總周長9.4千米(5.8英里) 烏魯汝和附近的卡塔曲塔對阿男姑人有重大的文化意義。艾爾斯巨石是世界上最大的獨塊巖體,高達348米,周長9.4千米 。阿男姑人作為該地區(qū)的土著居民,會帶領(lǐng)游客做徒步旅行,給游客介紹當?shù)氐膭又参铮瑓擦质澄镆约巴林裨挕?/p>
烏魯汝有個非常著名的特色,即其表面的顏色會隨著一天或一年的不同時間而改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黎明和日落時巖石表面會變成艷紅色。雖然降雨在這片半干旱的地區(qū)極為罕見,但是在雨季,巖石表面會因為降雨變成銀灰色。隨者太陽變化會出現(xiàn)深藍、灰色、粉紅、棕色等顏色。
卡塔曲塔,也叫奧爾加山或奧爾加斯,位于烏魯汝以西25千米(16英里)處。帶有公路和停車場的特別觀光區(qū)也已建成,讓游客在黎明和黃昏都能欣賞到最美麗的景色。
一張攝于日落時分的烏魯汝全景,巖石表層的紅色在夕陽的懷抱中顯得非常與眾不同
地質(zhì)情況
烏魯汝的巖層構(gòu)成
烏魯汝是一座孤山,字面意思解釋為“島山”,是一座原始山脈被緩慢侵蝕后留下的殘余孤山。 烏魯汝也常常被稱為一個獨塊巨石,雖然這是一個有點含糊的名稱,地質(zhì)學家通常不會使用。烏魯汝的顯著特征是其同質(zhì)性以及其河床表面連接點和分界點的缺失,這導致卵石斜坡和土壤無法形成,在周圍巖石被侵蝕的同時,這些特點使烏魯汝得以生存下來。 為了描繪和說明該地區(qū)的地質(zhì)歷史,地質(zhì)學家把組成烏魯汝的巖石層稱之為木提曲魯長石,它是填充阿瑪達斯盆地的沉積巖的其中一種。
構(gòu)造
烏魯汝主要由紋理粗糙的長石砂巖所組成。這是一種以大塊的長石和一些礫巖為特點的砂巖。平均的成分大約為50%的長石25%到35%的石英,以及最多高達25%的巖石碎塊;大部分的長石都是鉀長石,其只帶有較小的如同次圓谷物狀的斜長石,以及在鉀長石中被高度蝕變的內(nèi)含物。顆粒的直徑約為2到4毫米,(0.079至0.16英寸,并且是從有角的到半棱角的;越好的砂巖是被分類的越好,排序是按照晶粒的尺的增大而減小。巖石碎塊包括次圓形的玄武巖,總是被綠泥石和綠簾石在各種各樣的程度上所替換。呈現(xiàn)出的礦物暗示了花崗巖的主要來源,類似于暴露于南部的馬斯格雷夫塊。當空氣相對清新的時候,巖石呈灰色。但是當風化作用把含鐵的礦物氧化之后,將會使巖石的外表層呈現(xiàn)出鐵銹狀的紅褐色。泥沙沉積表現(xiàn)出交錯層理和漣漪的特征,對其研究顯示出,淤積物來自于寬闊的高能量淺水河道和大片水浸區(qū),這些都是典型的沖積扇。
雨水在巖石表層順著一條條黑藻流下,這些水流在烏魯汝底部形成了許多小水塘
年齡和起源
姆提曲魯石砂巖與卡塔曲塔的礫巖存在年限大致相同,盡管它們的巖石類型不同,卻有著相似的起源,但是與康奈山上朝向東側(cè)的巖石相比,石砂巖更為幼小。烏魯汝的地層是縱向的,下降至西南方向85度角,其外露層至少有2400米(7900英尺)。地層低于周圍的平原,遠遠延伸至烏魯汝下層面,而具體深度尚不可知。巖石起初是沙粒,沉積在一個廣闊的沖積扇的部分區(qū)域,該沖積扇從馬斯格雷夫嶺,曼山和比德曼嶺的原型延伸出,朝南面和西面舒展,由此與附近的另一沖積扇分離,而它所沉積的沙石和鵝卵石構(gòu)成了現(xiàn)在的卡塔曲塔。
動植物
脊尾袋鼬是唯一被列為易受傷害的哺乳動物,其活動范圍主要局限于過渡沙原區(qū),這個狹窄的地帶一直從烏魯汝附近延伸到國家公園的北部邊界,直至艾爾斯巖石旅游勝地,它也是袋鼴鼠,蘭氏盾蟒和大沙漠蜥蜴活動的地方。
國家公園的蝙蝠群至少有7個物種構(gòu)成,它們?nèi)臻g棲息于烏魯汝和卡塔曲塔洞穴和巖石裂縫處。大部分蝙蝠捕食距離巖石表面100米左右的空中獵物。公園擁有一個享有高度保護意義的爬行動物區(qū)系,據(jù)可靠記錄顯示,它擁有73個物種。盛夏的雨水過后,4類蛙種活躍于烏魯汝和卡塔曲塔的底部。大沙漠蜥蜴亦被列為易受攻擊動物。
