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凱奇
人物生平
1912年9月5日,約翰·凱奇出生于美國洛杉磯。父親是一個發(fā)明家,母親是一名記者。小時候接觸過鋼琴,不過他更立志成為一名作家。
1928年,凱奇進入波莫納學院學習,不過很快輟學,因為他覺得學校的知識不足以教會他成為一名作家。他前往歐洲游歷,嘗試了建筑、繪畫、詩歌、音樂等藝術門類,并且開始嘗試作曲。
1931年,凱奇回到美國,以在學校講授現(xiàn)代藝術為生。1933年,在將自己的幾部作品交給考埃爾過目后,凱奇最終決定放棄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而專注于音樂。
1937年,凱奇遷居西雅圖,擔任邦尼·伯德舞蹈班的作曲與伴奏工作。他的音樂以大膽的,敢于突破傳統(tǒng)為特色,成為突出個性自由,無視權威的典范。
考埃爾隨后建議凱奇拜師勛伯格。凱奇一開始交不起學費,但勛伯格被凱奇欲獻身音樂的精神所感動,同意免費為他授課。凱奇跟隨勛伯格學習了2年,勛伯格后來回憶凱奇說:“我的美國學生中沒有一個有趣的。要說有的話,有那么一個天才,不過不是作曲家,是個發(fā)明家。”
1940年代,凱奇在北卡羅來納的黑山學院聽到日本人鈴木大拙關于佛教和禪學的講課,深受其影響,很快成為禪宗的追隨者。他開始把禪學思想運用在作曲的嘗試中,把音樂想象成“無目的的游戲”,認為生活只是生活本身,一切都要順其自然,而無須刻意從混沌和偶然中尋找出什么秩序,由此成為了“偶然音樂”作曲家的早期代表人物。同時對于不可預測的音響效果的追求,使他成為了“加料鋼琴”的發(fā)明者。
凱奇一生中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是1953年首演的“4分33秒”:共3個樂章,總長度4分33秒,樂譜上沒有任何音符,唯一標明的要求是“Tacet”(沉默)。作品的含義是請觀眾認真聆聽當時的寂靜,體會在寂靜之中由偶然所帶來的一切聲音。這也代表了凱奇一個重要的音樂哲學觀點:音樂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聽。
之后凱奇越來越向行為藝術家的方向靠攏。不過從1960年代末開始,凱奇的創(chuàng)作風格逐步體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音樂因素的靠攏和回歸。1964年,約翰·凱奇的《黃道帶》在林肯中心由著名指揮家伯恩施坦指揮公開演出。對新奇音響的探索受到理論界的重視,但不為大多數(shù)聽眾所接受。
1992年他在紐約去世,履行了自己為音樂奉獻一生的承諾。他相信,藝術和生活的界限應該被剔除,世界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最平凡處方可見到美的真諦。
代表作
《4分33秒》
簡介
《4分33秒》(英語:4′33″、Four minutes, thirty-three seconds、Four thirty-three)是由美國先鋒派作曲家約翰·凱奇創(chuàng)作的曲子,任何樂器或樂器組合皆可演奏。此曲最特別之處為演奏者從頭至尾都不需要演奏出一個音。
作品評價
BBC經(jīng)典音樂電臺“Radio3”的導播羅杰·賴特表示,《4分33秒》是美國經(jīng)典,可人們此前談論甚多,演出甚少。此次在倫敦巴比堪(Barbican)中心的演出將是該樂曲首次在英國的播出,并于晚些時候在BBC電視頻道中播出。在電臺中播放《4分33秒》必須關閉一套緊急備用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是專為電臺突然停播、毫無聲音而備用插入的。
《4分33秒》是BBC交響樂團音樂會的一部分,該樂團此前已經(jīng)在指揮勞倫斯·福斯特行云流水般的指揮棒下對該樂曲排演多次??偨?jīng)理保羅·休斯告訴BBC電臺,樂隊在演出開始前會進行調(diào)音,并且在演奏過程中會在凱奇規(guī)定的三個樂章每段結束時翻頁樂譜。這可能是他們有史以來最輕松而又最莊重的一次演奏。賴特相信,屆時聽眾絕對不虛一聽。賴特表示:“如果電臺要在三小樂章中間插播內(nèi)容的話,整體演出時間可能不止4分33秒,還要長一些。”
作品爭議
