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
《詩經(jīng)》的麒麟
據(jù)歷史文化學(xué)者葉德平先生說,早在周代,已經(jīng)有麒麟的記載?!对娊?jīng)?周南?麟之趾》描述了這只瑞獸: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麟之趾〉是《詩經(jīng)》中的名篇,而《詩經(jīng)》則是周代的作品,距離現(xiàn)今有二千多年時間?!戴胫骸捣謩e描述了麒麟的三個身體部分:“趾”、“定”、“角”?!爸骸?,即是它的蹄兒;“定”,是“頂”的假借字,指是它的額頭;“角”,即是它頂上的角兒。
從〈麟之趾〉對麒麟身體各個部分的書寫,可以推想當(dāng)時人們對麒麟的想像:它四肢帶蹄、頂上長有角兒。雖然麒麟此時的形象仍然很模糊,但這些身體特征卻是日后麒麟必然具有的特征,是后世麒麟形象的基礎(chǔ)。南宋閩人嚴(yán)粲在《詩輯》中進(jìn)一步發(fā)揮想像,把麒麟的形象更具體地描寫為: “有足者宜踶,唯麟之足,可以踶而不踶,是其仁也”; “有額者宜抵,唯麟之額,可以抵而不抵,公室子孫,其傳彌遠(yuǎn)而信厚不替也”;“有角者宜觸,唯麟之角,可以觸而不觸” 《莊子》“怒則分背相踶”;踶,就是指烈性的馬用后蹄踢擊。根據(jù)嚴(yán)粲的形容,麒麟跟馬匹一樣,能以后蹄踢擊敵人;不過,他補(bǔ)充道,麒麟天性仁慈,可以“踶”卻不會“踶”他人。同樣地,嚴(yán)粲認(rèn)為麒麟雖然有“額”、有“角”,卻不會去“抵”、“觸”(攻擊)他人。
〈麟之趾〉中的麒麟,擁有一個正面的形象。嚴(yán)粲在《詩經(jīng)?麟之趾》的基礎(chǔ)上,進(jìn)一步把麒麟的形象具體地描畫出來,而麒麟更被描繪為擁有武備而不會主動攻擊他人,正如后來清代段玉裁所說:“(麒麟)含仁懷義”。
歷史
甲骨刻辭的“小臣墻刻辭” 內(nèi)容為戰(zhàn)爭“獲白麟”的記錄。
麒麟最早的記載為《春秋經(jīng)》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稘h書·武帝紀(jì)》謂:“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作《白麟之歌》。”《晉書·武帝紀(jì)》說:“五年,春正月,虜帥樹機(jī)能攻陷涼州,乙丑,使討虜護(hù)軍武威太守馬隆擊之,二月甲午,白麟見于平原?!?/span>
孔子與麒麟密切相關(guān),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xiàn)了麒麟,據(jù)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 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孔子為此落淚 ,并表示“吾道窮矣”。 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視為儒家的象征。
文化
因為孔子出生時,有麒麟顯現(xiàn),所以民間認(rèn)為麒麟會給人們帶來兒子,使家族興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說,也把杰出的兒童稱為“麒麟兒”、“麟兒”。此后,民間慢慢出現(xiàn)“麒麟送子圖”之作。
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lián)“天上麒麟子,地上狀元郎””,以此為佳兆。民間普遍認(rèn)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多絕奇。感應(yīng)吉夢相追隨??鬃俞屖嫌H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span>
麒麟一稱為龍之子,屬龍族,瑞獸,與龍鳳龜合稱為四靈 ,因此麒麟圖案常作為吉祥,仁愛之符號,被中國古代各朝朝政常采用。史載漢宣帝在未央宮建有麒麟閣,繪功臣圖像,以表嘉獎和向天下昭示其愛才之心。
《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guī)定,公、侯、駙馬、伯以麒麟作為補(bǔ)服圖案。故稱一品麒麟。
清朝時,武職官員一品的補(bǔ)子徽飾為麒麟。
“麟止”是指絕筆,元狩元年(前122年)冬十月漢武帝至雍(今陜西鳳翔)獲白麟,一角而五趾 ,作《白麟之歌》 ,司馬遷作《史記》于此處止筆。
《史記·太史公自序》:“于是卒述陶唐以來,至于麟止。”
后世古琴曲中有《獲麟操》,傳為孔子所作以悼念此事。
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在中國傳統(tǒng)民俗禮儀中,被制成各種飾物送給未成年的兒童佩戴,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曹雪芹《紅樓夢》一書中的第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大篇幅寫“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這里的麒麟不僅是史湘云的護(hù)身符,也是暗示她婚配的一件信物。
黃梅戲《女駙馬》中,一對玉麒麟也是代表愛情的見證。女主人翁與男主人翁受阻于女方父母的決定,女主人翁交于男主人翁一只玉麒麟,發(fā)誓“生生死死不變心,清風(fēng)明月作見證,分開一對玉麒麟,這只麒麟交于你,這只麒麟留在身,麒麟成雙人成對,散心兩意天地不容”。等到雙方?jīng)_破重重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麒麟成雙人成對,并蒂花開萬年紅”,大喜之夜雙方麒麟終于成對。
麒麟與舞麒麟
麒麟是中國傳說中的生物,與鳳、龜、龍并稱“四靈”(《禮記?禮運》)。傳說的麒麟十分馴良,不傷人畜,堪稱“仁獸”。每當(dāng)過年過節(jié),客家人總愛舞動麒麟,期望麒麟能為他們帶來福氣。自康熙復(fù)界以后,麒麟舞隨原居于粵北、江西一帶的客家人南遷到香港。這一項植根香港逾三百年的非遺項目就是西貢坑口客家麒麟舞。
坑口客家麒麟源自唐代中原地區(qū)的“麒麟狂舞”,是慶賀節(jié)日、豐年的活動,寄寓了老百姓對盛世祥和的向往,故民間有歌謠說道:“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
麒麟與長頸鹿
清代陳璋根據(jù)明代沈度原作瑞應(yīng)麒麟圖臨摹而成的《榜葛剌進(jìn)麒麟圖》。原作描繪鄭和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由孟加剌帶來的長頸鹿。
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鄭和的船隊航行到東非,曾帶兩只東非進(jìn)貢的長頸鹿回燕京,聲稱是麒麟。 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來表示自己施政的功績。
當(dāng)時碰巧索馬里語中長頸鹿叫g(shù)iri,“麒麟”即作為giri的音譯。時至今日,日語及韓語中仍將長頸鹿稱作麒麟,臺語也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鹿”(另有呼“長頷鹿”、“長頭鹿仔”)。
有一說古人所說麒麟,實際上就是梅花鹿。雄為麒、雌為麟,合稱麒麟,梅花鹿雌雄差異比較大,雄性體型更大,頭上有角。而古書中描述的“白麟”,就是白化的雌性梅花鹿。
圖片
刻在鐵影壁上的麒麟
北京故宮中延暉殿前的麒麟
相關(guān)
獬豸
甪端
長頸鹿
四不像
中南大羚
獨角獸
舞麒麟
黃龍麒麟
雄麒雌麟
喜獲麟兒
鳳毛麟角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