阿男姑居民繼續(xù)在公園偏遠區(qū)域和其他阿男姑土地上狩獵,并收獲動物物種。狩獵主要局限于紅袋鼠,土耳其火雞,鴯鹋和蜥蜴(比如沙地巨蜥和眼斑巨蜥)。
在國家公園中發(fā)現(xiàn)的27個哺乳動物物種中,6類是引進的:家鼠、駱駝、狐貍、貓、狗和兔子。這些物種遍布國家公園,但最密集的分布區(qū)在烏魯汝和卡塔曲塔水流豐富的徑流區(qū)附近。
烏魯汝-卡塔曲塔國家公園 植物群代表了在中部澳大利亞發(fā)現(xiàn)的絕大部分植物,許多被認為是稀有物種,它們僅存于公園中和鄰近區(qū)域。該公園還有大量珍稀﹑地方特有的植物。
植物群的生長繁殖取決于不規(guī)律的降雨。一些植物能夠在火中生存,一些則依賴于它來繁殖。植物是朱庫爾帕重要的一部分,每一種主要的植物養(yǎng)料都有相應的慶祝儀式。許多植物還與祖先密切關(guān)聯(lián)。
烏魯汝-卡塔曲塔國家公園的植物群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Punu——樹木
Puti——灌木
Tjulpun-tjulpunpa——花
Ukiri——草
穆加和中部紅木等樹木可以用來制造工具,比如矛尖,回飛鏢和碗。紅木的紅色樹液還可用作治療咳嗽感冒的殺菌劑和吸入劑。
公園中有一些罕見,瀕臨滅絕的物種。像毒舌草一樣,這些物種大部分局限于形成巖底部的潮濕領(lǐng)域,這些是游客密集的地區(qū),易受侵蝕。
自第一批歐洲人來訪后,已有34個外來的植物物種收入記載,占了整個公園植物群的6.4%。其中有一些,比如多年生的狼尾草(百福草),是被引進用以恢復受侵蝕以至損壞的區(qū)域。公園中最惡劣的雜草不斷肆意蔓延,侵襲了水資源和養(yǎng)料豐富的排水線。另外的一些,如蒺藜草,則是偶然從車上和人身上帶來的。
氣候和五個季節(jié)
國家公園每年平均降雨量是307.7毫米(12.1英尺),夏季(12月~1月)平均最高溫度是37.8度,冬季(6月~7月)平均最低溫度是4.7度。據(jù)記載,夏季的溫度極值是46度,而冬季是夜間的零下5度。絕大部分日子紫外線指數(shù)都極高,其平均值達到11~15。
當?shù)赝林用駝澐至宋鍌€季節(jié):
Wanitjunkupai(4月/5月)——涼爽天氣
Wari(6月/7月)——寒冷季節(jié)帶有晨霧
Piriyakutu(8月/9月/10月)——動物繁殖,植物開花
Mai Wiyaringkupai(11月/12月)——炎熱季節(jié),此時食物稀少
Itjanu(1月/2月/3月)——陣雨會突然襲來
歷史
烏魯汝上的巖畫
各處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人類早在1萬年前就在這片土地上定居了。 歐洲人在19世紀70年代來到了澳大利亞西部大沙漠。澳大利亞陸路電報線路的建設(shè)促成了他們的遠征,1872年烏魯汝和卡塔曲塔首次被標記在了地圖上。在各自的探險中,歐內(nèi)斯特吉萊斯和威廉戈斯分別是這片土地的第一個歐洲探索者。
1872年,當賈爾斯勘測此地區(qū)時,他在國王峽谷附近的一個地點觀測到了卡塔區(qū)塔,并且命名其為奧爾加山。次年,果斯發(fā)現(xiàn)了烏魯汝,并命名其為埃爾斯巖,這是為了向南澳的秘書長亨利埃爾斯致敬。進一步的勘測也緊隨其后的進行了,那是為了確定在此地區(qū)開展畜牧業(yè)的可能性。19世紀后期,牧民們試圖在鄰接西南或者佩特門保護區(qū)邊安家,阿男姑和白人們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和暴力。由于受到放牧和干旱的影響,灌木叢中食物的儲備量開始減少。為資源的爭奪引起了這兩個族群間的沖突,警察巡邏因此更為頻繁。后來,在30年代的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阿男姑族人民開始卷入到澳洲野狗的轉(zhuǎn)賣生意中,并且是那些“買狗者”給他們介紹歐洲的食物和生活方式。
