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
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2005年的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于1935年1月31日出生于日本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從小聰敏過人,愛好閱讀文學書籍,如《三宅學嶺隨想集》等書,一生中購得的第一本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高中于故鄉(xiāng)松山完成學業(yè)。于1954年4月考入東京大學文科(第二類法文系),以其優(yōu)異表現(xiàn)獲得東京大學的獎學金,喜好法國哲學家兼文學家薩特與同為法國作家加繆的作品,也會自撰小說或劇本。生涯的第一篇正式作品是在入學同年九月為同學演出所寫的《天嘆》,此后在校內(nèi)文藝部參與??庉?,寫過詩和評論。
1955年9月大江健三郎在東大教養(yǎng)學部校友會的會刊《學園》上曾以《火山》一文奪得銀杏并木賞。1957年5月在《東大新聞》中發(fā)表《奇妙的工作》,獲文藝祭獎。1958年大江再以《飼養(yǎng)》短篇小說獲得第三十九屆芥川賞,逐漸受到日本文壇的關注。翌年三月畢業(yè),畢業(yè)論文是《沙特小說之感想》。在求學期間的大江已是多產(chǎn)的作家,除了上述作品外還有《死者的奢侈》、《他人之足》、《石膏假面具》、《偽證之時》、《運搬》、《鳩》、《毀芽棄子》、《意外的芽》、《喝采》、《戰(zhàn)爭的今日》、《北之島》、《夜慢行》、《此外的地方》、《我們的時代》等短篇或長篇作品,雖不過大學生卻十分勤于寫作,部分作品甚至發(fā)表成了單行本。
寫作生涯
1960年2月,大江健三郎和其同學(著名導演伊丹十三)之妹伊丹由加理結(jié)為連理,生下了一個嚴重殘障的孩子,后腦部有個肉瘤,就像長了另一個腦袋,等于是嚴重的發(fā)育畸形。多次手術(shù)皆無法挽救,大江曾一度至江之島試圖赴水而死,但對于自己如因逃避現(xiàn)實而自殺實為愧對社會及妻子,因此更為奮發(fā),種種思維影響了作品,其子則被命名為“光”。他曾經(jīng)在回憶文章中寫到給孩子起名的過程:
關于其子的作品包含了早期作品的《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與1990年發(fā)表的小說《寂靜的生活》。
1960年開始,大江在《文學界》雜志連載《青年之污名》,以反戰(zhàn)為題。1961年大江健三郎曾訪問中國,受到中國左派及份子的批評,遂在《群像》雜志發(fā)表《吶喊》長篇,便是以訪中之行有相關連。1962年,大江一名好友因擔心核戰(zhàn)會毀滅地球而自殺身亡,大江有感而發(fā),前往廣島探究原子彈轟炸過后的廢墟。
1964年4月,大江于《世界》雜志連載了半年的《廣島筆記》,此書奠定了他成為大文學家的地位,雖此書常被學者批評不具文學性,但瑞典諾貝爾學院發(fā)言人指出此書是極具超越性的。此書受到各界廣大回響,統(tǒng)計指出每年會有約一萬人左右的讀者閱讀此書。接著持續(xù)發(fā)表了《萬延元年的足球隊》及《跑,向前跑》,讀者是與日倍增。
在大江健三郎所有作品中,《萬延元年的足球隊》最受推崇,受到海外研究日本文學學者的歡迎,譯成了多國文字。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
1994年住在世田谷區(qū)成城的大江健三郎接到了瑞典文學院的電話,不過大江健三郎未聽懂對方的英語,以為是受邀參與演講而未注意。接著外電消息已傳來日本,直到家門口擠滿大批媒體才知道自己榮膺諾貝爾文學獎。
意外獲獎的大江健三郎表示世界的文學工作者如此繁多,從未抱有獲獎的希望。他在當時對記者說:“日本文字的水準是很高的,諸如安部公房、大岡升平、井伏鱒二,都有獲得諾貝爾獎的資格?!薄叭绻膊抗肯壬≡?,這個殊榮非他莫屬,而不會是我?!?/span>
