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
歷史
從左到右: (1)Pilot Justus 95; (2)Pelikan Souver?n M1000; (3)Montblanc Meisterstück 149; (4)Pilot Heritage 912; (5)Parker Duofold Centennial; (6)Sheaffer Snorkel Admiral; (7)Lamy Dialog 3; (8)Welty; (9)Parker Sonnet; (10)Conway Stewart 55; (11)Waterman Thorobred; (12)Mabie Todd Swan 3220。
關于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發(fā)展進程很緩慢,不過,直到第19世紀初期,在生產過程中發(fā)明了一種穩(wěn)定加速流的鋼筆專利。只有3點關鍵的發(fā)明,卻使鋼筆成為廣泛受歡迎的書寫工具。這些發(fā)明就是: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能裝載在筆身內部的儲墨裝置。
第一種使用了上面三大關鍵發(fā)明的鋼筆,約在1850年代被制造出來。但直到1880年代時,才開始大量生產。美國的“華特曼”(Waterman)和“沃特”(Wirt)是當時主要的生產者,工廠在紐約、布魯明岱爾和費城。華特曼后來并吞了沃特,變成以鋼筆為專業(yè)的大公司,一直到1920年代才逐漸沒落。
在免沾墨水的圓珠筆發(fā)明后,且塑膠制品日漸普及便宜,再加上書寫習慣改變?yōu)殡娔X打字輸入。鋼筆的使用人數(shù)不若以往,現(xiàn)在常做為正式文件及契約書簽字用,而有些硬筆書法的愛好者也堅持使用鋼筆書寫。
鋼筆的構造
鋼筆通常由筆蓋、握位總成、筆桿、上墨/儲墨機制構成。握位總成通常包括筆尖金屬片、筆舌。材質方面,并不限于鋼材,也有木質的筆身和筆蓋,或以金、銀等金屬制造。
筆蓋
或叫筆帽,主要的功能在于保護筆尖,防止墨水蒸發(fā)。鋼筆于不用時也須套上筆蓋,相對于圓珠筆、鉛筆等這是使用上很重大的差異。
為了便于攜帶.筆蓋上會附有一筆夾以便固定于口袋,筆夾的設計也常見設計者的巧思,例如部分鋼筆的設計筆夾是可以調整松緊度的,為了便于抽拔筆夾尾端有的設有滾輪,各筆廠也會設計特殊造型.作為品牌辨識用途. 現(xiàn)代鋼筆為了加強氣密性以減少墨水揮發(fā),會在筆套內層用比較有彈性的材料再作一層氣密套。早期筆款為了避免因鋼筆從筆蓋抽出時真空造成筆尖漏墨,會在筆蓋上鉆一個小孔以平衡壓差。
鋼筆套上筆蓋時,筆蓋與筆身通常用下列方式固定:
螺牙鎖固
彈性夾緊
卡榫-夾爪
磁性輔助
筆尖
鋼筆的內部構造 (上方為 LAMY safari,下方為拆解后的 LAMY vista)
鋼筆筆尖特寫
筆尖片上各部位名稱及功用如下:
銥粒:現(xiàn)代鋼筆筆尖,跟紙接觸處均焊上一小塊球形鉑銥合金通常稱為銥粒(為最硬最耐磨之元素).銥??梢哉f是鋼筆書寫的最關鍵的部分,銥點打磨的大小,決定筆幅的粗細,由細到粗為UEF-EF-F-M-B尖到BB尖,另外還有各式特殊尖。以上筆尖尺寸在僅為相對之比較,在業(yè)界并無一致的量化規(guī)定。故有可能A廠的F尖比B廠的M尖還粗。日本鋼筆的筆尖會比同規(guī)格歐美洲鋼筆筆尖細。
中縫:連接銥粒的是后方的中縫(Slip),該縫系于銥粒焊接于筆尖片后以薄鋸切割而成,其作用系利用該縫隙之毛細作用提供穩(wěn)定的供墨。
心孔:隙縫的末端通常會連接一個孔,除了便于空氣流動平衡壓力外,于筆尖細縫末端設置一圓整的孔洞,可避免應力集中導致筆尖細縫發(fā)生裂縫增張。
筆尖需要耐磨,故筆尖通常焊有銥粒,除此之外整個筆尖片長期與墨水接觸需要耐蝕,依CNS規(guī)范筆尖的材質有兩類
第一種:14k以上含黃金的的K金尖。
第二種:以316、316L、316JI、316JIL材質之不銹鋼或鍍金尖。
除此外也曾見其他材質,如鈀銀合金,鈦尖等。另部分中國制鋼筆筆尖也能見到14K以下合金制作之筆尖。
黃金由于質軟,要作為筆尖得摻配其他材料成為K金。按黃金占全中之比例標示,100%黃金標示為24K,75%黃金則標示為18K。另有時標示為C或CT,18K、18C、18CT成色相等。另外,鍍金的標示為GP(Gold Plated),應注意不要誤認為K金。按配方不同K金顏色由偏紅、偏黃乃至白色,白色的K金稱為白K金,較稱為白金恰當??杀苊馀c鉑混淆。
依不同的個人的書寫習慣和語言,筆尖有不同的選擇。通常羅馬字母書寫所用筆尖比漢字書寫使用筆尖只銥粒更粗大。
筆舌
筆舌主要功能為穩(wěn)定、順暢的將墨水由筆身內儲墨裝置輸送至筆尖,并作為筆尖固定之基座。 筆舌通常有下列構造:
供墨道
墨鰭
通氣道(必要時氣管會延伸至墨囊內部)
筆舌通過供墨道利用毛細現(xiàn)象連續(xù)得輸送墨水至筆尖,通氣道用以平衡儲墨裝置內外的氣壓使墨水得以連續(xù)供應筆尖。墨鰭儲存較多墨水,使間隔使用期間筆尖仍有余墨,能一筆出墨。墨鰭在筆舌中并非必要,在許多平價筆中均與予以省略,另通氣道也可以利用握位與筆舌間間隙適當?shù)呐渲糜枰允÷?。筆舌的制造通常采用塑膠射出成型或以硬橡膠車削而成,后者工序較為繁復.現(xiàn)已逐漸被淘汰。
握位
用管狀材料包覆、固定筆尖與筆舌形成的組件稱為握位。 握位與握持之舒適性關系密切,除常見的圓型斷面外,各種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也常運藏著設計者的巧思,另握位之磨擦力、軟硬、尺寸、形狀與書寫之手感關系密切。
筆桿
連接握位包覆儲墨裝置之管狀構稱為筆桿。 筆桿材質、造型多變。使用者可以根據(jù)書寫習慣,挑選粗細,長短,重量適中的筆款.