1918年和1921年間,大多數(shù)的和南澳,西澳以及北領(lǐng)地的鄰近地區(qū)都被宣布成為原著民保護地區(qū),成為了那些幾乎沒有和歐洲移居者有任何接觸的游牧人民的圣殿。1920年,依照土著民條令,澳洲政府將一部分的烏魯汝-卡塔就塔國家公園宣布成為原著民保護區(qū)(通常被成為西南或者佩特門保護區(qū))
1963年,第一批旅客到達了烏魯汝地區(qū)。在40年代初期,歐洲永久殖民在此地區(qū)的原因是為了土著的福利政策以及幫助促進烏魯汝的旅游業(yè)。這個發(fā)展中的旅游業(yè)促進了1948年第一條車輛軌道的修建,以及旅游巴士服務(wù)在接下來的十年初期開始運行了。1958年,那些將要成為烏魯汝的地區(qū)-卡塔區(qū)塔國家公園從佩特門保護區(qū)中脫離出來,它被歸屬于北領(lǐng)地保護區(qū)董事會管理,并且命名它為埃爾斯巖-奧爾加山國家公園。此地區(qū)第一位騎警是比爾哈尼,他是一位總所周知的澳洲中部人物。1959年之前,第一家汽車旅館的租賃協(xié)定受到許可,艾迪康奈爾藍在靠近烏魯汝的北邊建造了一條飛機跑道。
1968年3月5日,一架三座的由菲利普雷茲駕駛的貝爾47G2型直升飛機失事于烏魯汝,距離堆石界標西南方向大約1英里(1.6千米)處。將其殘骸是于3月28日由一架斯科斯奇S58型直升飛機吊起。
烏魯汝的鳥瞰圖
1985年10月26日,澳大利亞政府把烏魯汝的所有權(quán)歸還給當?shù)氐钠ふ布蛹永脑駛儯园⒛泄脤膺€給國家公園和野生動植物事務(wù)處為期99年,并且與其共同管理作為條件。這項協(xié)議最初是由當?shù)厣鐓^(qū)和總理鮑勃霍克所制定的,其中游客禁止爬到烏魯汝頂端的規(guī)定被打破了。人口將近300人的原著民社區(qū)穆特區(qū)魯,位于烏魯汝東端附近。從烏魯汝開始,沿著公路大約17千米(11華里)到達人口大約300,正好坐落于國家公園外的旅游小鎮(zhèn)尤拉蠟。2010年10月26日,烏魯汝慶祝了第二十五個名稱交接紀念日。
2009年10月8日,塔靈谷亞坤賈庫瞭望區(qū)正式對公眾開放。這個總價值澳幣210萬的項目內(nèi)容是,在烏魯汝東面大約3千米(1.9英里)處,為此地區(qū)建造長約11千米(6.8英里)的公路,以及1.6千米(1英里)的步行山徑。并且,由阿男姑族的傳統(tǒng)所有者參與其設(shè)計和施工管理。
旅游業(yè)
在拉賽特高速公路上行駛,這條高速公路連接烏魯汝和卡塔曲塔國家公園
從1950年代起,旅游業(yè)基礎(chǔ)建設(shè)的發(fā)展是鄰近烏魯汝盆地的,但是不久之后便造成了不利于環(huán)境的影響。在70年代早期,政府明確規(guī)定移除所有關(guān)于住宿的旅游設(shè)施,并且將它們重新安置在公園外。1975年,一片越過公園北邊邊界的,面積為104平方千米(40平方英里)和烏魯汝周邊15千米(9英里)的保留用地被核準作為旅游設(shè)施發(fā)展和一個聯(lián)合機場,名為尤拉蠟。公園內(nèi)露營場地在1983年被封閉了。1984年晚期,汽車旅館也被關(guān)閉了。與此同時,尤拉蠟度假村開放了。1992年,大部分歸屬于北領(lǐng)地政府關(guān)于尤拉蠟度假村的產(chǎn)權(quán)被出售了,并且更名為埃爾斯巖度假村。
由于公園被列入了世界遺產(chǎn)保護區(qū),2000年之前,每年的游客訪問量攀升超過40萬人。 不斷發(fā)展的旅游業(yè)為當?shù)睾蛧覄?chuàng)造了經(jīng)濟效益。這也為平衡文化價值的保存和旅客需求帶來了不斷的挑戰(zhàn)。