《4分33秒》也頗符合中國古典文化中“無聲勝有聲”的意境,這首絕對無聲的有聲作品令藝術家和觀眾必須絕對“洗耳恭聽”。1952年初次演出時,鋼琴家走上舞臺,端坐4分33秒后,連琴鍵都沒有碰一下就宣布演出結束,為此該曲曾引發(fā)大規(guī)模。即使在半個多世紀之后,仍然在觀眾中頗具爭議。
不過至少現(xiàn)在法院已經(jīng)認可了它的價值。2002年,凱奇的出版商指控英國音樂家邁克·巴特剽竊凱奇作品。巴特在他的“行星”搖滾樂隊唱片中有一分鐘的沉默。為此,巴特最終向約翰·凱奇信托委員會支付了高達6位數(shù)的罰金,真正見識了“沉默是金”。
凱奇的作曲理念
使用任何環(huán)境下的聲音,包括雜音
運用“機遇”(如拋硬幣、算卦等)選擇順序
徹底放棄形式結構
運用沉默
廣泛使用各種電子以及視覺手段
加料鋼琴
凱奇的祖父古斯塔夫是一位發(fā)明家,1909年獲得了一種打字機觸鍵的發(fā)明專利,凱奇的父親也終身從事發(fā)明創(chuàng)造,這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天賦以及父親對他的啟發(fā)都對凱奇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影響。對于不可預測的音響效果的追求,使他發(fā)明(或至少是大大推廣)了“加料鋼琴”(又稱“特調(diào)鋼琴”)這種樂器。更早的作曲家如考埃爾甚至埃里克·薩蒂雖然也曾有過類似實驗,但毫無疑問凱奇是這一樂器的正式創(chuàng)造人。這種樂器的“制作過程”就是在普通鋼琴弦里插入各種物品,以產(chǎn)生特殊的聲音效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奏鳴曲與前奏曲》。
節(jié)奏結構
凱奇對現(xiàn)有音樂材料產(chǎn)生不滿足感,從三十年代末開始首先將探索的突破口放在音色和結構上。他通過打擊樂創(chuàng)作,嘗試新的音響組合,同時并對音樂的結構作了一系列探索,“節(jié)奏結構”理論就是他在這個時期所提出的。所謂“節(jié)奏結構”理論就是將音樂結構建立在時間長度之上的簡單而有效的組織方法,這種節(jié)奏結構理論成為他后來多年創(chuàng)作的主要技術依據(jù)之一。
凱奇在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有:為打擊樂而作的《第一結構(金屬)》《第二結構》《第三結構》《風景用愛神》等。
東方哲學
凱奇本人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使凱奇涉足了諸多領域,他對宗教文化充滿好奇感。1946年,凱奇結識了印度音樂家吉塔·沙拉布海,內(nèi)心潛在的好奇心一下子又得到了激發(fā),為禪宗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易經(jīng)》進入凱奇的視野中打下了基礎。后來,他經(jīng)常用《易經(jīng)》來做即興音樂創(chuàng)作。他對待新鮮事物他總是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這也就為他日后的厚積薄發(fā)奠定了知識基礎。
偶然音樂
1940年代,凱奇聽到日本人鈴木大拙關于佛教和禪學的講課,深受其影響,很快成為禪宗的追隨者。他開始把禪學思想運用在作曲的嘗試中,把音樂想象成“無目的的游戲”,認為生活只是生活本身,一切都要順其自然,而無須刻意從混沌和偶然中尋找出什么秩序,由此成為了“偶然音樂”作曲家的早期代表人物。
“偶然音樂”是讓表演者可隨著不同演出場合自由發(fā)揮的音樂創(chuàng)作技巧,其表現(xiàn)方式以下面三種最為常見:
(1)不跟步驟的隨性作曲;
(2)讓表演者自行選擇如何演繹曲子;
(3)使用非傳統(tǒng)或全新的創(chuàng)作組合、樂譜或音符,讓表演者可跳脫出原曲目規(guī)則,得以盡情詮釋曲子。
不過偶然音樂并不是即興發(fā)揮,所有偶然因素下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都被詳細的記錄下來,實際上是根據(jù)偶然概率臨時重組樂譜而不是根據(jù)事實狀況即興演奏。從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即興音樂因約翰·凱奇的推廣而廣受歡迎。。
參見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