上墨系統(tǒng)
上墨系統(tǒng)常見的有卡式墨水管、吸墨器、壓囊上墨、活塞上墨、滴入式上墨、拉桿上墨、潛艇上墨等方式:
卡式:墨水管是將墨水封裝于密閉的墨水管,使用時再安裝于握位后方,利用突出于握位后方的導墨管刺破墨水管的封口,或頂開封閉墨水管的小珠讓墨水得以沿著導墨管流向筆尖,封閉墨水管的小珠另有一個功能,由于墨水管容積不大所存的墨水的重量可能不足以克服墨水與墨水管璧間的附著力(毛細現(xiàn)象),導致墨水積存于墨水管上方無法流入筆舌,此時墨水管內的小珠隨著書寫動作在墨水管內的運動即足以破壞墨水附著于墨水管璧的附著力。
吸墨器(Converter):可拆卸式儲墨系統(tǒng)(目前鋼筆上墨機制的主流方式)。
壓囊上墨:握位后方連接一橡膠或硅膠材質之墨囊,墨囊內部即為儲墨之空間,通常墨囊外側會有一U形保護墨囊,上墨時透過擠壓墨囊排出空氣,解除壓力后利用墨囊回復原來形狀的負壓吸入墨水。
活塞上墨:握位后方連接一段中空套筒,套筒內有一活塞連動于筆尾之旋紐可受該旋紐之控制于套筒中前后作動,當活塞后退時便于套筒內形成負壓,便可經由筆尖將墨水吸入并儲存于套筒中。
滴入式:上墨的墨水直接儲藏在握位后方的筆管內,補充墨水時旋開握位直接以滴管將墨水注入筆管,優(yōu)點是儲墨量大,缺點是容易滲墨造成污染。
拉桿上墨:為壓囊上墨的一種變形。在筆桿上裝設一支拉桿,上墨時扳動拉桿壓迫筆桿內之墨囊上墨。
月牙上墨:亦為壓囊上墨的一種變形。在筆桿上裝設一弧形(月牙狀)之按鈕,平時平貼于筆桿之弧形卡榫穿過筆桿與弧形按鈕間之縫隙,以防誤觸上墨機制,上墨時移除卡榫使月牙形卡榫得以下壓,壓迫筆桿內之墨囊上墨。
錢幣上墨:亦為壓囊上墨的一種變形。在筆桿上開一長孔,上墨時將錢幣插入長孔以壓迫筆桿內之墨囊上墨。
潛艇上墨:筆舌中藏有一鋼制呼吸管,于吸墨時伸出,透過筆尾之上墨尾桿排出空氣后造成負壓而吸入墨水,此方法為西華早期專利,構造復雜于1962年后已未生產此構造之鋼筆。
鋼筆的保養(yǎng)
首重定期清潔(一般清水即可),嚴重堵塞時需要把筆尖和筆舌抽出來,是以不用時務必把內含墨水清除。
紙張
鋼筆書寫時,紙張不適合使用吸水性不好或者紙面過于粗糙的紙張。節(jié)省的成本也不能挽回因為使用劣質紙張而對鋼筆造成的損壞,同時鋼筆出水的不暢和于紙面產生的不好的聲音也會破壞書寫者的心情,不利于心平氣和地寫字創(chuàng)作。
在吸水性不好的紙張書寫會讓字跡纖細無力,不美觀而且也不利于閱讀,而且為了在吸水性不好的紙張上保持正常粗細的字跡,需要對筆尖施更大的壓力。這令筆尖的銥粒受損更快,也有可能會使筆尖分叉。
紙面過于粗糙會導致出水不流暢,字跡不夠連貫。而且鋼筆筆尖在對紙面不可避免的摩擦中會蹭出細小的紙屑,這些紙屑在書寫時會堵塞鋼筆供水,也會在筆跡旁邊留下一條細細的墨痕,使字跡不雅觀。
選購紙張進行鋼筆書寫時,應該選用順滑的紙張(以觸摸手感為準),并且要索要樣張,進行試寫。
參考文獻
從蘆葦筆到電腦: 書寫和印刷的故事 ,啟思文化出版,2002年出版
Pennote筆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展開-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