登山者和一個警告標志
門票費
公園的門票費是人均25澳元,并且提供一張為期三天的通行證。通行證不可轉(zhuǎn)讓,而且所有的通行證都由公園管理員進行檢查。
攀爬須知
標志提醒游客攀爬已經(jīng)關(guān)閉了
攀爬烏魯汝是一項受到游客歡迎的項目。1964年,一條連環(huán)的線索被加到了烏魯汝的攀爬線路上,1976年,這條連環(huán)的線索被延長,使得這個時長一小時的攀爬變得更加簡單了。但是當風很大的時候,要想到達山頂,這仍然是一條很長的(平均每800米一小時)而且陡峭的徒步爬行路線。須知中建議游客在攀爬過程中喝大量的水;建議那些身體不健康的,患有眩暈或者由于身體狀況而限制運動者都不要去嘗試攀爬。當在山頂監(jiān)測到有狂風的時候,烏魯汝攀爬通常都會被關(guān)閉。從有記錄以來,已經(jīng)有至少35人由于消遣娛樂的攀爬而喪命。
由于當?shù)氐陌⒛泄米迦藗ゴ蟮木裥叛?,他們是不攀爬烏魯汝的。他們也要求游客不要攀爬,部分地原因是攀爬的道路會?jīng)過一條傳統(tǒng)的神靈“夢幻時光”軌道,也由于他們對游客安全的責任感。游客指南說:“攀爬雖然不被禁止,但是我們希望作為阿男姑土地上的客人,選擇尊重我們的法律和文化,你應該不去攀爬。”
1983年,12月11日,總理鮑勃霍克承諾把這片土地的頭銜交還給阿男姑傳統(tǒng)的所有者,并且接受社區(qū)的十點計劃,其中包括禁止攀爬烏魯汝。然而,當名稱被正式交還給安那古之前,政府制定的關(guān)于烏魯汝攀爬權(quán)和一項99年的租約,取代了之前以50年租約作為交還條件的商定。
2009年,澳大利亞政府在被提議的“2009-2019年園林管理計劃草案”中表示攀爬烏魯汝可能不再被允許。在此提案上交給環(huán)境部之前,民眾們被邀請參與對此提案的評論。
拍照須知
由于一些傳統(tǒng)的圖客帕信仰,阿男姑也要求旅客在烏魯汝的某些部分不能拍照。這些地方是關(guān)于兩性相結(jié)合的宗教儀式的舉辦地點,而且是對于那些成問題的阿男姑異性參與此宗教儀式的禁區(qū)。攝影禁令的意圖是防止阿男姑族人在外界遭遇到被禁止地區(qū)的照片而導致他們非故意性的違反此禁忌。
參考文獻
書籍
Breeden, Stanley. Growing Up at Uluru, Australia. Fortitude Valley, Queensland: Steve Parish Publishing. 1995. ISBN 0-947263-89-6. OCLC 34351662 .
Breeden, Stanley. Uluru: Looking After Uluru – Kata Tjuta, the Anangu Way. Roseville Chase, NSW: Simon & Schuster Australia. 2000 [1994]. ISBN 0-73180-359-0. OCLC 32470148 .
Hill, Barry. The Rock: Travelling to Uluru. St Leonards, NSW: Allen & Unwin. 1 November 1994. ISBN 1-86373-778-2. OCLC 33146858 .
Mountford, Charles P. Ayers Rock: Its People, Their Beliefs and Their Art.Adelaide: Rigby Publishing. 1977 [1965]. ISBN 0-7270-0215-5. OCLC 6844898 .
參見
奧古斯都山國家公園
皮詹加加拉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