1994年12月10日,大江健三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頒獎典禮上,領取了文學獎獎章。但是關于其作品卻依舊在日本充滿爭議。瑞典文學院指出大江健三郎文學成就在于:“是因為以詩的創(chuàng)造力,把現(xiàn)實和神話做了密切結(jié)合,表現(xiàn)了想像的世界,并對人間樣態(tài),作了沖擊性的描述?!?/span>
晚年生活
大江健三郎仍勤于寫作,“后期的工作”最主要的作品是《奇怪的二人配》三部曲:《被偷換的孩子》、《愁容童子》、《別了,我的書!》,完成這核心的3部作以后,2007年發(fā)表了《優(yōu)美的安娜貝爾·李寒徹顫栗早逝去》。
最新的小說作品是2009年12月15日講談社出版的《水死》,2009年10月8日凌晨,《水死》完稿于臺北旅次,大江在當天下午舉行的簽書會前講演中揭示了相關細節(jié),他在旅館里撕掉了原稿最后6頁,隱約有封筆之意。
《水死》是大江唯一的1部在臺灣定稿的小說。
作品
1957年5月,在《東京大學新聞》上發(fā)表小說《奇妙的工作》,獲該報五月祭獎。8月,在《文學界》雜志發(fā)表《死者的傲氣》,成為“芥川文學獎”候選作品。
1958年1月,在《文學界》雜志發(fā)表《飼育》,獲第39界“芥川文學獎”。同年,發(fā)表《感化院的少年》。
1959年,發(fā)表《我們的時代》。同年,發(fā)表《我們的性世界》。
1960年2月,創(chuàng)作電視歌劇《昏暗的鏡子》。同年9月,在《新潮》雜志連載長篇小說《遲到的青年》。
1961年,發(fā)表《政治少年之死》。
1963年5月,發(fā)表中篇小說《性的人》。
1964年8月,出版長篇小說《個人的體驗》,獲新潮文學獎;10月,在《世界》雜志連載長篇隨筆《廣島札記》。
1967年1月,在《群像》雜志連載長篇小說《萬延元年的足球隊》,同年9月講談社出版,獲第3屆“谷崎潤一郎獎”;同年,發(fā)表《為與沖繩共嘆共怒》。
1968年4月,發(fā)表《參院選舉反映了民意嗎——當投票意味著放棄權(quán)利的時候》。同年8月,發(fā)表《核時代的森林隱遁者》。
1969年8月,在《世界》雜志連載《沖繩札記》
1970年7月,在新潮社出版演講集《核時代的想象力》
1971年7月,出版與重藤文夫的對談錄《遭受原子彈爆炸之后的人》
1973年,新潮社出版長篇小說《洪水涌上我的靈魂》,獲“野間文藝獎”
1974年11月,新潮社出版《文學筆記》
1978年5月,巖波書店出版《小說的方法》
1979年11月,新潮社出版長篇小說《同時代的游戲》
1980年1月,在《文學界》雜志發(fā)表《聰明的雨樹》
1982年7月,新潮社出版短篇小說集《聽雨樹的女人們》
1983年,講談社出版短篇小說集《新人啊,醒來吧》;4月,在《波》雜志連載隨筆《小說的圖謀·理性的愉悅》。
1984年1月,在《朝日新聞》發(fā)表與作家掘田善衛(wèi)的通信《核時代的烏托邦》
1985年,發(fā)表長篇小說《M/T》序章
1986年,巖波書店出版《M/T與森林里奇異的故事》
1988年,巖波書店出版理論論著《為了新的文學》
1993年,創(chuàng)作長篇三步曲《燃燒的綠樹》
1994年,朝日新聞社出版《小說的經(jīng)驗》
1998年,《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 私という小説家の作り方 )
軼事
大江健三郎獎
2006年,大江的作家生活50周年,創(chuàng)設了通稱大江獎(大江賞)的大江健三郎獎(大江健三郎賞),小說家大江健三郎1人評審(選考)。
沖繩筆記爭議
日本成員以《沖繩筆記》一書記載不實為由大江健三郎及出版社巖波書店。經(jīng)過近三年纏訟,大阪地方法院在2008年3月28日作出判決,駁回兩名原告的賠償要求,但還可上訴。大江健三郎在1970年的《沖繩筆記》中陳述,許多平民是在軍方強迫下自殺殉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