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音樂生涯
5歲從父習琴,1949年他時7歲作為鋼琴家首次登臺。1954年夏,柏林愛樂樂團指揮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ngler)邀請其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出于對戰(zhàn)爭陰影的顧慮,這一邀請為其父所拒絕。
1975年接替喬治·索爾蒂成為巴黎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從1991年起成為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指揮。
1992年開始擔任柏林德國國家歌劇院的藝術指導和音樂總監(jiān),并成為德國國家樂團終身首席指揮。
1981年到1999年,巴倫博伊姆在拜魯伊特音樂節(jié)上指揮,曲目有《特利斯坦與伊索爾德》、《帕西法爾》和《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
2009年,巴倫博伊姆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
2011年,巴倫博伊姆成為米蘭斯卡拉大劇院的音樂總監(jiān),并以莫扎特歌劇《唐·喬凡尼》作為2011-12樂季首部演出的劇目。
2014年,巴倫博伊姆第二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與薩義德的友誼
1990年代初,巴倫博伊姆于倫敦一家酒店的大堂與巴勒斯坦學者薩義德邂逅。對音樂的共同熱愛和對文化的諸多相似看法使他們結為摯友。1999年,取意于歌德的《西東集》(West-?stlicher Divan),兩位立意在魏瑪舉行“西東集工作坊”,以紀念歌德誕辰250周年。在巴倫博伊姆與馬友友的指導下,魏瑪工作坊使以色列與阿拉伯青年音樂家有機會跨越種族藩籬,相互切磋,共同演奏。而薩義德則在工作坊期間主持晚間的音樂、文化與政治討論。之后,這一工作坊在德國與美國芝加哥亦多次舉行。薩義德曾為巴倫博伊姆的演出與錄音寫作,他們近十年來的對話則于2002年結集成書Parallels and Paradoxes: Explorations in Music and Society(《平行與矛盾:在音樂與社會中的探索》)。
巴倫博伊姆因對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平進程的貢獻于2002年獲阿斯圖里王子獎。
個人生活
1967年,與英國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成婚。兩人曾頻繁地聯(lián)袂演出。1987年,杜普蕾辭世。 現(xiàn)任妻子為艾琳娜·巴什基洛娃(Elena Bashkirova)。
自傳
A Life in Music
錄音
參見
杰奎琳·杜普蕾
薩義德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